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網上銷售銀行卡 購卡者多為洗黑和送禮

2020-12-20 人民網

  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辦卡網上猖狂叫賣 購卡者多為洗黑和送禮

  銀行員工背負沉重辦卡任務、對個人資料審查不嚴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昨日,央視報導了不法分子在網絡兜售銀行卡的新聞。不法分子利用買來的身份證辦卡四處兜售,而購買銀行卡的都是希望匿名處理財務逃避公安機關的追查的。本報記者昨日繼續調查得知,在兜售銀行卡背後,存在銀行對辦卡人員資料審查不力、銀行員工辦卡任務重等原因。業內人士提醒,不管是買還是賣銀行卡都涉嫌違法,如果用別人身份信息辦的銀行卡,一旦卡丟失將無法在銀行掛失,也存在巨大的資金風險。

  事件

  不法分子網上兜售銀行

  昨日,央視報導顯示,不法分子在聊天網站上堂而皇之地提出可以買賣銀行卡,而記者加入相關買賣銀行卡的群後,每天都能收到兜售銀行卡的信息,不法分子表示,不需要記者提供身份證就可以幫忙辦理銀行卡,而使用的身份證都是從網上收購而來,很多都是他人丟失的。

  不法分子表示所有銀行的卡都可以辦理到,如果辦理單卡就叫單卡,如果一個身份證辦理多張銀行卡,就叫套卡,每張卡片的價格在一百多元到三百元不等。相關不法分子的銷售對象主要是詐騙集團、洗錢團夥、偷稅漏稅的企業主以及行賄受賄的人群。

  通過購買銀行卡可以實現匿名,增加公安機關的打擊難度。在央視記者體驗的過程中,相關不法分子還將配套的身份證和網銀等都給了記者,辦理業務範圍涉及工、農、建、民生、招商等多家大型銀行

  調查

  利用他人的身份證辦卡

  昨日,本報記者也在聊天軟體上輸入「買銀行卡」,馬上搜索到多個網友。記者嘗試加入了一個兜售銀行卡的QQ群,群內十分活躍,多位群友都在詢問。

  其中,一位網友見記者有心想買卡,立即向記者發來了相關廣告:「長期出售全新工商、農業、建設等各大銀行卡。新開戶資料齊全帶身份證原件。電話卡、儲蓄卡、開戶資料、網銀盾,無任何交易記錄。方便客戶洗黑、取現,加強隱蔽性,方便走帳、過帳、過黑錢、做生意、送禮、匯款、送禮等各種用途。保護自己的隱私。」

  此外,該群內還有網友聲稱要購買身份證:「另急需男女身份證證件,有磁,北京可以當面交易。」記者詢問價格,其表示現在很緊缺,10元一張,如果記者賣得多,價格還可以再商量,而記者在另一個群內看到,一張身份證已經炒到100元。

  由於掛失身份證後,原有身份證內的磁卡晶片是仍然有效的,卡販子便利用這一點,收集他人遺失的身份證,再到銀行辦卡。而事實上, 「開戶人」本人也確實是很難知道自己的身份證被辦了銀行卡。

  隱患

  戶主可凍結帳戶

  用別人身份信息辦的銀行卡存在巨大的資金風險。「一旦卡丟失,將無法在銀行掛失,會造成資金損失」。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戶主可以隨時掛失或者凍結帳戶。此外,根據相關規定,持卡人到銀行櫃檯取款要出示辦卡時的身份證件,如果一次取款5萬元以上也需要出示證件。從法律角度來講,這張卡是屬於卡主的,一旦卡主發現了自己的信息被盜用,發生糾紛後買卡人很難維權。

  究因

  銀行拼業務

  考核壓力大

  對於銀行員工來說,每月都有一定額度的開卡任務,如果任務沒完成,就要被扣錢。「送上門的生意,我們肯定會歡迎。」一位股份制銀行工作人員小林(化名)表示,「一般一線員工每月會有10~30張儲蓄卡的開卡任務,壓力很大。」「因此也不排除有的員工會私下跟一些機構合作,實現雙方『共贏』。」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業務量太大

  難以細核查

  「雖然銀行每天都對各項業務存有相關紙質資料和視頻監控資料,但由於業務量太大,實際上沒有真正地去審核每一份資料,如果不是出了問題,也不會有人有這個精力去調取監控錄像比對相關辦卡人的頭像和錄像。」某銀行分支機構負責人張先生表示。也就是說,對於銀行來說個人開卡這種小型業務不會太得到重視。

  質疑

  銀行面審僅是走過場?

