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聊了利茲大學、華威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格拉斯哥大學以及杜倫大學的教育專業怎麼樣,以及就業回國認可度等問題。今天我們把後五個學校繼續講完。這五個學校我看很多學生都沒猜對,具體有哪幾個了?我門來看下。
No.5 Bristol
很多學生其實也不太清楚Bristol這個學校的教育到底怎麼樣,覺得他們家就是工科學校,但事實上Bristol的教育和LLM都不錯。可能好學校就是這麼有底蘊吧。
布裡斯託的研究實力也很強,REF的四星研究成果有44個,三星有36。甚至在Warwick和Edinburgh之上。他們家其實教育體系也很完善。好多方向也是需要本身有工作經歷才能申請。
他們家教育方向整體比較少,不如leeds這種開的多,因為之前講過,他們只有在本科和博士方向足夠多的時候,才會有餘力去開研究生的方向。所以他們開的每個課程都比較實用,而且這個方向還不是大班教學。
當然最有特色的是他們家的教育心理學方向,這是很多學生會特別想申的一個專業,甚至很多讀了人力一碩的學生,也想讀他們家這個專業的二碩,進行互補。這個專業還是經過英國心理協會認證的,畢業可以申請GBC的特許會員。
此外他們家也有數學教育,也是很多學生喜歡申的方向。課程量也不多,一起六門加個論文,必修只有一門,其他都是選修,但選修可以從二十多個方向裡面去選。可以說是很有意思。你可以針對自己想讀的方向去專研。
申請難度要在Glasgow這些之上,而且主要有些專業設置工作經歷或相關專業門檻,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申。
回國也是比較受歡迎,進高校的會尤其的多。轉工作背景去外企的也挺多,特別是讀教育心理學的,很多都轉背景。
No.4 Edinburgh
愛丁堡的教育和Tesol一直是申請大熱門,基本國內某師範或某外國語大學都會申請。也不卡雙非,con分80-85%,難度並不算高,和Tesol一樣,收人超多。不過教育是分pathway的,有的方向也就20多個人,體驗度也不錯。
最煩的可能是雅思,要求7不低6.5,有些學生寫作單項容易不夠。Edinburgh的教育差不多細分為五個方向,最建議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學教育。很多學生還是通過這個方向繼續讀PhD。
愛丁堡的教育PhD最好是有Distinction去申,當然也有merit的學生申請到的。但需要在其他項目下功夫,比如工作經歷,或相關的paper發表成果,都會提升申請機率。
他們家的教育和格拉斯哥一樣也是Msc頭銜,可能這是蘇格蘭的特色?教育學院在Moray Hous,也就200多年歷史,課程量其實算多的,四門必修三門選修。
回國認可度也很高,也有優秀的學生能去地方的教育職能部門或領事館的。當然,選edin的繼續讀PhD的也挺多,有的會繼續在Edinburgh讀博,然後留在那邊,在那邊的小學或中學工作,當然前提是需要考個PGCE的證。我覺得還是留在那邊好,蘇格蘭的高等教育機構,中小學,社區教育與慈善機構都在Edinburgh招人。
No.3 KCL
國王學院的教育是這十個裡面比較力推的,他們家的教育是真的蠻強。REF裡面四星的研究成果有54,和Cambridge一樣出色,三星的研究成果有35個,還比cam這種要多。
他們家的教育有7個方向,都是一些很有意思的結合課程,像教育管理Education Management,這個就全英獨此一家,其他學校都沒有。還有Education in Arts & Cultural Settings MA,很多藝術背景的學生也會轉這個。主要還不卡list。雙非本科最多con到85。其他還有很多和社科結合的。大家可以進一步去了解下。
教育管理這個課程前幾年的時候,還幫學生argue到只要con78。因為有些師範拿分真的太難拿了,3.0都是優等生了太艱難。
KCL的雅思要求都不低,基本都要band b的要求,也就是7不低6.5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家的tesol,會很難申,申請難度個人覺得是高於愛丁堡和UCL的。當然很多最終會選ucl的多點。KCL的tesol體驗度也很好,收學生不算多,很多學生反饋特別棒。
KCL的教育考試都是寫論文,一篇要6000字左右,大論文1.6w字。難度其實挺高的,所以寫作一定要好。不好的事實上也掛科或延畢了,個個都十分心疼自己。學校給分不算友好,所以拿distinction畢業會比較難,d的比例大概不到10%,真的沒多少個。所以如果想讀PhD,想進一步求好學校的,KCL就有點勸退了。KCL的語言班不錯,建議不管雅思夠不夠,還是提前去適應下。會收穫很多。
回國就業KCL可能商學院性價比低點,但人文社科方向還是不錯的。認可不錯,進高校或國際學院都特別受歡迎,主要能進KCL的基本也是師範或外國語或翻譯類學校的背景。都很契合。也有學生想不開轉廣告公司的,像去SMG或奧美這種的。一切都看學生心情吧。一面沒什麼天花板。
