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凍卵」二三事

2020-12-19 新京報外事兒

迅猛發展的科技總是在不斷刷新著人們的認知。無人駕駛汽車上路了,許多工作崗位被人工智慧取代,馬斯克推出「腦後插管」技術實現晶片與大腦連接,人猴胚胎培育成功……

科技的進步也在人類生殖領域創造無限的可能性。凍卵計劃在許多歐美國家被視作事業型女性的「生育保險單」,但也可能是一張非常昂貴的彩票。

凍卵是怎麼操作的?

凍卵也就是冷凍卵子,英語中俗稱「Egg Freezing」。

根據英國人類受精和胚胎學管理局網站上的介紹,凍卵流程首先從注射激素刺激多個卵子發育開始,這一階段需1至2周時間。然後,醫生利用超聲波引導針頭穿過陰道到達卵巢卵泡,針頭末端的抽吸裝置將卵子取出,取卵過程僅需10分鐘左右。

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妮可·諾伊斯對美媒PBS說,注射激素後,卵巢會略微腫脹,就像你的胃多塞了幾個餡餅一樣。而取卵的整個過程和抽血很類似,只是針頭抽取的人體部位不同。

至於冷凍卵子的過程,國際上較新的玻璃化冷凍技術是把卵子放進高度濃縮的脫水冷凍保護溶液,然後立即投入-196℃液氮中冷凍保存。

當女性有生育意願時可將這些將卵子解凍,通過體外授精技術配成胚胎後植入子宮。

有一些女性喪失了自然懷孕的能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體外受精,特別是一些癌症患者,因放療化療會損傷卵巢,可選擇在治療前凍卵。

2012年,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正式摘除凍卵技術的"試驗性"標籤,卵子冷凍臨床應用被開放。

2014 年,Facebook 和蘋果公司宣布,他們的員工將獲得非醫療用途的卵子冷凍保險,作為企業員工福利。這樣的消息轟動一時,引發全球媒體爭相報導,也使「凍卵」被更多女性知曉。

海外凍卵市場如何?

在歐美國家,女性「凍卵」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

美國輔助生殖技術學會(SART)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凍卵案例達到10936例。預計在未來2年,凍卵案例將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

美國醫療技術公司Kindbody的CEO吉娜·巴塔西對美媒CNBC說,越來越多的單身女性擁有足夠的可支配收入,她們希望通過凍卵來給未來生育提供保障。而且社交媒體將凍卵的相關信息向更廣的範圍傳播。

根據英國人類受精和胚胎學管理局(HFEA)發布的數據,英國的凍卵案例已從2010年的234個上升到了2017年的1463個。

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師學院(RCOG)今年3月對1000名18歲至65歲英國女性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8歲至24歲的英國女性中有44%表示將考慮凍卵。

據BBC報導,選擇凍卵的英國女性中,有些是希望在找到真命天子前保存自身的生育能力,而有些人則想先立業後成家。

在法國,凍卵市場今年剛剛打開。去年10月,法國國民議會下院以壓倒性的多數票通過一項法案,該法案允許單身女性和同性夫婦合法進行體外受精、凍卵和其他形式的輔助生殖操作。只要女性未滿43歲,凍卵費用將由國家完全承擔。

比利時、瑞士、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凍卵市場正在不斷擴大。此外,日本也興起了凍卵風潮。

2016年3月,東京附近的浦安市政府宣布設立「凍卵補貼」,幫助暫時不想生育的女性居民冷凍卵子,以便她們在日後仍然能生育自己的孩子。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浦安市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並非鼓勵女性推遲懷孕,只是想給有苦衷的人多一個選項」。

隨著日本人愈發傾向於選擇晚婚,凍卵得到了更多日本女性關注。但是日本婦產科學會2015年宣布,不推薦健康女性冷凍保存卵子。

國外凍卵需要多少錢?

