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耳石症」的診斷,這個錯誤臨床醫生常犯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妮娜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只要有眩暈,就考慮「耳石症」?那你就錯了!

很多人認為『耳石症』——也就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太常見了,臨床診斷很簡單,但大家的診斷真的規範嗎?

在近期召開的中國卒中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CSA&TISC 2020)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的蔣子棟教授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近年來,學界對BPPV的認識逐漸加深,將國內外眩暈、頭暈的診治推向高潮。而談到 BPPV,幾乎每個神經科醫生都接手過數十個甚至更多病例,但蔣子棟教授認為,目前國內神經科醫生對 BPPV的認識依然不足。

更嚴重的是,在認識不足的情況下,BPPV 的診斷存在著嚴重的泛化現象,誤診、誤治的情況正在增加……

-1-

只要暈,就考慮「耳石症」?

蔣子棟教授表示,現在臨床對於BPPV的診斷已經到了「只要有眩暈,就考慮BPPV」的地步,這是臨床診斷的第一個誤區。

從定義上,BPPV有嚴格的限制,指的一定是良性的(數天數周可以自行緩解)、陣發性的、位置性眩暈(體位變化時出現的眩暈、頭暈),目前僅有兩種主要的機制學說——管結石學說、嵴帽結石學說。

2015年, Barany學會頒布了新版BPPV的診斷標準。完整的標準包括:

(1)體位變化出現的位置性眩暈或頭暈;

(2)發作持續時間;

(3)位置誘發試驗出現的可定位的,特徵性眼震,包括潛伏期、方向、時程和持續時間;

(4)排除其他疾病。

臨床上,BPPV分為兩大類、8個亞型;已確立的BPPV亞型包括:

後半規管管石症;

水平半規管管石症;

水平半規峭帽結石症;

自發緩解的、可能的BPPV。

新近出現或有爭議的BPPV亞型包括:

前半規管管石症;

後半規帽結石症;

多半規管管石症;

可疑性BPPV。

此外,2017年BPPV臨床實踐指南中同樣強調了,眩暈的症狀並不是診斷BPPV的金標準,Dix-hallpike試驗(視頻1)所誘發的特異性眼震是診斷後管BPPV的金標準,而Head roll test是診斷水平管BPPV 的主要方法。

蔣子棟教授強調,利用臨床症狀進行診斷的觀念應該被淘汰,BPPV的診斷主要依靠的是誘發試驗眼震,而不是典型的眩暈病史。

-2-

乾貨!如何從眼震判斷BPPV的類型?

蔣子棟教授指出,BPPV位置誘發試驗是目前診斷BPPV的核心客觀標準,對醫生的臨床手法有嚴格要求:

檢查開始時,應要求患者頭部與待測半規管處於與重力線平行的垂直位置;在檢查過程中,保持頭部在待測半規管所處平面進行轉動,才能得到最大強度的位置性眼震,這也是手法復位操作成功的關鍵。

Dix-hallpike試驗所誘發的特異性眼震是BPPV診斷的金標準,但不同類型的BPPV,Dix-hallpike試驗誘發的眼震也有微妙的區別。

視頻1:後半規管BPPV特異性眼震

蔣子棟教授指出,後半規管與上半規管受刺激時況相反,Dix-hallpike後半規管BPPV出現垂直向上+扭轉眼震(視頻1),而上半規管BPPV出現垂直向下+扭轉眼震,可以用反向Epley方法進行上半規管BPPV石復位治療;此外,深懸頭法是上半規管BPPV的補充檢查。

-3-

BPPV手法復位失敗?想想這2大原因!

BPPV的手法復位並不複雜,但若臨床遇到頻繁複發的患者,需要進行復位失敗的原因分析。

1.定位原因:

管結石和嵴帽結石混淆:嵴帽結石的患者往往出現復位後結石粘在嵴帽上,導致復位失敗。

後半規管結石和前半規管結石混淆:後管結石患者往往出現適應性、疲勞性。

耳石異位:尤其常見於老年患者,後管結石復位後結石位置變換到水平管,是後管結石復位失敗的常見原因。

假復位和復位不到位:一部分患者由於肌肉骨骼和心理因素難以成功完成復位角度,往往導致復位失敗。

復發:在一次診療中多次復位可降低復位失敗的風險,但患者已經復位成功的情況下,反覆復位無法預防復發。

2.定性原因:

所謂的定性原因即誤診。蔣子棟教授指出,臨床醫生往往將輕嵴帽、中樞性位置性眩暈、焦慮位置性驚恐發作等疾病誤診為BPPV,在遇到反覆復發、眼震不明顯的患者時,必須要考慮誤診的可能性。

總結:

