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郎進林
郎進林
重慶萬州人
1993年7月出生
資陽市消防救援支隊
興旺路特勤站消防員
三級消防士
在崗一分鐘,幹好60秒。這是郎進林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任何簡單的事情,只要做到極致,就能成為這個行業的精英。努力是一個無法量化的虛詞,如同「一萬小時理論」一樣,不是所有簡單的重複都能稱之為努力。
真正的努力是:努力鑽研比誰都刻苦,而且鍥而不捨,持續不斷,精益求精。有閒工夫發牢騷不如前進一步,哪怕只有一寸努力,也能向上提升。
在這種精神引領下,從2012到2020,從19歲到27歲,8年時間裡,郎進林在省、市消防救援隊伍單兵比武中拿下了11個第一名,3個第二名,2個第三名,成了隊中名副其實的奪冠王。8年16枚獎牌,「有比武,必有他,有獎臺,必有他」。獎牌的背後,是對每一個動作鑽研、精益求精的刻意訓練1000次以上。
郎進林的爺爺是曾是一名解放軍,叔叔又是一名消防員,在郎進林心裡,他一直夢想像爺爺和叔叔一樣,做一個為國為民奉獻的人。在爺爺的影響下,2012年,郎進林成了一名消防員,被分配到四川省資陽市消防救援支隊。離家前爺爺只說了一句:「去了,好好幹,別慫。」 這是典型的川渝人思想「簡單、直接,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來到消防救援隊伍後,郎進林一直記得爺爺的囑咐:要做,就做最好。在每次訓練中,他總是拼盡全力。無論是負重跑,還是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深蹲、單雙槓……每一個單項他都力爭做到最好!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公平的,每付出一分的認真,都會有一寸的收穫!作為消防員,每一次辛苦的技能練習,都是為了減輕自己在救援時的無力感。
2017年8月18日,成渝高速路資陽段發生汽油槽罐車重大洩漏事故,資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接警後迅速出動,郎進林作為消防車駕駛員也隨隊出徵。
如果說消防員從警鈴響起,著裝下樓到登上消防車的45秒,挑戰的是消防員的動作極限,那麼,消防車駕駛員從出車到抵達現場,挑戰的便是「駕駛技術」的極限。
在駕駛消防車前往洩漏現場時,遇見了大塞車,本就只有兩車道的成渝高速,被堵到水洩不通,消防車完全無法通行!
郎進林果斷停車,和同車兄弟們用手抬、肩扛的方式將泡沫一桶一桶扛到現場。一桶泡沫的最輕重量是25kg,如此反覆數次,那天,他不記得他們往返了多少次,也不記得自己扛了多少桶,只知道手、肩都磨破了,腳起了無數血泡。即使到現在,他仍然能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洩露的汽油味道,還有噁心、頭暈、皮膚過敏的身體不適感。
2013年「4·20」 雅安蘆山地震
2016年「5·21」沱三橋索塔倒塌
2017年「8·8」九寨溝地震
2017年「8·18」成渝高速汽油槽罐車洩漏
2019年「6·17」宜賓長寧地震
2020年「3·30」到西昌、上木裡
每一次救援的現場,都有郎進林的身影
今年的12月,郎進林即將結束他8年的消防員生涯,作為今年就要離開這支隊伍的老隊員,他本可以不參加這一次2020年度全省第二屆「火藍尖兵」比武競賽,保持他「比武必奪牌」的記錄。
但而他卻堅定地站在了訓練場上,每一次操法他都力求做到最好,在完成自己的訓練時,還不忘向年輕隊員傳授自己多年比武累積的經驗。
別人問他為什麼要參加這次比武時,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道:「在隊一分鐘,幹好60秒,這是我最後一次比武了,我要幹好它。」
從19歲入隊,一句簡單的話,堅持了8年,2920天,70080小時,每一分、每一秒,郎進林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承諾!
當問到離隊後想做什麼時,郎進林說:「回去後,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為家鄉做貢獻,陪在家人身邊,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在隊為國盡忠,回鄉再做貢獻!
或許
這就是一個消防員最簡單純粹的想法
做好每一個階段的自己
他的名字叫郎進林
一個即將離隊的90後消防員
共和國消防救援力量中
默默無聞的為民守護者
原標題:《火藍尖兵郎進林:在隊一分鐘,幹好60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