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概要
在攻讀博士研究生期間,我也有幸參與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關於教師專業發展的課題中,與全國幼師面對面溝通,也認識了全國各地的小夥伴。(PS:我們子課題組主要負責「幼兒研究與支持」模塊)
當年的朋友圈和照片紀念
▼
經過全國多個師範院校、專家以及碩博士的努力,現在也算是完滿結題了。以下關於新手幼兒園教師的培訓模塊、專題和內容中,也涵蓋了我們之前的部分成果。現在將教育部文件分享給大家。
PS:文末有11個文件的下載方式~
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實施指南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18〕4號)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中發〔2018〕39號),推動各地形成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的規範化培訓機制並做好規範化培訓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指南。
一、目的與意義
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的目的在於完善並嚴格實施教師準入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夯實新教師隊伍的專業基礎,整體提升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使之儘快成為合格的初任教師。
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是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和推進「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優質均衡地提升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質量的標準化、制度化的系統設計。有助於建設「以園為本」「整縣推進」的教師發展支持系統,推動「創新驅動、原點啟動、梯級自動、全面聯動」的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有助於通過支持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幼兒發展,提升園所質量;有助於新時代國家通過「深化改革規範發展」建設「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同時,基於《指南》《綱要》規劃與實施規範化培訓項目,形成地方幼兒園教師新入職培訓標準和方案。
二、目標與任務
(一)目標
1. 通過規範化培訓提升新教師崗位勝任力和內生學習力
通過規範化培訓方案著力解決培訓目標的規範、培訓內容的規範、培訓方式的規範、培訓師資的規範、培訓考核的規範以及培訓組織與經費的規範,從根本上提升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崗位勝任實效和內生學習力。
2.通過省地縣聯動推進縣本、園本研修並打造團隊
通過省市統籌、地市組織、整縣推進,整合區域內外專家資源,採用主題導向、任務驅動、評價激勵等方式,系統規劃並切實實施為期一年、分段推動、循序漸進的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推動縣本研修並涵養縣本團隊,以縣本研修帶動園本研修並涵養園本團隊。
(二)任務
1.打造規範化培訓方案
(1)基於幼兒園教師關鍵崗位任務,設計主題鮮明的《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培訓方案》,並依據方案開展實踐性、激勵式的規範化培訓。
(2)基於新教師首次上崗後所要面對的真實工作任務和面臨的真實工作問題確立培訓內容,加工生成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培訓課程資源。
(3)以區縣教師進修院校的教練式集中體驗培訓、培訓幼兒園(培訓基地)的師徒制基地浸潤培訓、聘任單位幼兒園的返崗實踐培訓為培訓方式。
(4)教師進修院校、培訓幼兒園(培訓基地)和聘任單位幼兒園共同對新教師進行考核,加工生成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培訓評價資源。
2.生成規範化培訓機制
(1)明確省市統籌、地市組織、整縣推進的工作機制和各項工作的責任主體。
(2)省市層面建立具有培訓設計和示範引領能力的穩定且可持續的團隊,區縣層面建立由一批教研員、教研骨幹、特級教師和名園長等組成的穩定且可持續的團隊,並「承上啟下」地展開規範化培訓。
(3)調動並培育區域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建設穩定且持續的「基地園」「師徒制」研訓團隊。
(4)完善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的支持服務體系。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教師進修院校三方各司其職,將規範化培訓經費納入預算並提供足額經費保障。
三、內容與方式
(一)內容
