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高考、大學、考研及讀博
歡迎關注:博雅燕園
英國或者大英國協地區的碩士,基本都是一年制的,包括學術型和授課型。授課型「速成」的特點很明顯,這不用說了;即使是實際花費的時間一般需要15~18個月的學術型,也依然脫離不了比較「速成」的特點。這一特點,就連G5的碩士,也不例外。
通常來說,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英國碩士,認可度往往明顯低於同層次的其他國家的大學,即便是G5,也不例外。像牛津、劍橋的一年制碩士雖然也很好,但認可度往往還是低於美國的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同級別的大學,尤其是申請讀博,即便是牛津、劍橋的碩士,申請其他國家的大學,也未必能得到高度認可。
比如,我一個本科校友,在牛津讀了一年制碩士,申請哈佛大學的博士成功,但哈佛並不認可他在牛津的學習經歷,如果進入哈佛大學讀博,必須補修碩士課程,正常情況,需要八年才能完成博士學業。不過,牛津的碩士在英國本地的大學則認可度很高。這位校友後來順利地申請倫敦大學學院的博士成功,四年後完成學業,回國進入了一所211大學任教。
雖然G5比我們的華東五校在世界大學的聲譽和實力強很多,但認可度這個事兒,不能簡單地與學校劃等號。根據不少實際案例來看,可以粗略地說,英國G5的碩士,無論是就業還是回國讀博,其認可度大致相當於內地華東五校的碩士。
從現實看,去英國頂尖大學念了一年制碩士,要麼繼續留在英國讀博,要麼回國後直接就業。打算回國後再讀內地大學的博士的人,其實並不太多。
如果讀了G5的碩士,確定回國讀博,一般來說,需要是學術型碩士為佳,能走的路子,通常有兩條:申請考核或者參加公開招考。
申請考核,G5的碩士自然是可以的,相對比較省事,但要求較高,需要有硬體——一定量的文章,如果是人文社科類,內地985大學通常需要一兩篇SSCI的文章,理工科則是SCI的文章。有較高級別的文章, 就是最關鍵的硬體,容易獲得導師的認可甚至青睞。當然,如果能獲得推薦信,那就更好了。如果沒有一定分量的文章,也沒有其他優勢,比如在G5期間的平均GPA也不高,一般來說,申請考核內地一流大學,是很難通過的。
公開招考,這個就沒太多值得談論的了,要點無非兩條:考試過關只是基本,獲得導師認可才是關鍵。這種路徑,自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不過這是最常見的路子。
這幾年,內地大學讀博的路徑變化比較明顯,很多大學對於博士招收,越來越傾向於直博生和碩博連讀,這種方式對於學生導師和學校來說,往往都是很有效率的。然後,剩下的名額,越來越傾向於申請考核的方式,這也是有效率的路徑之一。公開招考似乎越來越不被大學及導師「待見」,一些大學的不少專業方向留給公考招考的名額寥寥無幾,有些方向壓根就沒有公考招考的名額。所以,如果走公考招考的路子,信息搜集很重要,選對學校和方向很重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的碩士,整體來說,在國內的認可度雖然不算很高,但其博士就不一樣了,尤其是G5這樣的頂尖名校的博士,回國後認可度很高,通常其認可度不會低於北大清華的博士。如果要進高校,一把來說,211的肯定沒問題的,985也不是太難——當然,也需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到英國讀了頂尖大學的碩士後,如果還想進一步深造,多數人都願意在英國名校念完博士再回國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