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書#《心流 最優體驗心理學》幸福才是最高級的心理學

2020-09-24 小過愛吐槽

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樁事物,達到忘我的程度,並由此獲得內心秩序和安寧時的狀態。
痛下決心追求一個重要的目標,各式各樣的活動都能匯集成統一的心流體驗時,意識就呈現出一片祥和…生活在和諧之中的人,不論做什麼、遭遇什麼,都不會把精神能量浪費在懷疑、後悔、罪惡感及恐懼之上,精力永遠用在有益的方面。
不論多麼簡單的體能活動,只要能產生心流,就令人覺得樂趣無窮。基本步驟包括:(1)確立一個總目標,並儘可能包含多個實際可行的子目標;(2)找出評估目標進度的方法;(3)保持精神集中於所做的事情上,並且對活動涉及的挑戰進行越來越精細的區分;(4)培養隨機應變所需的技巧;(5)在活動變得令人厭倦時,隨時提高挑戰的難度。
布萊特比爾寫道:「未來不僅屬於受過教育的人,更屬於那些懂得善用閒暇的人。」
最優體驗只是錦上添花,健康與財富才是根本。只有鞏固「根本」以後,心流才有助於創造生活的主觀滿足感。

相關焦點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
    二戰以來,針對大量士兵在戰場上受到心理創傷,以及戰後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心理學主要聚焦在如何治療各類心理疾病方面,而對於如何幫助人們生活得更幸福,和培養具有非凡才能的人方面則停滯不前。直到進入21世紀以來,積極心理學運動興起,使得心理學才將視角更多轉向其他兩個使命,關注如何使人們獲得幸福和美好的生活。那麼,什麼是幸福?如何獲得幸福的生活?金錢能否讓人幸福?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讀後概要
    這本書的讀後感,我將從以下10部分展開分享: 00.《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讀後概要 01. 秩序與精神熵 02. 心流模型和精力模型 03.《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讀後概要」開始。《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是一本什麼書2.1 出版時間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以下簡稱:《心流》),最早出版於1990年,被翻譯成30餘種文字,影響了全球千萬研究者和讀者。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讀後概要
    這本書的讀後感,我將從以下10部分展開分享:       00.《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讀後概要        01. 秩序與精神熵         02. 心流模型和精力模型        03. 行動的枯燥和樂趣         04. 終身學習體驗        05. 自得其樂的工作        06. 和孩子的關係        07.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的「幸福學」
    「幸福」的生活在現代社會的重重壓力下可以實現嗎? 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推薦了莉莉一本名叫《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的書。然而「心流」是什麼?和「幸福」又有什麼關係?這本書成功地喚起了莉莉的好奇心。 1. 「心流」和「幸福」 晚上躺在床上,莉莉打開這本書,慢慢翻看。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普通人從內而外享受幸福的方法
    今天有同事煞有介事的跟我炫耀:「我兒子今天可乖了,抱著一本童話書看了一早上!怎麼叫都不理人,好認真啊!」我微笑地看著他,突然有個感覺告訴我,這不就是心流嗎?!小孩子心思單純,好奇心強,他們的注意力被吸引以後,很容易產生心流。心流是什麼?在成年人追求目標的同時會產生心流嗎?前不久剛剛讀了積極心理學的發起人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所著《心流》。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助」你在塵世裡獲得幸福
    必須得承認一個事實,於今天的人們,幸福越來越來成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一、何謂幸福?又何謂快樂?快樂的體驗與幸福還有所不同。也許你每天你都將微笑掛在臉上,在朋友親人面前也笑得歡暢,但其中又有多少是發乎於心而表露於聲色的。有時候,極端快樂的體驗,其後深藏的卻是極度的哀傷。
  • 日常生活中的最優體驗——發現心流|電子書
    ,就會東想西想、心神不寧,很難覺得幸福;當最優體驗,也就是心流出現的時候,人類能夠進入一種專注忘我的狀態,人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中,不會因為分心而攪亂內心寧靜,一直處在有序狀態,這個時候就是最接近幸福的狀態。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助你在塵世裡獲得幸福
    快樂的體驗與幸福還有所不同。也許你每天你都將微笑掛在臉上,在朋友親人面前也笑得歡暢,但其中又有多少是發乎於心而表露於聲色的。有時候,極端快樂的體驗,其後深藏的卻是極度的哀傷。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古往今來,人們嘗試並實踐的很多理論。1、通過欲望的航帆駛向幸福的彼岸欲望的滿足,曾被視為獲得幸福的重要手段。至今,也仍是如此。權力,財富,美貌,地位,聲望,尊嚴以及舒適的生活,口舌之欲的享受等等,認為這些關乎於外在的方面都達到要求了,也就幸福了。
  • 秩序與精神熵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讀後感
