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三半規管不同的手法復位.

2021-01-16 常柄亭疼痛治療

        耳石症的手法復位方法有很多種,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有一個原則,就是耳石脫落的哪一側,比如右側耳石脫落,就要由右側向左側去復位,也就是由患側向健側去復位。在前半規管、後半規管和水平半規管以及嵴帽結石,它有不同種類型,也就對應著不同的類型的手法,這也是耳石症治療最難的地方。因為如果沒有找到專業的耳科醫生,他是無法判斷的,最多能告訴你得了耳石症,但是怎麼復位就很難。所以整個診療過程中診斷分型是最重要的。一旦診斷分型正確以後,對應的提供相應的手法復位,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在手法復位以後,還會指導病人進行合理的耳石鍛鍊。像耳石保健操,像推拿、正骨的手法都能幫助到脫落耳石回歸到原位,達到完全康復的效果。

    目前針對耳石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耳石復位治療,將脫落的耳石顆粒迅速復位到原位(橢圓囊或球囊內),90%以上的病人通過簡單的耳石復位即可快速緩解眩暈症狀。


    目前研究表明,80%-90%的耳石症好發於後半規管;還有10%-20%好發於水平半規管。因此檢查時掌握這兩種耳石症的體徵就可以明確診斷了。

後半規管耳石症

右側後半規管耳石症的判斷

第一步:讓患者坐在床上

第二步:將患者頭往右轉45度,並稍稍抬起

第三步:拖住患者的頭,告知患者迅速躺下,並將頭低懸於床沿20-30度

第四步:迅速詢問患者有無眩暈,並觀察患者的眼球有無轉動,如出現如下視頻中顯示的眼球轉動,那麼右側的後半規管耳石症基本可以確診了。


如果上述右側後半規耳石症檢查時,患者未訴眩暈,也沒有看到眼球的轉動,那麼應該進一步檢查左側後半規管有無耳石。同上完成左側檢查。


在臨床上耳石症主要好發於雙側的後半規管內,以右側後半規管耳石更為多見。


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跟後半規管所處的解剖位置有關。

     當我們躺下睡覺時,位於橢圓囊或球囊處的耳時碎片,就容易順著耳石重力的作用,朝向低垂的部位滑動。由於我們平素都愛朝著右側體位睡覺,因此耳石症就更容易出現在右側後半規管內了。

      後半規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復位方法:

第一種:

第二種

①患者右側臥位,蜷腿屈膝。②待眩暈緩解後,操作者雙手扶在患者頭部兩側,患者的雙手抓緊操作者的左前臂。以患者右臀部為軸點,迅速將患者翻轉180度至左側臥位,保持該位置狀態約5分鐘。




水平半規管耳石症的診斷

    如果上述兩個體位試驗,患者都沒有出現眩暈及眼球轉動的情況;那麼需要進一步檢查雙側水平半規管是否存在耳石了,要知道有20%左右的患者,可能是水平半規管耳石症在作祟。


水平半規管耳石症檢查比較簡單,如下圖演示:

第一步:讓患者坐在床上,將患者頭往上稍稍抬起


第二步:拖住患者的頭,告知患者迅速平躺下

第三步:將患者頭往右轉90度,如果患者未訴眩暈及眼球轉動,那麼右側可以診斷沒有耳石症

第四步:再將患恢復到平躺的頭位


第五步:然後將其頭再迅速往左側轉動90度

     詢問患者有無眩暈情況,並觀察患者的眼球有無轉動,如患者在眩暈同時,出現如下視頻所示的眼球轉動,那麼左側的水平半規管耳石症基本可以確診了。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患者在進行水平半規管檢查時,往兩側轉90度時,都會有眩暈或眼球轉動的情況。比如平躺往右側轉90度時,出現明顯的眩暈和眼球震動。

     再平躺往左側轉90度時,同樣出現眩暈及眼震。


    當上述兩種情況均出現眩暈及眼震時,要詢問患者哪側暈的更厲害。如果左側的眩暈和眼球轉動比右側重,那麼即為左側的水平半規管耳石症;反之則為右側。

     外半規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復位:①患者右側臥位於一張寬床上。②待眩暈緩解後,操作者站於患者背後,用右手拉患者右手,迅速翻滾於左側臥位,保持該位置狀態3分鐘左右。

     上半規管耳石症

     診斷:平臥頭後仰出現眩暈者可判斷為上半規管耳石症。

     上半規管耳石症的快速手法復位方法:操作步驟:①患者平臥於平板床上,頭部與一端床頭平齊,兩腿自然分開垂於治療床兩側,注意床不要太寬。②操作者站於患者左側,右手扶在患者的枕部,左手扶於額部,以臀部為軸點,讓患者快速坐起,然後向前爬在床面上。



