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什麼信號?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什麼信號?



  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

  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日前,中芯國際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從北京時間2020年12月4日開始的60天後,美國人士不可買入公司證券;365天後,美國人士不可交易公司證券。

  中芯國際12月4日早間公告表示,公司是獨立營運的國際性企業,投資人、客戶等利益相關方遍及全球。本公司一直堅持合法合規經營,並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其服務和產品從未涉及任何軍事用途,皆用於民用及商用。公司強烈反對美國國防部的決定,此舉反映了美國國防部對本公司業務與技術最終用途的根本誤解。公司會繼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積極的交流溝通。

  投資近500億加碼12吋晶圓製造

  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於2020年12月4日(交易時段後),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合資企業的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各自同意出資25.5億美元、12.245億美元和12.255億美元,分別佔合資企業註冊資本51%、24.49%和24.51%。

  合資企業的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技術測試;集成電路相關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及設計服務;銷售自產產品(對須根據相關法律審批的項目,將按照相關機構核定的審批內容開展業務活動)(受限於市場監管機關最終審批及備案的內容)。

  合資企業的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

  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於2019年10月註冊成立,透過股權投資,主要投資於集成電路產業的價值鏈,其中以集成電路晶片生產、晶片設計、封裝測試以及設備及材料為主。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有27名基金投資者,包括中國財政部(為單一最大股東,持有11.02%持股權益)、國開金融(持有10.78%持股權益)、成都天府國集投資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7.35%持股權益)、武漢光谷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中國菸草總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浙江富浙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及一組19名股東(各持有少於7%持股權益,當中包括公司、合夥企業及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亦莊國投創立於2009年2月,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審計局全資附屬公司。作為一家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而成立的國有投資公司,亦莊國投可提供創新金融服務以滿足當地企業發展需要。通過長周期戰略投資,同時搭建全流程的母基金體系,並依靠其市場實力,發展多元化的產業投資及金融服務,旨在促進集成電路發展,以創造智能產業集群。於本公告日期,亦莊國投持有中芯北方5.75%股權。

  「本公司認為,成立合資企業可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和客戶需求,有助本公司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精進晶圓代工服務,從而推動本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中芯國際在公告中表示。

  集成電路國產替代加速

  近兩年來,受到國際貿易形式變化等影響,國內對於集成電路產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從產業發展上看,國產替代的腳步正在加速。

  開源證券分析師劉翔指出,中國集成電路未來將保持高速發展。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8 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最大的三類應用市場為網絡通信領域、計算機領域及消費電子領域,合計佔比 79%。未來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子化、自動化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物聯網、5G 等新興領域的不斷擴展,集成電路的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應用領域將不斷延伸。據中芯國際投資者關係報告披露數據,中國集成電路 IC設計/IC製造/IC封測市場規模預計將由2009年的39.52億美元/40.51億美元/72.94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857.33億美元/864.17億美元/590.13億美元。

  劉翔表示,近年來,國內也相繼出臺產業政策,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集成電路產業。2014 年 6月,國務院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明確了集成電路產業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 16/14nm 製造工藝實現規模量產,2030年集成電路產業鏈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發展梯隊,實現跨越發展。

  事實上,中芯國際等國產半導體企業近兩年經營確實體現了比較好的趨勢。

  中芯國際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76.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71%,環比增長12.99%;單季歸母淨利潤約16.94億元,同比增長105.54%。晶圓生產製造為公司主營業務,營收佔比約85%-90%,其中超過50%收入來自55/65納米與0.15/0.18微米兩類晶圓。公司先進位程工藝水平穩步提升,產能轉化業績能力不斷增強,下遊5G及AIoT領域增量發展帶給公司業務增長廣闊空間。

