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思聰與花千芳微博互撕,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事情的起因,是一個叫花千芳的網絡作家,在微博上發表了一個「不該全民學英語」的論調後,引起了強烈爭議,而王思聰發現後,便跟進評論了一句「9012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傻屌」,最終將此事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學英語這個問題上,花千芳的觀點其實是有很大問題的:有人想學英語,你就把人家說成是「自我矮化的奴隸」,請問這是什麼奇葩邏輯?人家也許只是單純的想學習一門外語或者單純想了解外國文化,怎麼就成「自我矮化的奴隸」了?
而王思聰的反駁,也有問題:人家說的是不該全民學英語,你扯什麼「沒出國的傻屌」,這是什麼意思呢?你對花千芳有意見,直接針對他個人開噴就好了,扯什麼沒出過國的傻屌,這就是沒事找事了。
所以就在王思聰說了這句話之後,花千芳急了,他立刻回懟了王思聰:咋了,必須爹叫王健林才能出國嗎...這麼看不起窮人是你爹教的嗎?
看到自己的爹被捲入罵戰,王思聰也急了,回道:果然是個傻屌...我哪句話看不起窮人了...想故意引起階級鬥爭是嗎?
梳理一下他們的對罵邏輯,是這樣的:
A:不該全民學英語。
B:沒出過國的傻屌。
A:你爹教你看不起窮人的?
B:想故意引起階級鬥爭是吧傻屌?
.
單看上面的這些對罵,誰能想到這兩個對罵者,竟然是一個粉絲百萬和一個粉絲千萬的公眾人物?
這種毫無邏輯的、沒道理可講的對罵,難道不更像是菜市場裡的兩個潑婦互懟嗎?
吵到這裡後,王思聰似乎是明白了些什麼,選擇了閉嘴。但這個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嗎?並沒有。
因為這個花千芳,還連發多條微博,繼續追著王思聰開懟:
王健林一代強人,最大的失敗就是生了這個惹禍的兒子;
我窮但我努力地活著;
我沒有錢的老爹,不代表我沒有尊嚴;
我應該算人緣好的,但王思聰這次徹底激怒了我;
你憑什麼罵我「傻屌」,你比我健壯?比我聰明?口才比我好?顏值比我高?
你罵大半個中國人是傻屌,我必須懟你;
我罵過崔永元、罵過李承鵬、罵過李開復、罵過團團、罵過點點...別人怕你,我不怕你!
我不是英雄,但你必須為億萬同胞道歉!
趕緊道歉王思聰!裝死沒用!
你罵了我16個字,一個字一千萬,帶上一億六千萬來道歉!
拿出誠意,別嫌貴,再罵我還漲價!
(以上來自花千芳多條微博的主要內容,原文太長,就不截圖了)
看到這裡,吃瓜群眾們基本認為花千芳贏了,因為王思聰這次是徹底閉了嘴,還刪除了相關微博,所以一般人都會覺得此次對罵是花千芳佔了上風。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為什麼一向敢懟天懟地的王思聰,這次竟然閉了嘴,還刪除了相關微博呢?是王思聰怕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先了解一個定律,這個定律叫——潑婦定律。
什麼叫「潑婦定律」?
潑婦定律,就是在兩個人的吵架中,誰是潑婦,誰就是最終贏家;而在兩個潑婦的吵架中,誰越「潑」,誰就是最終贏家。
再具體點講就是,在毫無邏輯的、沒有道理可講的吵架中,誰的聲音越大,誰越不按常理出牌,誰的道德底線越低,誰就是最終贏家。這就叫「潑婦定律」。
在這種吵架中,最潑的那個「潑婦」慣用的手法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而且當TA鬧完後,TA一般還會追著你談道歉和賠償。這就是「潑婦爭吵」的常用手法。
潑婦的這種手法,通常屢試屢爽。為什麼呢?
因為在一個社會體系裡,文明人一般都會認同規則,並以規則約束自己;但是野蠻人,他們卻沒有「規則感」。在野蠻人的思維體系裡,他們認為勝利比一切重要。
簡單的說就是,有的人認為「臉面」還是得要的;而有的人卻認為,為了勝利,可以「不要臉」。
在王思聰與花千芳的這次互撕中,其實王思聰的評論並不是一個理性的評論,所以在此次吵架中,他也算是一個「潑婦」。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在這次互撕中,他遇到了一個比他還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因此為了止損,他選擇了閉嘴。那麼此時,還追著王思聰懟的花千芳,便成為了那個「更潑」的潑婦。
所以王思聰與花千芳的這次互懟中,為什麼王思聰懟不過花千芳?
根據「潑婦定律」可以得出答案:王思聰還是要臉的,若再繼續跟著花千芳罵下去,自己的底線形象也會被拉低,因此為了止損,他必須閉嘴。
所以通常在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互罵中,誰先閉嘴,誰就是最終贏家。因為閉嘴的人及時止損了,而沒閉嘴的人則還在那裡繼續消耗自己的底線和形象。
郭德綱曾經說過的一個故事:「外行去懟火箭科學家,說火箭應該拿媒做燃料,而且最好是水洗煤。要是科學家回他一句,科學家就算輸!」說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你若跟這種人糾纏,被拉低素養的人是你自己。
那麼,如何避免陷入這種「潑婦爭吵」呢?
這個問題,其實我曾經在之前的文章裡說過。那就是遇到爭議時,先學會分清什麼是「事實性命題」,什麼是「觀點性命題」。
其實如今很多成年人,還是分不清楚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
那麼什麼是事實性命題?舉個例子:
「英文字母有26個」,這是事實性命題;
「花千芳是人」,這是事實性命題。
什麼是觀點性命題?舉個例子:
「學英文不好」,這是觀點性命題;
「花千芳是傻屌」,這是觀點性命題。
看明白了嗎?「觀點和事實」的區別,就是「事實」只是一種客觀陳述,而「觀點」則需要主觀論證。
一般的「潑婦爭吵」,都是發生在「觀點性命題」中。因為在「觀點性命題」的討論中,常常帶有個人的主觀見解,因此當見解不一致時,就極易發生爭吵。
所以想要避免「潑婦爭吵」,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區分你們的談話是「事實」還是「觀點」。
如果是觀點發生了分歧,那麼接下來的對話基本是不能形成統一的,因為面對「觀點性命題」,通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所以遇到「觀點性命題」,一遇到觀點分歧,我建議大家應該學會立刻止損停止爭吵,否則最終大概率會出現「誰底線低誰獲勝」的結局。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王思聰罵不贏花千芳?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①他們在「觀點性命題」上發生了「潑婦爭吵」;
②爭吵中,王思聰的止損底線(潑婦底線)高於花千芳。
所以在「觀點性命題」上發生「潑婦爭吵」後,請記住一句話:不與沒邏輯的人爭對錯,不與沒底線的人較輸贏。智者被罵時句句反思,愚者被罵時句句反駁。
PS:交流合作可加我的微信號「lliigg88」,加時請開放你的朋友圈,並備註來意(備註「商務合作」的一律拒絕加好友)。
往期推薦:
滴滴裁員2000人事件:你沒錯,但你就是失業了
邁巴赫撞勞斯萊斯事件:富人抱團有多可怕?
為什麼說《一個寒門狀元之死》是瞎編的?
· END ·
分析現象 | 科普知識
崇尚邏輯 | 深度思考
為防失聯
請掃碼加我私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