根據國家對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的崗位能力要求,系統設計幼兒園新入職教師上崗時應理解、應做到和應反思的規範化培訓內容,並使之成為各省市區縣和幼兒園的「共同綱領」。根據幼兒園教師的關鍵崗位任務及其勝任要素,以關鍵崗位任務、關鍵崗位任務勝任要素、關鍵崗位任務勝任要素的典型行為表現為培訓內容模塊、專題和要點,系統設計規範化的培訓內容。
規範化培訓內容以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為基本設計理念,圍繞「師德修養與職業信念、幼兒研究與支持、幼兒保育與教育、教育研究與專業發展」4個模塊展開。4個模塊的培訓內容又具體化為18個培訓專題,18個培訓專題又進一步具體化為培訓要點,每個培訓要點有具體的目標要求、培訓方法、培訓過程和評價要求。培訓內容要點具體化為可操作、可記錄的任務要求,任務要求又以手冊式或表格式活頁任務單的形式呈現,切實形成主題導向、任務驅動的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系統,同時也讓活頁任務單成為新入職教師成長記錄袋和項目進展檔案袋。
培訓內容與要求
模塊
專題
要點
任務要求
師德修養與職業信念——旨在幫助新教師學有榜樣、行有準則並具文化自信。
來自榜樣的力量
1.優秀幼兒園教師事跡
2.「四有好老師」是什麼樣的
(1)閱讀1本關於幼兒園教師師德修養方面的書或觀看《我是幼兒園教師》系列紀錄片,寫1篇讀書心得或觀後感悟
(2)學習「四有好老師」主要精神,組織1次線上或線下的關於「如何做四有好老師」的集中討論,並進行記錄
我們的行為準則
1.熟悉並遵循《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2.理解並遵守《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3.熟悉並遵守學前教育相關法律和政策法規
(1)閱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寫1篇《我心目中的幼兒園教師》
(2)閱讀《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寫1篇《我要做的十件事》和《我不能做的十件事》
(3)閱讀《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寫出1篇心得體會
源於文化的自信
1.熟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幾種表現形式
2.熟悉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幾種主要載體
3.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活動設計
(1)找到3種以上可以在幼兒園使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式
(2)找到3種以上可以在幼兒園使用的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形式
(3)與師傅一起設計一個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幼兒園教育活動
(4)在園所集體活動中展示1次自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功底
幼兒研究與支持——旨在幫助新教師熟悉並具備觀察與分析幼兒的典型行為、研究與支持幼兒的個體差異、研究與支持幼兒的學習過程、評價與激勵幼兒的最近發展等崗位核心素養。
幼兒行為觀察
1.主動觀察
2.有目的的觀察
3.觀察結果的分析與運用
(1)觀察1名幼兒在一日生活活動中的典型行為表現,寫出1篇觀察記錄
(2)觀察1名幼兒在區域遊戲活動中的典型行為表現,寫出1篇觀察記錄
(3)觀察1名幼兒在綜合主題活動中的典型行為表現,寫出1篇觀察記錄
(4)觀察1名幼兒在早期閱讀活動中的典型行為表現,寫出1篇觀察記錄
幼兒個體差異研究與支持
1.理解差異的多樣性
2.支持多樣化探究
3.發現並欣賞強項
(1)觀察3名幼兒在一日生活活動中的各不相同的典型行為表現,寫出1篇觀察記錄和支持方案
(2)觀察3名幼兒在區域遊戲活動中各不相同的典型行為表現,寫出1篇觀察記錄和支持方案
(3)觀察3名幼兒在綜合主題活動中各不相同的典型行為表現,寫出1篇觀察記錄和支持方案
(4)觀察3名幼兒在早期閱讀活動中各不相同的典型行為表現,寫出1篇觀察記錄支持方案
幼兒學習研究與支持
1.理解學習方式的獨特性
2.支持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3.培養積極的學習品質
(1)觀察幼兒在一日生活活動中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寫出1篇支持幼兒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和培養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的活動方案
(2)觀察幼兒在區域遊戲活動中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寫出1篇支持幼兒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和培養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的活動方案
