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不少反映全職媽媽生活的影視作品,引起了廣泛熱議和反響。有一部韓國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全面地表現了從社會到家庭,對全職媽媽這個群體的不尊重不理解。
其中一個讓人非常氣憤的片段,是全職媽媽金智英帶著孩子到公園曬太陽,難得的閒暇時光,她買了一杯廉價的打折咖啡,身後有幾個上班族在議論她:「媽蟲」真是好命啊!拿著老公的錢到處閒晃,什麼都不用幹。
在很多人眼裡,全職媽媽=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沒能力+沒地位,全職媽媽就像寄生蟲,她們真正付出了多少,經歷了什麼,只有親歷者才懂那份艱辛和苦澀。
但為什麼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媽媽,勇敢地加入了全職媽媽的行列呢?
其實,就算是娃真的有人帶,很多母親還是會做出相同的選擇,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媽媽們的真實想法,沒那麼簡單
網友@思思:當時有了寶寶很高興,也很糾結,事業正在上升期,為了寶寶放棄實在太可惜了,不過我想,既然寶寶來了,就要對他全心全意負責,做個全職媽媽,我不後悔!自己生的娃,一定要自己養,要不然當初生他幹嘛?
網友@李馨:可以請保姆,也可以讓媽媽或者婆婆來幫忙,但請保姆太不放心,媽媽和婆婆畢竟是老年人,很多育兒理念都跟不上時代了,再說我們沒有權利剝奪老人的晚年生活。
網友@吳佳:生娃一年半後,我就重返職場了,把娃送到婆婆家,婆婆對孩子也挺上心,但整天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還學會了打人罵人,吃的都是垃圾食品,於是決定辭職,做全職寶媽。
據調查:中國年輕女性全職在家帶娃的比例近些年在穩步上升,95後全職媽媽已經佔到了82%。
成為媽媽以後,原本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弱女子,因為一句「為母則剛」,修煉成了金剛不壞之身,成為守護娃的超人媽媽。
做出這樣的選擇,放棄了職場騰飛的可能性,放棄了能夠自己支配的收入,放棄了外界的尊重,這些隱形的傷痛,只有寶媽自己知道,如果老公和家人再來雪上加霜,說一句「你不就是在家帶個孩子嘛!有什麼辛苦的?」無異於給寶媽心頭插上尖刀。
讓寶媽不得不選擇全職帶娃的3個原因,更真實更戳心
●自己的娃不放心交給別人
大多數全職寶媽都是本著「要做負責任的媽媽」的想法,爸爸帶娃是不可能的,他們只會做豬隊友,不給你添亂就不錯了,用保姆太不放心,網上月嫂保姆虐娃的事件時有發生,看得人膽戰心驚。老人不是不能信任,而是老一輩的育兒理念太差,怕傷了娃還不自知。
想來想去,還不如自己親自帶娃,少了跟家人生氣鬥嘴,省下了很多精力,還能保持好心情,保證娃的成長環境和諧溫馨。
●寶媽重返職場面臨壓力太大
有人說,娃就像門上的一道鎖,有了娃,短期內就不要想著自由了,出門工作,時間上就是一大考驗。即使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小學,也別妄想著能準點接送孩子上下學,畢竟沒有哪個企業或單位,能允許你遲到早退,更何況現在的公司好多施行996工作制,加上加班、出差,你的娃在家裡苦苦等著你回來,你分身乏術,心中滿是愧疚。
●親密的親子關係是孩子一生幸福的保證
新一代的媽媽們,尤其是90後,大都接受了優質的教育,懂得很多先進的育兒理念,更加注重親子關係的和諧親密。深深地懂得,優質的親子關係能給孩子建立完整的安全感體系,尤其是寶寶幼齡階段,是為孩子的人生打底色的關鍵時期,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幸福和成功。
所以越來越多的媽媽們,選擇為了孩子,付出自己最寶貴的年華,全心全意回歸家庭,把人生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
德國的法律規定,有了孩子的家庭,夫妻雙方都工作的,要比其中一個人工作一個人在家帶娃的,要付雙倍的稅金。這就是為了讓更多的父母選擇全職在家教育孩子。
其實,從社會學的角度上來說,越來越多的媽媽加入全職的行列,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體現出我們對早期教育的重視,也反映了整個社會對全職媽媽的包容度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