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奇葩說的楊奇函又招罵了。
5月24日,他被曝光了一段私下對話,在這段被偷錄的音頻裡,他發表的一些諸如「同性戀群體是社會不穩定因素」「有色眼鏡看待」「保留三個名額,其他一律視為仇敵」等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
隨後,他開直播就自己的言論進行了解釋和道歉。這個直播累計播放量達到了1000餘萬次,可見關注度之高。
5月25日,他發表了長文分別在微博和知乎再次進行了道歉,坦誠「做錯事就要認」。
同志之聲的官微也收到了他的私信。
就事論事,比起避重就輕或裝聾作啞,楊奇函也算做到了「有錯就要認,挨打要立正」,他的這番明顯帶有偏見的言論,既然被搬到檯面上來,自然少不得被懟。
但這件事本身也引出來另外的問題:楊奇函在私下表達這種看法是不是真的值得批判?這段錄音曝光後帶來的影響,是不是該由偷錄者以及公開者負責呢?
事件仍在小範圍發酵,餘音未消。
而諸如這樣引起爭議的事兒,對楊奇函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他參加奇葩大會時,講了一個自己「用小聰明成功報考清華經管學院」的故事,這個故事讓他被冠上了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的標籤。
報志願的時候,他估的分數比較低,上清華勉強,但肯定進不了經管學院,為了達到目的,他到黑龍江各大高中貼吧散布假消息,說「楊奇函考的特別好,分數特別高」,最後他成了全省唯一一個報考經管學院的人,他也成了經管學院在黑龍江招生分數最差記錄保持者。
有一說一,這種行為真的很討厭了,用自己的小聰明剝奪了其他尖子生的報考資格,在節目裡這樣大肆宣揚,很難得到共情吧?
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此。
楊奇函是08屆清華本科生,文科高考分數650分。2008年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文科最高分668分,最低分631分。楊奇函當年並不是壓線錄取的,而是以當年經管學院黑龍江高考最高分進去的。
這個分數放在任何一屆,貌似都能上清華經管。
那麼他參加綜藝講的故事,真實性可能的確有待商榷了,也許是聰明人獨有的自黑?
畢竟當年拿到650分的楊奇函,高考作文可是滿分,而這篇曾被很多高中老師吹爆的模範作文,真的有點東西。
其實,在高考中用這種文體,楊奇函是做了「高風險高收益」的選擇。
全文不到700字,通篇氣勢磅礴。
不過也有一個說法是,這篇《中文賦》是他高考前的練筆之作,他高考的時候寫的是一篇駢文,因為作文有個錯別字,得了59.5的分數【60分滿分】所以沒查到……
不過不論曝光的哪一篇,字裡行間,都能透出來他不俗的文字功底,傳達出來的格局胸襟,也很難去和一個汲汲營營的人設聯繫在一起。難怪他經常問自己:今天你比昨天更博學了嗎?
面對紛至沓來的質疑,他說:
楊郎少小鏗鏘慣,不愛苟且愛冥頑。
千夫所指鱗依舊,真龍還是你奇函!
也是很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