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凡爾賽」文學角度分析成年人的「肛門型」人格

2020-11-22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凡爾賽文學的起源

你可能沒有去過凡爾賽宮,但你必須懂得凡爾賽文學——就用凡爾賽來指代朋友圈貴族,或是任何可用於「低調炫耀」的行為,也就是在虛擬世界「裝逼」。

「凡學體」要求:

  • 別人的批評我照搬全收
  • 「你們,大家,都」等第三人稱活學活用。
  • 正話反說,突出自我的身價和與眾不同,引起「公憤」
  • 「凡人」大都純,雅,鬱(單純地為高雅生活而憂鬱)
  • 「凡人」大都戀,異,炫 (自戀型人格,怪異型舉動,炫耀式文體)

精緻的現代人除了熱愛文學之外,還容易因為經常久坐有某方面的困擾?——便秘

當然心理學也有便秘人格:便秘人格的專業術語叫做肛門滯留(anal fixation)亦稱「肛門固著」。不光有便秘人格,還有拉稀人格,也就是排出型性格

「凡人」的肛門人格

凡爾賽宮宮主的文案以及宮主的追隨者的文字中暴露出了凡人們的肛門人格而且是肛門排出型性格。

肛欲期是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學說中的第二個階段( 1~2歲),這一時期幼兒主要通過糞便的保留和排除以獲得快感——幼兒有了第一種自己可以掌控的東西,叫大便。

肛門排出型性格(anal expulsive character)兒童在這一時期的生活中可學會努力安排自己的排便動作,以便從力比多投注的性感區相應興奮中心獲得最大的滿足。

兒童為此控制大便,直到不用強烈的肌肉收縮不能排便為止,甚至不顧是否會弄髒床鋪和衣服。兒童還會對父母施行的便溺規矩訓練進行反抗。

肛門滯留(anal fixation)亦稱「肛門固著」,因肛門期不能順利發展而產生的停滯現象。

在肛門期,父母對幼兒排便的訓練過寬或過嚴,均會使幼兒情緒受到威脅,阻礙其心理性慾的發展,使人格發展滯留在此階段,並導致兒童成長後形成不良的肛門固著型性格

兒童可利用「排洩」或「不排洩」的方式,來尋求家長關注(同意或是反抗)。而兒童在肛門期受到的訓練以及養成的習慣,對他未來的人格形成產生較大影響,過於放任或過於嚴苛的大小便訓練都可能導致肛門期的固著,並表現為相應的人格特質。

肛門期-排洩型人格,這類人不講規則,做事不講邏輯,通常以自我為中心,往往心直口快,不計後果。具有破壞性、殘忍、邋遢的特點,通常表現為揮霍財富,怎麼讓自己舒服,就怎麼來。

我有便便,我就要拉,不管有多麼髒,燻到了別人。我的目的就是為了引起你們的注意,而且我覺得這就是我的排便自由。

肛門期-滯留型人格,這類人潔癖和偏執,墨守成規但過於保守,通常會導致強迫型人格。

有的人具有典型的肛門型人格,而且是排洩型人格的典型。

由於網絡的開放和人們普遍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以及對「高大上」東西的喜愛,導致凡爾賽文學一炮而紅,甚至掀起了全民寫作的熱潮。凡人們在文學創作時往往沒有華麗辭藻和過多修飾,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小小形容和描述,和其他高雅文學相比不足一提。

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凡爾賽文學會突然爆紅?


凡爾賽文學就是肛門型文化的一次大規模展示,而凡爾賽文化的觀察者和參與者無疑就是兩種肛門型人格的代表。

也就是說,我們已經不介意文學的本身需要有怎樣的門檻,或是給人類文明帶來多大的進步。我們關心的是我們的想法無論對或者錯必須要有人知道,必須形成潮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沒有多大意義,糙本來就是一種文化。

話說回來,其實中國人是有肛門文化的。

很久以來,我們偏向於對弗洛伊德性發育期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口欲期的研究,也就是俗稱的嬰幼兒期。這個階段是新生兒建立與外界產生聯繫的第一個階段,也成為完全不能自理的階段,吃手啃東西是最直接的表現。

現代心理學熱衷於對成年人也有口欲期的研究,表現為部分成年人對某項事物的迷戀和依賴。在戀愛中,青年男女更會出現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和伊拉克特拉情結(戀父情結)。

但其實保守內斂的中國人對性問題普遍持迴避態度,導致肛欲期的兒童往往沒有很好的指導,以至於成年時依然有不良的行為表現,比如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

甚至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或者聚眾鬧事其實都是缺乏約束訓練導致的結果。換句話來說,這種骯髒,放肆的行為舉止恰好是肛門期排洩型人格的表現。

反之,一些人群由於在童年時期被嚴加管教過度訓斥,比如再哭就把你的小雞雞剪掉,再不聽話就把你關小黑屋,導致成年以後無法正確表達個人情感,從而形成交往障礙甚至病理性行為,比如強迫症。

