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巨頭英特爾發布三季報:取得50年來最好成績 10納米晶片明年面世

2020-12-15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伊凡 美國時間10月25日,半導體巨頭英特爾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英特爾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192億美元,同比增長19%,淨利潤為64億美元,同比增長42%,均超市場預期。此外,英特爾PC和數據中心業務增長勢頭強勁。

「第三季度財報將是英特爾50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在隨後的電話會議上,英特爾臨時CEO Robert Swan難掩激動。「5年前,英特爾決定從一家PC企業轉型為數據中心企業,如今證明,我們的戰略、產品和員工都實現了這個轉型。」

今年6月,從ebay來到英特爾2年時間的Swan臨危受命,接任科再奇,成為英特爾的臨時CEO,繼續英特爾向數據中心的轉型道路。

財報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英特爾的PC和數據中心業務都取得了增長。基於在商業和遊戲上對英特爾性能領先產品的強勁需求,PC中心的CCG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16%,達到102億美元。英特爾為了滿足爆炸性的數據需求和人工智慧這類行業發展所需要的高強度工作量,基於雲計算和通信服務進行了投資,數據中心業務得到強勢發展,其四大部門的業務都取得了增長。DCG業務同比增長了26%,達到61億美元;IOTG(物聯網中心)業務同比增長了8%,達到9.19億美元;NSG(網絡安全中心)業務同比增長了21%,達到11億美元;PSG( 可編程解決方案中心)業務同比增長了6%,達到4.96億美元。

此外,英特爾於去年收購的以色列自動駕駛視覺公司Mobileye也取得了不錯的增長業績,達到1.91億美元的創紀錄營收,客戶同比增長了50%。彼時,英特爾前任CEO科再奇就表示,收購Mobileye的目的在於數據。

作為創造摩爾定律的英特爾,在此次電話會議中也宣布了10納米晶片的進展,稱將於2019年推出。14納米的產量也會在未來的一年繼續增加。不過,由於10納米晶片的產量提高,需要承受與之相關的折舊費,這也將影響到英特爾的毛利率。至於7納米工藝的進度,Swan表示,會繼續投資7納米工藝,但尚未設定時間進度表。

針對分析師所說的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中國需求減弱是否對明年上半年的業績產生影響的問題,Swan表示,中國是英特爾全球供應鏈最重要的一環,目前英特爾正在與客戶們進行溝通,調整全球供應鏈,適應當前的形勢。