凍卵在不同國家的費用不一。根據生育信息在線中心Fertility IQ 所提供的數據,在美國凍卵一個周期的成本大約在1.5萬至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萬至14萬元)之間,這其中包括注射藥物、提取卵子、冷凍存儲的費用。

美國一些商業公司為女性提供凍卵貸款計劃,受到廣泛歡迎。

據BBC報導,在英國,一次凍卵費用在2500至5000英鎊左右(約合人民幣2.2萬至4.5萬元),約佔英國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的10%到20%。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凍卵的費用約為50萬至8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3至5.3萬元)。

凍卵生育的成功率多高?

美國生殖醫學院公布的數據顯示,即使是38歲以下的健康女性,一顆冷凍卵子最終成功孕育嬰兒的機率大概在2%至12%之間。

加拿大生育與男科學會報告中提到的一項研究表明,35 歲及以下人群凍卵後懷孕的成功率在 15% 至 61% 之間。而對於35 歲以上人群,這個比例大大降低,約在5% 至30% 範圍內。

日本東大醫院婦產科醫生原田美由紀對《日本經濟新聞》說,「卵子面臨著受精、著床和發育等諸多障礙。即使冷凍多枚卵子也不能保證受孕」。

據美媒VICE 報導,在取卵時需要注射激素,這可能會引發情緒起伏、焦慮、抑鬱等副作用。

凍卵存在什麼爭議?

愛因斯坦曾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於人自己,而不取決於工具。」

目前,大多數國家有一個普遍趨勢:女性的首次生育年齡正在不斷增長。BBC 報導稱,凍卵並不能從根源改善這種社會現狀,而更多女性必須應對大齡生育帶來的併發症和其他風險。有人指出,凍卵技術可能使女性誤以為凍卵能無限期延遲生育,以致錯過生育良機。

《哈佛法律評論》刊文指出,女性在做出凍卵決定前是否獲得了相關風險知情同意書?她們是否會錯誤地認為,凍卵之後只要時機成熟就能成功生育孩子?不願推遲生育年齡的女性是否會被社會視作對事業投入不夠?凍卵的高昂費用是否會引發富人階層擁有生育特權的公平性爭議?依靠冷凍卵子出生的嬰兒是否會面臨健康威脅?這一系列問題都值得深思。

