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聊了杜倫大學,巴斯大學,愛丁堡大學,曼徹斯特大學,華威大學的管理專業怎麼樣,以及就業回國認可度等,和畢業生去向等等問題。今天我們把後六個學校繼續講完。這六學校基本申到了,基本工作就到手了,算是英國管理最好的幾個學校了。
No.6 UCL
UCL的管理相關課程也特別多,像英本2.1成績的學生會把UCL摸個透徹,畢竟他們很多都希望自己最低去個UCL。國內211和985的85+學生也大多如此。
所以UCL的生源本身就大多不錯,而且能成功錄取UCL以及順利從UCL畢業的都有兩把刷子。
表示UCL的管理還是很難申請的,最有名的是Msc management和Msc project enterprise management,一個在管院,一個在建築學院。純管理分兩個route,一個是公司途徑,一個是財會途徑。區別在於前面一個適合沒有管理或商科相關背景的轉專業。後者適合本身有管理背景的去轉,比如會計,金融等等專業的會選rotue b。
專業申請量巨大,申請量都有2600多了。雖然UCL不要gmat,但專業要面試,基本面試後1月後才會陸續給結果,最晚的可能要等到8月才出結果。需要150英鎊申請費,專業基本不支持argue。大概收130人左右,每個route 大概60-70人。人數每年都會有變化。
UCL的管理課程還提供兩周的海外研討機會。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比如國內清華大學,或巴黎HEC商學院,或孟買的印度理工學院等等。名額有限,建議去搶。
UCL的學生能留英的比例其實相對算多的,畢竟很多本科就在英國就讀的。有些會留在谷歌,或者四大這類比如普華永道這種的。也有去聯合利華這類的。中國學生奢侈品類比如路易威登的也有,以及歐萊雅這類的。也有些去中信或花旗銀行這些的。大多從事諮詢,銀行和金融,管培,市場營銷和數據分析等工作。
No.5 IC
帝國理工在金融時報全球管理學碩士排名Top100的名單裡面排第14位。學校雖然更世界看到的是工科更為硬漢形象,但他們家商學院其實質量也很高,無論是地理位置,師資,生源,口碑,畢業生去向和起薪,都屬於世界級的水準。基本從IC開始,加上往後的幾個學校,代表著這個領域最強的幾個學校了。UCL比起來還是差了那麼點意思。
管理專業在南肯辛頓校區,申請需要80英鎊申請費,專業需要面試,有的時候會被邀請Skype或電話面。gmat屬於recommend模式,並非強制需要遞交。學校比較看重學生的career 經歷,有對應的實習項目會加分。PS要在A4大小的一頁內,不宜多。
IC的管理收149個學生,男女學生比例基本是一比一,男生多51%。學生來自全球37個國家。基本都是轉背景的學生為主,比如人文藝術的,工程技術的這兩佔比66%。學校不是很建議有管理背景的學生去申,很多business management本的學生申這個課程莫名是被拒的。一般有管理背景的錄取學生不到5個。
帝國理工畢業的學生就業非常給力,基本91%的學生回國三個月內都成功就業。有55%的學生成功留在英國工作。有54%的學生在從事財務和諮詢類的工作。11%的學生去了快消,奢侈品和零售;其他的也有從事新媒體,房地產以及工程製造業的。
學生去的公司基本也是大廠,四大這種是標配,埃森哲和貝恩是常態。投行像花旗和滙豐也有很多學生進去。其他快消比如雀巢,寶潔,聯合利華,達能都有學生的身影。我有個學生是去特斯拉做數字戰略與創新顧問方向的,年薪真的是羨慕到爆。
大家可以留意下畢業生的去向,這個東西可以逆推怎麼寫你的PS和填career問題的。
No.4 LSE
從專業而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管理系應該是最強的學校了,沒有之一,如果這個專業有科研成果這種比例,LSE基本是第一沒跑了。學校有四個管理方向,基礎的MIM;其他還有MSc Management and Strategy;以及課程偏MBA設置的Global Master's in Management,這個課程是兩年;還有一個更難申的MSc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這就是LSE的管理類陣容,強到爆炸。
LSE的管理專業是要更強於IC的。就如果ic和lse都收到offer,不用想,在讀學生都會紛紛推薦LSE。因為其畢業生就業能力在全球能排到第五,基本所有的僱主都追捧來自LSE的學生。
當然LSE的管理也很難申請,這幾個專業就沒一個好申的。比如經管,一年就收22個學生,基本都是英本的學生為主,穿插少量的國內重點985高績點學生。
至於要不要gmat,原則上都建議提供,強制的。但如果你本身是英本或LSE本校的學生。或有強經濟學位背景等等可以根據不同專業申請豁免gmat。學校申請也有個專門填gmat分數的地方。想申LSE還是需要準備一下g的。這也是她比IC和UCL更煩的地方。
LSE還有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玄學錄取,當你付完申請費遞交之後。你就會拿到ID,在之後就每天刷系統看成績單是不是底了,如果是的話,肯定是要錄你了。基本一周內就offer了。是不是很玄學?