  「拿一個身份證,只要不是和我長得太不像,去銀行都可以辦到卡。」昨日,一位陳先生(化名)告訴記者,由於業務需要,他曾經到幾家銀行,嘗試拿一張買來的身份證辦過卡。「只要現場鎮定一些,工作人員都不會多說什麼。」

  銀行卡辦理都是實名制,且需要登記辦卡人的身份證件。2008年,銀監會就要求銀行對申請人的資料進行嚴格的資信審核,隨後,銀監會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就特別要求,對信用卡申領人應由銀行員工進行親訪親核。

  也就是說,銀行對相關信用卡、銀行卡的申辦是有審核責任的,而在不法分子堂而皇之兜售銀行卡的背後,也有銀行沒有做好相關的審核工作的原因。

  自動發放機有空可鑽?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銀行卡自動發放機在近年來也成為了銀行推崇的項目之一,但其為消費者提供方便的同時,也隱藏了隱患,記者本人就曾在某銀行的網點自助辦理過一張銀行卡,根據自助設備的指引,記者僅憑藉一張二代身份證不到3分鐘就成功辦理了一張儲蓄卡。

  這種自助設備對開卡人的身份核實省去了面審這一環節,也從某種角度引發了一定的風險,而銀行在這方面的審核責任似乎也沒有得到體現。

  律師:

  買賣都違法 銀行也有責

  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王欣亮律師表示,在我國,買賣他人銀行卡、冒用他人身份證辦卡涉嫌違法。「首先,買賣銀行卡違背了人民銀行1999年頒布的《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若情節嚴重,觸犯《刑法177條: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而冒用他人身份證辦卡,涉嫌銀行違規操作辦卡行為,破壞了商業銀行法實名制開戶的規定,破壞了金融管理秩序。同時,買賣他人身份證,如果造成嚴重後果的,則涉嫌觸犯了買賣居民身份證罪。」王欣亮表示。

  對於買卡人來說,使用冒用的銀行卡這些行為,輕則要承擔行政責任,被拘留或者罰款;重則如果涉及其他的刑事犯罪行為要追究刑事責任。王欣亮告訴記者,且如果買卡人用購買的銀行卡從事不正當活動,如洗錢,偷稅漏稅,行賄受賄,內部交易等違法行為,那麼倒賣銀行卡的人也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王律師還表示,一旦出現相關問題,銀行也應該承擔相應責任。因為我國銀監局已出臺多個文件進行規範,要求發卡機構對申請人資料進行嚴格的審核。所以若銀行部門出現了給不是持本人身份證及相關信息還能辦理銀行卡的現象以及造成一定損失的,銀行應承擔一定責任。不過王欣亮律師同時表示,對於出現類似問題後銀行應如何處理,卻沒有相關的法規進行。

  用卡小貼士

  1.保護好後三碼

  信用卡背面後三碼(緊跟著卡號後面的三個數字)是信用卡的「第二密碼」。因為後三碼可防止卡片被「克隆」,不法分子偷窺獲取了信用卡帳號信息並複製卡,建議用膠布將後三碼蓋住。

  2.卡和身份證要分離

  有些持卡人喜歡將身份證和卡片一起放在錢包裡,其實這是不對的,兩者應該分開存放,避免發生銀行卡和身份證同時遺失而被盜刷。

  3.刷卡時不離視線

  有的持卡人方便,常常讓服務人員幫忙拿去刷卡,業內人士提醒說,事實上尤其是針對那些只認籤名沒有設置密碼的信用卡,很容易被掉包,且在使用銀行卡時,切忌把銀行卡遠離自己的視線範圍。此外,儘量避免在陌生地點刷卡,尤其是一些無法知根知底的小商戶,儘量不要刷儲蓄卡,可適當選擇刷有額度限制的信用卡。

  4.開通簡訊提醒功能

  為銀行卡設置消費金額簡訊提醒,持卡人可以在第一時間知曉卡內金額變化,如有異常馬上致電銀行進行處理。

  5.定期檢查信用記錄

  如果曾經遺失過身份證,就很有必要定期檢查個人的信用記錄,以便及時發現問題。目前,人行的信用記錄查詢是免費的,只需攜帶個人身份證去人行營業廳就可以查詢。個人徵信記錄裡會清晰地記錄相關的信用情況和在各家銀行的貸款、信用卡記錄等情況。

