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的手法復位方法有很多種,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有一個原則,就是耳石脫落的哪一側,比如右側耳石脫落,就要由右側向左側去復位,也就是由患側向健側去復位。在前半規管、後半規管和水平半規管以及嵴帽結石,它有不同種類型,也就對應著不同的類型的手法,這也是耳石症治療最難的地方。因為如果沒有找到專業的耳科醫生,他是無法判斷的,最多能告訴你得了耳石症,但是怎麼復位就很難。所以整個診療過程中診斷分型是最重要的。一旦診斷分型正確以後,對應的提供相應的手法復位,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在手法復位以後,還會指導病人進行合理的耳石鍛鍊。像耳石保健操,像推拿、正骨的手法都能幫助到脫落耳石回歸到原位,達到完全康復的效果。
目前針對耳石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耳石復位治療,將脫落的耳石顆粒迅速復位到原位(橢圓囊或球囊內),90%以上的病人通過簡單的耳石復位即可快速緩解眩暈症狀。
目前研究表明,80%-90%的耳石症好發於後半規管;還有10%-20%好發於水平半規管。因此檢查時掌握這兩種耳石症的體徵就可以明確診斷了。
後半規管耳石症
右側後半規管耳石症的判斷
第一步:讓患者坐在床上
第二步:將患者頭往右轉45度,並稍稍抬起
第三步:拖住患者的頭,告知患者迅速躺下,並將頭低懸於床沿20-30度
第四步:迅速詢問患者有無眩暈,並觀察患者的眼球有無轉動,如出現如下視頻中顯示的眼球轉動,那麼右側的後半規管耳石症基本可以確診了。
如果上述右側後半規耳石症檢查時,患者未訴眩暈,也沒有看到眼球的轉動,那麼應該進一步檢查左側後半規管有無耳石。同上完成左側檢查。
在臨床上耳石症主要好發於雙側的後半規管內,以右側後半規管耳石更為多見。
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跟後半規管所處的解剖位置有關。
當我們躺下睡覺時,位於橢圓囊或球囊處的耳時碎片,就容易順著耳石重力的作用,朝向低垂的部位滑動。由於我們平素都愛朝著右側體位睡覺,因此耳石症就更容易出現在右側後半規管內了。
後半規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復位方法:
第一種:
第二種
①患者右側臥位,蜷腿屈膝。②待眩暈緩解後,操作者雙手扶在患者頭部兩側,患者的雙手抓緊操作者的左前臂。以患者右臀部為軸點,迅速將患者翻轉180度至左側臥位,保持該位置狀態約5分鐘。
水平半規管耳石症的診斷
如果上述兩個體位試驗,患者都沒有出現眩暈及眼球轉動的情況;那麼需要進一步檢查雙側水平半規管是否存在耳石了,要知道有20%左右的患者,可能是水平半規管耳石症在作祟。
水平半規管耳石症檢查比較簡單,如下圖演示:
第一步:讓患者坐在床上,將患者頭往上稍稍抬起
第二步:拖住患者的頭,告知患者迅速平躺下
第三步:將患者頭往右轉90度,如果患者未訴眩暈及眼球轉動,那麼右側可以診斷沒有耳石症
第四步:再將患恢復到平躺的頭位
第五步:然後將其頭再迅速往左側轉動90度
詢問患者有無眩暈情況,並觀察患者的眼球有無轉動,如患者在眩暈同時,出現如下視頻所示的眼球轉動,那麼左側的水平半規管耳石症基本可以確診了。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患者在進行水平半規管檢查時,往兩側轉90度時,都會有眩暈或眼球轉動的情況。比如平躺往右側轉90度時,出現明顯的眩暈和眼球震動。
再平躺往左側轉90度時,同樣出現眩暈及眼震。
當上述兩種情況均出現眩暈及眼震時,要詢問患者哪側暈的更厲害。如果左側的眩暈和眼球轉動比右側重,那麼即為左側的水平半規管耳石症;反之則為右側。
外半規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復位:①患者右側臥位於一張寬床上。②待眩暈緩解後,操作者站於患者背後,用右手拉患者右手,迅速翻滾於左側臥位,保持該位置狀態3分鐘左右。
上半規管耳石症
診斷:平臥頭後仰出現眩暈者可判斷為上半規管耳石症。
上半規管耳石症的快速手法復位方法:操作步驟:①患者平臥於平板床上,頭部與一端床頭平齊,兩腿自然分開垂於治療床兩側,注意床不要太寬。②操作者站於患者左側,右手扶在患者的枕部,左手扶於額部,以臀部為軸點,讓患者快速坐起,然後向前爬在床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