(3)觀察幼兒在綜合主題活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寫出1篇支持幼兒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和培養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的活動方案
(4)觀察幼兒在早期閱讀活動中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寫出1篇支持幼兒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和培養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的活動方案
(5)分析3篇觀察記錄中幼兒的原有水平及其最近發展區,分別寫出具體支持策略
幼兒發展評價與激勵
1.理解發展路徑
2.用好評價方法
3.善用賞識與激勵
(1)創建2份幼兒成長檔案袋,並定期更新與完善
(2)為5名幼兒各自找到至少一個閃光點,並以各種方式賞識和肯定幼兒的閃光點
(3)以適當方式向3-5位家長說明孩子的閃光點和自己的激勵策略
將幼兒研究轉化為保教活動
1.從幼兒發展目標到教育活動目標
2.從幼兒學習過程到教育活動過程
3.在教育活動過程中觀察並評價幼兒
4.在教育活動實施後反思教育目標的達成
(1)設計1個綜合主題活動的幼兒發展目標與教育活動目標,並說出他們之間的關係
(2)設計1個綜合主題活動的過程,並具體說出活動過程與活動目標之間的關係
(3)設計1個在教育活動過程中觀察並評價幼兒的現場觀察表
(4)聽師傅在活動完成後說說她的教育活動達成教育目標的情況
幼兒保育與教育——旨在幫助新教師熟悉並勝任幼兒園環境的創設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遊戲活動的支持與指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與家長和同事的溝通與合作等崗位關鍵任務。
環境的創設與利用
1.對幼兒園環境和環境創設的理解
2.心理氛圍的營造
3.物質環境的創設與利用
(1)與幼兒一同完成1次班級環境創設
(2) 設計1個能夠引發幼兒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的活動方案
(3)設計1個依託環境開展活動的方案
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
1.熟悉一日生活活動和活動環節
2.生活環節與環節轉換
(1)寫出基地園和聘任園的一日生活流程並比較異同
(2)尋找並寫出3個從活躍環節到安靜環節的轉換策略
(3)尋找並寫出3個從安靜環節到活躍環節的轉換策略
(4)獨立完成1周班級教學設備使用與衛生保健工作
遊戲活動的支持與指導
1.提供區域遊戲材料
2. 觀察與記錄幼兒典型行為表現
3.研究並支持幼兒的學習過程
4.發現幼兒的閃光點並有效激勵
(1)自製3份具有操作性和引導性的區域遊戲材料
(2)講述3個幼兒操作自己提供的遊戲材料或自己改進遊戲材料的故事
(3)觀察與記錄2-3個幼兒操作遊戲活動材料時典型行為表現並提出材料改進建議
(4)研究幼兒與材料互動的方式並寫出1份進一步支持幼兒有意義學習過程的方案
(5)發現幼兒操作過程中的閃光點並讚賞幼兒的作品
(6)跟崗小、中、大班各3次半區域遊戲活動,寫出跟崗記錄與反思
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
1.進行綜合主題活動設計
2.組織實施綜合主題活動並進行有效反思
3. 觀察與記錄幼兒典型行為表現
4. 研究並支持幼兒的學習過程
5.發現幼兒的閃光點並有效激勵
(1)設計3個綜合主題活動並組織實施
(2)記錄設計3個綜合主題活動的過程
(3)說明組織實施3個綜合主題活動的過程
(4)觀察與記錄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典型行為表現
(3)對自己組織的綜合主題活動能夠進行有效反思並提出改進設想
溝通與合作
1.與家長溝通與合作
2.與同伴溝通與合作
(1)模擬與家長溝通的3個場景並設計溝通方案
(2)完成1次與家長的溝通
(3)完成1次家園聯繫欄的更新
(4)協助並觀摩帶教師傅組織1次家長會
(5)就區域遊戲活動材料的設計與提供與同事有2次以上的溝通並記錄溝通過程
(6)就綜合主題活動的設計與組織與同事有2次以上的溝通並記錄溝通過程
教育研究與專業發展——旨在幫助新教師熟悉並參與教師研究和園本教研,熟悉並進行生涯規劃、持續學習和反思改進。
教師研究
1.教師的關鍵崗位任務及其典型勝任表現
2. 教師典型勝任表現的支持策略
(1)寫出6個你心目中的關鍵崗位任務並排序
(2)明確寫出幼兒園對2種關鍵崗位任務的具體要求
(3)與師傅一起寫出達到2種關鍵崗位任務勝任要求的努力要點
園本教研
1.保教實踐中的「幼兒研究與支持」
2.教師在保教實踐中的如何進行「幼兒研究與支持」
3.形成「以園為本」的教研共同體
(1)尋找1個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在保教實踐中研究並支持幼兒
(2)設計1個在保教實踐中研究並支持幼兒的活動方案
(3)協助師傅設計並組織1次教研活動
生涯規劃
1.了解幼兒園教師的生涯發展
2.制定生涯發展規劃
(1)精讀1本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書,寫出對職業生涯規劃的3點啟示
(2)請師傅講一個職業生涯中的難忘瞬間,並轉述給自己的同事
(3)制定1份個人3年職業發展計劃,並暢想自己10年的職業目標
(4)寫出自己喜歡的某一個特級教師的主要特點和成績
持續學習
1.理解終身學習的價值
2.掌握線上和線下學習的技能
