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秒95!消防員負重60斤衝上10樓……

2020-12-27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9年北京消防全員崗位大練兵近日在大興區舉行,2400多名消防員在烈日下,向著自己體能極限發起衝擊。

大練兵並非單純的體能考察,23個科目模擬實戰,既檢驗消防員的業務技能,也考驗他們的團隊配合。

槍炮協同進攻

體現團隊協作的精神

滅火救援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戰鬥,槍炮協同進攻操考驗的就是消防員團隊協作的能力。

在北京消防教育訓練中心的南門外大路上,8名消防員共同參與的槍炮協同進攻操科目在此進行。在起跑線前,停著一輛水罐車,消防員拎著水帶等待開始的口令。

8名消防員需要在140米的距離內,迅速將16盤水帶、一支水炮、兩支水槍,34個接口連接好,最後將水打到155米的指定位置。

「這個科目非常考驗我們的配合,特別像是接口這樣的小細節」。順義消防支隊南法信中隊崔續星中隊長剛剛比完,滿臉是汗,「因為水閥一開,水壓非常大,我們消防員必須跑得比水還要快,不然就很難連接水帶了。」

記者觀察一些隊伍的比賽,因為接口不牢固,水壓一下子便將接口頂開,斷開的水帶就像失控的蟒蛇,搖頭擺尾。「這樣的失誤是要加秒的,我們剛才沒有發生這種情況,成績是1分36秒,算是穩定發揮,我們平時訓練的最好成績是1分29秒。」 崔續星說。

「我們練了半個多月,每天從早上5點,練到晚上10點,每個細節反覆很多次,精確到每個人跑多少秒。」崔續星說,這個科目模擬的是像廠房火災這種大跨度、大空間的救援,消防員到場後需要快速展開工作,「我們越快速穩定地出水,後面的救援就能越及時穩固。」

崔續星當消防員已有11年,在他當消防員的第三年頭偷偷哭過一次,一名被困者被救出,但在送醫前沒有呼吸了,「當時有些自責,是不是我們再快點,他就能活下來了呢?」

自那之後,崔續星就和兄弟們經常偷偷加練,磨練自己的技能,「救援現場,速度和配合就是生命。」

縱深滅火救援

檢驗攻堅克難的能力

如果說槍炮協同進攻操體現了消防員的團隊配合,那麼同樣是團隊科目的縱深滅火救援操,則更多考驗的是消防員在狹小空間攻堅克難的能力。

4名消防員需要扛著水帶水槍穿過設置了障礙物的兩條地籠,將「被困者」救出去,然後將水打到指定位置。

一名消防員先利用電鋸將地籠的鐵門鋸開,瞬間火花四濺。狹窄的地籠僅僅容許一名消防員低頭通過,連轉身的空間都沒有。進入地籠後,一隻水槍進攻,一隻水槍掩護,兩名消防員抬著擔架鑽過障礙擋板後,將被困的假人固定在擔架上,抬著鑽出地籠。

臨近中午,氣溫升至33度,人在太陽下走幾步汗就流下來,穿著戰鬥服比賽什麼感受呢?比賽場地雖然環境嘈雜,但記者稍稍靠近,就能聽到消防員從面罩下發出的急促喘息聲,「呼哧呼哧」。

「戰鬥服加空氣呼吸器一共四十多斤,熱!」 胡嘉坤當消防員5年,來自密雲消防支隊太師屯中隊,比賽一結束,他一把摘掉頭盔,發梢掛著汗珠,小臉通紅。「這個科目模擬的是建築物內、地震等複雜火災現場,我們需要在狹小空間內突破前行。」

「不怎麼累。」19歲的田新去年入伍,是密雲支隊參加該項目的四人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嘴上不喊累,但戰鬥服一脫,他的T恤早已溼透貼在了身上,「真正的滅火救援比這累多了。」

「這個科目我們練了一個多月,但有些需要配合的地方做的不夠完美。」對於已經當了7年消防員,戰鬥經驗豐富的班長林強來說,這一科目雖然只是火災現場的模擬,但也需要認真對待,「訓練的時候吃苦,救援的時候才能輕鬆。」

