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學大家筆下的春天什麼樣?婀娜多姿、楚楚動人

2020-12-09 思帆歷史趣聞

唐宋文學大家筆下的春天什麼樣?婀娜多姿、楚楚動人

無論唐詩還是宋詞幾乎都對春天情有獨鍾,歷代詩人創作的「詠春詩」就多達萬餘首。尤其是在詩歌文化空前繁榮的唐代,詩人們仿佛都在爭先恐後的吟詠春天。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維、白居易等人,就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詠春詩」。

相比較於唐朝詩人的「詠春」情結來說,宋代詩人仿佛也對春天心有所屬。蘇軾、秦觀、柳永等詩詞大家,創作的「詠春詩」也給後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有人將春天比喻成匆匆而逝的人生;也有人將春天比作紅粉佳人,並不惜筆墨去妝飾她的美貌。

筆者認為唐宋兩代大文學家,之所以會不遺餘力的吟詠春天。除了與這個季節獨特的自然魅力有關係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是春天更能給人一種寓情於景之感。多姿多彩的春天既可以給人無限希望,同時因其過於短暫又令人倍加珍惜。

在這種紛繁複雜的情感交融之下,春天詩人們的眼中早已變成了一個,富有鮮活生命力的情感寄託。只不過有人在春天寄予哀嘆與惋惜,而有人則將其比擬為一個婀娜多姿的美人。萬象更新的初春如豆蔻少女,奼紫嫣紅的盛春如芳齡二八。

正所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多愁善感的文人氣質,將春天演繹成了一個多情、溫柔、含蓄、婉約等,集多種情感為一體的千面女郎。當看到花開花謝之時總會有無盡感慨,於是春天就如顧盼生輝的美人,在他們的筆下輕盈漫步款款而來。

《春日·其一》芍藥含淚、薔薇猶如「春姑娘」

這是一首由北宋著名文學家秦觀,創作的著名膾炙人口的「詠春詩」

。秦觀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尤以擅長創作婉約詞而聞名。《雨霖鈴》、《鵲橋仙》等傳誦度極高的詞作,在古代文學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秦觀,只是一個善於創作宋詞的文學家。事實上秦觀不僅在婉約詞創作領域蔚為知名,他還擅於創作詩文併兼工書法。這首以「詠春」為主題的《春日·其一》,不僅是歷代「詠春詩」中的翹楚,而且還第一次將春天賦予人的情態。

1.《春日·其一》創作背景

相信大家都了解秦觀一生坎坷,而且在情感方面也是一個傷心之人。他曾創作過很多描寫男女愛情的詞作,而且幾乎每一首都能讓人感受到深深的悽苦之感。這首「詠春詩」也同樣延續了這樣一個主題。

詩人通過對「春雨」、「芍藥」、「薔薇」的細緻描寫,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了惜花之情與個人愁思。這首令人拍手稱奇的七言絕句,不僅衍生出了極為濃厚的情思,而且也為讀者描摹出了春景背後的人文意蘊。

2.《春日·其一》中的惜春之情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在春天的一個夜晚一生輕雷划過天際,如絲春雨從天空中淅淅瀝瀝地灑落下來。春雨過後太陽從雲層中露出來,陽光傾灑在剛剛被春雨洗過的碧瓦之上,給人一種光線參差不齊之感。

如果大家仔細研讀這首詩歌后就會發現,第一句其實寫的是春天夜雨場景,在夜光的反射下觀看從天而降的細雨,仿佛給人一種質地感特別情的感覺。天空中的細雨就如絲線一般,折中比喻不僅生動貼切而且也極富語言魅力。

第二句則寫出了天明之後霽光照射在琉璃瓦上,仿佛所以的碧瓦都散發著和諧的光芒。「霽光」是雨後初晴時最柔和的光線,由於光感不是太強烈所以讓人感到很愜意。通過這兩句詩文的描寫可以得知,詩人其實在這場春雨中寄託了濃鬱的給人情感。

實際上這兩句詩文通過巧妙的比喻,將春雨幻化成了從天而降的絲絛,而碧瓦在秦觀的詩句中仿佛也熠熠生輝。通過這種描寫給人留下了雨後初晴的美感,同時,也寄予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過後多情的芍藥花上面, 沾染上了很多春雨看起來就像含著傷心的淚水。這種感覺就像一個脈脈含情的少女,而薔薇被春雨澆過之後橫臥在地上,這種姿態看起來也十分惹人憐愛。

筆者認為最後兩句應該是全詩的「詩眼」,詩人把芍藥花比作多情、含淚的姑娘。而風雨過後橫臥的薔薇枝則如倦怠的少女慵臥不起。這種將花朵擬人化的描寫手法,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神來之筆,令人讀後也有一種無法自拔的沉醉之感。

