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退貨有什麼條件嗎?法律對消費者退貨有什麼規定嗎?

2021-01-12 律師在線諮詢

其實關於產品退換的問題,相信大家在生活當中都有遇到過。有些時候大家在商店購買東西以後,可能回家發現不合適,想要進行退換,但是大多數商家都除質量以外,不給消費者進行退換。這種做法明顯違背了消費者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法律對消費者退貨的規定是什麼?

網友諮詢:我前幾天在衣香麗影買了個包袋,買的時候我知道這個包不是衣香麗影品牌的,我花費了289元,第二天用的時候包袋壞了,他們同意給換個新的,昨天我發現包包的底部柳絲了,我就拿回去了,他們說可以換別的款,我沒有同意,我的意見是退貨,今天他們打來電話說給我換了個新的!我的想法是直接退了,新的我也不想要了,因為第一我不相信這個包的質量了,第二,我怕這個包還會柳絲,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雖說包不能用一輩子,但是也不能花幾百塊買個樣子,再壞了我就不能找他們了!我想知道我能不能有權利退貨,依據是什麼?消費者法有沒有這樣的規定?

四川聚仁德律師事務所王偉凡律師解答:

(1)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2)經營者採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位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王偉凡律師補充: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

消費者的權利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第九條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鑑別和挑選。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十二條 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的權利。

第十三條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第十四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

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王偉凡律師總結: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購買了認為不合格的商品後,應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加以認定。如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可據此要求經營者退貨,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相關焦點