  東吳證券分析師王平陽分析,目前,中芯國際在先進位程方面已取得長足的進步,但距離業界頂尖企業還有一定技術差距。對標業界龍頭臺積電,中芯國際未來有望在先進位程研發、先進設備配套和資本支出等方面進一步突破,從而提升公司在全球晶圓製造產業的市場地位和份額。中芯國際處於半導體產業鏈的晶圓製造環節,其上遊包括各類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環節,下遊為半導體封測環節。未來,中芯國際在先進位程研發、先進設備配套和資本支出等方面的推進,也有望推動我國半導體產業鏈的完善。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527)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此前剛被美國「拉黑」,什麼信號?
    來源:券商中國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10件大事影響A股: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 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拜登一句話引爆,道指重上3萬點  12月4日,美股三大股指齊創新高,截至收盤,道指重回三萬點之上,報30218.26點,漲248.74點,漲幅0.83%。納指報12464.23點,漲87.05點,漲幅0.70%。標普500指數報3699.12點,漲32.40點,漲幅0.88%。上周,道指累計漲1.03%,納指漲2.12%,標普500指數漲1.37%,均已連漲三周。
  • 「豪擲」500億元中芯國際加碼晶圓製造
    近日,中芯國際又來一項大動作,聯合大基金二期狂砸500億元投建12寸晶圓製造。實際上,晶片缺貨風波愈演愈烈已是不爭的事實,此前晶片代工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就表示,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機構稱未來四年晶圓產能擴張將延續,至2024年每月晶圓產能將增長35%。
  • 斥資500億!中芯國際聯手大基金 A股受益名單梳理
    (原標題:斥資500億!中芯國際大動作,聯手大基金 A股受益名單梳理) 日前,中芯國際又來一項大動作,聯合大基金二期狂砸500億元投建12寸晶圓製造。
  • 中芯國際被美國制裁!能為華為代工晶片了嗎?沒想到還憋了個大招
    對於這些關於華為晶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要給中芯國際施加不必要的壓力。目前,中芯國際依然不能為華為代工晶片,但這不能怪中芯,因為我國在晶片製造相關方面欠帳太多,無論是設備和材料很多都依賴進口。沒想到中芯還憋了個大招雖然中芯國際被美國制裁,但目前也只是被美國列入「投資黑名單」,就像中芯公告回應說的,這個對本公司運營沒有重大影響。也就是股市上受點損失,這個還不算什麼,然而中芯國際隨後發布的公告更令人驚喜。
  • 如何再造一個中芯國際?|臺積電|梁孟松|中芯國際|晶圓|華虹集團|...
    大陸晶圓製造的排頭兵當然,單論 2019年資本支出,按照華虹集團150%的資本支出和製造主業營收比來計算,華虹集團的24億美元更多,但當前中芯國際無疑處於領先。首先,中芯國際是目前大陸唯一量產14nm工藝的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貢獻約1%的收入。
  • 700億大白馬暴雷,中芯國際放大招,券商唱多A股!
    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 斥資500億投建合資企業中芯國際4日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中芯國際投資建廠大力生產12寸晶圓
    中芯國際作為中國芯近期被關注最多的公司之一,三番五次被美國打壓。不過最近中芯國際持續加大投入,聯合亦莊國際投資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投資500億元建廠,振奮了行業的決心。據企查查信息顯示,日前中芯國際正式成立了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這個企業就是12月4日中芯國際公告的50億美金投資的公司。
  • 中芯國際募資或超500億元:戰投認購50% 網下申購倍數達165倍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芯國際募資或超500億元!戰投認購50%,網下申購倍數達165倍原創 孫翔峰中芯國際科創板IPO再創紀錄!7月5日下午,中芯國際披露了發行公告,公司發行價格確定為27.46元/股。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中芯國際本次發行網上申購日為2020年7月7日。
  • 硬科技投向標|中芯國際聯手大基金投向12英寸產能 聯發科正和美國...
    《科創板日報》(上海,宋子喬)訊,本周,硬科技領域重要消息包括:中芯國際聯手大基金投向12英寸產能;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正在籌劃;多方正加緊制定和出臺2021年5G建設和產業發展規劃;聯發科正和美國商務部就恢復榮耀供貨進行評估。