詩人通過對春天夜雨以及雨過天晴之後的春景描寫,不僅將個人的情感和思緒融入其中,同時也將原本沒有生命的春天寫活了。含淚的芍藥與橫臥的薔薇仿佛兩個滿含醉態的少女,這其實正是《春日·其一》的獨到之處。

這首詩歌作為歷代「詠春詩」中的名作,不僅將實景與幻想有機融合,同時還將詩人的個人情感完全融入到了春色之中。

單從這一點來看就是其他「詠春詩」無法企及的高度。尤其是「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兩句,更是因此而成為千古佳句。

《狷氏子》「憶事臨妝笑,春嬌滿鏡臺」

1.《狷氏子》詩歌背景

《狷氏子》是唐代天寶年間詩人梁鍠的詩詞之一。梁鍠曾在天寶年間官據執戟現存世詩歌僅有十五首。作為一位與李白同時代的詩人,他的詩名雖然並沒有被載入史冊,但是他創作的這首《狷氏子》,卻是唐詩中少有的「詠春」精品。

詩名「狷氏子」應該是一位美人,因為詩中「憶事臨妝笑,春嬌滿鏡臺」兩句,其實就寫出了詩人曾與這位美人的一段往事。

作為唐詩中比較常見的五言詩,《狷氏子》一詩不僅滿含詩人對這位美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寫出了春天的媚態之「春嬌」。

2.《狷氏子》詩歌賞析

「杏梁初照日,碧玉後堂開。」當春天的陽光照在杏樹上時,粉嫩的杏花在春光的籠罩之下紛紛盛開。「碧玉」這裡應該是指柳樹或小草等綠色植物。在這個春光明媚的大好時節,後堂中後堂也紛紛吐芽給人留下一種勃勃生機之感。

「憶事臨妝笑,春嬌滿鏡臺。」

詩人在這種情景之中回憶往事,身旁的美人卻喜笑顏開。她的笑靨與滿堂的春色相互輝映,仿佛讓整個鏡臺都充滿了無限春情。詩人將美人的歡聲笑語和眼前的春景結合在一起,描繪出了一幅極具春天魅力的「春嬌圖」。

在這幅「春嬌圖」中既有醉人的春色,同時也有笑靨如花的美人。當春色與美人相互映襯之時,不僅讓詩人沉醉於這種春嬌美色之中,同時也有一種超然於外物之感。可以說這兩句詩歌對於全詩來說就是畫龍點睛之筆。

「含聲歌扇舉,顧影舞腰回。」在這種醉人的春色中詩人身邊的美人,一邊唱歌一邊拿著扇子翩翩起舞,她腰身映襯出來的影子都都非常值得人憐愛。這兩句其實描繪的是詩人觀看美人歌舞時的場景。大家可以試想一下此情此景有多麼醉人!

「別有佳期處,青樓客夜來。」人生聚散都是一件特別尋常的事情,詩人與這位美人分別之後還期待下一次相會。他們相會的地點原來就是青樓。從最後兩句詩文中可以得知,詩人在詩句中描繪的美人是一位青樓歌伎。

雖然唐代詩人梁鍠創作的這首「詠春詩」,無論是藝術特色還是描繪春景時的意境,雖然都無法與秦觀創作的《春日·其一》相提並論。但如果從這首詩的內涵上去分析,其實也表達出了詩人對春天以及每人的眷戀。

「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長圓,春色易為老」

柳永被譽為宋代婉約詞「一代詞宗」,從這個稱號就可以得知他在北宋文壇上的重要地位。柳永雖然一生悽苦但他創作的詞作在當時卻流傳極廣,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從這兩句話中就可以得知柳永詞作的文學價值。

柳永一生創作過很多首極具婉約情懷的詩詞,他對春天的眷戀絕對不比秦觀遜色。《梁州令·夢覺紗窗曉》就是柳永創作的,一首比較知名的「詠春詞」。在這首詞作中表達出了非常極致的人生惆悵之情,僅「春色易為老」五個字就足以體現出惜春之情。

《梁州令·夢覺紗窗曉》詩詞賞析

「夢覺紗窗曉,殘燈掩然空照。」詩人從睡夢中醒來之時才發現,陽光已經從紗窗照進了屋子裡。桌子上擺放著已經燃盡的蠟燭,原來昨晚詩人臨睡之前並沒有吹滅燭火。獨自燃燒了一個晚上的蠟燭只是空照而已。

「因思人事苦縈牽,離愁別恨,無限何時了。」之所以會讓殘燈空照主要是因為,詩人陷入了「思人事苦」的糾纏之中,這種讓人牽腸掛肚的離愁別恨,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詩人深受離愁別恨的困擾,希望能夠早一點結束這種無休止的牽掛。

「憐深定是心腸小,往往成煩惱。」越是無法放下心中思念的人,就越能體會出自己的「心腸小」,而且這種思念心上人的感覺往往會變成煩惱。 實際上這兩句詩文想表達的就是詩人的思念之情太深。

「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長圓,春色易為老。」人這一輩子能有多少惆悵之情呢?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不也有陰晴圓缺嗎?

