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製程設備製造-鴻明精機科技即將亮相IC Expo 2018

2022-01-02 ICExpo

來源:IC Expo

市場推動產業發展,應用引領技術創新。由中國電子器材有限公司(CEAC)主辦,中電會展與信息傳播有限公司(CEEIC)承辦的中國國際集成電路產業與應用博覽會暨發展論壇——中國「芯博會」(IC Expo 2018)」,將以「芯中國、新起點、信未來」為主題,為從事集成電路設計、晶片加工、封裝測試、半導體專用設備和材料、智能晶片開發與應用集成、智能硬體設計與製造的海內外廠商及企事業單位搭建了一個展示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品牌,探討新市場、新趨勢、新政策的綜合平臺,成為我國製造強國、網絡強國等國家戰略的前沿技術陣地和產業風向標旗幟。

IC Expo為從事集成電路設計、晶片加工、封裝測試、半導體專用設備、半導體專用材料、半導體分立器件的海內外廠商及企事業單位搭建了一個展示最新成果,打造產品品牌的平臺。聚焦產業政策解讀,涵蓋「體制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等內容的高峰論壇和專題研討會,在業界有著極佳的口碑和知名度。

市場推動產業發展,應用引領技術創新,由中國電子器材有限公司主辦,中電會展與信息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IC Expo2018」誠邀國內外優秀半導體企業參展、參會;共同推進「系統應用-半導體-專用設備、材料」全產業鏈的發展。

展商名稱:深圳鴻明精機科技有限公司

展位號:2B065

深圳鴻明精機科技有限公司為半導體製程設備製造公司,擅長機械、電控與視覺等技術之光機電整合,尤其在晶片之高速取放與精密定位、高速精密取像與辨識、晶片粘晶或挑選、與機電集成控制系統等。

應用產品:


晶片粘晶DIE Bond機,晶片挑選Sorter機,晶圓切割機,玻璃貼合機Glass Mounter, PCB 排片機、成品擺盤機等。

部分產品展示:


歡迎參觀IC Expo 2018,盡在10月31日-11月3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W2館,點擊閱讀原文即刻預註冊報名。

 

點擊上方二維碼了解展會詳情


延伸閱讀:

>華翼微電子技術參展IC Expo 2018

>IC設計新銳品牌創瑞科技亮相IC Expo 2018

>2018中國「芯博會」(IC Expo) 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即將舉辦

>領先的嵌入式存儲晶片公司東芯半導體

>全球四大矽片廠都在打哪些「壞主意」?