3.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說幾個你熟悉的「大咖」主動學習的故事
(2)製作並使用視頻教學資源開展1次綜合主題活動
(3)分享你的學習材料和共享大家的學習材料
(4)完成1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一日生活的設計方案
反思改進
1.理解反思學習的價值
2.掌握反思學習的方法
(1)在一次集體活動後對活動進行反思並說出反思的價值
(2)請師傅給出3種反思學習的具體方法並記錄與使用
(3)與帶教師傅討論1次關於活動設計與保教實踐的自我發展現狀,寫1篇個人反思
(二)方式
培訓方式的設計遵循國家對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的勝任要求並充分調動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的內生學習主動性,以教練式(集中)、師徒制(基地)、園本式(返崗)、工作坊、分享會等行動性、實戰型的培訓策略為組織形態和進階路徑。圍繞幼兒園教師的關鍵崗位任務,經由集中體驗培訓、基地浸潤培訓和返崗實踐培訓的「三步曲」,幫助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加深專業理解、解決實際問題和提升自身經驗,並突出解決實際問題和提升自身經驗,切實支持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的自主學習過程並提升其關鍵崗位勝任力。
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納入幼兒園教師全員培訓計劃。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要求,會同高校或高校地方共建的省市教師培訓中心,制定一年期的年度計劃、上下學期的學期計劃和以周為單位的周計劃。原則上各區縣的培訓以一年為期,具體安排可參考一年分上、下兩個學期。第一學期開學前兩周安排第一次集中體驗培訓,之後是第一個學期的基地浸潤培訓和返崗實踐培訓;第一學期結束後兩周安排第二次集中體驗培訓,之後是第二個學期的基地浸潤培訓和返崗實踐培訓;第二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前兩周安排第三次集中體驗培訓,並完成結業式等。第一和第二兩個學期的基地浸潤培訓和返崗實踐培訓需形成圍繞關鍵崗位任務持續推進的實踐性、行動型規範化培訓路徑和策略,確保培訓實效。同時,需形成發展性、可操作、教師友好型的評價工具,切實重視並做好基地浸潤培訓和返崗實踐培訓的規範化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四、原則與要求
(一)原則
1.規範培訓導向
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的培訓必須堅持規範導向,著力解決培訓目標的規範、培訓內容的規範、培訓方式的規範、培訓師資的規範、培訓考核的規範和培訓組織與經費的規範。
2.勝任崗位導向
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的培訓必須堅持崗位勝任導向。以關鍵崗位任務為培訓內容,支持首次上崗的幼兒園教師明晰幼兒園教師的典型工作任務要求,將培訓內化的知識轉化為外在的行動,表現出「所訓即所學,所學即所用,所用即有用」的真實而有效的勝任崗位典型行為。
3. 重心下移導向
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的培訓必須堅持重心下移導向。為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訓應遵從「重心下移、按需培訓」原則,由省級規劃和指導,地級統籌和協調,縣級管理和落實,充分發揮縣級教育部門在教師培訓中的主體作用。
4. 模式創新導向
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的培訓必須加大模式創新力度。有效利用網際網路和移動學習等手段,推動教師線上學習與線下研修結合、虛擬學習與教學實踐結合的混合式培訓。開展區域間教師網上協同研修,促進新入職教師同行交流。
(二)要求
1.關於培訓機制的規範化
規範化培訓要求機制規範。首先,要求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結合。省級制度設計、區縣的運維模式和培訓團隊的實踐確保了培訓制度的落實;第二,要求高等院校與教育行政結合。建立高等學校、縣級教師發展中心和幼兒園三位一體的新教師培訓支持服務體系;第三,要求資源遴選與資源培育結合。遴選基礎較好的已有資源,以實現資源的交互性和擴展性;培育定位精準的靶向資源,以實現課程資源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關於培訓內容的規範化
規範化培訓要求內容規範。首先,要求培訓內容與崗位任務一致。培訓內容設計應以新入職教師的關鍵崗位任務為出發點,系統設計新入職教師上崗時應理解、應做到和應反思的培訓內容;第二,要求理論說明與實踐內容一致。新入職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理論知識的指導和實踐經驗的反思,規範化培訓應堅持理論類和實踐類的課程的統一和互相作用;第三,要求規定內容與菜單選擇結合。規定性的「必修課」指向教師通識性和全面性的崗位任務,菜單式的「選修課」指向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崗位任務,規範化培訓強調教師在規定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發展需求自主選擇內容進行學習。
