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室裝監控,該擔心啥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貴州省教育廳要求各高校「建立全覆蓋的課堂教學視頻監控系統、教師授課全程跟蹤系統」。對此,律師提出質疑,認為可能危害到他人的隱私權,要求公開這一政策的法律依據和權力來源;專家也表示,高校裡的學術自由氛圍應予以特殊保護,師生有權拒絕課堂常態化監控。(《新京報》12月3日)

    貴州省教育廳下發此文件,並非沒有權力來源,2010年出臺的《貴州省公共安全視頻信息系統管理辦法》就是依據。在公共場所裝監控會不會導致一些問題?毫無疑問是會的。英國榮格委員會在一份關於隱私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如果社會控制依賴於對個人隱私的監視或限制,其結果必然是:「由於緊張所致的精神疾病影響增強,而導致至少是整個社會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下降。」學校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他們的身心健康,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是我們必須要重點考慮的內容。英國榮格委員會提出了命題,但卻沒有跟蹤論證,這實際上正是我們需要做的工作。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巍說:「課堂設監控系統,不是什麼『新聞』。就我了解的,國外很多高校課堂也都有相關設備。」對「課堂裝監控」,一些專家也認為,用於考場監考、維護師生安全等方面將很有益,可以作為基本物證;用於遠程教學也很好,能促進網絡課程發展;在保障秩序、把控風險方面也有功用,可以有效預警,而且「在高校內部監控的小範圍公開屬於法律允許範圍之內」。實際上,在大數據時代,如果能對全校課堂監控所得信息匯聚成大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誰又能肯定地說,在敦促「提高教學水平」的目標上就沒多大用處呢?

    課堂裝監控,真正的核心問題是兩個:

    一是侵犯著作權的憂慮。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儘管教師授課內容屬於職務作品,但著作權由作者享有,只是學校在其業務範圍內有優先使用權罷了。因此,課堂裝監控應該有「不得擅自用作它途」的統一規定,或者應該與老師籤訂著作權使用合同,明確「二次使用」時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一旦出現非法「盜版」或二次傳播的情況,學校應該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隱私權的保護問題。儘管課堂屬於公共場所,但我們不能以公共場所完全否決個人的隱私權。根據法學理論,公共場所隱私權的內容,一是知情權,有權知道誰在收集信息,收集哪些信息,內容是什麼,用於什麼目的;二是控制權,有權管理屬於自己的並且無涉公共利益的隱私權;三是私權自治,可以選擇放棄自己在公共場所的隱私權;四是安全請求權,應確保隱私只在安全範圍內使用;五是賠償請求權。課堂裝監控,師生公共場所隱私權的五大內容,應該得到確保。

    事實上,監控的關鍵問題不在於是否安裝,而在於怎樣管理它。正是因為我國尚沒有一部全國性法律對個人信息、個人隱私進行保護,而涉嫌違法使用、侵犯公民合法權利的事情,已不止發生一起,所以人們才分外憂慮。