相關焦點

  • 網上銀行卡代辦火爆 買卡者多有「特殊需求」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南充大多銀行都允許他人代辦銀行卡,但僅有結算業務,如需從卡內取款,需辦卡本人持身份證到網點進行激活。而大家平時手機收到詐騙簡訊中的「帳號」,多是通過網上購買,但卻少有人知道,其實自己的身份信息已被盜用。
  • 卡販子50元一張購閒置銀行卡 疑為複製新卡洗錢
    數量不限,立即兌換現金……」類似這樣的收購銀行卡業務在網上近乎泛濫。記者昨日在搜索工具上輸入「收購銀行卡」後,20多萬個相關信息跳入眼帘。不光有收購的,也有大量出售銀行卡的信息,這其中有團體,也有不明就裡,為蠅頭小利而賣卡的個人。  為何銀行卡一夜之間成了香餑餑?是誰在收購我們手裡無用的銀行卡?他們買去到底要幹什麼?
  • 不法分子網上收購身份證辦銀行卡出售被批准逮捕
    劉偉攝   案件   在網上收購真實身份證,然後到銀行辦卡出售,一些不法分子以此為業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今年5月至8月短短四個月,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就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件5件29人,已批准逮捕24人。   「這些案件給社會和經濟安全帶來重大危害,同時暴露出身份證管理使用中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辦案檢察官說。
  • 銀行卡網上買賣泛濫:借記卡500元一張 附送身份證原件
    12月11日,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銀行卡銷售充斥網絡,並形成收購、複製、使用的「黑色鏈」,為詐騙、洗錢、行賄受賄、偷稅漏稅等非法活動提供了機會。  網上買卡送「身份證」  近日,重慶恆渝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洪收到一條簡訊,「假如您需要匿名接受對方匯款、轉帳、送禮,或是行業特殊不便使用自己的銀行卡,或是擔心被監控到銀行資料、資金往來和帳目,留下後患,請使用我們提供的銀行卡,一勞永逸地免除後顧之憂。」  「銀行卡還有賣的?」
  • 手握無數手機卡、銀行卡,不法分子如何躲過「兩卡」實名制?
    專人收購「四件套」「卡販」以100元至300元收集「四件套」,再以350元至400元賣給「卡總」。辦卡者每辦一張銀行卡可以從「卡販」手裡獲取100元報酬。贓款將在幾分鐘內迅速分轉到二、三級銀行卡和第三方支付資金池,到第八級銀行卡再取出,以逃避警方追查。
  • 實名銀行卡網上公開叫賣 借記卡售價200元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網上有人高價收購銀行卡,也有人賣銀行卡,一張普通借記卡售價200元,開通網銀的價格更高。賣卡者坦言,他們知道買卡者多是做違規的事情。 律師提醒,如果買銀行卡人利用這些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賣卡人很可能會成共犯。
  • 銀行卡安全用卡常識
    銀行卡已經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支付工具,農業銀行提醒您,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用卡常識和技巧,將使您的用卡生活更豐富多彩。  卡片保管  (一)領到新卡後,要及時核對銀行卡上的姓名、有效期、以及銀行卡種類。
  • 網上公開叫賣銀行卡 卡販:買者有「不能說的目的」
    「銀行卡200元一張,帶網銀400。」本應極具私密性的銀行卡,卻在網絡上成了公開叫賣的商品,甚至由此衍生出一條收購、代辦、出售的灰色產業鏈,為不法分子違法犯罪提供了便利。誰在買卡,買來何用,卡又從何而來?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多地警方開展「斷卡」行動,無數人銀行卡、微信、支付寶被禁用
    近年來許多不法分子非法大量買賣銀行卡、電話卡進行售假、詐騙等違法活動,給無數群眾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而且這樣的案件普遍存在犯罪成本低,偵破難度大等特點,因此近期全國各地警方針對網絡詐騙和銀行卡詐騙開展了專項行動,許多人面臨5年內不能開通銀行卡,而且微信和支付寶使用也會受到限制,詳細情況請繼續觀看以下內容
  • 銀行卡買賣網上泛濫 普通借記卡只需200至500元
