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市聚力優化結構 加快化工產業綠色發展

2020-12-19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2月1日泰州訊 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綠色發展,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連結。近年來,泰興市化工產業以產業鏈為依託,根據既定的產業鏈上下遊走向,加大產業龍頭項目的引進和實施力度,積極推進化工產業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加快化工產業創新轉型、綠色發展。

  看中了泰興經濟開發區的產業鏈優勢,今年6月,江蘇鼎順化學有限公司投資5.18億,建設年產10萬噸偏二氯乙烯生產線。目前,辦公樓、廠房正在加快建設,項目竣工投產後,泰興經濟開發區氯鹼產業鏈又往下遊延伸了一步。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泰興經濟開發區現已形成粗苯深加工、氯乙烯產業鏈、丙烯酸產業鏈、環氧氯丙烷、環氧乙烷等產業鏈。相關產品和關聯企業的高度集聚,上下遊之間的有機聯合,不僅大幅度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而且擴大了園區公共資源利用,實現了企業之間的中循環,構建了循環經濟產業化體系。雙樂顏料通過新浦化學提供的氯氣、聯成化學提供的苯酐生產酞菁顏料,解決了基礎化工原料「在外」之困,實現了原料「隔牆」供應。

  緊扣產業鏈,泰興經濟開發區開展「順藤摸瓜」式定向招商,以世界500強、行業前10強企業為主攻方向,一批補全產業鏈、增強產業鏈且投資額巨大、拉動能力強的優勢項目紛紛落戶。世界500強企業日本住友聯合日本森田化學在經濟開發區投資1億美元,建設年產1萬噸六氟磷酸鋰生產線,六氟磷酸鋰作為鋰離子電池電解質,市場需求量大。

  目前,泰興經濟開發區已入駐各類專業化工企業127家,世界500強企業18家,擁有氯乙烯、酞菁顏料等15個世界級的拳頭產品。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科員田佑君表示,開發區將緊扣精細化率、產業關聯度、土地產出率三個指標,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電子化學品、特種精細化學品,加快化工產業向非化工產業拓展,延伸發展工程塑料,建築材料、鋰電池裝備、塗料塗裝等產業,在產品高端化、技術尖端化、市場終端化上持續發力。

  今年1到10月份,泰興市化工產業國稅開票銷售547億元,同比增長15.5%。(王國青 張婧)

