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點就沒命了!」昨天,在溫醫大附二院心胸外科病房,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的王老伯躺在床上這樣說。1個多月前的一次車禍,他的心臟被撞出3個洞,全身血液差點流光。經過醫生6個小時的手術,終於將他救了回來。昨天,醫生檢查後告訴王老伯,他的心功能已恢復正常,下周即可出院。
轎車將老伯心臟撞出3個洞
王老伯今年73歲,是溫州永嘉人。4月2日晚上6時左右,天還沒黑,吃過晚飯的王老伯在路上走著,被一輛轎車撞倒在地。王老伯說,他當時感覺胸部被車子頂了一下,劇痛難忍,很快失去了意識。
王老伯被送往永嘉縣人民醫院救治。經急診CT檢查,醫生發現王老伯左側胸腔內有大量積液,建議轉到溫州市區就醫。送到溫醫大附二院急診時,王老伯已處於昏迷、嚴重休克狀態,上壓只有70毫米汞柱左右。奇怪的是,他的胸部外表沒有任何傷痕,全身不見一處擦傷。
醫生初步判斷為血胸。經胸腔穿刺引流出2000毫升血液,王老伯呼吸費力的症狀得以緩解。但40分鐘後,王老伯突然嘔吐咳嗽,引流出的胸腔積液再次增多,並有意識模糊、瞳孔散大、血壓下降、四肢發冷等失血性休克症狀。經過抗休克、氣管插管等搶救措施,王老伯情況有所好轉。
「出血這麼大,可能是胸腔內有大的血管破裂!需要馬上手術!」該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黃憲平判斷。醫院馬上開通綠色通道,通知ICU、手術室、麻醉科、輸血科等相關人員迅速到場配合搶救。
4月3日凌晨1時左右,王老伯被推進了手術室。
打開胸腔,醫生發現王老伯的胸腔內積滿了血液,大概有1500到2000毫升。醫生小心託起他的心臟,發現心包被撕開了一個大約20釐米的口子,但心包損傷還不是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心尖處有3個破洞。隨著心臟跳動,血液就一直從破裂口處湧出。
全身血液被換了一遍
由於失血過多,心臟已縮成一團,跳得非常微弱,隨時會出現心跳驟停。麻醉師用藥物維持著王老伯的緩慢心跳,醫生迅速將第一個心臟破洞縫好,但另外兩個破口的縫合成為難題——經過擠壓,這兩處的心肌已無法縫補、打結,必須用其他的方法完成縫補。但是其他縫補方法肯定耗時更久,而患者卻不能維持低血壓太久,否則會產生腦和腎臟等器官的損傷,有可能心臟縫好了,患者卻成了植物人。
最後,該院醫生決定用人工心臟和人工肺替代患者的心臟和肺部工作,在體外循環下完成另外兩個破口的修補。當天凌晨2時多,體外循環小組接到電話趕到醫院,胸外科主任趙琦峰、主任醫師楊美高也先後趕到手術室支援——一名醫生用手壓住心臟上的兩個破洞止血,另一名醫生從正面打開胸腔,另一組醫生建立體外循環。3日早上7時15分,心臟上的另外兩個破洞終於被縫補好,將王老伯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手術全程,王老伯的失血出血量達到6000毫升,按他45公斤的體重計算,全身血量僅為5000毫升左右,也就是說他全身的血液被換了一遍。
趙琦峰稱,心臟破裂在外傷中最為致命,而一下子被撞破3個洞則更為罕見,搶救成功率非常低。此次手術成功主要是各科室緊密協作的結果。
據悉,心臟外面有一層心包膜,心包膜和心臟之間有密閉的心包腔。正常情況下,心包腔內有不超過50毫升的液體,對心臟的跳動起著潤滑作用。如果心包腔內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積液,就仿佛給心臟套上了厚厚的枷鎖,限制了心臟的舒張及血液充盈,泵血功能大大降低,全身的循環也會大大減少,導致嚴重休克甚至心臟停跳。幸運的是,王老伯在心臟破裂後,心包也被撕裂了,血液並沒有積聚在心包內。此外,心臟破口外的心包沒有被撕裂,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血液外流的速度。 溫都記者 何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