    極具私密性的銀行卡竟被當成商品公開買賣。各種銀行卡應有盡有,一張普通借記卡只需200元-500元,甚至還提供和真實身份證一樣信息的假身份證。   12月11日,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銀行卡銷售充斥網絡,並形成收購、複製、使用的「黑色鏈」,為詐騙、洗錢、行賄受賄、偷稅漏稅等非法活動提供了機會。
  • 購物卡年前熱銷忙套現:回收速度趕不上賣卡速度
    由於購物卡「回收-銷售」過程中多有回扣,一些企事業單位的採購者往往有利可圖,增加了腐敗空間。在南京新街口商圈周圍,不少店鋪打著「購物卡回收」的招牌,以九三到九五折回收,再以九五到九七折轉手,利潤豐厚。一些單位的採購人用公款前來購卡,發票多是開一些「辦公用品」「辦公耗材」等名目。  國家有關部門多次出臺規定,嚴禁公款購買購物卡、代幣券用於發放員工福利、人情往來。
  • 「銀行卡套餐」網上叫價最低500元/套 收集身份證、銀行卡已形成一...
    「長期銷售各大銀行卡,整套包括儲蓄卡、身份證、網銀U盾、手機卡,可用於轉帳、匯款、洗錢、送禮、逃稅、賄賂等。」如此明目張胆的「廣告」,不時充斥在各類論壇和社交媒體中。
  • 閒置銀行卡回收最高一張200 或成洗錢工具
    「閒置不用的銀行卡居然還能賣錢,一張卡至少能賣120元。如果開通網上銀行功能,甚至可以賣到200元以上。」昨日,市民王先生向本報反映,最近有人通過簡訊向他收購閒置的銀行卡。王先生一直將這條簡訊保留在手機裡。他之所以沒刪這條簡訊,是因為他正為手裡閒置的一堆銀行卡發愁呢。「我從上大學開始就辦卡,到現在我手裡握了十幾張應該是有的。
  • 人在家卡在手被開「新帳戶」 你銀行卡裡的錢咋被騙(圖)
    「您的儲蓄卡帳戶,在18時29分轉帳支出人民幣6500元,餘額為42.31元……成功換購6500元『盛大點券』……」牟某說,卡在錢包裡,當天他並未上網對帳戶進行任何操作。牟某說,剛收到銀行簡訊,他就接到來自浙江杭州的電話,對方自稱是「盛大點券」工作人員。「對方讓我找ATM櫃員機,說會把錢打回給我,要我別掛電話,按他說的進行操作。」出於疑惑,他迅速撥打了銀行客服電話。
  • 實名銀行卡不用身份證網上公然賣 律師:涉嫌違法
    記者調查交易很隱蔽 QQ交談是主要銷售方式想直接在網上搜索銀行卡買賣的店並不容易,因為受法律約束,這些賣家都隱藏在了暗處,掛著其他商品的名義,悄悄從事銀行卡的交易,QQ交談是主要銷售方式。記者在一家知名二手網站輸入「銀行卡」,搜出來好幾個「銀行卡套」「銀行卡包」的賣家,但只要點擊進去,馬上就會彈出QQ邀請私聊。記者加了一個「銀行卡套」賣家的QQ,QQ籤名為「一手貨源,誠信交易,全國貨到付款」,賣家第一句話就是:「你好,需要什麼銀行的卡?」
  • 實名銀行卡網上明碼標價公然賣 已成灰色產業鏈
    小張說,現在辦一張銀行卡也就10塊錢工本費,如果一轉手就能賣120元,當然划算,不過,自己的銀行卡裡有自己的資料,還是小心點好。  記者調查  交易很隱蔽 QQ交談是主要銷售方式  想直接在網上搜索銀行卡買賣的店並不容易,因為受法律約束,這些賣家都隱藏在了暗處,掛著其他商品的名義,悄悄從事銀行卡的交易,QQ交談是主要銷售方式。
  • 全球購騎士卡上新旺旺零食優惠禮包,中秋送禮就選他
    還有半個多月就要迎來中秋國慶小長假,中秋禮盒還不準備起來?覆蓋超300項優惠特權的全球購騎士卡近日上線中秋優惠權益,五稻香、哈根達斯、旺旺等海量零食月餅優惠上線,中秋佳節序幕開啟!正在苦惱中秋送禮的小夥伴可以不用愁了!
  • 一張閒置銀行卡 網上收購兩百元
    如果配上身份證原件和開通網銀,一整套「套卡」能賣四五百元?!近日,奉賢公安經偵支隊偵破了一起網售銀行卡案件,抓獲兩名在網際網路上兜售銀行卡的犯罪嫌疑人,並在他們住處查獲了10餘張以假身份證從銀行騙領的銀行卡。採訪中,記者發現網售銀行卡現象呈增多趨勢。銀行及有關部門提醒廣大持卡人,銀行卡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卡主很可能也將難逃責任,切勿貪圖一時小利引火燒身。
  • 銀行卡沒離身錢卻沒了,卡主怎樣做才能讓銀行全賠
    「法官在審理案件的時候,會關注的重要證據之一,就是在案發時,當事人手裡到底有沒有銀行卡,是銀行卡丟了,故意交給境外刷卡者了,還是真的在手上。」她表示,最好的方法是馬上在最近的ATM機上操作取款,隨便取多少都可以;或者讓機器吞卡、掛失,有條件的直接去銀行。總之是要得到證據,以示卡始終在自己的控制中。
  • 竊賊用讀卡器和攝像頭竊取資料克隆銀行卡
    漫畫:商進>>步驟四:盜竊存款 一張與持卡人手中銀行卡一模一樣的卡片被克隆後,不法分子就可以在持卡人未發現之前,到ATM機上取走現金、逃之夭夭了。警方查看銀行錄像發現,這名男子自1月2日至6日,多次在這處自助銀行門口安裝「門卡」,並在ATM取款機上安裝隱形攝像頭。男子稱自己姓王,在網上聊天時,認識一名男子林某,受林某僱用,在自助銀行安裝竊取他人銀行卡信息的設備。民警根據這一線索,於當晚在泉城大酒店南鄰將林某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