負重爬10樓

考核高層徒步能力

看完兩個團隊科目,記者來到賽場的另一側,一座11層的訓練大樓下。正在進行的是個人科目,負重爬上31米高的十樓。

所謂負重,除了上面提到的戰鬥服和空氣呼吸器,這一科目還給消防員加重:拎著兩盤水帶,全套下來60斤左右。

消防員在聽到開始的口令後登樓,在十樓的終點處,有人員負責計時。記者觀察到,消防員在比賽中,他們將兩盤水帶夾在身體的一側,另一隻抓著樓梯欄杆,飛速上樓。

在比賽的間隙,記者測試了一下自己的速度,背著三四斤左右的電腦包爬十樓需要多久呢?經歷了前三層樓的輕鬆和後三層樓的腿軟,記者用時為1分32秒,而參賽消防員的最好成績是53秒95!

「這個科目模擬的是樓房,特別是高層樓房著火時,電梯不能用的情況,考驗的是消防員全套裝備負重爬樓滅火的能力。」順義消防支隊南法信中隊的班長黃雪源是上述最好成績的創造者,這一科目的優秀線1分20秒,他超過了26秒多。

「這個成績比我平時好,發揮得不錯。」 對於自己為何能取得這一好成績,皮膚黝黑的黃雪源自信地笑了,「這一科目需要腿部肌肉的耐力和爆發力,我平時在健身房經常練負重槓鈴深蹲,在外面會到一些居民樓爬樓,拿了第一名,算是厚積薄發吧。」

負重爬樓是消防員在滅火救援中經常遇到的情況,黃雪源說,自己曾遇過一起發生在12樓的居民火災,為了儘快滅掉發生在廚房的火,他和同事負重爬樓,「當時腿酸的不行,感覺肺都要炸了。」

為何要帶著兩盤水帶上樓呢?黃雪源解釋道,有些高層居民樓有牆壁消火栓,帶著水帶上樓可以直接展開滅火工作。「有時候我們還會攜帶破拆裝備,那玩意也不輕。」

跑!跑!跑!

挑戰耐力與爆發力極限

奔跑,是今年大比武的一個主題。400米疏散物資救人、搬運重物折返跑、60米肩梯跑、5000米負重跑這些個人科目,更側重於對消防員體能的考察。

400米疏散物資救人科目中,消防員需要先扛著120斤的假人飛奔,中途放下假人,一手拎起一隻32斤的水桶繼續狂奔,最後再換上30斤的煤氣罐,這一項目需要良好的爆發力。

搬運重物折返跑科目,考驗的是消防員在負重情況下的靈活度,每名消防員一手連拎著一個30斤的啞鈴,在近20米的距離內折返4次。

60米肩梯跑科目,要求消防員扛起一個6米長,66斤重的木質梯子,以最快的速度跑完60米,奔跑過程中,梯子觸地則成績無效。在耀眼的陽光下,消防員像一支箭,直奔終點。

這一科目的最好成績由來自朝陽消防支隊豆各莊中隊的消防員李卓創造,9秒30。

「這個也沒什麼訣竅,從去年都冬天到現在,我在中隊天天練。」李卓今年19歲,去年加入消防隊伍,「硬要說取勝的辦法的話,就是跑的時候要人梯同步。」

「一般二三樓著火時,我們會利用這個這個梯子進入建築物內部滅火,也會利用它往下搬運傷者。」李卓說,六米梯在實戰中經常用到,「除了輔助爬樓,有時候上樹也會用到。」

李卓告訴記者,他在最近的一起取鑰匙的警情中就用了六米梯,「老人在廚房裡坐著鍋,結果出門時忘了帶鑰匙,比起破門而入,利用梯子更省時省力,還不破壞門鎖。」

5000米負重跑是最考驗消防員耐力的項目,比賽時間也選擇在了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消防員需要背著20斤的氧氣瓶,圍著操場一圈一圈的跑下來。

「其實跑到最後考驗的是我們的意志力。」 豐臺消防支隊西客站特勤中隊副中隊長劉洪順參加的是60人的指揮員組,他以20分14秒的成績位列第一,「成績說明了我的實力,也驗證了我對這份職業的熱愛。」

