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41年的工齡的退休人員,能拿多少退休金?41年工齡,男,個人帳戶7萬,交1.2檔,社平工資5000,退休能有多少錢?
很明顯,題主參加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2018年退休,41年工齡,1958年左右出生,1977年19歲左右參加工作。看社會平均工資,你屬於三四線城市。看繳費指數,你應該是國企管理類技術類人員,或許還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每月工資6000打底,是收入不錯,混得不錯的人。看參加工作時間和退休時間,能夠推論出,你是「中人」,我們應該按中人養老金的計算辦法計算你退休能拿多少錢的養老金。
「中人」的養老金=基礎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一、梳理已有數據
中人養老金的計算要用到六項數據,題主直接或間接地提供了五項。
包括:
1、計算基礎性養老金要用到的數據:工齡41年,養老金個人繳費指數1.2,社平工資5000元三項數據。如果你是2018年退休,應該用2017年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進行養老金的計算。2017年的數據還沒公布,估計你說的也是個大概數字,而且肯定不是2017年的數據,實際上2016年也沒有哪個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正好是5000元的,而接近這個數字的地區去年,今年都有一些,所以無法準確推論你是哪個地區的,這會影響到後面過渡性養老金計算的準確性。
2016年我國主要城市社會平均工資參考數據對比表
2、計算個人帳戶養老金要用到數據:性別,可推出退休時的年齡60歲,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為139,也提供了養老金個人帳戶金額7萬。
3、過渡性養老金計算需要的數據:缺失。因為不知道題主是在哪個地區,因而視同繳費年限,和過渡期養老金的計算辦法無法準確核定。過渡性養老金是計算中人養老金時最不容易算準的地方,因為過渡期涉及到的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期間的補貼,各地時間節點不一致,標準不一樣,可以跨越1992-1998年,比如黑龍江視同繳費年限是1995年,北京視同繳費年限是到1992年,但建立個人實帳是1998年7月,所以過渡期補貼是計算到1998年6月的。各地情況不同,說法很複雜,是不是?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各地是不統一的,各地有各地的算法。題主2018年60歲退休,41年工齡,推論出大約是1977年參加工作的。我們假設你是在河北省某地,當地是1995年開始建立養老保險繳費制度的,假定你的視同工齡為18年,下面我們用河北省某地的政策計算一下,供題主參考。如果你是在其他地區,請用當地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辦法換算即可。
二、計算題主養老金
1、基礎性養老金=退休地區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1+個人繳費指數)/2*工齡*1%=5000*(1+1.2)/2*41*1%=2255元
2、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本息總金額/養老金計發月數=70000/139=503.60元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地區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建立個人實帳前的正式的連續的實際工齡)*1.3%(不同地區取值範圍不同,理論取值區間是1%-1.4%)=5000*1.2*18*1.3%=1404元
綜上,你的養老金=基礎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2255+503.60+1404=4162.60元。
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2017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的數據,退休後,在三四線城市能夠生活的很不錯了。恭喜你!要知道,如果你的繳費指數不是1.2,而是0.6的話,在當地退休大約就只能拿到2500-2600元,如果實在五六線城市退休,也就2000元出頭。下面就具體比較一下,讓你更有幸福感和優越感。
三、對比同一地區退休,繳費指數為0.6的非國企人員的養老金
非國企,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員工,就沒你幸運了,老闆通常給上社保就不錯了,而且通常是按最低繳費指數為員工繳納社保,造成了國企和非國企退休後養老金的不同待遇。下面以繳費指數為0.6的非國企人員和你其他情況類似的人員試算,看看他的養老金會是多少。
1、基礎性養老金=退休地區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1+個人繳費指數)/2*工齡*1%=5000*(1+0.6)/2*41*1%=1640元
2、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本息總金額/養老金計發月數=30000/139=215.83元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地區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建立個人實帳前的正式的連續的實際工齡)*1.3%(不同地區取值範圍不同,理論取值區間是1%-1.4%)=5000*0.6*18*1.3%=702元
養老金=基礎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1640+215.83+702=2557.83元
怎麼樣,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吧?和全國大多數非國企退休職工相比,你是幸福的人。退休時4000多元,不少了,而且國家每年還會給退休人員上漲養老金,所以越往後,你的養老金會越來越多,活得久,賺得多。不過1958年出生的人,一生中也應該吃過很多苦,為社會貢獻了一輩子,也算是國家和社會對你的回報。都不容易,好好活著,慢慢享受生活吧。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