    《心流》中,稱為「最優體驗」、「負精神熵」,代表「積極」、「全神貫注」、「一氣呵成」等正面情緒、狀態。 0.2 精神熵 熵(外文名:entropy),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衡量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體系內越混亂,熵值越大。
  • 《心流》:幸福感的最優體驗是擁有有序的一生
    而讀完《心流》這本書時,覺得作者米哈裡想要表達的是生命的意義是和哲學、宗教、意識、幸福感等交集在一起。在這本書裡,作者提出三個核心詞:1幸福、2最優體驗(心流)、3精神熵。我會通過這三個核心詞,和大家分享關於我對本書的理解。
  • 《心流》:來一次心靈的心流體驗之旅,提高你的幸福感
    《心流》這本書由心理理論之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編寫,他用30年的時間,做了大量真人實驗研究基礎上,開創了「心流」的這一概念的先河。《心流》是一部特別偉大的書籍,我們熟知的《少有人走的路》《思考,快與慢》《身心合一的力量》等都是以本書中心流這一概念為基礎,進一步作出研究得出的結果。
  • 心理學:最高級的快樂,是擁有這三樣東西,你有嗎?
    快樂是短暫的,但是最高級的快樂卻往往餘音繞梁,久久不衰。真正高級的快樂不是來自別人,而是來自自己,讓別人快樂是慈悲,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小丑工作。但是懂得讓自己快樂則是一種真正智慧,因為這是來自內心的喜悅。一個人如果有高級的快樂,但凡是擁有這三樣東西:
  • 《心流》:積極心理學創始人,告訴你關於幸福的秘密
    「我並不是說金錢,健康,名望與幸福無關,但這些東西只有在使我們對自我感到更滿意時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充其量只是無關痛癢,甚至還有可能構成快樂人生的障礙。」積極心理學創始人米哈裡在《心流》中這樣說道。那麼,米哈裡所認為的快樂幸福,即心流,到底是什麼呢?答案都在這本《心流》中。
  • 《心流》:我們為何不幸福,從「心流」角度探尋幸福的方法
    最優體驗:米哈裡認為心流狀態下的體驗是最優體驗,也是接近幸福的時刻。心流狀態是全身心投入到事情中,忘記自我和周遭的環境,享受當下忘記時間的狀態。那麼,我常常在玩遊戲和看電視時感受到類似的情況,這是心流嗎?是幸福嗎?答案是否定的。
  • ◎(心流.作者米哈裡.積極心理學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論提出者.被譽為「世界積極心理學研究領軍人物」).
    ☆(心流.作者米哈裡.積極心理學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論提出者.被譽為「世界積極心理學研究領軍人物」).學習筆記:    1.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樁事物,達到忘我的程度,並由此獲得內心秩序和安寧時的狀態。    2.心流的成因和特徵。☞第一,注意力:體驗過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樂是嚴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換來的。
  • 讀到一本好書,竟然坐過了許多站?《心流》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這就是本書探討的「心流」體驗。 這本書將為你系統闡述心流的理論、進入心流狀態的條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心流的方法,為你鋪就通往穩定幸福的高速公路。在2000年1月,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發表了論文《積極心理學導論》,為學科奠定了理論基礎。而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下文簡稱米哈裡)更是憑藉其心流理論,為積極心理學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關於本書的內容,社會學家鄭也夫在序言中總結得很妙,他說:「米哈裡在本書的全部研討都是在證明幸福不是人生的主題,而是附帶現象。
  • 什麼是心流?
    今天介紹一本書《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是一本研究某種心理現象的心理學著作,這種心理現象的特徵是,當一個人全神貫注、身心兩忘地做一件事時,會獲得一種極其美好的體驗。作者把這種心理特徵稱為Flow。作者: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三個關鍵詞第一,幸福第二,最優體驗,米哈裡稱之為心流,Flow第三,是精神熵幸福,一票難求,但也有方法可試作者認為,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這三門學科,對幸福研究貢獻最大
  • 心流模型和精力模型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讀後感
    初識兩個模型 1.1 心流體驗模型我不知道答案,但結合《心流》的模型和之前認識的精力管理模型,似乎看到了有些點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也許能讓疲憊的我們看到一絲希望的曙光。心流體驗模型(圖片來自《心流》)心流體驗模型,採用了二維平臺進行展示。
  • 心流:保持專注高效和幸福感翻倍的科學
    心流的英文是「flow」。這一命名來自很多被調研者,對自己最優體驗狀態的描述:「一股洪流帶領著我」。很多時候,我們在做自己非常喜歡又略有挑戰的事時,就很容易體驗到心流,比如運動、閱讀、演奏樂器還有工作等等。
  • 如何對抗精神熵 提高幸福的能力
    通過前期講解大歷史系列,我們發現,科技的提高並沒有必然帶來幸福感的提升,也許現代人的幸福感,還沒有靠狩獵為生的原始人幸福。為什麼? 幸福與狀態無關,幸福是一種能力。幸福和狀態無關,你能想像自己擁有哪種狀態你就會特別幸福嗎?有錢有勢有地位,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