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京東方醫院:眩暈竟是耳石作祟 黑科技「太空轉椅」實現精準復位

2020-12-20 山東頻道

你是否經歷過無意間一轉頭或者一起身

突然出現幾十秒鐘的天旋地轉

還伴有噁心、嘔吐之類症狀呢

你懷疑這是「低血糖」、「貧血」、「頸椎病」

其實未必

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耳石症」惹的禍。

什麼是耳石症?

耳石症,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引起反覆發作性眩暈症狀的第一大病因,隨著年齡增加,耳石症罹患人數明顯增多。其典型症狀表現為頭位變動(低頭、仰頭、翻身、轉頭等)時誘發短暫性眩暈,根據耳石脫落大小及位置不同,發作時眩暈不適程度有所差異,整個過程持續數十秒至數分鐘不等,少數患者可持續數天甚至數年,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圖片來自網絡)

典型症狀:患者相對於重力方向改變頭位(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頭或抬頭)所誘發的、突然出現的短暫性的眩暈(通常持續時間不超過1分鐘)。

伴隨症狀:可包括噁心、嘔吐等自主神經症狀,頭暈、頭重腳輕、漂浮感、平衡不穩感以及振動幻視等。

眩暈發作時,有的患者會出現頸部不適、視物模糊、血壓波動、走路不穩,甚至心慌、出冷汗、手腳麻木等自主神經失調症狀。患者多輾轉就診於心內科、骨科、耳鼻喉科、中醫科等,卻往往難以明確病因,造成病情的延誤。

我院現已成立眩暈診療中心,配備先進的「SRM-IV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診療系統」,出現頭暈、眩暈症狀的患者可在神經內科眩暈中心進行診療,暈動病(暈車、暈船、暈機等)也可進行治療。

案例一

眩暈門診今天來了一位杜女士,說她前幾天夜裡起床上廁所,一起身不知道怎麼突然就暈了,看東西天旋地轉,後脖子發硬,噁心想吐,大約持續幾分鐘就好了。

杜女士這次不是第一次犯病了,在這之前的三年之中,每隔一段時間這個暈病就會發作一次,有時不注意的一個轉頭、甩頭動作,就會頭暈、頭痛,特別準。

大家注意到了嗎,杜女士的眩暈有個特點,就是和體位相關,轉頭啊、翻身啊,到了某一個位置就會頭暈,轉回去就沒事了,可是生活中不小心又轉到那個位置就又來了,這正符合耳石病的典型症狀。

隨後,杜女士在「耳石復位轉椅」(SRM-IV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診療系統)上轉了轉,醫生通過特定體位觀察分析杜女士的眼球震顫,確診了耳石症及耳石脫落位置,並當場進行了耳石復位,杜女士描述整個過程輕鬆舒適,復位後眩暈症狀明顯減輕,現已完全康復。

案例二

29歲的曲先生,平時身體良好,經常鍛鍊,是工作、生活、做家務全能選手,結果一周前突然出現了持續性頭暈,感覺頭很重,同時頸部不適,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時候頭暈明顯。這種病說發作就發作,工作也受到影響,曲先生對此深感焦慮。

到院後,曲先生同樣體驗了設備復位耳石,整個復位過程大概只需20分鐘左右,耳石復位後,眩暈症狀立即消失,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據醫生介紹,藉助設備復位,減少了手法復位的不精確性,提高了復位的有效率。90%的患者只需接受一次治療就可以完全康復,還有10%的人可能需要接受兩次或兩次以上治療,成功率幾乎能達100%。

案例三

患者楊先生可以說是頭暈症狀的老病友了,14年前第一次發生頭暈伴視物旋轉症狀的時候,家人和朋友都告訴他,這是很常見的頸椎病,去做個按摩、針灸就好了。

十幾年間,楊先生一發病就去按摩、針灸、打點滴,今年症狀比往年更加嚴重,抬頭暈、低頭暈、起床暈、躺下也暈、翻身還是暈,發病的時候一動就暈得厲害,不敢活動、不敢睜眼、腦子裡都是耳鳴的聲音。楊先生告訴家人寧願開刀把「頸椎病」治好,再也無法忍受頭暈的折磨了。

