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廚房三寶之一的生薑,可以說是家家必備。它作為調料可以去腥提鮮,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自古以來,江湖上就有很多關於姜的傳說,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還有「家備小姜,小病不慌」等,意思就是有些小病用生薑就可以治療。
生薑是性溫熱的食物,具有發散風寒、解毒等功效,能夠幫助人體驅散溼氣和寒氣,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還能緩解女性痛經的症狀。
不過生薑雖好,但吃生薑的時間是有講究的。俗話說「上炕蘿蔔下炕姜」,意思就是睡覺前要吃蘿蔔,早上起床的時候要吃薑。
慢慢的,也就有了「早上吃薑賽參湯,晚上吃薑勝似砒霜」的說法。很多人都會納悶,生薑的成分不變,為什麼吃的時間不同,差距會如此大?這種說法真的對嗎?多年的疑問終於被解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科學。中醫認為早晨生陽氣,而生薑性溫熱,可以幫助提昇陽氣,增強活力。所以,早晨確實比較適合吃薑。
而之所以有「晚上吃薑賽砒霜」的說法,可能是因為生薑中含有姜辣素,容易刺激心臟和血管,睡前吃得太多的話,很容易影響睡眠。
而且晚上身體內陽氣下沉,陰氣上升,這時如果吃生薑很容易引起陽氣上升,從而破壞了體內的陰陽平衡。
不過據有關科學家研究表明,在任何情況下都未曾發現有人因姜而中毒,這也說明生薑晚上吃成「砒霜」並沒有科學依據。但也一定要適量,不要過度食用。
所以說晚上用生薑作調味品,或者少吃一些並沒有太大問題,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生薑既然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那怎樣吃才最好呢?
01不要去皮
很多人為了衛生,都會把生薑去皮,殊不知這種做法會大大減弱生薑的功效。而且生薑性溫,而姜皮性涼,兩者中和可以保持生薑藥性的平衡,防止上火。所以才會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的說法。
溫馨提示:對於脾胃虛寒的人群來說,吃生薑時要把皮去掉。
02分清人群
生薑雖好,但並不適合所有人。一般體質偏寒的人可以多吃生薑,能夠更好地幫助人體把風寒去除。風寒感冒的人可以喝一些紅糖姜水,可以幫助人體發汗、驅寒。
但是如果因為暑熱風熱感冒,最好不要服用。而且陰虛火旺的人群也不合適長期食用生薑。
03適量食用
食用生薑一定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多吃容易出現口乾,上火等症狀,所以一定要把握好量。
一個小小的姜,竟有如此多的講究。所以大家還是要多學習一些養生小知識,讓我們吃的每一種食物,都能發揮它最好的功效。
生活小妙招:可以把生薑做成薑片糖,既有甜甜的口感,又帶著生薑辛辣味道,非常獨特,小夥伴們可以動手試試哦!
你覺得怎樣吃薑才最養生呢?歡迎留言哦!
(以上文字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