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球震顫。
主要表現為起臥、翻身、低頭、仰頭等體位突然改變時出現的天旋地轉的感覺,可伴有噁心、嘔吐、心悸、大汗等症狀,持續時間短暫,一般不超過1分鐘。
針對耳石症,復位治療(手法復位或儀器輔助復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此方法簡單易行,可在門診操作,一次復位成功率在80%左右。
在臨床上,不少耳石症復位成功的患者,雖然復位後體位變動時沒有了眩暈感,但仍遺留有頭暈、走路踩棉花樣的感覺等,出現這種情況又該如何應對呢?
此類復位治療後殘留頭暈不適的患者,短期內應避免劇烈運動,保證良好的睡眠、多休息、清淡飲食、忌菸酒。
另外還可以進行Brandt-Daroff習服訓練,此方法不僅適用於水平半規管型「耳石症」,也適用於後半規管型「耳石症」,可在復位治療後的24小時後進行,具體方法如下:
然後按此相同方式另一側重複即:右側轉頭45度——儘量快速向左側躺下——堅持左側側臥床上——面部向對側前上方轉45度,雙腿自然下垂於床邊,待眩暈消失後30秒坐起。
兩側交替進行,上述全套練習每天2-3次,每次做3-4個循環,直到眩暈消失或連續2天沒有眩暈發作,即停止訓練。
長沙市第一醫院溫馨提示:
①行此康復訓練前2小時禁食,禁止飲酒,穿著寬鬆舒適衣服,最好家人陪伴,防止摔倒。
②合併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患者應與醫生溝通後,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再進行此訓練。
合併顱內腫瘤、急性腦血管病患者不適合做此項訓練。
③如您康復訓練後仍有明顯的頭暈感,甚至有加重的趨勢,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編輯Rainbow。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第一醫院 神經內科二病區 唐波 羅明華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