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民法典普法:農村土地糾紛多,法律時效期不可輕視

2020-12-24 騰訊網

近年來,黨中央尤其重視「三農」問題,出臺了系列惠農政策,強調確保農民的利益和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農民的收入顯著提高。但是,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土地糾紛卻日益增多,且表現形式多樣。

土地糾紛是指當事人因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以及其他有關土地的權利歸屬問題發生的爭議。具體而言,就是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同時對未經確權的同一塊土地各據理由主張權屬,根據各方理由難以解決的土地權屬矛盾。

對於廣大農民而言,承包的耕地是他們最重要的生產資本。在國家實行二輪土地分配之後,農村的承包地基本保持在30年內不變,而且隨著今年國家對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結束,進一步明確了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但是在這之前因為農村土地管理上的疏漏,導致一些農民之間的土地存在一定的糾紛,特別是之前很多農民尤其是親戚之間都是通過口頭協議流轉土地,所以在分家、繼承或者轉讓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各種糾紛。

在村裡面的土地有民事糾紛問題的時候,一般都是找村委會出面調解的,但是如果情況沒有得到解決,就可以直接向當地的人民法院申請民事訴訟。那麼農村土地糾紛時效期是幾年呢?

一、民法典農村土地糾紛時效期是幾年

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農村土地承包期限及耕地補償費標準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

2、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3、土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在申請民事訴訟的時候,目前新的規定是三年的有效時間,也就是在雙方已經知道了這個糾紛案件之後,三年之內就可以向法院申請辦理。如果超過20年的法院就不予保護了。