相關焦點

  • 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溫州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遵循黨中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決策部署,深化我市化工產業整治提升,提高化工產業安全生產水平,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根據國家、省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 聚焦吉林省產業集群發展——吉林市化工循環產業
    2014年,吉林化工產業產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8%,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1000萬噸,各類化工產品超千種,擁有化工工業級規模以上裝置976套,化工園區實現產值718.6億元……  加快產業升級,發展循環經濟,江城用自身的變化,重塑人們對化工產業的印象。「循環之力」令這座重工業老城,煥發出勃勃生機。
  • 加快前行步伐 收穫春華秋實——烏海化工有限公司綠色發展掠影(一)
    烏海化工有限公司被譽為「內蒙古化工工業的搖籃」。自2004年重組以來,烏海化工有限公司立足於發展氯鹼產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不斷擴展產業領域,構建起完整、完善的產業體系。「十三五」期間,烏海化工有限公司進一步加快產業升級轉型步伐,布局以「土壤改良與修復、重金屬治理、廢舊物質回收再利用」為主導的環保產業,以氫能製取、儲存、運輸為代表的氫能源產業,以「特種樹脂、稀土助劑等」為主導的新材料產業,努力打造成為「以化工為基礎,以環保、氫能源、新材料為雙翼」的氯鹼、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協同發展的新型化工產業集團。
  • 《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
    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保持行業平穩較快發展,特制訂《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  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意義  (一)加快結構調整,是抑制低端產品產能過剩、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迫切要求。
  • 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
    (一)加快結構調整,是抑制低端產品產能過剩、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迫切要求長期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工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專用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等大量依賴進口。因此,不加快結構調整,不嚴格控制低端產品盲目擴張和重複建設,不大力提高產品的專用化和精細化率,就難以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升產業的競爭能力和整體水平。
  • 產業結構優化發展層次提升
    昨天,在我市中山東路一家證券交易所門前,一位50多歲的股民對同伴說:「去年10月我買了一些索普的股票,那時才6塊多,現在都漲了快一倍了,這個股票我要一直捂著……」這位股民對索普股票的信心,從表象上看是該股票的升值空間,而深層次原因是索普集團不斷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其未來的成長性被市場看好。
  • 70年•築夢新時代 看錦江發展 | 聚力產業發展,在優化結構提升...
    總部經濟加速聚集 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當前,總部經濟已成為中心城區產業升級、品位提升的動力引擎,也是推進中心城區產業升級的戰略選擇之一。●在錦江,既可以看見春熙路、鹽市口、紅星路等傳統老牌商圈持續彰顯經濟實力;●也可以看見遠洋太古裡、IFS國際金融中心等現代化商業綜合體與甲級寫字樓競相媲美;●尼依格羅、群光君悅、太古裡博舍、香格裡拉等眾多五星級酒店星羅棋布,百餘家世界500強企業爭先落戶……繁榮背後,是錦江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營商環境的持續提升
  • 華魯恆升:向高端化工和綠色發展轉型
    「十五」到「十一五」期間,公司以股票上市為契機,堅持相關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在規模擴張的同時調整產業結構,在產能增長的同時提升技術含量,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夯實管理基礎。這期間,公司累計投資80億元,建成了全國首套大氮肥國產化裝置,將DMF產能做到全球第一,開闢了醋酸衍生物板塊,打造了潔淨煤氣化和羰基合成兩大技術平臺,壯大了企業規模,調整了產品結構,形成了較強的綜合競爭優勢。
  • 廣東將優化調整運輸結構促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
    原標題:優化調整運輸結構 促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   3月9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主持召開專題工作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運輸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研究鐵路貨運和內河航運工作,推動廣東省運輸結構調整優化。
  • 優化產業結構 加快轉型發展 ——嘉峪關市深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綜述
    原標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型發展——嘉峪關市深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綜述  記者 曹義成  嘉峪關市緊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把項目建設作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實施「3341」項目工程,按照做精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的思路
  • 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把握髮展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
    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把握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述評之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如果說過去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來自比較有利的國際環境,那麼,在深刻複雜變化的國內外形勢下,重要戰略機遇具有了新的內涵——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要抓住用好這些新機遇,就要善於化危為機、轉危為安,在戰勝挑戰、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迎接機遇、創造機遇,變壓力為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 中國石化發布《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十四五」中國...
    12月17日,由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伍德麥肯茲諮詢公司協辦的《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發布及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雙循環格局下的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受到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影響,石油需求增速將顯著放緩,並漸進峰值;而天然氣作為低碳能源,依然保持7%以上的年均消費增速。國內勘探開發投資持續加碼,確保近2億噸的石油產量和5%左右的國產氣增速。煉油化工行業綜合實力不斷提高,「十四五」發展重點是加快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
  • 東營優化產業結構 提升產業層次
    市黃河三角洲建設辦公室認真落實東營市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的決定,重點圍繞東營市黃藍經濟優勢產業培植,突出抓好重點項目建設,通過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加快構築「一帶一軸兩極三城六區十園」的開發建設格局。篩選重點推進項目。對重點調度的117個項目進行月調度、季分析的工作制度,匯總、整理項目建設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加以協調解決。
  • 江蘇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優化實證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順應時代脈搏發展主體產業,無論是八十年代的鄉鎮企業還是九十年代以來的外向型經濟,都推動著江蘇經濟向更高層次邁進。如今,在全球經濟普遍走低的大背景下,在資源日趨緊張的發展環境下,江蘇經濟轉型迫在眉睫。通過產業結構優化拉動經濟增長將是江蘇現階段保增長、促發展的現實途徑。
  • 「十三五」四川將加快推動生物產業突破發展 加快生物製造規模化應用
    成都將依託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溫江區成都醫學城等,重點發展創新型生物醫藥、高性能醫療設備與核心部件及生物技術服務等產業,加快形成全省智慧健康產業核心集聚區,建設國家重要的生物產業基地。
  • 雲南:走出產業迭代升級綠色發展之路
    產業發展基石不斷鞏固  2015年1月,雲南產業發展就此進入重要分水嶺。「雲南產業發展目標、方向和路徑越來越明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力度更大,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培育進入加速期。」省發改委副主任梁旭東如是說。  「十三五」以來,雲南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產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發展基石不斷夯實。
  • 黃蘭香主持召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座談會強調 努力推動化工新材料...
    華聲在線12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帙恆)今天上午,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黃蘭香主持召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座談會。她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對接「三高四新」戰略發展需求,努力推動化工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作出積極貢獻。副省長陳飛出席。
  • 高質量發展:綠色作底 創新為筆
    「尤其是雲南,跨越發展與生態保護兩副擔子一肩挑,壓力更大,但我們決不能回到粗放發展的老路。」雲南省代表團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審議和討論中形成共識。    住滇全國政協委員楊曉紅認為,多年來,產業轉移在助推欠發達地區經濟數量趕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以傳統資源型和低端製造型領域為主,對承接地區經濟結構的優化效果不顯著。
  • 低排低耗高性價比 中正鍋爐加快促進福建產業發展生態化
    作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中正鍋爐先後為大閩食品、隆英再生造紙、春達化工等諸多福建知名企業,提供節能減排的環保型鍋爐產品,給當地煤改氣政策的順利推進貢獻一份力量,加快促進產業發展生態化。從早期的GDP論英雄,到目前的綠色政績,各地區切實將「綠色」擺在更加優先的位置。圍繞生態環境保護,福建地方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政策,重點優化能源結構、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深化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工作。
  • 加快開創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春天」——來自河南、浙江等地...
    壓減燃煤、整治排放不達標企業、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督查等專項行動聲勢浩大……伴隨著一系列生態環保法規和行動的實施,我國綠色發展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綠色發展的效應也越來越明顯,我國的綠色發展已踏入快速躍升的新軌道。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產業,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綠色發展也在快速演變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