所以凡爾賽文學看上去十分謙虛謹慎比如承認事物的醜人物的不解風情,但實際上對物質的描述可謂不能再直接了比如什麼牌子什麼價格所謂既保守又不保守,說到底,是一種赤裸裸的炫耀。

凡爾賽文學其實也是一種作的表現,把中國文化中的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文化發揮到了極致,當然是另外一個極致。


不敢妄自揣測蒙淇淇和蒙淇淇們童年遭遇到如何的溺愛或是管制,以至於成年後的他們依舊在沉溺在自己建造的烏託邦中不願意出來。

但是可以肯定地說這種盲目攀比,用膚淺博得眼球獲取讚美的方式是不有利於身心健康和個人發展的,更不用說對社會的影響了。對社會的影響大到引起了國內知名媒體的關注和採訪。

蒙淇淇終於名正言順地自成一派,四處宣講。

凡爾賽文學體的走紅,究竟是文學的進步,還是文學的退步?

2012年,我們全國為莫言成為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第一人而歡呼。

2020年,我們全民都在學習凡爾賽文學並且用凡體說話寫字。

如何正確認識凡爾賽文學以及凡人們

面對來勢洶洶的凡爾賽文學,如何避免自己不受「刺激「或是影響?在信息量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如何獨善其身呢?弗洛伊德對肛欲期的看法可以給我們做以下思考。

肛欲期的核心物為大便,這也是人的第一個創造物,也是第一個可以控制的東西。人如何對待這個創造物,如何去控制它,將會影響到人以後對其他創造物的態度。

而父母對於孩子在是否可以大便以及怎樣在哪裡大便的訓練及管教將會影響孩子在社會角色中的扮演。所以這個階段,不過分避諱,不過分管制,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自律自製,接納孩子在這一過渡時期的不完美,特別重要。

凡爾賽文學其實是「裝逼」,但是硬生生地裝出了文化人。我們在對待凡爾賽文學創作者們,其實也不能說沒有參考價值,畢竟可以學習到一些品牌知識,還可以豐富我們的想像力。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自我表現也是一種人性的解放。

正是有了凡爾賽文學,我們更加懷念嚴肅文學的嚴謹和美好。正因為有了「凡人」,讓我們對真正低調的富人多了一份好感。

換一句話來說,接納肛門人格或者口欲期人格的人,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 The End -

作者 | Bear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1] Mae, L., Carlston, D. E., & Skowronski, J. J. (1999). 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 to familiar communications: Is a little knowledge a dangerous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233–246.

[2] Burns, D. D.(1999). The feeling good handbook, Rev. Plume/Penguin Books.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相關焦點