相關焦點

  • 手法復位快速治療「耳石症」 這位醫生的技術了得!
    手法復位快速治療「耳石症」 這位醫生的技術了得! 近日,在東昌府人民醫院同事的群聊和朋友圈,有很多人為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崔金國點讚,稱讚他的手法復位治療耳石症的技術了得
  • 延安市人民醫院利用"手法復位"方法成功救治耳石症患者
    現在很多人對於耳部疾病都有一定了解,但是耳石症卻令很多人感覺到陌生,畢竟這個病的發生頻率沒有那麼高,而程老太坎坷的求醫過程,再次為我們揭開了耳石症的神秘面紗。都是耳石症惹的禍因老人的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所以來到了延安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 擺脫耳石症的困擾,復位療法「立竿見影」
    耳石是內耳中的一種石灰質結石,通常附著於耳膜上,當受到頭部外傷、耳部疾病等一些致病因素時,會導致耳石脫落,脫落的耳石進入半規管內,當人體頭位變化時,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內耳內的內淋巴液體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眩暈等症狀。
  • 眩暈容易被誤診,絕大多數是耳石症引起,不花錢學會復位手法治療
    耳石症,讓人眩暈的病「耳石症是一種常見的耳源性眩暈疾病,其病理本質是耳石從囊斑脫落下來進入半規管從而引起患者眩暈的感覺。」張醫生介紹。那麼耳石是什麼?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耳石器官也會出現退行性病變,或者常年伏案工作、經常低頭玩手機耳石容易脫落,脫落的耳石顆粒不慎落入感受三維空間角加速的半規管中,從而擾亂了相應半規管的功能,使患者感受到非真實外界物體旋轉的錯覺,就出現了眩暈。
  •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上半規管耳石的檢查及復位方法
    前半規管型 BPPV 極少見,我們對其病理機制則是知之甚少。其特點是眼震不明顯,常表現為輕微的旋轉性眼震,眼動快相朝患側。當病人出現這種眼震,應考慮中樞損傷,雖然中樞病灶很難發現。前半規管管內結石症A、反覆發作的位置性眩暈或頭暈,可由平躺動作或仰臥位水平翻身誘發;B、持續時間<1min;C、Dix-Hallpike手法復位或患者處於仰臥位,同時頭位垂直時,即刻或間隔數秒內可引出眼震,持續時間<1min,多為向地性垂直眼震。
  • 耳石症是種什麼病? 耳石症是怎樣發生的?
    耳石症是種什麼病? 耳石症是怎樣發生的?時間:2017-02-27 09:45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耳石症是種什麼病? 耳石症是怎樣發生的?於是就去了醫院要求做一個頭顱CT,誰知醫生說不用,詢問了情況之後告訴張大媽,她是患了耳石症,並讓張大媽到耳鼻喉科治療。耳鼻喉科的醫生給她做了兩次手法復位,病就奇蹟般的好了。沒打針,沒吃藥,真是神奇!     那麼,什麼是耳石症呢?     耳石症又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頭部運動至某一特定位置時,出現的短暫眩暈和眼震。
  • 很多人天旋地轉眩暈找上門,硬核手法復位解困!
    這種病叫眩暈(耳石症),通俗說當耳石脫離原來的位置在半規管淋巴液中「遊來遊去」便會引起眩暈。目前醫學上病因不明,但與勞累過度、精神壓力大有莫大關聯。  近期,江西省醫學科學院附屬博大耳鼻咽喉醫院收治大量眩暈患者,其中不乏有部分醫務工作者,他們在疫情防控期間所承受的壓力巨大致使眩暈連續發作。
  • 得了耳石症怎麼辦?復位治療後仍然頭暈怎麼辦?這些方法值得一試
    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球震顫。針對耳石症,復位治療(手法復位或儀器輔助復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此方法簡單易行,可在門診操作,一次復位成功率在80%左右。
  • 耳石症!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 Benign parosysmal positional vertigo),又稱為耳石症,是頭部運動到某一特定位置時誘發的短暫的眩暈,是一種具有自限性的周圍性前庭疾病。
  • 帶你認識一下什麼是耳石症
    耳石器是人體的重要平衡器官,位於人體顳骨巖部內耳的橢圓囊和球囊內,感受人體的直線加速度變化,一旦位於橢圓囊內的耳石脫落進入到半規管,並聚集呈團塊狀,當體位或頭位改變時就會引起耳石在半規管內流動,從而推動淋巴液的流動,刺激壺腹嵴的平衡感受器引起眩暈。耳石在半規管內流動的時間是短暫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耳石症引起的眩暈發作通常不會超過1分鐘。
  • 天旋地轉,可能是耳石症,別忘到耳鼻喉科檢查治療!