相關焦點

  • 「十四五」時期如何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
    民法典規定的權利類型有人格權、身份權、物權、債權、智慧財產權和股權等類型,在每一類權利之下,又有眾多具體權利或者次級權利類型,如自然人的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具體權利,物權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而用益物權又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經營權、居住權、地役權等具體權利。
  • 《民法典》亮點解析⑨:關於農村土地問題民法典做了哪些規定?
    《民法典》亮點解析⑨:關於農村土地問題民法典做了哪些規定? 揭陽司法 揭陽司法微信號 jysfgzh 功能介紹 本公眾號為您提供村(社區)法律顧問、普法宣傳、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公證服務、司考服務、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司法鑑定等方面工作的服務和指引;第一時間發布司法行政工作動態。
  • 鹿寨在全區創新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
    「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鹿寨縣以法治鄉村建設為目標,率先在全區創新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培育出了一批「看得懂法律、講得出政策、用得通法規」的農村「法律明白人」。目前,該縣已有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幹238名。
  • 「法治文化基層行」河南省青年普法志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民法典...
    學習結束後,演集鎮和侯嶺鄉負責人分別做了總結,要求全體鎮村幹部要通過多種形式深入學習,加強實踐運用,自覺將民法典作為重要法律依據,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推動民法典在農村落地生根,讓群眾養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維和法治習慣。
  • 民法典走進農村講習所
    為普及民法典知識,弘揚民法典精神,維護民法典權威,在全區掀起學習民法典的熱潮,9月10日,萬全區司法局利用農民群眾農閒時間,在霍家房村農民講習所開展了民法典專題知識講座。本次講座特邀河北國器律師事務所張文強律師為農民群眾就民法典相關知識進行了講解,張文強律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詼諧幽默的風格
  • 普法宣傳 | 民法典案例分享①
    普法宣傳 | 民法典案例分享① 黃圃發布 黃圃發布微信號 ZSHPFABU 功能介紹 關注黃圃發布,傳播網絡正能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 柳城縣創新農村普法方式紀實
    為了方便農村群眾學法用法,近年來,該縣不斷創新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方式,探索出「百村百戲、百校百課、百案百例」普法工作方式,為全區各地開展農村普法提供了成功經驗。自實施「三百工程」以來,該縣172支業餘文藝隊演出了2000餘場,開展各類校園法治課1000餘場,發放《柳城縣農村普法讀本》等普法書籍25萬本,發放各種法律法規宣傳資料50萬份,受教育群眾達40萬人次。
  • 普法丨這樣做,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
    一編排普法情景劇9月3日,由水果湖司法所製作的普法情景劇《家與加》在「典亮湖北 法潤武昌」——民法典學習宣傳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上進行表演。演員們的演繹真實動人,以歌曲、小品、點評三種方式向現場觀眾講解《民法典》關於居住權的相關規定,使群眾以喜聞樂見的方式了解《民法典》的新規定,取得了寓教於樂的生動普法效果。
  • 旅遊季普法宣傳 民法典深入人心
    ,開展&34;旅遊季普法宣傳活動。活動現場,該院法官,針對民法典中關於旅遊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天價菜品、強制消費、扒竊等方面的法律規定進行了普法宣傳,針對遊客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發放宣傳單1000餘張,發放宣傳品100餘份,讓更多的老百姓知法、懂法、守法。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
    (不需要一分錢投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05年3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46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
  • 學法用「典」 | 臨洮縣龍門鎮:民法典宣傳譜新篇 幹部群眾樂開顏
    定西市臨洮縣司法局龍門司法所積極行動,結合「法律八進」在全鎮範圍內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法典宣傳學習活動。法典進鄉村 群眾心歡喜司法所工作人員先後在全鎮17個村開展民法典知識講座,結合鄉村的實際情況將民法典中的內容向群眾進行講解,特別是農村群眾普遍關心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土地徵收補償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講解。
  • 「啟明普法」民法典解讀之夫妻共同債務篇
    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命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事關每個人「從胎兒到身故後五十年」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條條都與咱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今天這期《啟明普法》就來講一講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問題。
  • 農村土地確權、宅基地糾紛調解六大秘籍
    土地有糾紛,首先應經過調解,而調解的首選單位就是鄉人民政府和縣人民政府。當事人對處理結果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不經人民政府調解的,直接向法院起訴法院可以不予受理。二、在糾紛解決之前,土地要保持現狀。農村土地目前就三種權利。
  • 普法|| 民法典解讀,一看就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 農村土地承包合同訂立,明確承包者不可剝奪的權利
    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認為:,農村土地承包的合同訂立,由於明確了承包者的不可剝奪的權利,這合同明顯是建立在土地所有權人和土地使用權人之間的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對於涉及土地問題的監管則是合同關係之外的單純行政行為。這裡,必須不能在土地承包經營關係中將發包方的各種權能、角色混同。
  • 為47家上規模企業配備法律顧問 廣東惠州市惠陽區探索創新普法方式
    18名律師作為工會法律顧問,從源頭上治理勞資糾紛等,積極運用新媒體開展精準化「智慧普法」,為統籌產城村人融合發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陽」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了良好法治環境和優質法治保障。今年以來,惠陽區加強憲法宣傳,先後組織開展了憲法全員宣誓、憲法知識競賽、全民誦讀憲法等30多個主題宣傳宣講活動近2000場,實現憲法宣傳全覆蓋;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城市地標和全區近500個電子屏同時點亮民法「典」,舉辦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會暨《民法典》專題講座、全區普法骨幹(法治副校長)民法典專題培訓班、《民法典》進村入企助力惠陽鄉村振興宣傳等系列活動,成立由20多名法律實務工作者組成的民法典普法講師團並提供
  • 楊紫受邀科普民法典,以普法大使身份宣傳正能量
    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法院報官博發布了民法典公益普法系列微視頻,楊紫受邀以民法典普法大使身份為大家科普民法典知識。 直播行業發展得熱火朝天,給很多人帶來了就業機會,但同時也存在了一定的社會隱患,主播們依靠觀眾打賞來獲利,而很多未成年人對金錢沒有太大概念,常常出於好奇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主播們「一擲千金」,為了幫助家長們合法追回來之不易的血汗錢,楊紫對民法典上的相關法律作出了詳細的講解
  • 南昌縣蓮塘鎮開展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訓暨《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
    9月24日上午,蓮塘司法所聯合蓮塘鎮婦聯在蓮塘鎮會議室組織開展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訓暨《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培訓會邀請了江西求正沃德律師事務所章耀民律師授課,蓮塘鎮村社區「法律明白人」骨幹及村婦女小組長共
  • 普法| 民法典學習(4)新時代的人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多次進行拆分審議。 廣袤的神州大地,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編纂民法典,尋求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基本規範的廣泛共識,必須撲下身子,傾聽民聲。 ——開門立法,求得社會共識「最大公約數」。
  • 金東區:法律知識入腦,普法宣傳走心
    +直播」的新形式,通過一朵「雲」的方式,將法律知識送進千家萬戶。金東區人大辦、區委宣傳部、區司法局等單位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民法典暨金華市地方立法5周年系列普法宣傳活動的通知》並成立「民法典普法講師團」,以《民法典》以及《金華市水環境保護條例》《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金華市養犬管理規定》等9部地方性法規為宣傳重點,積極開展「法典」進鄉村、到社區等系列巡迴法治宣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