何必讓自己一直處於惆悵之中呢,畢竟春天容易逝去而人生也轉瞬即老。最後三句才是全詞的「詩眼」,表達了對春天與人生太短的惆悵之情。

結 語

唐宋時期的文學家由於人生境遇不同,所以產生的思想感情和人文理念也不一樣。所以每個人在描繪春天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而且寄予在春天中的情感和寓意也不同。正所謂「各花入各眼,何必問來人」,春天在詩人的眼中就是一個仁人打扮的小女孩。

有人將春天比喻成匆匆而過的人生歲月;也有人將其比擬成一個婀娜多姿的美人,無論詩人們對春天如何描寫,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表達個人情感。當他們充滿喜怒哀樂情緒之時,春天也仿佛蘊含了與人一樣的感情和思維。

【參考文獻】

《唐詩中的「春閨夢」》

《古詩滋養的春天》

《古詩中的春天》

《在古詩中感受春天》

相關焦點

  • 王維和崔護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惜春之情油然而生
    王維和崔護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春天在農民眼中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希望季節;在詩人眼中卻像一位「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佳人。這位才貌雙全溫婉可人的美人,不僅擁有喜怒哀樂以及多愁善感的情緒,同時還會給無數文人墨客留下無盡遐想。
  • 唐宋詩人們筆下的「江南」究竟指哪裡
    唐宋詩人們筆下的「江南」究竟指哪裡?
  • 唐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美輪美奐,生機勃勃
    唐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美輪美奐,生機勃勃春夏秋冬一直都是古代詩詩詞的熱門話題,當多愁善感的詩人遇到了變化多端的四季,就會綻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詩詞魅力。傷春、悲秋、苦夏、傲冬,都成為了詩人寄託情感的最佳載體。當季節與詩人的情感融為一體之後,就幻化成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詩詞作品。
  • 古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可謂是有人歡笑、有人愁
    縱觀唐宋兩朝文壇可以發現「詠物詩」,在全部詩詞作品中所佔有的比例非常高。詩人們幾乎將大自然中的所有景物,都寫入了詩詞之中並流傳於後世。吟風弄月、吟詠四季、託物言志、寄情於景,在眾多詩詞中仿佛世間萬事萬物,都具有獨一無二的情感特徵。
  • 詩人耄耋之年童心未泯,寫一首兒歌似的詩,歌頌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春天到了,最能代表春天氣息的當屬柳樹,柳樹是春天的信使,萬物還在沉睡,柳樹最先感知到春天的訊息,最先醒來,揮舞著婀娜的身姿,搖曳起春天的舞曲。古代的詩人喜歡寫柳樹,因為它的形態,也因為它的意象。柳樹因為婀娜多姿,常常被人形容成美女,在賀知章的筆下,柳樹成了一位美人,首句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個描寫十分高超。「碧玉」是指「小家碧玉」這個成語。
  • 霞姿月韻 楚楚動人的女孩名字,渾然天成讓人怦然心動
    霞姿月韻 楚楚動人的女孩名字 渾然天成讓人怦然心動依冰出處:日光依嫩草,泉響滴春冰-送普上人還陽羨(一作皇甫冉詩)-全唐詩「依冰」選自唐詩,意思是溫暖的陽光照在草地上,小草發出了嫩芽,春天冰雪消融「夢楚」作為寶寶的名字,有一種詩意之美,符合女孩文靜雅致的氣質,適合作為女孩的名字,寓意寶寶有不錯文學素養,夢筆生花,性格討喜可愛、楚楚動人。
  •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唐宋古文運動特點及代表人物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唐宋古文運動特點及代表人物 2012-10-08 16:3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唐宋八大家在文學發展上作出了怎樣的貢獻,為什麼如此受人推崇?
    近日遼寧博物館開設了唐宋八大家相關文物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不少歷史文化愛好者紛紛慕名而來,欣賞這些千年之前的文物,去感受當時的文化氣息。我們常說的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以及曾鞏八人。他們被人們並稱的原因是他們在散文發展上都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貢獻。
  • 雲遊記—文學大師筆下的動人世界
    我想,旅行作家之於人類的意義大抵如此吧,大千世界,浮生百態,就這樣藉助作家筆下的文字,緩緩流淌進讀者的心田。正如卡爾維諾對文學的那句深情告白:「我對於文學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著只有文學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給予我們的感受。」