  • 除了中芯國際(00981)內地還有哪些晶圓代工廠?
    上周中芯國際(00981)在國內A股科創板上市,當天就創造了6500億市值的神話,將晶圓代工這一大眾並不熟知的產業帶到了大家的眼前。我們談論了太多這家國內龍頭企業,以至於疏忽了其他中國大陸的晶圓代工廠。他們或發展自己的特色工藝,或不斷向先進位程進發,用自己的一份力量點亮大陸晶圓代工產業。
  • Crocus 與中芯國際籤署技術開發和晶圓製造協議
    共同研發高溫MLU的應用技術 美國加州 SANTA CLARA 和上海2011年12月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Crocus科技,領先的強化磁性半導體技術開發商,和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紐約證交所代碼:SMI,香港聯交所代碼:0981.HK),中國內地較大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
  • 除中芯國際以外,中國內陸還有這些晶圓代工廠
    來源:網絡整理 上周中芯國際在國內A股科創板上市,當天就創造了6500億市值的神話,將晶圓代工這一大眾並不熟知的產業帶到了大家的眼前。 我們談論了太多這家國內龍頭企業,以至於疏忽了其他中國大陸的晶圓代工廠。
  • 比特早報: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擴產晶片,ATM減少近70000臺
    2020年12月7日,昨夜今晨,科技圈都發生了哪些大事?行業大咖都拋出了哪些觀點?比特網為你帶來值得關注的科技資訊: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擴產晶片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簡稱「大基金二期」)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
  • 美國出口管制之下,中芯國際擴產受限!客戶並未轉單?
    今年11月11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了2020年Q3財報,其單季營收首超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淨利潤也同比大漲122.7%達2.56億美元。但是就在中芯國際靚麗的三季報業績公布的當天,其港股股價卻下跌了7.23%,財報公布之後的股價至今一直是萎靡不振。即便是在整個晶圓代工行業產能緊張、漲價之聲不斷的情況下。
  • 「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8吋擴到12吋,晶圓代工短缺成啥樣?
    近期晶圓代工產能(特別是8吋產能)緊缺問題已經引發了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普遍關注,因為其已經引發了下遊眾多的相關晶片的缺貨、漲價問題,比如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CMOS圖像傳感器、部分功率器件及MCU缺貨和漲價問題都非常嚴重,甚至部分車廠因缺「芯」而遭遇了停產危機,足見事態之嚴重。
  • 我國再添「猛將」:12吋晶片廠正式投產
    在美國新規之下,我國晶片製造屢遭「卡脖子」。但中國晶片行業化壓力為動力,在高新技術領域不斷突破。繼中芯國際晶片製造技術逐步追上臺積電、三星等全球頂尖晶片巨頭後,我國晶片製造行業又添一員「猛將」。據證券時報12月21日最新報導,士蘭微宣布,該公司斥資170億元投建的12吋晶片生產線,已於今日(12月21日)正式啟動生產。
  •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晶片?(附30強晶圓代工廠)
    目前業界所謂的6寸,12寸還是18寸晶圓其實就是晶圓直徑的簡稱,只不過這個吋是估算值。   與Fabless相對應的是Foundry(晶圓代工廠)和封測廠,主要承接Fabless的生產和封裝測試任務,典型的Foundry(晶圓代工廠)如臺積電、格羅方德、中芯國際、臺聯電等,封測廠有日月光,江蘇長電等。
  • 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資50億美元擴產晶片 股價早盤高開1.9%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12月7日訊 今日早盤,中芯國際H股高開1.9%,報21.4港元。 消息面上,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簡稱「大基金二期」)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合資企業的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中芯控股、大基金二期和亦莊國投各自同意出資25.5億美元、12.245億美元和12.255億美元,分別佔合資企業註冊資本51%、24.49%和24.51%。其中,中芯控股成立於2015年,為中芯國際的全資附屬公司,主要作為投資控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