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特赦後在國內任要職,蔣介石斥其是叛徒,杜霸氣回復七個字

2020-12-16 騰訊網

杜聿明是陝西人,其父親早期參加過同盟會以及反袁鬥爭。從小杜聿明就表現出了從軍的天賦。12歲的時候進入表哥創辦的學校讀書,祖父母等親人相繼去世後,父親便去往外地教書,從來不過問家務。因此,杜聿明只好承擔起了管家的重任。後來父親歸家,看到兒子為了操持家業,放棄學業大為失望,於是又將其送往學校繼續讀書。後來,杜聿明報考了北京大學,在那裡目睹了北洋軍閥黑暗的一面。

因此,受到革命思潮影響的他決定參軍杜聿明的父親有一位好友叫于右任,在他產生了這番想法之後,于右任便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介紹信。因此,四月放榜的時候,杜聿明等十一人的名字全在榜上。到校之後,他們都收到了國共兩黨的入黨登記表。當時杜聿明並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只知道共產的字面意思是把家裡的財產拿出來分給大家,他捨不得分財,因此選擇了國民黨。

在黃埔軍校,杜聿明憑藉自己優秀的表現,很快成為了黃埔的骨幹,同時引起了蔣介石的關注,任命其為自己的一門虎將。從軍後,他先後率領戰士們參加了多場重要戰役,立下赫赫戰功。有一次因為蔣介石方面的原因,導致杜聿明在青龍集意外被我方解放軍抓捕。被俘後,他見證了我黨的氛圍以及為人民的決心,開始一心一意地接受改造。

抗戰結束以後,蔣介石拒絕了我黨和平建國的提議發動內戰。但事實上,當時國軍隊伍中已經有很多人不願再追隨老蔣繼續前往錯誤的道路。因此戰鬥開始的時候,很多國軍將領都棄暗投明,轉身投入了我黨。而我黨對其也表示熱烈歡迎。杜聿明在特赦後加入了我黨,但誰曾想就在杜聿明進入我黨準備就任要職時,遠在臺灣的蔣介石卻破口大罵杜聿明是黨內最大的叛徒,十分小氣的他更是直接對杜聿明的妻子進行打壓。無奈之下,杜聿明的妻子只得前往美國定居。當杜聿明知道蔣介石的所作所為時十分心酸,回懟了一句「我投降的是人民」。