    顆粒脫落到半規管內,伴隨著淋巴液的流動,刺激壺腹嵴,會令人產生劇烈的天旋地轉,噁心嘔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85%~90%的耳石症發生在後半規管,5%~15%發生在水平半規管。在醫學上,維持人體平衡的有三套系統:前庭系統、視覺系統、本體感覺系統,其中任何一套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引發平衡障礙,前庭系統的發病率相對較高,而耳石位於前庭系統。耳石為什麼會脫落?
  • 耳石症眩暈越來越常見,如何與頸源性眩暈鑑別?
    3次手法復位就能緩解?很多人可能將信將疑。對於眩暈和嘔吐這樣的症狀,不少醫生被經驗所困,誤以為是頸椎錯位引發的,但其實,謝劍波醫生對這位夏女士進行仔細觀察和檢查後發現,她的眩暈並非因為頸椎,是因為耳石症。謝醫生的3次手法治療後也證實了這個診斷,根據可靠的數據統計:耳石症眩暈手法復位的緩解率高達96%!
  • 後半規管耳石復位治療
    BPPV由橢圓囊斑上脫落的耳石進入半規管後內淋巴比重升高,當頭位相對於重力發生變化時,刺激半規管感受器引發的短暫眩暈發作。耳石復位是主要治療方法。1983年Semont提出改變BPPV自然過程,稱之為解脫手法( Semont liberatory maneuver,SLM)的新技術。這兩種方法主要用於後半規管BPPV(posterior canal BPPV.PC- BPPV)。耳石復位是一種通過體位改變把耳石碎片從半規管引導出來回歸原位的物理治療方法。是過去35年間神經耳科領域在治療方面最重要的突破。
  • 起床天旋地轉,可能「耳石症」作怪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立智介紹說,如果靜止不動後眩暈在十幾秒內緩解,那這種症狀是由「耳石症」引起的可能性比較大,患者不用驚慌!耳石症好發於中老年女性很多讀者對「耳石症」這個病名還比較陌生,猜測會不會與「耳屎」有關,或是「耳朵裡的結石」?肖立智介紹說,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 劇烈眩暈可能是「耳石症」手法復位可治療
    「這個一躺到床上,或者坐起、翻身的時候就發眩暈的病是因為脫落的耳石在作怪,有個俗名叫『耳石症』,醫學名稱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葉海敏說,只要患者的頭部發生重力改變,就會出現天旋地轉般的短暫眩暈,還可並發噁心嘔吐,但症狀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分鐘,這種病通過手法或機器復位可以治療。
  • 可能「耳石症」作怪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立智介紹說,如果靜止不動後眩暈在十幾秒內緩解,那這種症狀是由「耳石症」引起的可能性比較大,患者不用驚慌!耳石症好發於中老年女性很多讀者對「耳石症」這個病名還比較陌生,猜測會不會與「耳屎」有關,或是「耳朵裡的結石」?肖立智介紹說,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 讓王俊凱眩暈嘔吐退出跨年演唱會的耳石症究竟是啥?
    有報導稱,王俊凱因眩暈嘔吐,退出了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的現場直播,最後經過診斷為耳石症。網絡圖片耳石症究竟是什麼?其實就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位置的時候,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眼震、嘔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於控制我們身體平衡的半規管出了問題。
  • 關於「耳石症」的診斷,這個錯誤臨床醫生常犯
    蔣子棟教授指出,BPPV位置誘發試驗是目前診斷BPPV的核心客觀標準,對醫生的臨床手法有嚴格要求:檢查開始時,應要求患者頭部與待測半規管處於與重力線平行的垂直位置;在檢查過程中,保持頭部在待測半規管所處平面進行轉動,才能得到最大強度的位置性眼震,這也是手法復位操作成功的關鍵。
  • 兩次手法復位眩暈症狀停止,患者點讚鄭州市九院好醫術
    經過兩次手法復位後,徐阿姨眩暈症狀即刻停止。患者及家屬感到非常震驚,點讚醫生醫術好,幾分鐘就解決了痛苦。徐阿姨在其老家縣醫院是按照頸椎病、後循環缺血治療,效果不好。2020年7月4日以「眩暈待查」急診收住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中醫科治療。入院問診,徐阿姨神志清,精神差,間斷性頭暈,視物旋轉,轉動頭部時加重,噁心欲嘔,心慌、乏力。
  • 有一種眩暈叫耳石症,在家裡用一招可解決
    為什麼會引起眩暈症的呢 我們兩個耳朵的深處各有一個感受器,它由三管兩囊組成,三管是指三個半規管(前半規管、後半規管、水平半規管),兩囊是指球囊和橢圓囊。它是這個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