經骨科醫生檢查,楊先生的頸腰椎問題並不嚴重,建議患者轉至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王榮主任醫師詳細問診後,考慮為難治性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當天下午,楊先生就坐上了「耳石復位轉椅」進行治療,在20多分鐘的治療過程中進行了變位實驗,明確了診斷並針對該例病例,進行了專用的個性化治療方案進行「旋轉治療」。經過治療,困擾楊先生14年之久的眩暈症得到很大的改善。

「做了這次治療,我感覺這幾天身體特別輕鬆,好久沒有這樣舒服地散步了,醫生說再複查一次就可以康復了,得這個病十幾年,差點就要去開刀,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溫馨提示

如果每次眩暈發作與體位改變有關,伴有視物旋轉或晃動感,很有可能是耳石症,應儘早到神經內科眩暈中心就診,一經確診,儘早治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SRM-IV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診療系統

我院眩暈中心SRM-IV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診療系統是全自動、三維數位化控制的眩暈診療平臺,由中美聯合研發。系統內預裝了經數萬病例驗證的安全、有效、患者不適感最小的診療方案。

診療優勢

1、精確定位、定量、定速,診斷和治療更準確;

2、全自動化的診斷與復位,患者全身整體運動,亦可按照半規管實際走向,進行更合理的360度復位;

3、本儀器採取了三維動畫和高清顯示技術,醫生對眼震及其眼震曲線的觀察更為精細;

4、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是手法診斷和治療的三倍;

5、患者和座椅一起做整體轉動,避免了受傷的風險,對患有頸、腰椎病等患者無特殊限制;

6、暈動病患者也可治療。

眩暈門診診療對象

·頭暈、頭昏、眩暈等病症反覆發作者;

·長期頭暈、眩暈,懷疑梅尼埃病或梅尼埃症候群者;

·耳石症(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

·突發性耳聾伴眩暈者;

·前庭神經炎或前庭功能減退等疾病患者;

·中耳炎反覆發作伴頭暈、眩暈;

·頭部外傷後頭暈者;

·頭暈,多次診斷腦動脈供血不足,特別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久治不愈者;

·頭暈,懷疑頸椎病或者正在被頸椎病困擾者;

