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1988》人物故事篇——成德善
天真,善良,沒心沒肺,學習差但人緣好,外號「特功隊」。有時候傻愣愣的,但很體貼父母,在家經常受姐姐的壓制,在朋友面前是被取樂的對象。她對每個人都很好,是父母朋友們眼中的開心果,是唯一願意接搞怪大叔正煥爸爸梗的人,是老師眼中值得信任最溫暖最樂於助人的學生。
看似這樣沒心沒肺的德善,其實也會難過。
如果家裡只剩下兩個雞蛋,德善就會主動說自己不吃。正煥爸爸送給德善的烤雞並囑咐她自己一定要吃雞腿,回家後卻被媽媽分給了姐姐和弟弟,從小到大的謙讓,善解人意,似乎讓爸爸媽媽都忘了她也還是個孩子。
為什麼只有我是德善?!」
在18歲生日前德善就早早地提出自己要單獨過一次生日,可生日那天家裡還是只買了一個蛋糕,和往年一樣,在姐姐許完生日願望後拔掉三根蠟燭準備給德善慶祝的時候,一直以來很懂事的她終於忍不住在父母面前爆發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後來她做舉牌小姐回來的一個晚上,爸爸在胡同口等她,帶她去了便利店,悄悄拿出準備的蛋糕為她補過了一個生日,並對德善說「對不起,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啊」。
可即便這樣,歷史也仍舊在重演著,因為排行老二,家人們只知道對老大要教導,對老小要呵護,對於老二卻不知所措,從小就很體貼父母從來不爭不搶的德善,原以為這種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父母都能體會到,可沒想到卻往往總是被忽略。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她們也需要被關愛,也希望家人偶爾照顧到自己的感受。
為什麼沒有人喜歡我呢?」
渴望被家人好好愛護的德善,偶爾也會有被人喜歡了的錯覺。有段時間善宇老去德善家找她,打著借韓英詞典、頂針、鉛筆芯這些瑣碎而又常用的小物件的幌子為理由,在朋友們都猜測善宇對德善有意思的時候,德善雖然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自己心裡也美滋滋地相信了。
初雪那天,德善以為善宇要和自己表白,後來發現他是給姐姐告白,失落的她坐在巷子裡的臺階上問「娃娃魚」,為什麼沒有人喜歡我呢?我是不是不值得被愛?
在家裡總是被爸爸媽媽忽略,在情竇初開的年紀,以為能收穫好感的時候卻發現只是自己的誤會和錯覺,可這樣的德善啊,不要沮喪,你也真的很值得被愛。
即使成績不好,但依然能得到班主任的喜歡和信任,因為她樂於助人又善良溫暖的性格。
只要有德善在,發生了什麼都不用擔心」
德善班裡有個同學有癲癇病,她媽媽特意託付班主任希望能照顧一下,班主任一邊寬慰這位媽媽,一邊堅定地說她們班上有個叫德善的女孩,只要有德善在,發生了什麼事都不用擔心,還安排德善和她做同桌。
媽媽我是秀妍」
為了讓德善能考上大學,德善媽媽特意去算命幫德善求了個新名字,從那之後德善便讓自己的朋友們都開始改口叫她秀妍,說叫德善就考不上大學。
後來臨近考試,德善班主任打電話叫德善媽媽去開升學洽談會,老師特意和德善媽媽說明了德善的情況,以德善現在的情況,考上四年制的大學都很困難。
媽媽沮喪極了,覺得自己的女兒前途渺茫,垂頭喪氣地從辦公室出來,德善看到媽媽的神情,心裡滿是很愧疚,她對媽媽說著「媽媽我錯了」,覺得自己沒有努力,對不起媽媽。可媽媽卻語重心長的叫了一聲「德善」。
從算命帶回來新名字後,媽媽一直都叫她秀妍,還和德善一起好好維護著這個新名字,鄰居們偶爾沒改口,德善和媽媽還會很認真執著地糾正,「什麼德善,叫秀妍」。
母女同心,像齊心協力維護新名字一般,不管旁人怎麼看,德善和媽媽都期盼並相信她能考上一個好大學,而媽媽卻突然叫自己「德善」不再叫「秀妍」了,德善覺得媽媽對自己失望透了,徹底放棄自己了,她哭著握著媽媽的手說「我是秀妍啊媽媽」,她一直以來,默默著照顧著所有人的感受,希望被好好愛護,被關心和鼓勵,她最害怕的就是讓家人失望,讓媽媽失望。
除了等待別人喜歡你,你也大可以喜歡別人」
當她隱隱約約感覺到正煥對自己有好感的時候,卻不敢再明目張胆的抱有期望了,她怕自己像誤會善宇一樣誤會正煥,反而對一直默默偏愛她的阿澤更依賴。
像許多平常女孩子一樣,德善也會自卑,可只有在阿澤面前,她能做回那個天真可愛的幼稚鬼,阿澤能帶給她更多的是別人都給不了的安全感。
在她失落和難過的時候,看起來毫無生活經驗,對圍棋之外一切都不感興趣的阿澤卻總能察覺到她的情緒,並一直安慰和保護著德善,所以她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阿澤需要自己,阿澤愛著自己。
像「娃娃魚」對德善說的一樣,「別在乎誰喜歡你,而是你,你喜歡的人是誰,那麼肯定的說喜歡什麼番薯,難道沒有你喜歡的類型嗎?除了等待別人喜歡你,你也大可以喜歡別人,現在的孩子,只懂求根公式,不懂人生,可是你,不懂求根公式,人生也不懂」。
可傻乎乎照顧著所有人感受的德善啊,你一定不知道,有這麼多人都在默默地愛著你呢。
劇中很多細節其實早就為德善最終會選擇阿澤埋下了伏筆,敬請關註明天的人物故事篇之阿澤,讓我們相約《請回答1988》,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