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參與捐贈》》 童話故事外的漪然
長達6個小時的大手術已過去一周,漪然仍然沒有脫離危險期。她躺在懸浮床上,身上插滿了輸液管、負壓引流管、導尿管等,臉色和床單一樣蒼白。大部分時間她在昏睡,清醒時則需忍受疼痛,就連吞咽營養液都很疼,而接下來至少還有兩場大手術在等著她。因為病情危重超出預料,全家無力承擔醫療費用,目前已在醫院欠費。做公益10年,漪然現在需要大家救助,她的媽媽張麗莎正式通過愛德基金會向社會求助。
這個3歲半就癱瘓的姑娘是一個傳奇。她自學英、法、德語,翻譯和創作了100多部童書,其中包括《不一樣的卡梅拉》(第一版,合作)和《暖暖心繪本》等經典,創辦的公益閱讀組織小書房在全國21個城市有實體站點,會員達6萬人。
半年前,漪然的褥瘡突然惡化,每天高燒不止,去年12月29日,轉院至南京一家三甲醫院。直到上了手術臺,醫生才發現漪然的病情比預料的還要嚴重,除了切除腰臀部壞死組織,醫生還清理了幾個新發現的膿腔,截去一小段尾椎骨。在長達6個小時的手術中,漪然輸血5900毫升,相當於把全身血液換了一遍半,而腹腔內多臟器並發感染和皮瓣移植還需要兩次手術治療。
3歲時在幼兒園摔的那一跤,改寫了漪然的人生。因為腰椎受傷,她從此感覺不到自己的腿。她的人生底色,被殘障和治療的痛苦所塗抹,但天賦和努力卻把之後的人生打磨得熠熠生輝。漪然沒上過一天學,弟弟是她的啟蒙老師,文學把她引入無比廣闊而精彩的世界。靠字典和電視,漪然自學了三門外語,她翻譯的《暖暖心繪本》和《嘻哈農場》兩獲冰心文學獎,《不一樣的卡梅拉》(第一版,合作)《月亮的味道》在各大電商網站常年暢銷,創作的《四季短笛》被美國密西根一所小學列為教材,因為翻譯《鬼怪森林》,她被保加利亞童話大師恩維稱為「來自大洋彼岸的使者」。
2004年,漪然創辦了中國最早的親子閱讀公益網站「小書房」,忙著策劃活動,培訓志願者,天天趴在床上對著電腦,以至於脊柱反弓。就在去年病重期間,她還堅持著辦了線上和線下的閱讀推廣人大會。這些年來,漪然把所有收入全部投入到公益中,就連在上海建「小書房」實體站點的10萬元,都是找父母借的,但每當有人希望和「小書房」共同做商業開發時,漪然都一次次地拒絕。
眼下,漪然病情危急。轉院20天用掉23萬元,僅手術當天就花掉8萬元,半年來,漪然治療費用已超過35萬元,這個工薪家庭已花光所有積蓄。此前,漪然一直不肯接受經濟資助,她私下向記者透露,做公益有回報會讓她覺得自己在拿愛心做交換。但現在全家瀕臨絕境,張麗莎替生命垂危的女兒作了決定,坦然接受幫助:「這些年,我們連單位的困難補助都沒領過,但現在已無力負擔第二次手術費,我們做父母的必須籌錢救女兒。」
在一段授權愛德基金會募捐的視頻裡,張麗莎承諾:「所有捐款只用於漪然住院治療和康復,不作其他用途,如果費用有剩餘,會全部捐出,一分不留。」
在此之前,社會各界的愛心已匯聚到漪然身邊,亞馬遜(中國)派代表向漪然媽媽承諾:等漪然病情好轉,會派專人和她洽談,全力支持兒童閱讀和「小書房」;南京十方緣派出志願者,每天陪伴照顧漪然;南京新街口新華書店攜手當地網站為南京「小書房」無償提供場地和技術支持,將於1月24日上午舉辦一場親子閱讀分享會;愛德基金會已啟動救援程序,基金會資源發展總監李洋接受採訪時表示:「漪然做公益10年,現在自己遇到困難。愛德已經在騰訊樂捐開通了『隨手捐,救漪然』的捐款通道,負責監管資金的募集和使用,在樂捐平臺上,募集的資金量完全透明,帳目也會及時公開,確保善款使用處於公眾的監督之下。」
此外,愛德基金會還開通了捐助熱線025-83260814和聯繫郵箱lixue@amity.org.cn,方便公眾聯繫。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宏偉
如果您也願意為救助漪然出一份力,請拿起手機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捐贈,或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