·深受暈車暈船暈機等困擾者。

如有以上症狀,請至神經內科門診,眩暈中心就診。

諮詢電話:0551-66981666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坐坐魔力「轉椅」,耳石症的眩暈不再來
    文/金羊網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魏星 圖片/潘亮 突發眩暈,根本無法站立。遇到這種情況,大家都以為遇到了什麼大病,恐慌不已。其實,目前有一種良性病——耳石症,它可引起突然天旋地轉的眩暈。以前多數情況下都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手法復位,但變換體位,精準讓耳石歸位,自然是困難重重。
  • 人群發病率約為8% 頭暈老不好可能是耳石眩暈症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曾昊然通訊員夏華珍)記者昨日獲悉,廈門市海滄醫院已率先在廈門市開設眩暈診療專科門診,引進先進的眩暈診斷治療設備,並選送專業醫生赴北京武警總醫院培訓學習。
  • 廣東21歲小夥一天眩暈好幾回,平臥起身時最明顯!一查竟是這個病
    緊急送往當地醫院後, CT檢查提示雙額、右顳部有明顯的挫裂傷,右側股骨骨折。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後,王浩順利康復出院。2個月前的一個早上,準備起床的他翻身時,突然感覺一陣眩暈,持續了幾秒後才逐漸緩解。此後,王浩每天都要眩暈好幾回。「眩暈的那種感覺沒法描述,一般是發生在臥著準備起身的時候,尤其是左側平臥起身時最明顯。」王浩說。
  • 阿婆劇烈眩暈高喊救命,醫生一看,她耳朵裡的「石頭」掉了
    張婆婆說,她經常暈到喊「救命」,最後受不了了就來醫院求醫。經過檢查,醫生診斷張婆婆得的是耳石症。 醫生介紹,耳石症,醫學上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 小夥一天眩暈好幾回,平臥起身時最明顯!真兇竟是一塊「石頭」
    近日廣東茂名有一小夥某天騎摩託車發生車禍但他康復後卻頻繁眩暈尤其左側平臥起身時最明顯這樣子一天眩暈好幾回嚴重影響了生活節奏最終他在廣州醫院查明該症狀是耳石脫落導致!人的耳朵裡,竟然會長石頭?耳石症又是怎麼回事?
  • 後半規管耳石復位治療
    BPPV由橢圓囊斑上脫落的耳石進入半規管後內淋巴比重升高,當頭位相對於重力發生變化時,刺激半規管感受器引發的短暫眩暈發作。耳石復位是主要治療方法。③如果病人很恐懼或者有嚴重的眩暈噁心等症狀可考慮在復位前30分鐘使用抗眩暈藥物。④如果一次不成功,可嘗試重複數次。⑤注意觀察復位過程中出現的眼震。位置2(Hallpike位置)與Dix- Hallpike變位試驗的位置一樣,如果是管石症,耳石產生離壺腹移動,應該出現與Dix- Hallpike所誘發的眼震相同的眼震(上旋眼震),即所謂的解脫眼震。
  • 劇烈眩暈喊「救命」 「阿婆病」盯上年輕人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鄭琳)近日,藝人王俊凱因突然頭暈被醫生懷疑是良性位置性眩暈而上熱搜。專家介紹,良性位置性眩暈又稱「耳石症」,一發作「天旋地轉」,其發病高峰年齡為40~60歲,但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這種病也逐漸「盯上」了年輕人。
  • 眩暈也可專病專治!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眩暈中心將開設多學科協作門診
    家住惠州市博羅縣的她,多年來一直被眩暈症困擾,多番求醫都無法根治,更是因此落下了長期「歪頭」的病症。最近一次發作,她到外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多日無果,後經主治醫生推薦,範女士來到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該科室開設了惠州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眩暈中心。經過手法復位治療後,困擾自己多年的耳石症終於被治癒了。
  • 經常眩暈找不到原因?不妨看看耳石有沒有「離家出走」!
    45歲的宣女士在幾個月前突發眩暈,仰面躺下後瞬間感覺天旋地轉,連房頂都飛速向前跑,閉眼睛沒什麼事,睜開眼睛就旋轉。這讓她感到十分的害怕,立即前往醫院診治。 來到醫院後,醫生為宣女士做了體位測試,然後戴上一種儀器做復位治療,5分鐘後,眩暈就消失了。醫生說,宣女士患上的病症是「左側耳石症」。
  • 熬夜族莫名眩暈要當心耳石脫落