相關焦點

  • 家長想在幼兒園裝監控,能手機看直播,老師怒了…
    安裝監控,實時查看孩子的在園動態,成了很多家長的意願。最近,杭州有一位家長開學前兩天匆匆聯繫媒體詢問:「我們想讓幼兒園在教室裡安裝監控,不知道可不可行?有沒有硬性要求的?」為什麼想要在幼兒園教室裡裝監控呢?這位媽媽的語氣有些著急:「我們小朋友今年上小班,是一家公辦幼兒園,班上小朋友比較多,有兩位老師和一位保育員阿姨,但都比較年輕。
  • 中山大學全過程監控教學引爭議 學生憂隱私洩露
    「這下在教室裡一舉一動都被直播出去了,以後還有隱私嗎?」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一名學生質疑,實施「全過程監控」後,個人隱私權將無法得到保障。對於密布攝像頭的教室,不少學生擔心隱私洩露。也有學生佐證稱,中大南校區部分教學場所,近期確實增設了監控設備。  新京報記者發現,這份文件由中山大學校長辦公室於9月29日發布,10月8日印發,公開級別註明為「主動公開」。
  • 教育部:全國中小學、幼兒園視頻監控100%。網友:教室必須裝!
    其中提到,2020年底前,要實現所有中小學和城市幼兒園專職保安員配備率、封閉化管理達標率、一鍵式報警和視頻監控系統達標率「三個100%」,提升安全防範能力。可見,校園安全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中小學學生在校期間,封閉式管理將成為常態,教育部還要求安裝視頻監控系統達標率100%,這也為在校師生的安全多了一份保障。
  • 主人在家裡裝監控,想知道狗子每天幹了啥,這一畫面卻讓他心疼了
    主人在家裡裝監控,想知道狗子每天幹了啥,這一畫面卻讓他心疼了現在很多家庭都是有養狗狗的,因為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樂趣和安全感。有很多人都是會在空閒的陪伴自己家的狗狗,甚至出門的時候帶上狗狗出門。不過上班的時候就沒有辦法了,但是狗狗每天在家裡都幹了啥呢?有網友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就在家裡裝了監控,結果看到這一幕......這位網友的狗狗跟了他很多年的時間,平常跟狗狗玩的也非常的開心。男主人會經常的幫狗狗洗澡、按摩等等。不過這隻狗狗也非常的聰明,見到男主人要出門,就會叼來鞋子;主人回來,也會站立歡迎。由此可以看到,狗狗和主人之間,感情很好。
  • 從中北大學考生和繆可馨事件看,監控進教室能否減少悲劇發生?
    而這些家長,一定也給孩子打過了預防針,有警察問你該怎麼說。唯一能說明真相的,就是教室的監控視頻,從警方並未調取教室視頻看,這學校沒裝或者沒提供,教室外的又顯然不能說明問題。有視頻的話,老師是否辱罵、是否掌摑一目了然。
  • 車裝LED燈「閃花」監控 視頻監控存漏洞
    南昌整治夜間車輛遮牌,8日晚查處違章58起;不少車主為遮擋車牌花樣百出  晚上10點路上是啥狀況?很多人會說,肯定是車子少了,秩序好了唄。真相併非如此。據了解,該時間段正值商場關門、飯店打烊,不少服務行業都剛好此時下班,道路交通迎來一天之中的最後一輪小高峰。
  • 開學季,這所高校在教室裡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網友吵翻…
    位於江蘇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的學生們就在入校時發現了一個大變化,不僅校門、圖書館等安裝了新的人臉識別門禁,教室內也裝上了人臉識別系統進行考勤,學生發呆、玩手機都能被感知到,幫同學「答到」也將成為歷史。這一變化,引發網絡熱議。其中,也不乏對這種新技術使用的爭議。比監控攝像頭還要高級的人臉識別系統是否侵犯了學生的隱私?
  • 家長想在幼兒園裝監控,吵翻了!如何做才能與老師有效的溝通?
    引言:「我自費在教室和午睡室裝個監控,你們激動什麼?家長怕孩子在幼兒園出事,關心孩子有錯嗎?」最近,杭州一位家長跟幼兒園提出要自費在園內安裝監控,在遭到園方拒絕後,這位家長「急了」。老師們也很「急」,裝監控是什麼意思?不信任老師嗎?
  • 家長想在幼兒園裝監控,還要能手機看直播,老師:最基本的信任
    導讀:家長想在幼兒園裝監控,還要能手機看直播,老師:最基本的信任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想在幼兒園裝監控,還要能手機看直播,老師:最基本的信任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親在兒子房子裝監控被抓:「我是你親爹,憑什麼不能監控你」?