No.2 UCL
本來教育沒UCL什麼事的,但是自從UCL把IOE給兼併了,形象一下高大上起來了。四星和三星研究成果也是蹭蹭蹭上漲。也就是不如Oxford那麼給力。
UCL的教育方向分支也很多,可以申的課程就多了。要講下的是MA edu這個general課程。可以說滿足了很多學生想進UCL的夢想。UCL也是收人巨多,lecture也是200多人一起上。
課程是兩門必修兩門選修,只有選修會把學生分開,否則體驗度真的只能說還行。課程量不多,所以課時也比較少,上課時間也比較佛系。好學校的毛病就是,修行在個人。當然,不要以為UCL收人多就好申,整體上還是特別難申的。有學生均分90還被拒的。
所以我覺得體驗度方面UCL真的不如KCL好。
當然,他們家還有個傳媒和教育結合的方向。Digital Media, Culture and Education,這個專業是三年前改的名,變成了現在的Digital Media:Education;Critical Studies,Production這三方向。改版後的課程就良心多了,也難申請多了。
因為是UCL唯一看上去比較傳媒的課程,這三專業一直受到爆炸的申請量。但總共才收120人不到,競爭十分激烈。然後分三個班,平均下來就40人一個班。
UCL的教育專業學生回國也很有意思,因為有的學生是轉專業申請,圖的UCL的名,有的是本專業相關方向去申,有的是教育的去轉,有的甚至有心理學或會計等專業的學生去申。所以回國後他們的就職崗位遍布各個領域。有的在高校教書,有的在廣告或傳媒公司做策劃或短視頻影視類製作,有的去了SMG,有的做起了自媒體人,有的繼續在讀Phd,有的幹起了老本行審計或金融,有的做起了中介,開始高端文書買賣。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就很神奇。
No.1 Cambridge和Oxford
Cambridge的教育是學生可以申到的頂峰學校了,沒一點點水分。一般都申劍橋的MPhil in Education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這個課程。
這個第二語言教育研究課程大概收25人左右。中國學生一年不到7個。基本都是收國內的985左右,績點要求也比較高,在3.8左右。雙非也有錄的,基本都快接近滿績點了。我有認識兩個雙非錄的,一個是深圳大學的,績點都4了,一個是外交學院的。
申Cambridge,如果不是強力985,就建議多弄工作經歷,或多去強化paper,最好是有成果。會加分。課程也很有意思,分研究方法的授課和特定內容的授課,分別是32小時和64小時。一起總共授課96小時。
當然,你也可以去申其他幾個方向的edu,但越是細分的方向,要求可能越高。比如這個RSLE方向,申的時候就要遞交一個書面任務。學校官網有對應的指引。
申請Cambridge不容易,從cam畢業也是不易。不過回報是豐厚的。有的會繼續讀博士,繼續研究。有的會去一些非政府的NGO效力。也有去聯合國工作。當然進高校的,基本是被大學搶的。比較少的去幹非相關的工作種類,比較專一。
Oxford也有適合國際學生申請的MSc inApplied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但這個專業還是收英本的學生多。特別難申,基本能申到的不是大牛,就是經歷特別豐富。這種一般也沒時間來看長文,就懶得寫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下他們的兒童發展教育和比較國際教育這幾個課程,還有剛剛列的。都有國內學生申到,但真的是極少。申請也很繁瑣,光論文就要交兩篇。
當然ox的研究成果也很強,四星的是壓制性的65個。強有強的道理,畢竟能申到ox的教育方向的,每年是真看不到幾個,Cambridge就活潑多了。
就寫到這吧,總了個結。表示英國的教育大多學校整體上還是比較好申的,群體並不龐大,競爭還不算激烈,主要激烈的部分在Edinburgh、KCL、UCL這幾個學校吧。
而且不卡學校,不卡學校就太美好了,其實英國很早之前的商科也這樣,留學生少,學生都不夠分,還卡什麼學校。哪有資格挑挑揀揀。學生一多,只能優勝劣汰了。教育或tesol這種專業還沒到這種程度。主要這個專業80%以上的也是中國學生去讀。有些tesol方向,就更恐怖,95%比例的都有。所以很多學生會選一些冷門一點的pathway。儘量避免扎堆。
教育這個專業回國發展其實挺好的,很多學生只是刻板的覺得一定要去學校教書,或去培訓機構。那就太狹隘了,其實很多讀教育的轉傳媒的,轉人事的,去NGO類的或轉自媒體的也蠻多。就看自己需求。再有,就業方面不像投行或券商,有頭部或targeschool之分。教育找工作沒這方面的煩惱。看你個人能力的比較多。比如讓你進國際學校,學生不喜歡你,你也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