相關焦點

  • 杜聿明被特赦,蔣介石大罵其為叛徒,杜聿明怒回7個字
    在抗日戰爭中,我國的國軍真的是不可小視的一股力量,他們曾經為了抗戰的勝利做出了十分重大貢獻,但是在解放戰爭中,很多的國軍卻成為了解放軍的俘虜,杜聿明就是其中的一位。因為改造的良好,1959年的杜聿明被特赦。而當時在臺灣的蔣介石在得知後,卻罵他為叛徒,杜聿明十分生氣的回了他7個字。
  • 國軍將領杜聿明能力平平,為何總被蔣介石重用?
    杜聿明正不得志,便被廖政委派去北上,先往孫國父榻前送信,再奔河南,給國民二軍胡景翼當軍校教官。可倒黴催的,杜指導剛到開封,胡軍長自己竟病死了,辦軍校的事不了了之。杜聿明就此成為盲流,索性脫離革命隊伍,回到陝西老家。先去投奔父親的故交井嶽秀,未受重用。 其時米脂土豪吳寶山,買了個高桂滋旅獨立營的馬甲,正揚旗建軍。
  • 杜聿明的兒子,收到蔣介石特批的500美元,心灰意冷做出傻事
    淮海戰役第三階段,國民黨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被解放軍包圍在陳官莊一帶,不久後杜聿明的30萬大軍兵敗如山倒,杜聿明本人也被解放軍俘虜。杜聿明被俘後,消息很快就傳到國民黨後方,當時身處上海的杜聿明的妻子曹秀清立刻帶著3000美元前往南京,要求面見蔣介石。
  • 中國遠徵軍和淮海戰役的失敗是杜聿明的責任嗎?他都有什麼戰績?
    杜聿明先後參加了北伐戰爭、圍剿紅軍革命根據地、長城抗戰等一系列戰爭,並由於其優秀的表現,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已經被授予少將軍銜。蔣介石和杜聿明全面抗戰爆發後,擔任中國第一個陸軍裝甲兵團團長的杜聿明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第二年,裝甲兵團整編為第二百師,杜聿明成為了中國第一支裝甲部隊的師長。
  • 杜聿明:19歲娶大2歲農村姑娘,三個排長勸他休妻娶女學生被拒
    孫中山逝世後,國內政局更加惡化,這就如一間房屋的支柱塌了,整個房子都搖搖欲墜,,當時的中國就是這樣,因為孫中山就是那根柱子。孫中山代表的是革命派,另外還有一派是保守派,孫中山的逝世一方面使國民黨內矛盾叢生,另一方面也使保守派感覺有機可乘。
  • 《特赦1959》講述新中國第一次特赦
    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特赦。1949年,新中國成立,黨中央指示將關押在全國各地的蔣介石集團高級戰犯轉入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集中關押,其中包括杜聿明、王耀武、黃維、宋希濂等國民黨將領。在改造和反改造的艱難博弈中,戰犯們的思想認識逐漸轉變。
  • 杜聿明談遼瀋戰敗:蔣介石3年換3帥,只信浙江人,搞亂東北軍心
    熊、杜之間關係比較融洽,配合的還算默契。杜聿明後來回憶說,那大概是東北軍政局面最好的時候。但後來東北軍事形勢慢慢變化,杜聿明戰略考量上出現一定偏差,過高估計東北國軍戰鬥力,一味窮追猛打,而忽視了已控制地區的經營,以及軍隊整訓,導致後期攻擊乏力。到1947年上半年,東北解放軍在局部發動反攻,國民黨軍佔領的地區又慢慢縮小。
  • 杜聿明晚年回憶:淮海戰役時,先打此人可獲勝,被蔣介石直接否決
    眾所周知,在國民黨將領中有很多尸位素餐的人,他們大多迂腐之極,在其位不謀其政,導致軍隊戰鬥意志薄弱,這也是解放軍在短短數年間就扭轉劣勢的關鍵因素。 但是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軍的杜聿明,是少見的有戰略頭腦的將帥之一。因為在戰役發生前,他就對華東戰場的國共勢力有著準確的預判和分析,並且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出了預警。
  • 為接手東北,偉人派林總出馬,而蔣介石派此人接管,杜聿明是副手
    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領導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匯聚在東北,因為當時的東北不僅是個大糧倉,同時也是戰略咽喉,工業發達,交通便利,因此毛主席派林總出馬奪取東北,而蔣介石也不甘落後,派遣此人接手東北,而且讓杜聿明給他當副手。這個人是誰呢?
  • 淮海戰役結束後,蔣介石麾下四位高級將領,各自結局如何
    前後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的戰役,華野與中野全體將士們都會殲滅敵軍一支王牌兵團與者擊斃司令員。而這些部隊與將領都是屬於蔣介石的嫡系。不過,蔣介石為了贏得這場戰役的勝利,可是下了血本,把棺材本錢都押上了。投入了全部精銳之師,把能徵善戰之將也全部派上戰場,為他打天下。
  • 上海出品《特赦1959》央視播出收視率第一,國內首部以「特赦」為...
    圖為《特赦1959》海報。(片方供圖) 上海出品、國內首部以「特赦」為主題的電視劇《特赦1959》,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展播作品,《特赦1959》自開播以來,平均收視率超過1%,收視排名多日位居全國同時段第一。
