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懷水 北京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財稅支持脫貧攻堅有關情況。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稅務部門承擔著重要的任務,也在減稅降費、減輕貧困地區企業經營壓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家稅務總局總經濟師王道樹在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時期,全國稅務系統幫助貧困地區引進企業2332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114萬人。
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
王道樹介紹,財稅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脫貧攻堅的稅收優惠政策。
首先是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對農田水利、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建設運營給予稅收減免,促進完善生產性、生活性、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其次,推動涉農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是脫貧的根本,支持貧困地區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涉農產業,是實現脫貧的重要一環。圍繞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促進農業生產、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促進農產品流通、支持農業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實施了「公司+農戶」經營模式減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農林牧漁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等一系列稅收支持政策,助力貧困地區增強「造血」功能。
三是激發貧困地區創業就業活力。王道樹表示,就業創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國家不斷加大創業就業稅收支持力度,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加大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力度,特別是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稅收優惠政策適用範圍,有力增強了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此外,稅務部門還通過免稅、減計收入、準備金稅前扣除、簡易計稅等多種方式,以農戶和小微企業為重點對象,鼓勵金融機構和保險、擔保、小額貸款公司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支持力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還編發了新版《支持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明確了110項推動脫貧攻堅的稅收優惠政策。
比如在基礎設施建設稅收優惠方面,《指引》要求,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農村電網維護費免徵增值稅。
而在小微企業稅費優惠方面,《指引》明確了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額限額內免徵增值稅、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等措施。
稅務系統幫助貧困地區引進企業2332家
王道樹表示,各級稅務機關選派大批優秀幹部紮根脫貧攻堅第一線,用心、用情、用力開展扶貧工作。2013年以來,全國稅務系統脫離本職崗位專職扶貧的稅務幹部累計3.42萬名,其中第一書記1.05萬名;目前在扶貧一線的專職扶貧稅務幹部仍有1.65萬名,其中第一書記4826名。「另外,還有工作在稅務崗位而承擔幫扶任務的幹部14.57萬名。」
圖片來源:新華社
除了一大批優秀的稅務系統幹部紮根扶貧一線以外,稅務部門在產業扶貧方面同樣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據王道樹介紹,「十三五」時期,全國稅務系統幫助貧困地區引進企業2332家,企業實際投資41億多元,扶持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社5702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114萬人。而在智力扶貧方面,各級稅務局為貧困地區培訓基層幹部16.78萬人次,培養種植、養殖技術人員16.37萬人次。
比如在對青海省平安區和民和縣的定點扶貧方面,稅務總局以「做大消費扶貧、做強產業扶貧、做實智力扶貧」為重點,積極打造特色種植基地,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持續實施鄉村「亮化工程」,為兩個縣(區)援建100多個項目。
王道樹表示,平安區和民和縣分別於2018年9月和今年4月實現「脫貧摘帽」,發揮了總局扶貧工作示範帶動作用。「十三五」期間,全國稅務系統共幫扶8782個貧困村、72萬多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45萬多人,目前全部順利脫貧。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