依賴典型症狀進行BPPV診斷的時代已經過去,每一位臨床醫生在診斷BPPV時都應進行診斷試驗,以特異性眼震作為診斷的金標準,如遇患者手法復位失敗,則應結合多種可能性考慮,規範BPPV的臨床診治。

首發: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報告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的蔣子棟教授

整理:妮娜

原標題:《關於「耳石症」的診斷,這個錯誤臨床醫生常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於「耳石症」的診斷,這個錯誤臨床醫生常犯!
    「很多人認為『耳石症』——也就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太常見了,臨床診斷很簡單,但大家的診斷真的規範嗎?」   在近期召開的中國卒中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CSA&TISC 2020)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的蔣子棟教授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 帶你認識一下什麼是耳石症
    耳石症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震,也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約佔耳鼻咽喉科所有眩暈症的30%左右。但是由於大家對它的認知不夠,導致誤診情況經常發生,常常首診於神經內科或骨科,從而造成病程的遷延,給病人造成沉重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
  • 翻身轉頭都會頭暈天旋地轉 小心"低頭族"易患耳石症
    原標題:翻身轉頭都會頭暈天旋地轉 小心"低頭族"易患耳石症   早上起床、晚上躺下,都會頭暈心慌……周女士甚至說,現在看見床就害怕,「已經半年了,有時像天旋地轉一樣難受。」經診斷,周女士得了左後半管的耳石症。
  • 可能患上了「耳石症」
    耳朵裡一個微小的「零件」脫落,就能引發人眩暈、嘔吐,患者在就診時還容易被誤診為頸椎病或者腦血管疾病,這就是「耳石症」。兩年前,42歲的趙先生在耳石症第一次發作時,還以為自己是腦出血,去醫院就診才找到癥結所在。「早上睡醒之後,覺得房屋旋轉、頭暈目眩,還有噁心嘔吐。」
  • 起床天旋地轉,可能「耳石症」作怪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立智介紹說,如果靜止不動後眩暈在十幾秒內緩解,那這種症狀是由「耳石症」引起的可能性比較大,患者不用驚慌!耳石症好發於中老年女性很多讀者對「耳石症」這個病名還比較陌生,猜測會不會與「耳屎」有關,或是「耳朵裡的結石」?肖立智介紹說,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 莫名眩暈查查是否耳裡長"石頭" 常服鈣片者是高危人群
    最後終於找到癥結:醫生在聽了她詳細描述後,經檢查,確診眩暈是由「耳石症」引起。    昨天,記者從第九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了解到,臨床上經常會遇到這樣反覆發作的眩暈病人:一般起床坐起、睡覺躺下或半夜向一側翻身時,突然出現劇烈的天旋地轉,往往還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更嚴重者,哪怕只是做抬頭、彎腰等動作,也會誘發眩暈。
  • 有一種頭暈叫耳石症,怎麼治才好?醫生給出3個方法
    經醫生診斷,王先生是患上了「耳石症」。耳石症是什麼?耳石症這個病很少聽說,但其實發病率非常高,特別是現在沒事就低著頭玩手機的「低頭族」,是耳石症的高危人群。耳石症,專業術語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因為耳石器上形成的耳石,即碳酸鈣鹽結晶脫落導致的。
  • 可能「耳石症」作怪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立智介紹說,如果靜止不動後眩暈在十幾秒內緩解,那這種症狀是由「耳石症」引起的可能性比較大,患者不用驚慌!耳石症好發於中老年女性很多讀者對「耳石症」這個病名還比較陌生,猜測會不會與「耳屎」有關,或是「耳朵裡的結石」?肖立智介紹說,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 手法復位快速治療「耳石症」 這位醫生的技術了得!
    手法復位快速治療「耳石症」 這位醫生的技術了得!崔主任介紹,原來張大媽這是得了耳石症。耳石位於耳石膜,它是覆蓋在內耳橢圓囊斑和球囊斑表面的含碳酸鈣顆粒的膠質膜,其中的碳酸鈣顆粒就是耳石。耳石症也叫做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指的是頭部迅速運動到某一特定的頭部位置的時候出現的短暫性的、陣發性的眩暈和眼震。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當一些致病的因素導致耳石脫離,而這些脫離的耳石就會在內耳處,也就是內淋巴的液體中遊動。
  • 可能是耳石症