    8月31日,14歲的男孩因為父親在房間裡裝監控而報警。上學時,班主任會神出鬼沒地出現在教室的玻璃窗口,堪稱午夜驚魂。在家裡,父母會通過摸電視機後蓋的冷熱,來判斷我們是否有偷看電視。在孩子房間裡裝攝像頭,早就不是什麼稀罕事。
  • 泉州學校教室家長集資裝空調,被舉報的家長搞黃了
    該校的教室確實沒有空調,只有吊扇。 涉事學校的學生家長群裡,有少部分家長反對捐款給學校教室裝空調,但大部分家長則保持沉默。夏天真的好熱啊,我真希望教室裡有一臺空調啊。 其實是撥款只撥了老師辦公室嘛,沒撥款給教室嘛,拗什麼忍耐承受造型啊!我們杭州這邊,公辦的學校教室都裝了空調了,政府撥款的。所以這件事,就是個錢的事。
  • 擔心愛打牌的婆婆偷錢,家裡裝了監控,查看監控後,我提出離婚
    但是空口無憑,所以我偷偷在網上買了家用攝像頭,裝在了客廳和臥室,方便我監控舉證。我為了測試我婆婆的行為舉止,特意在我的床頭櫃每天放上一兩百的現金,試探她會不會去翻我的抽屜。因為監控是綁定我的手機的,所以我在公司也能隨意查看。
  • 泉州學校教室家長集資裝空調,被舉報的家長搞黃了
    涉事學校的學生家長群裡,有少部分家長反對捐款給學校教室裝空調,但大部分家長則保持沉默。 家長反映還有一個問題,學校的教室有很多間,除了安裝空調外,電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這些花費也需要家長以捐款的名義解決。 這事情搞到媒體上後,昨天新聞出來了,調查結論是這樣的:群眾反映問題屬實。
  • 要裝個「監控」嗎?
    為督促孩子學習家長們裝了監控,重點是這種監控不是學校教室裡安裝,而是在孩子房間內安裝。有些私立學校,補習班在教室安裝攝像頭,這可以理解。但在孩子房間內安裝攝像頭還是第一次聽說。不禁感慨,父母為監督孩子學習,都已經被逼得這麼「喪心病狂,不擇手段」。
  • 讓300多所高校搶著用!是什麼多媒體教室改造方案?
    為了搶坐信息化教育改革的首班車,各大高校紛紛開展多媒體教室改造。三盟科技也因「AIoT智慧教室物聯網統一開放平臺」(以下簡稱「智校」)為多所高校應用,而引發業界關注。不少人提出疑問:「智校」為何能獲得三百多所高校青睞?
  • 未來教室長啥樣?智慧教室大調查
    未來教室長啥樣?小組討論、錄播、遠程視頻會議…都可以在智慧教室實現!仙林校區逸夫樓5樓智慧教室逸B-501/502/506/512/513開放預約還等什麼?快去看一看!這些教室長啥樣?先上一波全景圖!每個教室有兩塊超大顯示屏,也可以作白板用,屏幕的一舉一動可以錄下來,板書過程全記錄。
  • AI 監控之風颳到美國高校!學生瀏覽網頁都能被追蹤到
    學校運用視頻監控攝像頭記錄學生面部信息,利用 GPS 追蹤學生行動,並在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上監視學生信息。他們通過電子教科書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習慣,同時記錄學生進入教學樓、出現在教室和圖書館,甚至通過學生 ID 卡來監視學生進入體育館,宿舍和自助餐廳的頻率。
  • 到底裝了啥?
    書包裡又裝了什麼?六一兒童節前夕,本報記者攜帶電子秤在朝陽、海澱、西城、東城、豐臺隨機選擇了8所學校,給14位小學生的書包稱了下「體重」,結果發現,14個書包的平均重量為5.12公斤,其中重量超過5公斤的有5個,最重的書包屬於5年級,超過了8公斤。
  • 監督孩子學習家長裝上監控 裝監控算侵犯孩子隱私嗎?
    疫情期間,她為了監督兒子上網課,特地在家裡裝了攝像頭。最近,「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還上了微博熱搜。裝監控算不算侵犯隱私?  孩子抗爭  遮攝像頭或把攝像頭扔床底  疫情期間,陳先生給兒子房間裝了一個遠程監控的攝像頭。
  • 裝攝像頭監控孩子,愛不該如此冰冷
    其實,父母安裝攝像頭監控孩子的行為,比比皆是。不少家長認為這種方式很有效,也有家長認為實屬無奈之舉,而孩子們則認為這樣的溝通方法讓他們感到不適。調查發現,約九成孩子反對被攝像頭盯著做作業,認為「沒自由」「很壓抑」「就是不相信我能好好做作業」。對此,律師也明確表示涉嫌侵犯隱私,更破壞了親子關係。首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