最高法公布利用網際網路侵犯未成年人權益十大案例

2020-12-12 環球網

資料圖:最高人民法院。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最高法公布利用網際網路侵犯未成年人權益十大案例

青少年心智發育不成熟易受侵害

□ 本報記者 周斌

通過網約車猥褻兒童案、通過「裸貸」敲詐勒索未成年人案、約未成年網友見面強姦案……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近年來人民法院依法審判的利用網際網路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10起典型案例。

由於青少年心智發育不成熟,識別風險、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相對薄弱,更容易成為網絡違法犯罪的侵害對象。

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姜啟波說,人民法院將依法嚴懲各類利用網際網路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完善司法政策;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為淨化網絡環境,保護未成年人少受、不受網絡違法犯罪侵害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視頻裸聊猥褻兒童

在這10起案件中,有9起刑事案件,其中3起為猥褻兒童案。

在林某某通過網約車猥褻兒童案中,被害人江某某(9歲)的母親因臨時有事,通過手機平臺預約打車,司機林某某對獨自坐車的江某某進行猥褻。最終,法院以犯猥褻兒童罪,判處林某某有期徒刑二年。

本案警示;家長要充分認識到未成年人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較弱這一特點,在無法親自陪伴時,應儘量為未成年人選擇公交車等規範交通工具以保證安全。網約車平臺及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提高車內安全監控技術水平,提高駕駛員入行門檻,加大身份識別力度,保障乘車安全。

另外2起案件均與裸聊有關。

喬某某以視頻裸聊方式猥褻兒童一案,喬某某通過登錄QQ添加不滿14周歲的幼女為其好友,並冒充生理老師以視頻教學為名,先後誘騙多名幼女與其視頻裸聊。最終,喬某某獲刑4年。

王某以招收童星欺騙猥褻兒童一案,王某利用QQ聊天軟體,以某公司招收童星需視頻考核為名,先後誘騙3名不滿14周歲的幼女與其視頻裸聊。法院判處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

在網際網路時代,不法分子運用網絡技術實施傳統意義上的犯罪,手段更為隱蔽,危害範圍更為廣泛。

法院提示,家長應該控制未成年人使用電子產品和網際網路,要幫助子女識別色情、暴力、毒品信息,尤其要關注未成人使用網絡社交平臺與陌生人交流;要告知未成年人,無論何種理由,都不能在他人面前或視頻下脫去衣服,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即告知父母,中斷聯繫。

以「裸貸」敲詐勒索

「裸貸」是不法分子借用網際網路金融和社交工具為平臺和幌子,以讓貸款人拍攝裸照作擔保,非法發放高息貸款的行為。因「裸貸」被詐騙、被敲詐勒索的案件時有發生。

在施某通過「裸貸」敲詐勒索案中,一名17歲在校學生陳某成為受害者。

陳某通過QQ交流平臺聯繫到被告人施某進行貸款。根據施某要求,陳某提供了裸照及聯繫方式,但施某並未貸款給陳某,而是以公開裸照信息威脅陳某,勒索1000元,陳某一直未付款。施某進一步威脅陳某父母並索要3000元,陳某家人未付款而向公安機關報案。

因施某的敲詐行為,陳某害怕親朋好友收到其裸照信息,故而休學在家,學習生活及心理健康遭受嚴重影響。

法院以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施某有期徒刑十個月。

本案警示: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應當理性消費,如有債務危機,應當及時和家長溝通或者通過合法途徑解決,不能自作主張進行網絡貸款。以裸換貸,既有違公序良俗,也容易讓自己淪為嚴重違法犯罪的受害者。如果遇到以公開裸照進行要挾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報警,尋求法律保護。

交友為名實施強姦

隨著網絡科技應用普及,許多青少年頻繁在網絡上通過聊天軟體交友,又從網上聊天走到現實見面交往。司法實踐中,以交友為名,約網友見面實施強姦的案件屢見不鮮。

在10起案件中,也有一起這樣的案例。

5名被告人(其中一人剛滿18歲,4人未成年)在旅社房間住宿期間,通過QQ聯繫在網際網路上認識的被害人李某(女,13歲,在校學生)到旅社房間,實施強姦。其中有兩名被告人還有分別共同實施和單獨實施強姦李某的行為。

最終,法院分別判處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至七年不等刑罰。

法院提醒,未成年人不宜使用網際網路社交網絡平臺與陌生人交友,切莫單獨與網友見面;在遭受侵害後,應立即告知家人並報警,不能因害怕而隱瞞,更不能因恐懼或欺騙再次與網友見面。家庭和學校應加強對未成年人教育,提高未成年女學生的人身安全保護意識;及時了解子女網上交友情況。

