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巴特勒.葉芝,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領袖,也是艾比劇院的創建者之一。
我們都知道葉芝的代表作,《當你老了》,是葉芝獻給女友毛特·岡妮熱烈而真摯的愛情詩篇。詩歌語言簡明,但情感豐富真切。再現了葉芝對女友忠貞不渝的愛戀之情。揭示了現實中的愛情和理想中的愛情之間不可彌合的距離。
1889年1月30日,二十三歲的葉芝第一次遇見了美麗的女演員毛特·岡妮,她時年二十二歲,是一位駐愛爾蘭英軍上校的女兒,不久前在她的父親去世後繼承了一大筆遺產。毛特·岡妮不僅美貌非凡,苗條動人,而且,她在感受到愛爾蘭人民受到英裔欺壓的悲慘狀況之後,開始同情愛爾蘭人民,毅然放棄了都柏林上流社會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爭取愛爾蘭民族獨立的運動中來,並且成為領導人之一。這在葉芝的心目中對於毛特·岡妮平添了一輪特殊的光暈。
葉芝對於毛特·岡妮一見鍾情,而且一往情深。葉芝這樣描寫過他第一次見到毛特·岡妮的情形:「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葉芝深深的愛戀著她,但又因為她在他的心目中形成的高貴形象而感到無望,年輕的葉芝覺得自己「不成熟和缺乏成就」,所以,儘管戀情煎熬著他,但他尚未都她進行表白,一則是因為羞怯,一則是因為覺得她不可能嫁給一個窮學生為妻。
毛特·岡妮一直對葉芝若即若離,1891年7月,葉芝誤解了她在給自己的一封信的信息,以為她對自己做了愛情的暗示,立即興衝衝的跑去第一次向毛特·岡妮求婚。她拒絕了,說她不能和他結婚,但希望和葉芝保持友誼。此後毛特·岡妮始終拒絕了葉芝的追求。她在1903年嫁給了愛爾蘭軍官麥克布萊德少校,這場婚姻後來頗有波折,甚至出現了災,可她十分的固執,即使在婚事完全失意時,依然拒絕了葉芝的追求。儘管如此,葉芝對於她的愛慕終身不渝,因此,難以排解的痛苦充滿了葉芝一生的很長一段。
當你老了/白髮蒼蒼……夢見你當年的雙眼那柔美的光芒與倩影的暈影/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魅力/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唯獨我一人愛過你朝聖者的心/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當你佝僂著/在灼熱的爐柵邊/你將傾情訴說/帶著一絲傷感/逝去的愛……
21 世紀以來,葉芝憑藉一首情詩《當你老了》,葉芝在中國社交網絡之群眾最喜愛的詩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後來,經過趙照歌詞改編《When You Are Old》,由趙照作曲 ,收錄在趙照2015年發行的專輯《當你老了》中。
葉芝拜師學藝前先搞清流派,學習魔法更不能例外。很長一段時間,葉芝神秘主義者的身份,被掩埋在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等層層文學榮譽之下,不為國內大眾所知。其實,葉芝既是愛爾蘭新文化運動中的一員幹將 ,又是後期象徵主義流派的重要詩人 。
他參加倫敦風靡一時的「異教運動」,鑽研秘密法術;跟隨俄裔通靈學權威海倫娜· 佩特羅夫娜· 勃拉瓦茨基夫人學習東方象徵主義體系;加入基督教神秘教義者教派的「鍊金術研習生」 ,並學會對他的生活起主要影響的沉思冥想形式;有多次召靈體驗……
經歷了被魔鬼附身,經歷了多次試驗,葉芝得出結論: 「我們的思維肯定影響鄰近的敏感頭腦 , 而我們尚不確定是否還不止於此 。」 他甚至相信 ,想像具有改變現實的力量 ,相信確有某種超自然力的存在 。
葉芝在一個時代,卻擁有者多重身份,他在愛爾蘭國內受到了多種壓力,卻贏得了諾貝爾獎。過去和現在都一樣,諾貝爾榮譽都是相當大的一筆財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是一種莫明的榮譽,儘管最後被國家拋棄,他還是那個會寫詩還會魔法的偉大的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