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耳石症怎麼辦?復位治療後仍然頭暈怎麼辦?這些方法值得一試

2020-12-22 湖南壹聊

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球震顫。

主要表現為起臥、翻身、低頭、仰頭等體位突然改變時出現的天旋地轉的感覺,可伴有噁心、嘔吐、心悸、大汗等症狀,持續時間短暫,一般不超過1分鐘。

針對耳石症,復位治療(手法復位或儀器輔助復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此方法簡單易行,可在門診操作,一次復位成功率在80%左右。

在臨床上,不少耳石症復位成功的患者,雖然復位後體位變動時沒有了眩暈感,但仍遺留有頭暈、走路踩棉花樣的感覺等,出現這種情況又該如何應對呢?

此類復位治療後殘留頭暈不適的患者,短期內應避免劇烈運動,保證良好的睡眠、多休息、清淡飲食、忌菸酒。

另外還可以進行Brandt-Daroff習服訓練,此方法不僅適用於水平半規管型「耳石症」,也適用於後半規管型「耳石症」,可在復位治療後的24小時後進行,具體方法如下:

然後按此相同方式另一側重複即:右側轉頭45度——儘量快速向左側躺下——堅持左側側臥床上——面部向對側前上方轉45度,雙腿自然下垂於床邊,待眩暈消失後30秒坐起。

兩側交替進行,上述全套練習每天2-3次,每次做3-4個循環,直到眩暈消失或連續2天沒有眩暈發作,即停止訓練。

長沙市第一醫院溫馨提示:

①行此康復訓練前2小時禁食,禁止飲酒穿著寬鬆舒適衣服,最好家人陪伴,防止摔倒。

合併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患者應與醫生溝通後,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再進行此訓練

合併顱內腫瘤、急性腦血管病患者不適合做此項訓練。

如您康復訓練後仍有明顯的頭暈感,甚至有加重的趨勢,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編輯Rainbow。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第一醫院 神經內科二病區 唐波 羅明華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關焦點