同時,旅店應履行安全管理義務,加強對入住人員審查,尤其要對未與家長同行的未成年人或數名青少年集體開房情況予以警惕,防止違法犯罪情況發生。

另外幾起刑事案件包括:楊某某假借迷信強姦案、葉某甲通過網絡向未成年人販賣毒品案、劉某某提供虛假網絡技術詐騙案和江某某網上虛假銷售詐騙案。

侵犯名譽權隱私權

在10起案件中,有一起民事侵權案,即付某某訴某網絡公司、某教育中心名譽權、隱私權糾紛案。

該案中,某網絡公司旗下的某網站刊出一組《探訪北京戒網癮學校》的照片和文章,第一張照片為付某某正面全身照,付某某坐在汽車後排座中間,左右各有一名成年人。付某某頭微微低下,目光朝下,圖片沒有打馬賽克或做其他模糊處理。圖片配有說明:「北京某教育中心是一所戒網癮學校,學校通過軍事化管理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目前,類似這樣的戒網癮學校在中國已經多達250所。為了幫助孩子戒除網癮,很多父母將孩子送到戒網癮學校,讓他們接受心理測驗和軍事化訓練。」

第21張照片中,付某某身穿便裝,在沙發上與另外兩名身著迷彩服的同齡女生交談。付某某手託下巴,頭朝向另外兩名女生。照片配有說明:「5月22日,北京某教育中心,一名剛到中心的女孩子正與其他學生交談,在父母的要求下,這名女孩到這裡戒癮。」

法院審理認為,兩張照片均可清晰的辨認出是付某某本人,並配有「一名上網成癮的女孩」和「這名女孩到這裡戒癮」等文字,侵犯了未成年人隱私權。判決某網絡公司在其某網站上發布向付某某賠禮道歉聲明,賠償付某某精神損害撫慰金一萬元。