相關焦點

  • 晶片轉向定製化!雲計算廠商自行設計晶片,英特爾「out」了?
    芯東西(ID:aichip001)作者 | 溫 淑編輯 | Panken芯東西12月22日消息,長期以來,英特爾、英偉達、AMD等幾大晶片設計「巨頭」瓜分了全球晶片設計市場的大多數份額。而現在,亞馬遜等雲計算巨頭、蘋果等消費電子巨頭,正利用自身的財力推動晶片的優化設計。舉例來說,本月,亞馬遜發布了定製版機器學習晶片AWS Trainium,並承諾AWS Trainium能夠提供比競品更高的性能。此外,亞馬遜此前已為其雲計算部門設計了CPU等其他處理器。早在2016年,谷歌就發布了其自研人工智慧晶片TPU。
  • 美晶片巨頭20G數據洩露:晶片後門實錘!10nm晶片技術曝光!
    近期,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可謂是麻煩不斷,雖然第二季度的財報非常漂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0%,但每當提到這三個字,立馬讓英特爾滿臉惆悵,這就是「7納米」!7月24日,英特爾宣布7nm製程的晶片在生產商碰到了「缺陷」,將推遲6個月上市,甚至可能要到2022年才能上市,這讓英特爾股市一度暴跌16%。
  • 中國晶片巨頭傳來好消息,3納米正在突破之中!
    相信大家對於臺積電並不陌生,作為此次晶片禁令事件中唯一沒有受到影響的晶片巨頭,臺積電最近以來身上的話題也是比較多。臺積電再獲新進展而在實現5納米量產之後,臺積電又有了重大的進展,10月25日,臺積電南科晶圓三納米廠新建工程上梁典禮,正式開始舉行,而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則表示,此次建設這座3納米工廠有著三個重大的意義,首先就是臺積電的技術會繼續向前發展,而臺積電將繼續掌握下一代技術中的領先優勢。
  • 7nm延遲6個月,英特爾的晶片也要外包了
    這一宣布意味著,英特爾第一款基於7nm工藝的消費類產品需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面世,在未來幾年裡,10nm將是英特爾的最佳工藝水平。這一計劃的延遲刺激了英特爾內部的自我反省,促使該公司改變其製造計劃,可能與第三方晶圓廠展開合作。將來,公司將採取英特爾稱之為「務實」的方法,調研內部和第三方晶圓廠,啟用對公司和相關產品有意義的晶圓廠。
  • 全球晶片巨頭出大事:剛剛暴跌1500億
    23日晚間,美股萬億晶片巨頭爆雷,暴跌超11%! 晶片巨頭市值突然暴跌超1500億 疫情之下,英特爾未能交出讓市場滿意的業績報。 23日美股開盤後,英特爾跌超10%,市值蒸發了近250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1500億。
  • 晶片巨頭們2019年的AI晶片之爭會如何?
    不過,隨著晶片巨頭在AI晶片領域有了新的進展,NVIDIA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2019年AI晶片市場會如何?作者將會分三部分進行介紹,本文是第一部分。NVIDIA的領先優勢過去的五年,NVIDIA在數據中心領域成為了規模數十億美元的巨頭,並且沒有一次面對持續且非常強勁的對手,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NVIDIA快速增長的動力來自人工智慧(AI)和高性能計算(HPC)對GPU晶片的需求。
  • 英特爾推出10納米處理器 代號為i3-8121U
    (據Engadget報導)大約兩年後,英特爾終於發布了其代號為Cannon Lake的10納米處理器。代號為i3-8121U。第8代i3-8121U是一款雙核四線程處理器,基礎主頻為2.2GHz,加速頻率為3.2GHz。
  • 微軟將自研晶片,英特爾一夜蒸發850億,市值與英偉達相差8000億
    僅僅7月24日公布2020年第二財季業績後,雖然營收穩健,但7nm晶片推遲使得季報後股價大跌16.24%,僅僅一夜間市值就縮水400億美元。上周五,因有消息稱微軟也將考慮設計自己的晶片,受到這一消息影響,上周五英特爾下跌超6%,一夜之間是市值蒸發130億美元(人民幣850億元)。
  • 戴爾推出首款採用英特爾10納米晶片的筆記本電腦
    戴爾將在美國東部時間星期四上午9點開始訂購第一臺運行英特爾期待已久的10納米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Ice Lake。配備第十代英特爾酷睿晶片的XPS 13可轉換筆記本電腦的起價為999美元。您將能夠使用10nm處理器的Core i3,i5或i7變體對其進行配置。
  • 英特爾的新數據中心晶片將在第一季度實現容量攀升