  • 霞姿月韻 楚楚動人的女孩名字 空谷幽放 香雅怡情令人怦然心動
    霞姿月韻 楚楚動人的女孩名字 空谷幽放 香雅怡情令人怦然心動依冰出處:日光依嫩草,泉響滴春冰-送普上人還陽羨(一作皇甫冉詩)-全唐詩「依冰」選自唐詩,意思是溫暖的陽光照在草地上,小草發出了嫩芽,春天冰雪消融
  • 沉鬱頓挫的杜甫筆下的春天
    杜甫的詩總是讓你想到他「沉鬱頓挫」的風格,那麼杜甫筆下的春天會是怎樣的呢?杜甫的創作活動大概可以分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三十五歲以前,是杜甫的讀書和壯遊時期。正當開元盛世,杜甫的經濟狀況也較好,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時期。
  • 閩籍作家筆下的春天:四月晴好,春醪甘甜
    閩籍詩人林庚在《春天的心》中寫道:「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蕪/隨便的踏出門去/美麗的東西到處可以揀起來」 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不妨來讀一讀閩籍作家的作品,在字裡行間感受那份獨特的春天,把這些美麗的文字「揀起來」。
  • 寫春天的詩詞很多,而陶淵明筆下的春天卻多了一份情懷
    又是一個暖暖的春天,草木萌發春意盎然,在田間壟頭,幾根新苗、幾畝田地、幾件草屋醞釀著春的希望。「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生。」陶淵明是本真而率性的,不為五鬥米折腰是他的氣質,在他眼裡,功名利祿根本不值得一提,歸隱田園才是永遠的夢。陶淵明也曾出仕為官,但是終究難以適應,官場是非錯綜複雜。
  •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一首關於雪的詩,精巧絕倫,不愧為百代文宗
    這一句通俗易懂的順口溜,相信不少朋友都知曉,指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八位大家皆是唐宋時期"古文運動"的中堅力量,為後世留下如數家珍的不朽篇章。
  • 傷春、惜春、贊春……看杜甫、孟浩然、高鼎筆下的春天
    5首關於春的詩歌,讓我們走進杜甫、朱熹、孟浩然、高鼎,去看下詩人筆下的春天與春意。NO.1[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詩的前四句描寫了春雨應該帶來的條件「知時節」「潤物」——春天的及時雨悄然而至,潤物無聲。後四句寫了夜晚、和白天的兩重景象。下了一宿的雨水,暢想天亮後,整個錦官城(現成都)都是嬌豔欲滴了吧。寫詩貴有所寄託,這首詩表面上是寫春雨以及「好雨」應該具備的品格,但也能看到作者的寄語「景語皆情語」。
  • 唐宋八大家散文考點匯總——文學常識匯總pdf40頁+視頻
    唐宋八大家散文考點匯總——文學常識和《傷仲永》.pdf+視頻40頁資料加視頻免費分享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誰
    那八大家到底是誰吶,唐宋什麼最流行不外乎詩詞,那這八大家會不會是指的那個時期文壇上八大文豪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唐宋文壇以他們的文學成就最高,流傳最廣,故稱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的稱謂究竟起於何時?據查,明初時朱右將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
  • 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供圖兩個朝代,八位文學大家,詩詞九千多首,散文一萬兩千餘篇。韓愈、柳宗元,唐代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王安石、曾鞏,臨川文學的代表。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
  • 國畫配詩,春天在大師筆下嫋嫋生香
    來源:國學魅力▲ 吳冠中《春》三月,是春天的季節,一息一動在人們眼中都擁有動人的詩意▲ 吳冠中《春》大師筆下的春天,鋪紙舒眉,落筆妍笑,希冀在這一份閒適的閱讀中,能尋獲一絲半縷的靈感,感受到盎然的春趣。
  • 《但願人長久——唐宋名篇音樂朗誦會》
    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我們這個團隊特別有凝聚力,我們可以推掉一切其他工作趕來演出,這一是為了我們二十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為了最好的「唐宋名篇」,我們感到身上的一種責任。 如果一個中國人身上沒有唐宋這條「血脈」,有個孩子如果不知道中國的唐詩宋詞,那不能稱其為合格的中國人。所以每次看到全家老少,一家幾代人一起來看我們的演出,真的是特別開心,覺得自己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