    熬夜族莫名眩暈要當心耳石脫落髮布時間:2021年01月13日 10:46 來源:楚天都市報 此後,這種眩暈的毛病一直跟著她,平躺著沒事,一起床或一翻身就發作。  害怕自己是中風,上周,程女士趕到武漢市漢陽醫院眩暈門診。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周春亭為她排除了頸椎病、腦血管病變等問題,懷疑可能是「耳石症」。隨後,通過變位及翻轉試驗,捕捉眼球放大100倍後的震動圖形,果然證實耳朵裡的耳石已「脫軌」,確診為耳石症。  程女士很納悶,好好的「耳石」怎麼就掉出來了呢?
  • 劇烈眩暈可能是「耳石症」手法復位可治療
    葉海敏接診眩暈病友。紅網時刻5月22日訊(通訊員 何穰 葉海敏)長沙54歲的蔣女士5月18日早晨剛起床便劇烈眩暈,感覺天旋地轉並且噁心嘔吐、冷汗淋漓。重新躺下後,蔣女士翻個身時也會眩暈想吐。家人趕緊撥打120 把她送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急診科。經過頸椎及頭部CT,心電圖,抽血化驗一系列檢查後,結果都沒有明顯異常,急診科予以對症輸液處理後蔣先生症狀明顯減輕。可當晚,她一躺到床上又開始嚴重眩暈,次日蔣女士住進該院針灸腦病科,眩暈門診專家副主任醫師葉海敏詳細詢問其病史後,給她進行了眼震視圖等眩暈方面的相關檢查。
  • BPPV復位後耳石半規管轉換的診斷和治療
    作者:黃宏明,黃豔,崔勇,葛潤梅,傅敏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臨床上常見的眩暈疾病,其治療方法以耳石復位為主
  • 一翻身就感覺天旋地轉 原來是「耳石」在作怪
    中國江蘇網12月23日訊 近段時間,灌南縣三口鎮徐先生飽受眩暈之苦,一翻身就天旋地轉,在當地鄉鎮衛生院輸液10天,也沒見好轉。恰巧,在縣第一人民醫院遇到了前去坐診的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生,這才發現眩暈的「罪魁禍首」———耳石。專家提醒,如今耳石症的患者越來越多,如果感到陣發性的天旋地轉,尤其是與體位變化有關的眩暈,很可能是耳石症發作。
  • 田軍茹眩暈工作室信息 2017-44: Gufoni復位
    BPPV中使用Gufoni復位方法的問題,因此這裡結合今年出版的《眩暈診治問與答》一書的相同信息和2017年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BPPV更新版指南中的相關內容(田軍茹眩暈工作室信息2017-20)再次談談Gufoni復位方法的使用問題。
  • 眩暈容易被誤診,絕大多數是耳石症引起,不花錢學會復位手法治療
    這不,最近小九的朋友就出現頻繁頭暈,而且噁心嘔吐,飯都有點吃不下,起初朋友認為是日夜加班勞累所致,但是休息了兩天還是暈得厲害,考慮到可能是身體疾病引發的眩暈,便去醫院就診檢查,在做了一系列檢查後,小九的這位朋友被確診為「耳石症」。
  • 年紀輕輕,一起床就眩暈嘔吐,原來是這個病在作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子宸 通訊員 應曉燕前幾天,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眩暈專病門診的付長永主治醫師,半夜裡接到急診護士臺的電話:「是付醫師嗎?這裡有個患者打了N個電話,問你在不在這個醫院、在不在值班?能不能給予幫助復位治療?
  • 女子睡中突發劇烈眩暈,竟是耳朵裡的「小石頭」惹的禍
    王阿姨這才想起說第一次是在床上翻身後眩暈,第二次是別人在身後叫她,突然轉頭後引起的。說到這裡,大夫基本可以診斷了。引發她劇烈眩暈的罪魁禍首,竟是因為每個人耳朵裡都有的小石頭脫落下來了!原來,王阿姨是得了耳石症。
  • 耳石症:三半規管不同的手法復位.
    它有一個原則,就是耳石脫落的哪一側,比如右側耳石脫落,就要由右側向左側去復位,也就是由患側向健側去復位。在前半規管、後半規管和水平半規管以及嵴帽結石,它有不同種類型,也就對應著不同的類型的手法,這也是耳石症治療最難的地方。因為如果沒有找到專業的耳科醫生,他是無法判斷的,最多能告訴你得了耳石症,但是怎麼復位就很難。所以整個診療過程中診斷分型是最重要的。
  • 王俊凱因眩暈嘔吐缺席跨年演唱會,可能是耳朵裡的「小石頭」在作祟!
    因其在12月29日抵達海口後連夜進行彩排,後突發頭暈,並伴有視物旋轉和噁心嘔吐,經診治,考慮為良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元炎不能排除。這則消息讓不少粉絲擔心。良性位置性眩暈究竟是什麼?又是為何給王俊凱帶來了如此不適?記者專門採訪了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主任王敬卿解開這一謎題。
  • 很多人天旋地轉眩暈找上門,硬核手法復位解困!
    這種病叫眩暈(耳石症),通俗說當耳石脫離原來的位置在半規管淋巴液中「遊來遊去」便會引起眩暈。目前醫學上病因不明,但與勞累過度、精神壓力大有莫大關聯。  近期,江西省醫學科學院附屬博大耳鼻咽喉醫院收治大量眩暈患者,其中不乏有部分醫務工作者,他們在疫情防控期間所承受的壓力巨大致使眩暈連續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