相關焦點

  • 95後消防員被00後這樣稱呼,網友:不要叫叔叔哦
    消防員很快用剪破鉗將戒指剪斷。少女的父母說:「還不快謝謝叔叔!」,消防員笑道:我們都是95後,居然叫我們叔叔!網友評論:在時光的淬鍊下,90後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社會的主力,責任的擔當!看著95後們都已經年過二十,成為了一個個頂天立地的國家棟梁。他們樸實的話語和精神時刻感動著無數的人。
  • 花果園消防員負重折返跑200米,第一名53秒65
    為進一步提高花果園專職消防隊隊員的身體素質,夯實體能基礎,5月14日下午,花果園微型消防站1站、2站、17站及20站的隊員們在花果園一期內組織開展了搬運60斤重物折返跑的訓練。訓練中,隊員們熱情高漲,士氣高昂,積極發揚消防隊伍的拼搏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在訓練場地上掀起了你追我趕的熱潮。「今天比平時還稍微慢了一點,爭取下次集訓時突破自己。」
  • 消防員PK外賣小哥,爬樓梯找地圖誰會贏?結局萬萬沒想到
    消防員在日常救援中,需要快速到達事故地點、負重登樓,展開滅火救援;而外賣小哥工作中也要在指定時間內到達目的地,>然後爬樓送餐。第一戰3人接力登上4層訓練塔兩邊分別派出3個人接力登上4層的訓練塔,並且,消防員必須要像日常滅火救援一樣,隨身攜帶60斤左右的裝備登樓,而外賣小哥是空手上樓。到底誰能最先完成比賽呢?
  • 花果園微型消防站組織開展搬運60斤重物折返跑訓練 第一名53秒65!
    負重訓練。為進一步提高花果園專職消防隊隊員的身體素質,夯實體能基礎,近日,花果園微型消防站1站、2站、17站及20站的隊員們在花果園一期內組織開展了搬運60斤重物折返跑的訓練。訓練中,隊員們熱情高漲,士氣高昂,積極發揚消防隊伍的拼搏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在訓練場地上掀起了你追我趕的熱潮。「今天比平時還稍微慢了一點,爭取下次集訓時突破自己。」
  • 19樓著火電梯卻壞了,消防員在36度高溫下背負近60斤裝備跑上樓梯滅火
    今天中午12時05分,杭州消防大隊特勤救援二站接到指揮中心調度稱:在三墩鎮五幸家園南區6幢16樓有濃煙冒出,內部人員情況不詳。接警後,特勤救援二站迅速出動4輛消防車19名消防員趕赴現場救援,指揮中心同時調派蔣村、大關兩個消防救援站增援。
  • 高溫炎熱消防員出警歸來暈倒: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
    高溫炎熱消防員出警歸來暈倒: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這幾天全國各地天氣持續高溫,在初夏時分就感受到了酷暑的炎熱。基本上從上午九點開始太陽就已經毒得讓人受不了,這樣的天氣讓人連出門的心情都沒有了,只想呆在陰涼處。
  • 一分鐘 消防員能幹什麼?
    一分鐘 消防員能幹什麼?對於你一分鐘很短,稍縱即逝可對於消防員來說一分鐘足足60秒,連接著生與死(湖北省消防救援總隊隨州支隊)一分鐘他們能穿好戰鬥服,消防車駛出車庫
  • 負重13公斤跑百米僅需18秒(圖)--新法制報
    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的百米跑道上,滅火救援攻堅組的隊員們一邊吶喊一邊奔跑,他們的身體成拉縴狀傾斜向前,因為在奔跑的同時,他們還帶著13公斤重的水帶。  舉起50公斤槓鈴深蹲20次,將重達75公斤的兩盤注了水的水帶拖拽60米的距離……像「400米綜合體能訓練操」這樣的操法,在外人看來是魔鬼訓練,但卻已經成為攻堅隊員的家常便飯。
  • 長城上的環衛工:一天背兩趟,一趟負重70斤
    長城上的環衛工:一天背兩趟,一趟負重70斤 10月1日,北京。
  • 火藍尖兵郎進林:在隊一分鐘,幹好60秒
    火藍尖兵郎進林:在隊一分鐘,幹好60秒 2020-12-10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溫下的堅守④】電網巡線員楊沂霖每天負重10斤步行5公裡
