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大連重點高中錄取結束了,中考分數線也都出來了。有人歡喜有人愁。但是更多家長,尤其是孩子還沒到中考年齡的家長也更加迷惑了。。學區房怎麼選?什麼是指標?什麼是統招,什麼是統調?這個文章裡,我儘量用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講講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一,大連的中考錄取批次問題
首先錄取的叫統招,這個沒啥說的,硬實力。全市排名(開發區北三市除外),根據你志願填報情況,由高到低錄取。每個重點高中有30%的招生人數留給統招。每個學校錄取的最低分就是該高中的統招線。但是很多學校裡有語文和數學的單科分,這個不要誤會,正常排榜不會看單科成績的,只有到最低分出現並列,則先比較語文,成績高的上,如果繼續並列,再比較數學,這樣比較出來的單科成績進行公示。
統招錄完了,就是指標到校,這塊涉及70%的錄取人數,而且非常複雜。指標分配原則上按照初中擁有學籍有指標資格的孩子總數的38%(2020年)分配。看起來很公平,所有學校都一樣。但是這裡有個大bug,就是重點高中三甲學校招生人數相對多,而一些普通小重點招生較少,在分配名額過程中,小重點很快就被平均滿了,剩下三甲的空缺基本都留給指標特別多的初中了,比如每年80和76的三甲指標比例超高。正是由於這種情況的存在,現在越來越多初中開始搞合併,搞分校,就是為了拿更多指標,提升三甲比例。好了指標分完了,統招也都錄取完了,那指標是怎麼用呢?指標不是看全市排名,而是回到初中看校內排名。根據你填報的唯一的指標誌願,在初中校內進行排名,擇優錄取。所有初中錄取的最低分,就是高中的指標線。這個指標線有最低標準,就是那個高中指標到校最高分減去35分。就是這個重點高中的指標控制線。由於是初中校內排名,每個初中錄取的成績差異會極大,比如你在嘉匯650分考不上24,但是在一些其他學校623.5就上24了。。這塊極為影響孩子未來升學,希望大家認真研究。
好了指標也錄完了,下一批就是統調。統調怎麼來的?還記著指標的控制線嗎?就是降35分那條線,有些初中即便把分數降了35,依舊沒有足夠的孩子考到分配給學校的指標。這樣會首先在校內進行服從統籌,看看能不能填上,如果還是不行,該初中指標作廢,指標進入全市統調,全市統調依舊是全市排榜擇優錄取。由於今年題簡單,導致初中幾乎不丟指標,所以今年統調分特別高,甚至高於統招分。而且由於名額少,導致今年嘉慧,格致這樣的學校吃掉統調名額減少,影響了他們重點率。統調作為最後的守門員,如果在統調也沒錄取,好吧只能去普高或者私立以及中專了。。
二,學區房怎麼選?
講了那麼多,對我們更多家長來說怎麼做選擇呢?怎麼幫孩子儘量減少壓力呢?我談談我的看法,我的出發點立足於你有能力也就是財力幫孩子去做選擇哈,你說我沒錢,額。。。當我沒說,讓孩子加油努力吧。。
當我有能力幫孩子的情況下,我不會先買學區房,而是在小學就把孩子送到學風較好,成績較高的小學,比如一些私立或者公立小學花錢借讀。當孩子在小學階段成績穩定了,在小學5年級進行選擇。
如果你孩子小學成績突出而且穩定,保持班級或者年級前幾名,要衝擊統招進三甲,也就是650以上的,具備這種實力的孩子,去嘉匯,理工附,格致,9中,這幾個學校,很合適.。如果你孩子小學階段成績在班裡5-10名,那就是衝擊指標三甲,那選擇80,76這樣指標三甲比例高的初中,如果你孩子小學成績中等偏上,不建議選學區房,直接就近就讀,衝擊小重點指標。如果孩子成績在後面數幾名,有錢就選私立,沒錢就隨便吧。但是小學成績對初中成績的影響是概率問題,所以這個選擇不是絕對的,只是從概率角度說,這是最優解,因為這是根據政策分析出來的。
以上就是老潘對中考和學區房的一些自己的看法。老潘不是中介,所以不會站在房地產的角度去比較選擇。而是希望大家根據孩子能力以及對政策的理解,去做出最有利於孩子的選擇。。我真心不希望有一天孩子努力的考到640分,最後是因為選擇問題,只能去普通高中就讀。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我們被中介忽悠了,盲目的追求格致9中這樣的學校,學區房花了很多錢,孩子也很努力很拼命,但是結局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