媒體推廣合作:media@wintechm.cn

相關焦點

  • 對半導體製造(FAB)工種的全方位解析
    來自微信號csf211ic   電子類的畢業生選擇做製程整合,也就是Integration(PIE)得比較多,這個是在Fab裡主導的部門,但如果一開始沒有經驗的話,容易被PE忽悠。所以如果沒有經驗就去做PIE的半導體,晶片,設計,版圖,晶片,製造,工藝,製程,封裝,測試的話,一定要跟著一個有經驗的PIE,不要管他是不是學歷比你低。
  • Semiexpo 12月8日即將開幕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迎半導體行業盛會
    來源:時刻頭條12月8-10日,第三屆深圳國際半導體暨5G應用展覽會(以下簡稱"Semiexpo")即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Semiexpo參展面積預計將超2.5萬平米,與手機3C智造展同期舉辦,總展出面積將超過5.5萬平米。800+企業即將參展,預計將吸引超50,000名專業觀眾。
  • 半導體封裝測試製程介紹 (日月光)
    點擊標題下的藍色字體「半導體行業聯盟」關注 icunion
  • 半導體製造行業深度報告:從um級製造到nm級製造
    1、半導體製造:半導體產業鏈中的王者將半導體產業鏈分為上中下遊。上遊晶片製造封測支撐行業,主要是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提供商,設備代表廠商有 ASML、應材、Lam,國內企業有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材料代表廠商有信越化學、SUMCO、住友化學、陶氏化學,國內廠商有華特氣體、安集科技等。
  • 半導體設備專題報告:清洗需求提高,關注設備進口替代
    集成度的提高,不僅意味著單 個電晶體的尺寸縮小了,同時也意味著採用了更加先進的製造工藝。九十年代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普遍採用的是微米級工藝,現在已經發展到納米級工藝了。目前全球發展 7 納 米及其以下先進位程的有臺積電、三星及英特爾 3 家公司。其中,臺積電發展最快, 2019 年即將試產 5 納米製程。
  • 半導體製造企業選擇尾氣處理設備(Local Scrubber)的原因
    廢氣處理在半導體製造企業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保環節,作為大規模、代表先進位造技術的產業,未經過尾氣處理設備(Local Scrubber)治理的廢氣排放將會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對先進半導體製程造成很大的影響,即AMC問題,所以要積極做好廢氣排放的處理和控制工作。
  • 「按捺不住」的半導體設備
    本周,SEMI發布了半導體設備市場年終預測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額將在2019年596億美元的基礎上增長16%,創下689億美元的業界新紀錄。而且,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在明、後兩年的增長後勁也很強,預估2021年將實現719億美元的銷售額,2022年將進一步升至761億美元。相比於今年的狀況,2019年明顯疲軟。
  • 電子行業119頁深度報告:IC設計、半導體製造、消費電子
    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中電源管理 IC、MOSFET 和 IGBT 是最主要的產品,分別佔 2018 年中國功率半導體總市場的 60.98%、20.21%與 13.92%。其中功率 MOSFET 和 IGBT 是增速最快的細分產品,2016-2018 年複合增速分別為 15%和 12%。
  • 臺積電將在日本建廠,或面向特殊製程|製程|半導體產業|楊瑞臨|...
    臺灣地區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分析指出,臺積電先進封測主要以智慧型手機與數據中心等應用為主,客戶有蘋果(Apple)與AMD等,日本相關需求相當有限,臺積電在日本設先進封測廠與實際市場需求有差距。楊瑞臨表示,日本產業以電源、車用、風電、大型電機電力與圖像傳感器為主,臺積電比較可能配合客戶在日本設特殊製程產線。
  • 前進半導體前端製程檢測 致茂投資兆晟奈米科技與工研院籤約技轉
    兆晟奈米科技已於日前獲準進入新竹科學園區,發展、製造半導體先進位程所使用溶液的奈米粒子監測系統,有效協助提升半導體製程良率。 半導體製程中常用到大量溶液,進行晶圓表面的清洗、研磨與蝕刻。隨著半導體製程從20奈米、10奈米乃至7奈米,電晶體縮小會使電流通道的寬度越窄,故製作過程中只要溶液出現一絲雜質 -- 殺手級的奈米粒子,就會影響產品良率。目前現有的光散射粒子量測技術在20奈米以下已難以精準偵測溶液中粒子的大小、數量,導致半導體製程良率難以控管。
  • 科創新秀之中微半導體:國際半導體設備產業界公認的後起之秀
    中微2018年銷售收入16.39億元,其中刻蝕設備5.66億元,表明耕耘10餘年的中微半導體的集成電路工藝設備銷售規模與北方華創、盛美半導體處於相同數量級別,中微與北方華創、盛美、拓荊、芯源、中科信、上海微等引領著集成電路工藝設備國產化。我們繼續強烈推薦半導體設備板塊,重點推薦北方華創、精測電子、晶盛機電,推薦關注盛美半導體、長川科技。
  • 半導體設備廠商有哪些_全球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
    ,於2001年改為現用名,總部位於荷蘭費爾德霍芬(Veldhoven),全職僱員12,168人,是一家半導體設備設計、製造及銷售公司。   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設備的設計、製造及銷售,ASML公司主要專精於晶片製造微縮影設備之設計製造與整合,積體電路生產流程中,其關鍵的製程技術則是微縮影(lithography)技術將電路圖影像投射在晶片上之曝光。
  • 聚光科技漲停 公司設備可用於半導體製造
    資金面上,聚光科技近5日主力資金淨流出1507.89萬元,主力資金總體呈現淨流出狀態。  從融資融券數據來看,最近一個交易日數據顯示,聚光科技融資餘額4.02億元,融券餘額12.74萬股,融資買入額588.71萬元,融資淨賣出59.01萬元。
  • 2018,全球半導體產業這一年!
    站在2018年的尾巴上,你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半導體產業,更是一個共融共進的全球半導體產業。回顧這一年,讓我們通過這10個關鍵詞來理解當下全球半導體產業。轉眼間2018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間,全球半導體產業依舊保持著增長的態勢,存儲器市場依舊貢獻著大部分市場份額。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驚,背後則暗潮洶湧。
  • 環球嘉博即將亮相OFweek2018(第五屆)雷射在線展會
    2018年4月19日,備受業界關注的「OFweek2018(第五屆)中國雷射在線展會」將在OFweek展會平臺正式開展。藉助OFweek獨具特色的在線展會平臺,本次展會將集中展示雷射行業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聚焦新一代核心雷射器、雷射系統設備、雷射材料及組件等核心領域,為參展商及買家構建一個品牌展示、互動交流,達成合作的強大平臺。
  • 半導體設備市場深度報告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集成電路設備包括前道製造設備與後道封測設備。前道集成電路製造設備可進一步細分為晶圓製造設備與晶圓加工設備。基於 SEMI 的統計數據,2018 年全球晶圓加工設備總規模為 521.5 億美元,佔設備投資總額約 81%;測試設備總規模為 56.32 億美元,佔比約 9%;封裝設備總規模為 40.13 億美元,佔比約 6%;其他前道設備(矽片製造)總規模為 26.93 億美元,佔比約 4%。
  • 應材將攜手新加坡 發展先進半導體技術
    投資1.5億新幣,400平方米Class1潔淨室,有60人應用材料公司今日宣布,計劃將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A*STAR) 共同合作,在新加坡設立新的研發實驗室,這項1.5億美元的聯合投資計劃將致力於發展先進半導體技術,以製造未來新世代的邏輯與記憶體晶片。
  • 南通大學、邑文科技攜手共建半導體先進設備製造聯合實驗室
    (全媒體記者 周雨霽 曹磊 周霞) 3月30日下午,南通大學、邑文科技半導體先進設備製造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暨籤約儀式在掘港街道泛半導體產業園江蘇邑文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舉行,未來將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加強校企合作、科技創新,發揮各自優勢,探索半導體產業成果轉化的新模式。
  • 臺達為半導體封裝提升製程管制,實現大數據分析與跨廠管理
    科技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許多便利的設備,從我們一早按掉的鬧鐘、睡眼惺忪啟動的咖啡機、到其他電子產品或家電產品如智能手錶與手機、飲水機、冰箱、暖通空調、音響設備或家庭劇院、門禁對講系統車用遙控裝置等,這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各種電子裝置,都需要運作核心——集成電路(IC)。
  • 晶圓製造、IC封測市佔率全球第一,臺灣半導體產業是如何做到的?
    前者激發出電子用品需求,導致晶片供不應求;後者則讓高度互相仰賴的全球供應鏈,不再僅以技術、價格為合作基礎,地緣政治牽動供應鏈關係,讓擁有最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的臺灣成為討論焦點。兩股勢力的催化結果,也表現在了財務數字上。2020年臺灣半導體(IC設計+晶圓製造+IC封測)產值一躍達到3.22兆元新臺幣,擺脫五年低原期,創造出20.9%高成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