3.關於培訓過程的規範化
規範化培訓要求過程規範。首先,要求導師指導與自主學習結合。基於系統設計的導師指導與新教師自主學習過程的路徑和策略,支持教師在內生動力和外在促進中,獲得關鍵崗位勝任力的提升;第二,要求持續行動與不斷反思結合。通過加深專業理解、解決實際問題和提升自身經驗的培訓路徑,支持新入職教師在理論和經驗學習的基礎上對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行為進行持續反思和改進;第三,要求不斷進階與內生動機結合。培訓應由傳統滿堂灌的「外控式」發展轉向自主能動性的「內塑式」發展,激發教師培訓前的參與動機、培訓中的學習動機和培訓後的成就動機,支持教師的自主進階發展。
4.關於培訓評價的規範化
規範化培訓要求評價規範。首先,要求診斷先行與評價隨行結合。對不同地區、不同能力起點、不同專業新入職教師的發展需求和水平進行診斷性、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進一步完善培訓方案;第二,要求行動改進與持續提升結合。培訓學校或培訓基地對新入職教師的培訓過程和培訓結果進行評價與考核,在診斷測評的循環反饋過程中幫助新入職教師持續改進行為;第三,要求指導有效與雙贏多贏結合。基於對指導教師的評價開展針對指導教師的培訓,確保指導教師真正成為新入職教師職初成長的引路人,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
5.關於培訓職責的規範化
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管理,按照省市指導、地市統籌、整縣推進的總體思路,切實保證規範化培訓順利開展。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訂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並整合研訓資源組織實施規範化培訓。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實際管理培訓工作並推動見習園所和師徒制和教練制等機制建設。
五、評價與考核
(一)評價
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的評價是指運用科學方式對培訓的實施成效進行價值評定,旨在幫助參訓教師自主了解自身水平和培訓成效,便於參訓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培訓內容,也便於培訓者客觀了解參訓教師的水平,從而及時調整自身和培訓進程,建構更加適宜的培訓體系。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評價不是單一的結果評價,而是綜合過程性的表現評價,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培訓價值並提升新教師崗位勝任力的自主評價體系。
1.評價內容
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的評價指向新入職教師的崗位勝任力,涉及四個層次的評價維度,分別是參訓教師的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與成果層的評價,適當加大行為層考量和成果層考量的權重。反應層考量培訓團隊和教師對培訓的基本態度;學習層考量培訓團隊和教師對培訓知識的掌握;行為層考量培訓團隊和教師培訓後的教學行為改變;成果層考量教師培訓後特別是在返崗實踐中對幼兒的積極影響。
2.評價形式
規範化培訓結束後,培訓學校或培訓基地對新入職教師培訓工作進行評價與考核。通過直接觀察、談話諮詢、問卷調查、任務單(紙質教案)、個人匯報、第三方報告等途徑從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與成果層四個維度對規範化培訓工作進行表現性評價。
(二)考核
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的評價注重參訓教師的考核工作,使用立足於實踐的「循環進階式」考核系統進行發展性考核,考核用於新入職教師自身水平的定位,便於後續培訓內容的設計和選取。
每個培訓內容模塊後,對應一次循環進階式考核,三階考核通過則進入下一模塊學習,如未通過,則需要再次培訓和考核。
循環進階1:通過任務單的形式考察學員的知識認知收穫,學員在學習後進行任務單的填寫,由此考察學員學習層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考核通過則進入下一環節。
循環進階2:通過實操觀察表的形式考察學員的實踐操作能力,分別由學員所在園方領導和培訓團隊進行雙重觀察考評,由此確切考察學員的知識是否較好地應用於實踐,如考核通過則進入下一環節。
循環進階3:通過個人匯報展示的形式考察學員的綜合經驗提升力,由學員進行培訓後的經驗梳理報告,分別由培訓團隊、培訓者個人、其他受訓學員進行考評,如考核通過則進入下一環節的培訓與循環進階式考核。
1.點擊右下角「閱讀原文」,跳轉教育部官網。
2.關注「超級早教專家」公眾微信號。在公眾號對話框發送消息「國培計劃」即可獲得word完整版本,其中包括11份方針。
若你是新手幼師,歡迎加入我們支援社群,
請向超級早教專家的微信公眾號對話框發送「新手」,我們會告知你互助暗號~
更多案例研討與專業成長資源共享,都在這裡~
圖片來源:SECEE永遠的71君
你的每一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