    編者按:入伏後首日,淄博室外溫度最高達37℃,行人走在路上都加快了步伐,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工作免不了同「高溫」打交道,馬路邊清掃道路的環衛工人、鋪設道路的施工者、衝進火場的消防員、高空作業的安裝工......360行總得有人去做,持續的高溫下,這樣一群工作在
  • 她60歲開始健身,72歲時負重平板支撐140斤,硬拉270斤,完爆99%的...
    她60歲開始健身,72歲時負重平板支撐140斤,硬拉270斤,完爆99%的年輕人! 今天就給大家 介紹一位70歲的肌肉奶奶, 堅持健身10年多的她,
  • 武警魔鬼周訓練:每天訓練18小時 人均負重60斤
    看法新聞記者獲悉,此次「魔鬼周」極限訓練歷時7天,在平谷區山林地帶開展,每天訓練不少於18個小時,人均負重60斤,全程無熱食供應,隊員飲水靠自製淨水器現地取水。特戰隊員上高峰、下河流、穿毒障、越山林,共完成山地行軍、長途負重奔襲、化裝潛伏、公交車反劫持、叢林補殲、掏窩斬首、極限攀登、綜合耐力等50個實戰技能課目訓練,摩託徒步行軍500餘公裡。
  • 消防員接連扛著120斤假人30斤液化氣罐跑400米
    楚天都市報9月6日訊(記者陳俊 通訊員曾好 王光輝)烈日當空,400米跑道上,輪番扛著120斤重的假人、32斤重的泡沫桶、30斤重的液化氣罐奔向終點。9月3日至4日,恩施州消防救援支隊練兵比武對抗賽上,消防員賽場亮劍,汗透重衣燃爆全場。
  • 衝上熱搜!消防員用口罩給獲救男孩蒙上眼睛,讓被困女子踩自己身上...
    公共監控顯示,坍塌瞬間全程用時僅2秒據人民日報報導,目前,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已投入9個支隊的輕重型搜救隊、170輛消防車、853名指戰員、9頭搜救犬及生命探測儀等救援裝備,將坍塌現場劃分6個救援區域,正在9個作業點全力打通救援通道,同時5個小組持續不斷開展生命跡象搜尋。
  • 10 秒磨茶60秒萃取1000 種客制設定,黑科技讓你喝上臺灣好茶飲
    新升級的廈門明發旗艦店,還有專屬的品茶區,進店後有專業的手衝人邀請你坐下來,品尚這樣一杯好茶。為了展現茶葉最大的延展性與多變的樣貌,吃茶三千將梨山烏龍茶特設計成五款烘焙程度—輕烘焙、輕重烘焙、中烘焙、中重烘焙、重烘焙。並以國際標準比賽評鑑的標準,3克茶葉,95°開水,6分鐘衝泡,沖泡出最清澈甘甜的茶湯。
  • 新中國成立後有636名消防員犧牲:這才是真的高危行業!
    每個消防員都有三個謊言。 三個謊言,是對家人說的:「不苦」「不累」「不危險」。 你知道嗎?消防員的一身裝備重達50斤,是一個成年人的體重。 而有時,火災導致電梯無法運行,他們需要扛著這身裝備,徒步到十幾層,甚至更高的樓層。
  • 53歲任賢齊甩肉成功,200斤的體重秒變型男,網友:王者回歸!
    53歲任賢齊甩肉成功,200斤的體重秒變型男,網友:王者回歸!5月23日,53歲的任賢齊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組照片,上面配文暫別油膩大叔,回歸戰鬥模式。積極運動加飲食調整,僅僅花了4個月的時間,甩掉60斤肉,終於瘦回了帥哥模樣,要不說,肥和瘦真的就是兩個人呢。據說這4個月,他每天只吃兩頓飯,並且每天健身2個小時,天天吃的飯也都是雞蛋清和水煮菜等低熱量的。
  • 《烈火英雄》:致敬消防員——離我們最近的英雄
    近年來,大眾對「主旋律電影」的刻板印象已漸漸打破,這次《烈火英雄》刻畫的是「離我們最近的英雄」——消防員,影片大規模展現了史無前例的火災場面和英勇熱血的消防救援。在被大火圍住,九死一生的時刻,馬衛國帶領的消防中隊用身體做防線,視死如歸地守衛著身後的陣地。
  • 加強體能訓練 大英消防員負重30斤折返跑
    為進一步提高指戰員體能素質,全面備戰全員崗位大練兵考核工作,激發指戰員們的訓練熱情,11月18日,大英縣消防救援大隊文體路消防救援站開展搬運重物折返跑訓練,消防員們需搬運30斤重物進行5*40米折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