    近年來,濱醫煙臺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率先開展眩暈疾病的規範診治,科室配備有國內最先進、最齊全的眩暈檢測、康復設備,擁有一支臨床經驗豐富、高素質、高水平的眩暈醫療團隊。濱醫煙臺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是煙臺地區首家集眩暈診斷、治療、科研及康復於一體的專業診療機構。目前已成功治癒數千例眩暈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贏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評。眩暈或頭暈怎麼回事?
  • 超半數眩暈症是耳石症 - 新晚報數字報
    □江麗波 本報記者 董彤  眩暈是常見的臨床病症,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口逐步老齡化,讓眩暈的發病率日益增高。一些中老年人可能突然發病,天旋地轉、嘔吐噁心,引起內心極大恐慌。據介紹,眩暈症涉及多個臨床學科,每個人一生都會發生眩暈的痛苦經歷。本期記者專訪省眩暈治療協會會長、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二病房主任王中卿教授,了解眩暈的發病病因及精準化治療。
  • 六、臨床診斷的分歧及一致性的判斷
    六、臨床診斷的分歧及一致性的判斷   診斷標準確定後,判定診斷結果時在諸多環節可能出現不一致性,而當診斷錯誤後又可能嚴重影響下一步的治療,以及預後等。   (一)發生臨床不一致性的環節   臨床意見不一致,可發生於收集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結果的解釋以及診斷、治療等等諸多環節。   1.收集病史 病史是由詢問得到。由於詢問方法不一致,常易出現不一致性。據某醫院兩位高年醫師對同一批潰瘍病術後者詢問病情,二人的意見一致率尚不足2/3。
  • 耳石症一發作,瞬間天旋地轉,應該如何做?給你4個方法
    在耳鼻喉科,醫生讓小李老公躺下,摸了摸他的耳朵,然後上下左右轉動他的頭。只一會,眩暈的症狀立刻就好了。仔細詢問了醫生後小李才知道,原來她老公得得是耳石症。一、什麼是耳石症?不打針、不吃藥,治療效果立竿見影的疾病,耳石症大概可以算一個。
  • 耳石症了解一下,治療上有4個方法
    在耳鼻喉科,醫生讓小李老公躺下,摸了摸他的耳朵,然後上下左右轉動他的頭。只一會,眩暈的症狀立刻就好了。仔細詢問了醫生後小李才知道,原來她老公得得是耳石症。
  • 擺脫耳石症的困擾,復位療法「立竿見影」
    你知道治療耳石症不用吃藥,不用打針嗎?……聽到耳石症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以為是耳朵裡長了石頭,可事實並不是這樣。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一科徐玲醫師表示,耳石症是眩暈症的一種,患者會出現強烈的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看似兇險,但實際上是良性疾病,不會對身體其他系統造成危害。對於耳石症的治療,通常採用手法復位、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三種方法,手法復位治療為首選。
  • 海南日報數字報-睡覺翻身頭暈可能是「耳石症」惹的禍
    ■ 本報記者 侯賽  頭暈時,感覺天旋地轉,躺在床上都不敢翻身……出現這些症狀時,有可能是耳石症惹的禍
  • 匯聚權威醫學量表資源 常笑醫學網助力醫生提高臨床診斷效率和準確率
    醫學量表,是大量醫學臨床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般性規律,專業醫學量表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科學性,對疾病的診斷有著重要的輔助輔助作用。醫學量表對於臨床診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資源,量表可以在臨床上用於評價疾病的嚴重程度,預後情況,有效幫助醫生提高臨床診斷的效率和準確率。對於醫療從業者來說,量表可謂是現代醫學體系的「工具箱」。如果能在臨床研究中,廣泛應用量表,可以更容易地收集精準數據,輔助臨床研究的深入開展。
  • 王俊凱突發耳石症?醫生提醒:過度疲勞、頭部外傷可造成「耳石」脫落
    近日,記者採訪了成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核工業四一六醫院耳鼻咽喉科醫生王平。過度疲勞、頭部外傷會造成耳朵裡的「石頭」脫落王平說,「耳石症」,也叫做良性位置性陣發性眩暈,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震。
  • 王俊凱突發耳石症? 醫生提醒:過度疲勞、頭部外傷可造成「耳石」脫落
    近日,記者採訪了成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核工業四一六醫院耳鼻咽喉科醫生王平。王平說,耳石症以40歲以上的人為主,女性多於男性。 建議找專業醫生 耳石復位時最好有家屬陪伴 王平表示,「耳石症」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耳石復位,醫生通過依次改變患者頭位,使耳石在重力作用下移動,從後半規管排出。
  • 有一種頭暈目眩叫耳石症,打針也沒用,教你4招或能治癒
    張先生的家人非常緊張,擔心發生腦梗死或腦出血,通過救護車送到醫院神經內科急診救治,醫生經過檢查以及急診頭顱CT檢查沒有發現問題。而且到醫院後,老人沒用任何藥物,眩暈症狀就消失了。但是此後,老人經常出現翻身後眩暈的症狀,還曾在衛生間摔倒,並多次在夜間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