LSE的就業能力在英國就很猛,其實沒太多必要回國就業,特別是有PSW支持的情況下。當然,如果你更喜歡國內的環境。那也可以回來。基本普華永道,德勤,麥肯錫,埃森哲,高盛,滙豐,貝恩,花旗,麥肯錫,貝殼,雀巢,中金等等都是LSE畢業生可以去工作的地方。而且是target school,特別猛。
No.3 LBS
倫敦商學院LBS的管理在金融時報排在第三位,僅次於巴黎高商。學校因為只收研究生和博士生,目的非常明確。
LBS的MIM大概是收205個人左右,學生來自41個國家,男女比例6比4。申請需要GMAT,建議分數690+。他們家還有個GMIM課程,只收33人,學生來自11個國家。男女比例4比6,正好反著來。
LBS申請需要面試,有好幾輪,學生質量是英本居多,國內的學生大多以財經本211或985的為主。申請難度相對於LSE來說,差不了多少。基本LSE能拿到offer,LBS也可以。
LBS更適合本身有工作經歷的學生去申,這個專業的學生平均年齡在24歲左右。畢業生在畢業三個月後找到工作的比例是94%。
具體就業數據看圖吧,圖是截自他們家2020的就業報告,IC也有,但我懶得註冊。表示LBS和LSE的管理就業基本都是頂級配置了。可能LBS在就業能力上還要更強力點。畢竟全球認可。
表示,LBS的MIM申的時候也經常會把學生放到WL裡面。這個就很磨人了。需要耐心等待,學校是按round受理的。LBS的上課壓力不大,作業和group work的量都不如LSE的多。學生都把大量時間花在求職上面了。所以就業方面LBS是真的給力。就如果能進LBS,就不愁工作吧,回國同理。
No.2 Cambridge
Cambridge的Mphil in management這個專業不需要工作經驗,是畢業生能申到的最好的一個學校了。
Cambridge的管理收人不多,通常在45-50個左右。中國學生不超過10個,基本是國內985為主,看不到雙非的影子,海外本的中國學生佔主要比例。國內的985大多是中山大學這種類型的。學費是£30,222,雅思要求要7.5不低7。
學生基本都是轉專業為主來自文科或理工的學生居多,本身帶管理背景的反而最少。很多學生轉這個也是為了以後對整個商業領域有總體認知。
就業數據看這裡,因為選Cambridge的最終回國的確少,基本是留那邊的,少數回國基本都是去了阿里和中金以及麥肯錫。有些還去香港那邊工作的比較多。就業很強,國內更買Cambridge的牌子。雖然專業課程來講,他其實沒LSE這種給力。再有就是Cambridge更偏向於理論研究,更適合之後繼續讀PhD。
No.1 Oxford
牛津大學的管理課程是Major Programme Management MSc,是個part time課程,因為課程要工作經歷,應屆學生申不了。我就不仔細講了。針對有多年工作經歷的學生可以去嘗試申。
就申請前很多學生本身就是高管了,畢業後是衝著公司掌舵手身份去的。已經不是普通認可度的問題了,是實際的進修和需要這個學校的reputation去提高他們整體實力了。
總了個結:表示學校到LSE以後就是這個領域最好的學校了。就業方面已經不存在問題了。只是你想不想去,年薪能不能打動你的問題了。
再有就是,讀管理的基本是各個專業轉過來的,很多學生其實也只是想讀通課,對商科領域有個整體的了解。就業方面,主要是諮詢和管培以及零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