新聞自由並非毫無邊界,網絡服務提供者在轉載新聞時,應承擔法律規定的審慎義務,特別是在關涉未成年人或重大敏感事件時要更加慎重,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本報北京6月1日訊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十大優秀案例 包含校園欺凌等典型案例
    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最高人民法院向社會公布「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十大優秀案例」,其中,校園欺凌、幼兒園虐童、「套路貸」、利用網絡猥褻未成年人……這些案例反映出了近年來出現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動向,需要全社會高度重視,
  • 最高法院公布利用網絡侵害婦女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最高法院公布利用網絡侵害婦女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利用QQ、微信等社交聊天工具實施犯罪案件呈增長趨勢
  • 最高法院公布三起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犯罪典型案例
    5月29日公布3起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犯罪典型案例,以打擊震懾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提高全社會法制意識與防範保護意識。三起案例的具體案情和裁判結果如下:  案例1:  鮑某某強姦、猥褻兒童案  ——利用教師身份侵害學生身心健康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鮑某某,男,漢族,1966年4月3日出生,大專文化,小學教師。
  • 最高法:初中生成為未成年人犯罪高發群體
    來源:新京報最高法:盜竊罪居未成年人犯罪首位昨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法」)發布司法大數據顯示,用網絡空間毒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顯著增長。此外,初中生成為未成年人犯罪高發群體,盜竊罪位居未成年人犯罪首位。
  • 最高法案例研究院發布涉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聚焦未成年人...
    組織未成年人在娛樂場所從事陪侍等違法活動構成什麼犯罪?對侵害未成年人的罪犯宣告「從業禁止令」有什麼作用?對這些現實中迫切需要解決的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的諸多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昨天(26日)發布典型案例,聚焦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與少年司法制度創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記者獨家專訪最高人民法院胡云騰大法官,進行解讀。
  • 江蘇高院發布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
    2019年,媒體曝光了多起侵犯未成年人權益惡性案件,引起社會大眾對兒童權益保護問題的高度關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29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向社會公布了七個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包括利用教養關係性侵兒童、利用網絡侵犯兒童的「鹹豬手」等類型的犯罪。
  • 最高法公布7起典型案例:慎重網絡交友 勿孤身赴會
    最高法公布7起典型案例:慎重網絡交友 勿孤身赴會 2014-10-21 11:32:447起通過網絡實施的侵犯婦女、未成年人等犯罪典型案例,並以此呼籲,網絡交友要保持警惕,不要被網絡戀情所迷惑,不要輕信陌生人,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和年輕女性,不能在網絡上透露個人信息,更不能孤身和網友見面。
  • 最高人民法院通報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
    遠離不法侵害 築起安全屏障 最高人民法院通報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
  • 最高法:侵害兒童權益罪行嚴重者該判處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
    來源:經濟日報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7件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最高法表示,對侵害兒童權益的案件中罪行嚴重、惡劣者,該重判堅決依法重判,該判處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死刑。7件案例中,既有強姦未成年人等刑事案件,也有撤銷監護權、侵犯未成年人健康權、侵犯受教育權等民事、行政案件,還有對被害人的未成年子女開展跨省司法救助的案件。
  • 最高法等三部門發布典型案例:學校為未成年人撐起反家庭暴力的...
    未來網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凌萌)學校能否成為未成年人遭遇家庭暴力問題時的「保護傘」?今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的林小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明確:學校在發現和制止未成年人受到家庭暴力侵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最高法:對侵害兒童權益該判死刑的堅決判處 絕不心慈手軟
    最高法:對侵害兒童權益該判死刑的堅決判處 絕不心慈手軟 2020-05-20 0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侵犯婦女兒童權益犯罪典型案例
    【典型意義】隨著我國與周邊國家交往的增多,一些不法分子與境外人員相勾結,從事拐賣外籍婦女犯罪活動,嚴重侵犯婦女的人身自由權利與人格尊嚴,影響我國的國際形象。本案被告人馬友祥夥同被告人熊金義,將多名越南籍婦女賣給他人為妻,人民法院根據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情節、危害後果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分別判處相應刑罰,彰顯了我國司法堅持平等保護各國在華婦女、兒童的人身權益,堅決從嚴懲治一切拐賣犯罪的決心。案例二:施美麗故意殺人案【基本案情】被告人施美麗與被害人張惠昌系夫妻關係。
  • 憲法日再倡男女平等 全國婦聯發布「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
    在4日上午舉行的「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發布會上,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薛寧蘭說。  十大案例中有兩個案例事關家庭暴力案件。家暴因其隱蔽性和對婦女兒童極大的危害性,受到了社會的特別關注,尤其是近年來發生了許多針對未成年人的虐待、遺棄等觸目驚心的案例,引發了廣泛關注。對此,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雪梅在點評時談到,處理未成年人遭受家暴的難點之一是如何確定是否存在家暴。
  • 最高法發布十起涉未成年人案例,男子裸聊31兒童獲刑11年
    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十大優秀案例目錄一、張某等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拘禁案二、朱某等尋釁滋事案三、林某虐待子女被撤銷監護人資格案四、蔣某猥褻兒童案宣判後,該院還主動與市、縣有關部門積極溝通,對小龍做了及時妥善安置,切實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於2014年12月18日聯合發布了《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各級人民法院處理監護權撤銷案件的相關問題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
  • 最高檢發布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湖北2個
    原標題:最高檢發布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湖北2個案例5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懲治和預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情況,並公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我省兩起案例入選。據介紹,被告人駱某在社交聊天軟體上,威脅、恐嚇被害女童小羽(化名),迫使其自拍淫穢圖片傳送給被告人觀看,又以公布裸照相威脅,要求與小羽開房並欲進一步實施猥褻,後因被害人報案未得逞。武漢市江漢區檢察院以猥褻兒童罪對被告人提起公訴,一審法院只認定後一行為構成猥褻兒童罪,且系犯罪未遂,對被告人從輕處罰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 福建案例入選「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八閩姐妹看直播...
    福建案例入選「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八閩姐妹看直播、話感悟反響熱烈!大家都在看全國婦聯召開的發布會直播呢~共築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法律保護網,我們在行動——11月28日下午3點,全國婦聯在人民網演播廳召開「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暨『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發布會」。
  • 最高法:嚴懲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犯罪,從嚴適用緩刑
    4月2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依法嚴懲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犯罪」新聞發布會,發布「兩高兩部」《關於依法嚴懲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犯罪的意見》,並通報3起典型案例。有典型案例顯示,福建寧德一刑滿釋放人員先後拉攏18名未成年人組織實施尋釁滋事、聚眾鬥毆、敲詐勒索、故意傷害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欺壓、殘害群眾,稱霸一方,最終被判有期徒刑十三年六個月。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最高法公布7起涉正當防衛典型案例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最高法公布7起涉正當防衛典型案例】今天上午10:00,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聯合最高檢等三部門發布正當防衛適用意見。發布會上,還公布了七起涉正當防衛典型案例,其中包括「趙宇正當防衛案」,七起案件如下(最高人民法院;LX)
  • 20天8起校園性侵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3典型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昨日公布三起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犯罪典型案例,其中鮑某某強姦、猥褻兒童已被執行死刑。最高法刑一庭副庭長薛淑蘭說,在鮑某某強姦、猥褻兒童案中,7名女童受害時都才9歲、10歲。出於對孩子們的保護,最高法發布案例時沒有寫明被告人姓名。
  • 棗莊中院公布四起侵犯兒童合法權益案例
    大眾網棗莊5月31日訊(記者 孫姝華 通訊員 周永恆 魏大為)31日,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有關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通報了4起侵犯兒童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