相關焦點

  • 國外「凍卵」二三事:凍卵是怎麼操作的?
    這樣的消息轟動一時,引發全球媒體爭相報導,也使「凍卵」被更多女性知曉。 海外凍卵市場如何? 在歐美國家,女性「凍卵」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 美國輔助生殖技術學會(SART)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凍卵案例達到10936例。
  • 國外「凍卵」二三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樣的消息轟動一時,引發全球媒體爭相報導,這使得「凍卵」被更多女性知曉。 海外凍卵市場如何? 在歐美國家,女性「凍卵」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 美國輔助生殖技術學會(SART)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凍卵案例達到10936例。
  • 國外凍卵真的是「後悔藥」嗎?專家解讀輔助生殖誤區
    國外凍卵真的是「後悔藥」嗎?促排卵會損傷卵巢功能嗎?8月27日,由全球化智庫等單位主辦的中國人口和生育政策圓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多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專家針對國外凍卵以及公眾對輔助生殖的許多誤區對澎湃新聞進行了解答。
  • 你與凍卵的距離,比想像得更近!「凍卵說-凍卵」
    編輯 | 凍卵君如今,自主凍卵已然成為了一種潮流方向,但如果多數患者沒有提前做好攻略盲隨大眾去做凍卵,就有可能會誤入一些沒有正規醫院醫療保障的診所或機構。這些診所由於技術和設施不完善而引發的隱患都有可能威脅到寶寶的安全和健康。
  • 明星相繼爆出凍卵,哪個國家做凍卵可以給女性朋友提供便利
    其實選擇「凍卵」的明星不止柳巖一人,許多著名女星,比如徐靜蕾,阿sa,田馥甄,林志玲等等都做了凍卵。 就算是已婚夫妻也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可進行凍卵,要麼是有不孕病史的夫妻,要麼是希望保有生育功能的癌症患者,可以在手術和化療之前進行凍卵。 所以單身女性與健康正常夫妻想要在國內凍卵是件十分困難的事,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凍卵的女明星們都要前往國外。
  • 禁止單身女性凍卵,人大代表這個建議就是然並卵
    孫偉接受@緊急呼叫專訪回應此事稱,這一建議是希望向單身女性科普最佳生育期,她擔心女性凍卵等到高齡再生育,那時發生風險的機率會更加。她稱當前國家不允許給單身女性凍卵,她的建議是說了事實,並未感到壓力。諸位看官,又是凍卵,又是「然並卵」,你們是不是如墜五裡霧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 凍卵是「世上唯一的後悔藥」凍卵旅遊興起
    追求自由生活、發展事業、找不到合適伴侶等等,都是中國女性決定進行凍卵手術的原因。單身人群在世界各地上升當中──中國亦不是例外。中國女性單身的原因非常多樣。有些女性自己作出這樣的選擇,也有女性因為際遇而保持單身。越來越多中國女性認為,凍卵是「世上唯一的後悔藥」,讓她們延遲生育計劃、事業家庭兼得。也有一些女性認為,生理時鐘時針不停滴答,完成凍卵令她們安心。
  • 女性朋友,選擇凍卵之前,您必須要知道這幾件事
    但是在凍卵之前,還有一些事情你需要了解清楚。01太早和太晚都不好凍卵最好選擇30歲以後,36歲之前。之所以二十幾歲不建議凍卵,一方面是因為凍卵畢竟是針對大齡未婚女性將來有可能面臨的不孕難孕風險的,二十幾歲的年紀,正是生育的黃金年齡,此時凍卵就是一種資源浪費,沒必要的事;另一方面凍卵的保存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國外一些國家一般以10年為限,不建議太早去凍卵。至於為什麼不能太晚,主要是年齡越大,卵子質量越差,數量越少,且發生胚胎流產、染色體異常或不孕難孕的機率也越大。
  • 國內單身女性凍卵訴訟第一案,單身女性凍卵還要等多久?
    「凍卵」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女明星中也不乏凍卵的人存在,twins姐妹、徐靜蕾、葉璇、林志玲、田馥甄等都選擇了冷凍卵子。她們事業強度高,結婚生子不是人生必選項,但生育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的,所以大家紛紛選擇了凍卵這顆「後悔藥」。
  • 「姐姐我為什麼去凍卵」
    我們採訪到了三位已經凍卵/凍胚胎的女性, 跟她們聊了聊她們的考量和故事。 —— 其實凍卵和凍胚胎差蠻多的。許多凍卵的女性,都只是想給未來留個餘地,之後不一定用到;但凍胚胎的人,大部分是確確實實想要孩子的。 比如我。
  • 凍卵——女性唯一的「後悔藥」
    凍卵可以說是一個新潮名詞,大眾已經毫不陌生。名人和大眾紛紛公開表示已經凍卵,想去凍卵,準備去凍卵。國內國外知名公司甚至已將凍卵當做激勵員工的福利。我們不妨來看看女性對於凍卵的解釋:「目前工作比較重要,暫時沒有生育的想法;不想失去自己的生育能力,凍卵是給自己的保障;凍卵是世上唯一的後悔藥;想著後不後悔無所謂,但備著總不吃虧;
