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測驗的種類
1.聯想測驗:讓受測者說出某種刺激所引起的聯想內容,如羅夏克墨跡測驗;
2.構造測驗:讓受測者根據他看到的刺激編出一套含有過去、現在、將來等發展過程的故事,如主題統覺測驗;
3.完成測驗: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材料等,讓受測者自由補充,使之完整,如句子完成測驗;
4.排選測驗:讓受測者在一些故事或材料中進行選擇,或按照自己的偏好進行各種排序,如湯姆金斯—霍恩圖片排列測驗;
5.表露測驗:讓受測者利用某種媒介(繪畫、遊戲、沙盤、心理劇等)自由地表露自己的心理狀態,如房樹人測驗。
常用的投射測驗
(一)羅夏克墨跡測驗
羅夏克墨跡測驗是由羅夏克創製的,於1921年正式發表。通過向被試者呈現標準化的由墨漬偶然形成的模樣刺激圖版,讓被試自由地看並說出由此所聯想到的東西,適用於個別施測。然後將這些反應用符號進行分類記錄,加以分析,進而對被試人格的各種特徵進行診斷。該測驗有10張墨跡圖,包括5張黑白圖片、3張彩色圖片、2張黑色+鮮紅色圖片。從一般反應部位、反應的決定因素(形狀、運動、濃淡、色彩)、反應的內容、反應的獨創性這四個方面進行評分和解釋。可預測人們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以及確定被以人際意義評價和描述的個體。是當今世界運用最廣的投射測驗,但評分困難,對主試要求很高。
(二)主題統覺測驗
主題統覺測驗簡稱TAT,由莫瑞和摩根創製的。它的基本原理是向受測者呈現一系列意義相對模糊的圖卡,並鼓勵他們按照圖卡不假思索地編述故事。就測驗內容而言,TAT比羅夏克墨跡測驗的組織和意義要明確,但TAT和羅夏克墨跡測驗-樣,對受測者的反應不加任何限制。解釋分數有兩個基本假設:一是主人公的歸因(需要、情緒狀態和情感)代表著受測者人格的傾向性;二是受測者所統覺的環境壓力也代表著過去、現在和將來。TAT 假設對模糊情境的解釋傾向與自己的經歷和願望一致,講述故事時利用了自己的經歷,並且在故事中表達了自己的情感與需要。
(三)內隱聯想測驗
內隱聯想測驗的基本範式
內隱聯想測驗是用來測量人們對特定對象的內隱態度的定量方法。它的基本操作範式是在計算機屏幕左上方和右上方分別呈現一個類別標籤,而在屏幕的中央依次呈現刺激(如目標詞或屬性詞),被試需按指導語儘快將刺激進行辨別歸類並做出按鍵反應,計算機自動記錄其反應時和正誤反應。
內隱聯想測驗的理論基礎
支持內隱聯想測驗的主要理論是雙重態度模型。該理論的核心假設是:人們對同一態度對象能夠同時存在兩種不同的評價,一種是可被人們明確地意識到的,並可以自我控制的態度(外顯態度);一種則是無明確意識的、可被自動激活的態度(內隱態度)。
內隱聯想測驗的應用
內隱聯想測驗利用反應時指標,通過要求被試在態度對象與態度屬性間快速反應,有效地降低了被試反應中意識的監控作用,而且即使被試不願意表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也可通過反應時數據揭示其對特定對象的認知評價和內隱態度。此外,內隱聯想測驗融合了實驗設計的基本思想,設置了相容組和不相容組,並且利用反應時的差值作為測量指標,最大限度地排除了個體本身反應快慢的影響,減少了個體差異對測量結果的影響,較為純淨地反映了過去經驗的強度。由於IAT及其變式的上述特性,IAT 自從發布以來,被廣泛地應用於社會認知幾乎所有研究領域,包括認知偏見和刻板印象、社會認同、自尊、自我概念、病理心理學以及消費者態度等。
C16 測量應用實務
測量在教育評價中的應用
(一)在測量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狀況中的應用
評價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在教育評價中居於主導地位,它至少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1.摸清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任何一種 成功的教育,如果不是建立在尊重學生已有的學習和發展狀況的基礎上,是不可行的。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更要了解學生。
2.弄清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是評價教育過程中不同階段成效的依據。比如在單元、期中、期末學習後,為了檢驗教育工作的好壞,便少不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狀況,它是前一段工作的結束,又是進一步開展教育工作的基礎。
3.弄清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是評價一種新的教育思想、 教育措施、教育技術等有效與否的重要舉措。為了不斷提高教育工作的水平,進行各種教育研究是不可少的,而任何一項方法和措施的終極目標都是塑造和培養人。
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的評價主要包括學生的品德、學習能力、創造力、學習成績、職業興趣、性格、氣質、心理健康狀況等。
(二)測量在教師與管理者評價中的應用
1.教師的資格評定,即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是否達到基本要求,專業知識包括文化知識和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2.教師教學藝術水平的評定,即教師的教學能力;
3.教師管理水平的評定,即教師在學生班級管理方面的能力;
4.教師的個性評定。
其中,教師的資格和教學藝術水平是其中的核心內容。
每日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