    1月12日上午,英特爾周一宣布,將在第一季度增加新數據中心晶片的產量,新一代晶片製造技術也將為其今年的重要產能做出貢獻。英特爾是全球最大的PC和數據中心伺服器CPU製造商,但該公司目前的10納米半導體製造工藝和下一代7納米製造工藝的生產能力已經延遲。競爭對手AMD因此能夠搶佔市場份額。 英特爾也受到激進投資者的威脅:私人股本基金第三點(Third Point)正迫使該公司重新評估其製造戰略。
  • 蘋果7納米A系晶片前瞻:較A10縮小三倍,GPU核心更多
    近年來,蘋果晶片代工廠商臺灣半導體廠商臺積電獲利真是一點不少,尤其是2014年蘋果的A8和A8X獨家代工時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儘管A9蘋果稍微分割了一部分訂單交給三星,但到了A10這一點晶片又回歸了獨吃的局面。
  • 潘多拉魔盒被打開,美晶片巨頭形成惡循環?
    對於美國本土的半導體相關企業來說,壞消息可以說是接踵而至,甚至還來的有一些突然,在臺積電正式跨度到三納米以及兩納米工藝製程研發的時候,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卻一直拿不出一款令人滿意的5G替代產品,就連7納米的研發都卡住了脖子為了保證後續的一個正常供應,已經將訂單交付給臺積電了。
  • 三星電子與臺積電的十年戰事:晶片代工巨頭的火藥味越來越重
    今年6月,拓墣產業研究院發布2019年Q2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排行榜,數據顯示,在晶片代工市場整體下滑的局勢下,頭部玩家也不堪重壓,2019年第二季度10大廠商總營收為153.6億美元,同比下降8%。其中,臺積電以75.53億美元的營收位居第一,市場份額高達49.2%,盤踞著晶片代工市場半壁江山,三星電子則以27.73億美元營收緊隨其後,市場份額為18%。
  • 傳蘋果明年推自研高端Mac晶片,性能超越英特爾處理器
    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計劃最早於2021年推出多款自主研發的高端Mac晶片,其性能將超越英特爾最快的處理器。
  • Third Point再度施壓 英特爾最好分拆晶片設計製造部門
    【CNMO新聞】英特爾激進派大股東Third Point此前發信給英特爾董事長Omar Ishrak指出,建議英特爾董事會聘請1名知名投資顧問評估公司戰略,包括英特爾做為一家半導體巨頭,是否打算拆分部分失敗收購資產的可能性。
  • 兩大巨頭相繼離去,曾經PC晶片的老大一年不如一年
    今年M1晶片的出現意味著蘋果自研能力又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在業內幾乎到了無人能級的地步,因為從移動端到PC端的CPU晶片,蘋果已經全部實現自研,放眼全球市場,還沒有哪家廠商能做到這點,而且從明年開始,蘋果桌面級產品也要開始全面換裝M2晶片,屆時,蘋果將和英特爾完成徹底切割,全面擁抱ARM。
  • 英特爾:三個工廠正在全速生產10nm晶片
    14nm即將讓位於10nm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英特爾產能重心已經逐漸向10nm傾斜,接下來的工藝升級肯定是朝著7nm和5nm前進了。 據外媒報導,英特爾在過去幾年裡將其14納米和10納米的生產能力增加了一倍。英特爾產品現正逐漸轉向10nm,目前全球共有三個工廠正在全速生產10nm晶片。
  • 自研晶片亮相 蘋果與英特爾正式分手
    合作了15年,蘋果終於正式向英特爾提出了「分手」:新款Mac發布,且全部搭載蘋果自研的M1晶片處理器。從iPad到iPhone再到如今的Mac,蘋果在硬體產品上的「芯」計劃已經十分明了。對蘋果來說,與其讓英特爾晶片處處掣肘,不如主動出擊,只是對英特爾來說,情況就沒那麼簡單了。
  • 蘋果補齊晶片版圖短板,兩年過渡期後要與英特爾說「再見」
    按照蘋果的規劃,全新系列晶片的過渡將在兩年內完成,這個消息對蘋果目前的合作夥伴英特爾來說,或許不是一個好消息……11月11日,蘋果帶來了今年下半年的第三場發布會,雖然整場發布會時長還不到50分鐘,但內容一點兒不簡單——基於ARM架構的自研晶片M1亮相,同時還發布了三款全新的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高通發布全球首個5納米5G晶片 終端...
    以色列晶片巨頭與合肥籤署框架協議 將建12吋模擬代工廠以色列晶片巨頭TowerJazz公司近日與合肥籤署框架協議,將建設一座12吋模擬晶片代工廠,這標誌其在中國打造生產基地的計劃正式落地。通過此合作,意法半導體將採用臺積電的氮化鎵製程技術來生產其氮化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