  • 凍卵:是部分女性當媽媽的保障,也是她們的「後悔藥」
    在中國,這項技術禁止在健康單身女性身上實施,只有在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才有機會進行凍卵。誠然,凍卵在中國雖然沒有大範圍普及,但確實給了一些患有卵巢疾病的女性將來再做母親的可能,而國外允許凍卵也為一些職場女性為了工作犧牲家庭,將來又想回歸家庭提供了機會。對大部分人來說,凍卵其實給了她們更多的思考時間。
  • 鄭爽節目中自曝30歲前凍卵,為何現在女明星熱衷去國外凍卵?
    鄭爽一直是娛樂圈的真性情代表,如今居然在節目中公開表示30歲前考慮凍卵。鄭爽在某節目中聊到以後的生育計劃,表示自己還是想要做一個媽媽,但是目前感情沒有著落,由於演員職業作息的不規律會造成身體紊亂,而且又怕錯過最佳的生育年齡,可能會在30歲前考慮凍卵。為何現在女明星都熱衷凍卵呢?
  • 海外凍卵|來香港凍卵,整個周期需要多長時間?
    繼徐靜蕾美國凍卵之後,林志玲、張鈞甯、阿嬌、田馥甄(Hebe)、周慧敏、宋慧喬、陳喬恩、舒淇、葉璇等明星都紛紛海外凍卵,很多甚至公開呼籲:對於還沒有確定生小孩的女性朋友們而言,凍卵是很好的選擇。凍卵這件事,對於大眾而言,它也已不是陌生的詞彙了。明星凍卵一度引起了很大影響,同時也給很多現代女性堅定了」要事業也要愛情「的信念,無論有什麼原因,我相信,凍卵都是為自己留了一條後路!冷凍卵子,又稱雪藏卵子,即取母體健康時的卵子冷凍,阻止卵子隨人體衰老,待想生育時取出冷凍的卵子使用即可。
  • 赴美媽咪幫:美國試管嬰兒凍卵需要進行幾次?
    赴美媽咪幫:美國試管嬰兒凍卵需要進行幾次?好在科學技術的發展,存在可以保存婦女生育力(凍卵)的技術,可以讓女性不再顧此而失彼。  凍卵對女性而言是一件「必須要做」的大事,所以在做選擇之前應做足夠多的功課,媽咪幫寫過太多系列文章,今天再次為新的一批讀者再次開啟凍卵系列小課堂。  No.1 什麼是凍卵?
  • 中國首例未婚凍卵案開庭 當事人回應「為何凍卵」
    12月22日,當事人徐小姐在接受採訪時介紹,2018年她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生殖科諮詢凍卵事宜,並通過相關檢查確認身體正常、卵子健康,但醫生表示,按照相關制度,醫院無法為單身女性提供凍卵服務。為此,徐小姐以侵害一般人格權將醫院告上法庭。當下,未婚女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包括凍卵手術在內,不符合原國家衛計委2003年制定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規定。
  • 首例未婚凍卵案 單身女凍卵被拒給63位人大代表寄信
    全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將開庭:當事人要求醫院提供服務  文丨陳怡含 編輯丨陶若谷  「你有沒有想過,推動政策的改變可能比積攢去國外凍卵的資金還要慢一些?」北京朝陽法院附近的一家咖啡廳裡,有人拋出這個問題。
  • 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嗎?什麼年齡凍卵最好?凍卵怎麼收費?
    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嗎?什麼年齡凍卵最好?凍卵怎麼收費?案件緣起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拒絕為31歲的單身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原告徐女士表示,有人認為單身生育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但她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該是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的。所謂「凍卵」,就是冷凍卵子,從母體裡把卵子取出來冷凍保存,這樣可以阻止卵子隨著人體衰老而質量降低,等到自己想生育的時候再取出來使用。
  • 觀察+|「生不動」的年輕人,跑去凍卵了
    這一次,我們採訪到了國內首例未婚凍卵案的女主角——31歲的徐棗棗。她因被拒絕提供凍卵服務,而將國內的一家醫院告上法庭。她想鑿開面前的「大山」,緊緊握住自己生育的選擇權。她和她的卵子還在等待這場對抗的結果。同時,還有一群等不及的女孩們,早早去了國外凍卵。凍卵真的是「後悔藥」嗎?她們想先「吞下」留一條後路。
  • 凍卵眾生相:女子以「歧視女性」為由狀告醫院 要求其提供凍卵服務
    今年10月底,徐棗棗聽說武漢一家醫學機構向未婚女性開放凍卵技術,花費只需兩萬餘元。「比去國外節省至少8萬元!」僅過了一天,她就發現該消息純屬誤傳。 林晴則被醫生告知,一次凍卵手術就能孕育寶寶的成功率不高,一旦離開身體,存活的卵子會越來越少。「可能沒什麼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