  • 手法復位快速治療「耳石症」 這位醫生的技術了得!
    手法復位快速治療「耳石症」 這位醫生的技術了得!崔主任介紹,原來張大媽這是得了耳石症。耳石位於耳石膜,它是覆蓋在內耳橢圓囊斑和球囊斑表面的含碳酸鈣顆粒的膠質膜,其中的碳酸鈣顆粒就是耳石。耳石症也叫做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指的是頭部迅速運動到某一特定的頭部位置的時候出現的短暫性的、陣發性的眩暈和眼震。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當一些致病的因素導致耳石脫離,而這些脫離的耳石就會在內耳處,也就是內淋巴的液體中遊動。
  • 延安市人民醫院利用"手法復位"方法成功救治耳石症患者
    消化內科薛興存主任醫師接診後,考慮患者表現可能和消化關係不大,組織了門診多學科會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王東副主任醫師認真查看了患者的各項檢查結果後,沒有發現明顯的陽性體徵,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發現患者在得怪病的前3天,晚上睡覺翻身時出現一陣頭暈,一兩秒鐘就過了,休息後頭暈好轉,此後患者便出現了頭昏及頭悶,間斷的噁心嘔吐。
  • 眩暈容易被誤診,絕大多數是耳石症引起,不花錢學會復位手法治療
    生活中,因為過於忙碌的學習和工作,很多人都可能出現整個人頭暈發昏,天旋地轉,甚至還會有點想嘔吐的情況。 這不,最近小九的朋友就出現頻繁頭暈,而且噁心嘔吐,飯都有點吃不下,起初朋友認為是日夜加班勞累所致,但是休息了兩天還是暈得厲害,考慮到可能是身體疾病引發的眩暈,便去醫院就診檢查,在做了一系列檢查後,小九的這位朋友被確診為「耳石症」。
  • 耳石症了解一下,治療上有4個方法
    剛開始小李還感到十分奇怪,明明是頭暈,為何要掛耳鼻喉科? 在耳鼻喉科,醫生讓小李老公躺下,摸了摸他的耳朵,然後上下左右轉動他的頭。只一會,眩暈的症狀立刻就好了。仔細詢問了醫生後小李才知道,原來她老公得得是耳石症。
  • 翻身轉頭都會頭暈天旋地轉 小心"低頭族"易患耳石症
    原標題:翻身轉頭都會頭暈天旋地轉 小心"低頭族"易患耳石症   早上起床、晚上躺下,都會頭暈心慌……周女士甚至說,現在看見床就害怕,「已經半年了,有時像天旋地轉一樣難受。」經診斷,周女士得了左後半管的耳石症。
  • 總是低頭玩手機,頭暈的原因在這:警惕耳石症!
    低頭玩手機是現在人經常做的事,大家都知道經常玩手機會造成頸椎不好,有時候還會伴有莫名的頭暈。很多人會認為這是頸椎帶來的問題,事實上還有種造成頭暈的原因就是——耳石症。
  •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上半規管耳石的檢查及復位方法
    前半規管管內結石症A、反覆發作的位置性眩暈或頭暈,可由平躺動作或仰臥位水平翻身誘發;B、持續時間<1min;C、Dix-Hallpike手法復位或患者處於仰臥位,同時頭位垂直時,即刻或間隔數秒內可引出眼震,持續時間<1min,多為向地性垂直眼震。
  • 耳石症一發作,瞬間天旋地轉,應該如何做?給你4個方法
    剛開始小李還感到十分奇怪,明明是頭暈,為何要掛耳鼻喉科?在耳鼻喉科,醫生讓小李老公躺下,摸了摸他的耳朵,然後上下左右轉動他的頭。只一會,眩暈的症狀立刻就好了。仔細詢問了醫生後小李才知道,原來她老公得得是耳石症。一、什麼是耳石症?
  • 手法復位助你治療耳石症
    手法復位助你治療耳石症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善鵬 見習記者 張豔芳 通訊員劉海清 臨沂報導為提高市民對眩暈症的防控意識,了解耳石症,《每周醫課》第二十一期,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了臨沂市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陳孝東,給大家分享什麼是眩暈,怎麼治療耳石症
  • 耳石症發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你或許真不知道,看專家的理解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耳石症哪?我們每一個人的耳朵內部都有一層耳石膜,上面有一些碳酸的結晶,稱之為耳石,正常情況下的耳石是附著在耳石膜的上面,一些因素導致耳石的脫落,這些脫落的耳石掉落到半規管裡面。那麼得了耳石症應該怎麼辦哪?有相關專家指出耳石症其實是一種定期自愈性的疾病,也就是脫落的耳石停止遊動的時候,症狀或許就會消失,但是這段時間可以達數月或者是數年不等,症狀比較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工作能力的喪失。
  • 王俊凱彩排結束突然頭暈噁心,年輕人,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忽視
    來源: 科普中國 本文專家:張偉,雞西礦業集團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頭暈的經歷,喝酒、坐車、坐船……天旋地轉的感覺,嚴重時更是噁心難耐。但是,頭暈可不是一件小事,有時候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
  • 耳石症:三半規管不同的手法復位.
    耳石症的手法復位方法有很多種,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 有一種頭暈叫耳石症,怎麼治才好?醫生給出3個方法
    昨天下班後,他在等地鐵時,像往常一樣低頭刷微博看新聞。突然間王先生覺得頭暈,天旋地轉,不敢睜眼,之後就在站臺上嘔吐了起來。之後,地鐵工作人員幫他撥打120,送進了醫院。經醫生診斷,王先生是患上了「耳石症」。耳石症是什麼?
  • 王俊凱缺席跨年夜,竟是得了「耳石症」,你知道如何康復嗎?
    耳石症 耳石症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指頭部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的眩暈,為內耳引起的眩暈病,屬於一種自限性外周前庭疾病,臨床上表現為頭部運動在某一特定頭位時誘發短暫的眩暈伴眼球震顫。
  • 夏天頭痛頭暈怎麼辦 這些方法你試過了嗎
    夏季頭痛頭暈很多人都遇到過,那麼頭痛頭暈是什麼引起的?得了頭痛頭暈該怎麼辦呢?下文為你一一作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在你和你的醫生談論頭暈之前,想一想最好的方法描述你所經歷的。記住當你的頭暈感覺最糟糕的時候,比如你從坐著或躺著的姿勢突然站起來的時候,以及有什麼幫助它消退。你的醫生也會想知道你可能患有的其他健康狀況,例如糖尿病或者懷孕,會引發這些症狀。低血壓可能是頭暈或頭暈的另一個原因。
  • 經常頭暈怎麼辦?
    血壓偏高或偏低都會引起頭暈,排除的方法很簡單,如果血壓比平時高或低,那就考慮是血壓引起的頭暈,如果血壓恢復正常,頭暈消失,那就確診是血壓異常引起,以後我們需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血壓。高血壓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暈,待血壓恢復正常後,頭暈即會消失。低血壓引起腦供血不足,也會引起頭暈。二. 頭部因素1.
  • 擺脫耳石症的困擾,復位療法「立竿見影」
    你知道治療耳石症不用吃藥,不用打針嗎?……聽到耳石症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以為是耳朵裡長了石頭,可事實並不是這樣。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一科徐玲醫師表示,耳石症是眩暈症的一種,患者會出現強烈的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看似兇險,但實際上是良性疾病,不會對身體其他系統造成危害。對於耳石症的治療,通常採用手法復位、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三種方法,手法復位治療為首選。
  • 該如何治療?|耳石症|王俊凱|治療|眩暈|-健康界
    在它們的囊斑上有一層耳石膜,上面附有一種專門感知重心、速度變化的碳酸鈣鹽結晶,形狀像石頭,被稱為耳石。但這些石頭有時候會因為某些原因「離家出走」,從耳石膜上脫落,掉到了橢圓囊旁邊的半規管裡。當我們改變頭部姿勢時,耳石因重力作用在半規管內的淋巴液裡滾動,產生加速度,就會導致眩暈、眼震的症狀。
  • 眩暈症不一定是腦血管病,有可能是得了「耳石症」
    金麗 龍頭新聞記者 沈麗娟頭暈、噁心、嘔吐……眩暈症患者在發病時都會出現這樣的症狀,當出現這些症狀時不少患者都會到神經內科、骨外科、消化科就診,以為自己得了腦血管病、頸椎病或者胃病,很少有人會去耳鼻喉科就診,也因此導致眩暈症很容易被誤診。
  • 劇烈眩暈可能是「耳石症」手法復位可治療
    重新躺下後,蔣女士翻個身時也會眩暈想吐。家人趕緊撥打120 把她送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急診科。經過頸椎及頭部CT,心電圖,抽血化驗一系列檢查後,結果都沒有明顯異常,急診科予以對症輸液處理後蔣先生症狀明顯減輕。可當晚,她一躺到床上又開始嚴重眩暈,次日蔣女士住進該院針灸腦病科,眩暈門診專家副主任醫師葉海敏詳細詢問其病史後,給她進行了眼震視圖等眩暈方面的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