  • 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法律要給消費者撐腰
    因為有惡意退貨的畢竟是極少數,消費者也不是吃飽了飯沒事幹,有大把的時間把商品從家裡到實體商店搬來搬去,到時把商品弄壞了,那可不是在無理由退貨範疇之內的嘍!所以,雖有必要用法律形式保護好商家的合法權益,確保無理由退貨的公平性、合理性,以防範極少數無良消費者濫用退貨權,但對這種擔心似不必過分焦慮。
  • 毒APP退貨需先付費,這是違法規定,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從法律角度說,毒APP規定的退貨需先付費之類規定,顯然不合法,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屬於名副其實的「霸王條款」,不具有法律效力。所謂的品控服務成本,並不能成為毒APP違法侵權的藉口。一方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經營者採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作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位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
  • 消費者購買電腦有問題 因開具企業發票無法退貨
    《北京晨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撥通了多家企業官網的客服電話,但得到的回答並不統一。惠普和華為客服人員表示,消費者可以自己選擇開具發票的性質,並不會影響「三包」政策及其他售後服務。但是,聯想官方客服人員和戴爾一樣,表示「三包」服務只針對個人消費者,並不包含企業在內,如消費者開具企業發票,則不享受7天內退貨服務。  那麼,個人購買還是企業購買,跟退換貨有沒有關係?
  • 淘寶升級消費者保障服務體系 推「超七天退貨服務」
    從昨天的測試開始直到今天,在標識浮現的首日,已有近1.5萬淘寶賣家主動承諾並申請提供長達15天的退貨服務。有386萬商品設置了超過7天的退貨服務。  在接下來的3月15日,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正式實施,七天退貨正是此次「新消法「備受關注的一大亮點。淘寶今日也對外表示:「正是由於法律的完善,才能進一步確保網絡購物市場的誠信和健康發展。
  • 網購的商品想退貨,運費誰來承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這樣規定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會選擇退貨,可是,因為退貨而產生的運費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呢?,賣家和買家都各有說法,都不願意掏這筆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王某最近迷上了網購,在網上下了很多單子,這天,她取了一個快遞,拆開快遞的發現是自己新買的裙子,但是裙子下面有一個大洞,這下王某可不樂意了便選擇了退貨。但是,賣家卻要求王某承擔退貨後產生的運費30元。王某對此很惱怒,明明不是我故意要退貨,而是因為衣服質量有問題,沒有辦法穿。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購無理由退貨需買家自付運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懲罰性賠償含精神損害賠償  【規定】草案三審稿針對造成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健康嚴重損害的情形,規定除追究刑事責任外,明確「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 國際品牌OLAY售後問題多 消費者退貨難
    與之相對應的是,有不少國外品牌出現了不同的增速下滑,也有一些消費者開始對大品牌不感冒了。由於對國外品牌關注少,清揚君並沒有做深入了解,但這兩天的一個投訴新聞讓清揚君似乎看明白了一點。近日,有消費者在網上講述了在天貓OLAY官方旗艦店退貨難的問題。
  • 網店標明「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有效力嗎?
    對於小劉所提賣方承諾七天無理由退貨,卻以開封激活為由拒絕退貨,認為賣方欺詐的主張。經查,「七天無理由退貨」雖為法律所規定,但「無理由退貨」並不意味著「無條件退貨」,此處的「無理由」應滿足法定或約定的退貨條件。此案中,雙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均證明H公司在銷售頁面標示了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情況,且兩處標示內容相對醒目,銷售過程中也設置了顯著的確認程序。
  • 消費者「毒APP」上購鞋,退貨卻遭遇難題
    第二天小田就收到了籃球鞋,但在他仔細查看後,發現該鞋與想像中的不同,認為存在較大瑕疵,於是便在 「得物APP」上聯繫客服,要求無理由退貨退款。平臺客服聲稱這雙鞋「屬於出廠正常瑕疵範圍」「不支持退貨」,多次協商無果後,小田將「得物APP」的運營企業上海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告到了崑山法院,要求退貨並退還29999元購鞋款。
  • 擅自拒絕消費者七日無理由退貨 立邦吃3萬元行政罰單
    在其網店內,標題為「立邦內牆乳膠漆彩色小桶水性環保油漆塗料牆面漆夢幻千色」的系列產品的銷售頁面中包含九種對應不同顏色名稱(附編號)的油漆,該頁面中「加入購物車」按鈕下標註有「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拆封后不支持)」的提示內容,針對該系列產品,消費者可通過點選不同顏色(附編號)名稱的按鈕一鍵下單。
  • 網絡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從網絡消費者的「反悔權」角度闡述
    依照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的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由此便可以對上述四種形式做劃分,則只有在C2C、B2C模式下的消費者方為網絡消費者。(二)《消法》規定之「反悔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條第一款規定:國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那麼,消費者的權益具體有哪些呢?
  • 淘寶升級退貨服務:超過7天仍可退貨
    據淘寶官方介紹,該標識表示,這件寶貝所在的店鋪將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優質服務——超過七天,消費者仍然可以享受「退貨服務」。據了解,從昨天的測試開始直到今天,在標識浮現的首日,已有近1.5萬淘寶賣家主動承諾並申請提供長達15天的退貨服務。有386萬商品設置了超過7天的退貨服務。
  • 網店標明「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有效力嗎
    「七天無理由退貨」到底有沒有限制?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綜合審判二庭法官助理周魯閩表示:網購的大部分商品是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的,但有些商品卻不適用此規則,消費者需要特別注意。網購拆封后易影響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拆封后易導致商品品質發生改變的商品;一經激活或者試用後價值貶損較大的商品;銷售時已明示的臨近保質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這類商品較為特殊,需經消費者確認才可不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
  • 網購有「後悔權」 5種情形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解讀]  新修《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採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
  • 網購白酒味道不喜歡能退嗎?消協:消費者可在七日之內無理由退貨
    雖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通過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購買的商品,消費者可以在七日之內無理由退貨,但仍有個別商家給這條規定設置障礙。日前,消費者黃先生就遇到了網購的白酒味道不喜歡,商家拒絕退貨的情況。「雙十一」期間,黃先生在一家網站上看到一則廣告,稱原價1008元的6瓶茅臺鎮荷花酒,只要199元就可購買。
  • 消費者在微信群裡買I ENGLISH英語學習產品 翻譯有誤商家拒絕退貨
    內容提要  消費者通過微商代理購買一款叫I ENGLISH的英語學習產品,代理商承諾可以試用7天,不滿意可退貨。但消費者在第一天就發現短語句子翻譯有誤,於是提出退貨,卻被代理商以已經使用了正式帳號為由拒絕。
  • 大件家具退貨恐難落實 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
    原標題:大件家具退貨恐難落實 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   據信息時報報導,新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定,自今年3月15日起,消費者在收到網購商品的7日之內可以無理由要求退貨。這條新規一經出臺即得到一致好評,可是具體實施 起來又會如何?
  • 小心誤讀規定:「七天無理由退貨」不能濫用
    況且,這位消費者連續七次購買了同一產品,均要求退換貨,這顯然不符合正常的合同交易邏輯。投訴人任性解讀和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規則,已經涉嫌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也有違法律規定「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的根本目的。這樣看來,小夥子對「七天無理由退貨」的規定是有點誤讀了。所謂「七天無理由退貨」其實就是賦予消費者的「後悔權」。但是這個「後悔權」不是可以無條件的、無限使用的,而是在法律的籠子裡。
  • 消費者協會有權對商家進行罰款嗎?
    某超市銷售的電飯鍋存在質量問題,經常有消費者購買後要求退貨,超市總是以各種藉口不給退換,超市的態度終於讓消費者忍無可忍,舉報到消費者協會,消費者協會就此事對超市發出了通告,超市經理認為消費者協會是社會組織又不是工商局,你憑什麼給我發通告,不理你你能怎麼樣。
  • 在超市買衣服,能退貨嗎,如何退?消協告訴你
    近日,[email protected]:家人在超市買了件衣服,但事後又覺得不好看、穿不著,衣服質量沒問題,就是不想要了,能退貨嗎?消協怎麼規定的?什麼類東西可以退貨呢?@菏澤市消費者協會回覆:你好,根據目前掌握的相關規定,消費者在現場購物不適用無理由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