  • 央視《特赦1959》首播及格,趙恆煊等戲骨搶眼,張鐸不落下風
    抗戰神劇《老虎隊》就是代表作之一,早在2017年就製作完成,在地方臺賺個盆滿缽滿後順利登上央視。 央視播出的獻禮劇在主題方面,告別了此前「抗日」,而是把焦點轉向了「內戰」,《老虎隊》聚焦解放戰爭,《可愛的中國》聚焦反圍剿戰爭,就連反應共和國石油人歷史的《共和國血脈》也不忘記「黑了」國民黨一把。
  • 淮海戰役期間,蔣介石和杜聿明的三大矛盾,註定了國民黨的失敗
    雖然國民黨政治上的反動性決定了其必然覆滅的命運,但在淮海戰役中,進行戰略決策和戰役部署的國民黨國防部(也就是蔣介石),和具體實施部署並實際指揮作戰的國民黨徐州「剿總」(也就是杜聿明)之間,也存在嚴重的分歧和矛盾,這就直接影響到了國民黨軍的作戰,也是國民黨在淮海戰役慘敗的重要原因。
  • 國軍5大將領,除杜聿明外,蔣介石最器重誰?
    在國民黨軍隊中,蔣介石為國軍核心人物,雖然是從黃埔軍校出來的,但是其作戰指揮才能有所欠缺,不過他手下也是擁有許多強兵猛將,其中最出名的有國軍五大將領,這裡面他最器重誰呢?國軍五大將領有哪些?一、杜聿明杜聿明是蔣介石麾下最熟悉的將領之一,著名的抗日將領,畢竟他不僅在國內打過仗,還去國外打過!中國遠徵軍的將領人才,而且還是唯一一個把林彪給為難住的將領,在東北地區如果他沒有被換下,很可能林彪還會吃他的虧。
  • 1959年特赦,杜聿明王耀武等出去了,剩下的人卻炸了鍋
    1959年特赦,杜聿明、王耀武、曾擴情、鄭庭笈、宋希濂、楊伯濤、陳長捷、邱行湘、周振強、盧浚泉等第一批獲得了自由,連續劇《特赦1959》劇情到此結束,實際上接下來的事更熱鬧,名單一公布,功德林戰犯管理所裡就炸了鍋,沒被特赦的,幾乎所有人都是一種表情:不服——我的表現不比他差,為什麼沒有我。
  • 蔣介石的心腹大將杜聿明被俘後,他是如何評價粟裕的?
    小編今天就來講一講杜聿明戰敗後是如何評價粟裕的。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早已經是強弩之末,而解放軍節節勝利。淮海戰役,杜聿明沒能保持住自己的好名聲,他敗了,還被俘虜了。一個將軍,戰敗了,自己當然是無顏面對自己的上級,更沒有臉面面對自己的下屬和戰士們。他一心想著自殺,以死殉國。
  • 特赦1959裡面的特赦名單有誰 特赦人員結局怎麼樣是好是壞
    特赦1959裡面的特赦名單有誰 特赦人員結局怎麼樣是好是壞  杜聿明和王耀武等人獲得首批特赦,並且被安置在北京飯店裡。這些人員被特赦之後,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開始新生活。  《特赦1959》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主演講述了關於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對於國民黨高級官員教導安排,期間發生了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  王英光是一名優秀的軍人,新中國成立後,上級安排他接受一項重要的任務,成為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所長,裡面關押的都是國民黨的高級官員,他們戰功磊磊,王英光與他們進行激烈地周旋。
  • 江蘇有個「小蔣介石」,黃埔模範生,功德林勞模,是同一個人嗎?
    蔣介石滿意地點頭一笑,扭過頭去,跟左右隨從說:「邱行湘是黃埔的模範生,日後一定是模範將領,是黃埔學生的典範。」許多朋友都知道蔣介石的用人之道:黃埔、陸大加上江浙同鄉,邱行湘出身黃埔,江蘇籍貫,三個要素裡面他佔了兩個,受蔣介石器重那是必然的。
  • 戴安瀾的部下鄭庭笈,1959年被第一批特赦,晚年結局如何?
    過去有很多被俘的國民黨高官都被關在那裡,不過國家並沒有將他們關一輩子,接受改造以及在思想上已經有了新覺悟的國軍將領大部分都得到了特赦。1959年,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開始固定特赦戰犯,杜聿明、王耀武等人就是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在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當中,有一位戰犯名叫鄭庭笈,他曾是民族英雄戴安瀾的部下,戴安瀾犧牲後,正是由鄭庭笈指揮,200師殘部才能安全撤退回國。
  • 他是殺害瞿秋白的兇手,官拜兵團司令,俘虜後卻被首批特赦
    兩人在學校期間關係很好,畢業後又一起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的戰爭。宋希濂後經陳賡介紹加入共產黨。就在1926年爆發"中山艦事件"後,蔣介石要求黃埔學生站到軍中。陳賡不願意加入國民黨,脫離了國民黨,而宋希濂則相反,他不願意離開國民黨,於是放棄了自己的共產黨身份,從此兩人站在了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