  • 肛門人格的心理學解析丨成年人的肛欲期一般出現在多少歲?
    某心理學博客上,有這樣一條置頂留言,成年人會出現肛欲期嗎?一般出現在多少歲?其實,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是一條悖論。 肛門區域和個體人格 當嬰兒經歷肛欲期時,作為父母的成年人出於成熟的認知,會阻止自己的孩子這樣做,有時會嚴厲管教,甚至打罵孩子。所以這種隱含在人們心中的感覺就會被認為是「不合理的」、「會受到反對的」。
  • 第五人格:莊園也有「凡爾賽文學」?看完留言,我感覺胸悶氣短!
    前不久在網際網路中颳起了一陣「凡爾賽文學」的風,這個事情趣遊君也一直在關注,當時只是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情在圍觀而已。因為我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有一天這種凡爾賽文學的風氣會刮到第五人格中,要知道這個遊戲還是比較小眾的,而且玩家也都非常可愛。
  • 葉羅麗:以成年人的角度深度解析,曼多拉是典型的「社會型人格」
    葉羅麗:以成年人的角度深度解析,曼多拉是典型的「社會型人格」《精靈夢葉羅麗》是一部最近被大家廣為喜歡的一部動漫作品,前兩天我才發現,原來不止我妹妹喜歡看,就連五歲的小侄子,都整天守著電視看,說實話,這部動漫之所以能夠讓大家這麼喜歡,想必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這部動漫裡比較清純的風格
  • 微博爆火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什麼梗?
    微博爆火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什麼梗?而對於從自己微博發酵的這場「凡爾賽文學」浪潮,@蒙淇淇77 回應表示,自己會繼續分享生活,「如有冒犯,純屬『凡爾賽文學』。」
  •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時間:2020-11-27 22: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 1、凡爾賽文學,顧名思義,帶有凡爾賽氣質的文學形式。
  • 「凡爾賽文學」素材(共10篇)
    其中每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點評專輯、9月高考試題分析專輯、12月最新高考分類練習專輯、4月最高高考衝刺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諮詢微信160170248,手機13602424805 語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專刊目錄
  • 凡爾賽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用語凡爾賽文學梗出處
    近日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體,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現指一種精神,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現常用來指那些朋友圈貴族,被微博博主@小奶球 帶火。
  • 「迂迴炫富」的凡爾賽文學,無關真正的富足 | 沸騰
    ……你的朋友圈,有類似的「文學創作」嗎?這兩天,在網絡上,「凡爾賽文學」走紅。某作家在微博裡三百六十度「壕無死角」的炫富內容,就切實助燃了「凡爾賽文學」一詞的熱度——不僅成功登上微博熱搜,還火出了圈,引發民眾歡樂圍觀與集體吐槽。在網上,有人總結了「凡爾賽文學」三要素:1.先抑後揚,明貶暗褒;2.自問自答;3.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
  • 公務員考試居然考了「凡爾賽文學」
    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來談談」凡爾賽文學「一、考點內容原來在昨天江蘇省行測考試中,出了一道這樣的選擇題,根據考生回憶,題目大概是這樣的:(選擇題)凡爾賽文學:指在各種公開場合用先抑後揚、明貶義暗褒的手法,故作低調,實則自我炫耀的說話方式。
  •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鬼?為什麼這麼流行
    真·凡爾賽達人了!隨手百度了下凡爾賽文學的定義啊哈?這……不就是變相地裝X套路嗎?講真,生活中類似的「凡爾賽們」應該不少見吧。內娛提名第一人的話,大家自然而然想到了鞠婧禕。難怪人稱「凡爾賽鼻祖」。小鞠的「凡爾賽文學」 ,從出道前就開始萌芽了。平平無奇的說話小天才,一字一句其實都暗藏玄機。你品,你細品。
  • 「凡爾賽文學」躥紅,其實是社交平臺梗文化的體現
    繼此前「名媛」、「打工人」、「尾款人」之後,「凡爾賽文學」也在近期成為了網際網路上又一新梗,並為網友提供了新的歡樂源泉。據相關信息顯示,作家蒙淇淇通過其微博帳號@蒙淇淇77 所發布的日常生活博文,被有心網友集中展示並予解讀和分析,「成功」將其理解為「凡爾賽文學」。
  •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凡爾賽文學意思出處介紹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近日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體,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出處是什麼?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凡爾賽文學」「打工人」火出中國了,為什麼?
    至於「凡爾賽文學」,有不少人直言不諱地說,這是一種情緒化、誇張、轉彎抹角、無病呻吟式的「自炫文化」,不值得提倡。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很多流行語實際上表達了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及其後備軍典型的矛盾心態——「既是一種嚮往的生活狀態,也是一種被嘲笑的狀態」。
  • ...一生》中松子的悲劇性人格:自我人格缺失,順從型人格,疏離型人格
    根源是缺愛,而根本的問題還是松子的自我人格喪失導致的。松子求愛而不得愛,認為自己價值的存在等同於他人的喜愛,內心想要家庭的溫暖卻不得不遠離家鄉,不考慮自己的內心感受而去無限制迎合他人。這些都是松子的內心衝突,而這種自我內心衝突太過強烈,形成了神經症傾向人格,也就是悲劇性人格。下面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松子的悲劇性人格問題。
  • 當凡爾賽文學用在兒童手錶上
    這段時間,「凡爾賽文學」突然流行了起來,大家對這個「凡爾賽文學」是否有所了解呢?下面用一道題來實際檢測,以下哪句話屬於凡爾賽文學?A、孩子用這手錶給我打電話,跟手機也沒啥區別,視頻通話也就跟微信視頻一樣,沒什麼神奇的。
  • 關於凡爾賽文學的經典文案段子語錄 凡爾賽文學的搞笑句子盤點
    近日凡爾賽文學體出現了各種搞笑的文案,有幽默調侃的,有低調炫富的,也有沙雕搞怪的,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歡樂,普通大眾們都開始模仿貴族的凡爾賽生活,下面帶來關於凡爾賽文學的沙雕文案和搞笑句子。  關於凡爾賽文學的沙雕文案  雙11實在不知道買什麼,平時有需要的就立刻下單了。
  • 我的世界:「凡爾賽文學」是個什麼梗?玩家:我有20鐵,怕否?
    一個有趣想法:當「凡爾賽文學」遇到了《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凡爾賽文學」是指用平凡的語言在網絡上書寫自己貴族生活的線索。典型的炫耀+自戀型人格。不經意間的露富、拐彎抹角地炫耀、潤物細無聲地展現自己的優秀。
  • 刷屏的「凡爾賽文學」,用英文怎麼說?
    最近「凡爾賽文學」這個梗火了,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嘛?所謂「凡爾賽文學」,是指欲揚先抑、明貶實褒、看似抱怨實則炫耀的文字,通過委婉表達抱怨或不滿的方式,來向外界不經意地透露出自己的絕命不凡。想要真正掌握「凡爾賽文學」,首先就要了解三要素:舉例如下:嗚嗚嗚,誰的肉可以給我分點,狂吃了兩個月,還是沒到九十斤。
  • 行測考題嗅到「凡爾賽文學」氣息?
    劉建華 攝「凡爾賽文學」(網絡熱詞,看起來像是在埋怨,其實是在炫耀)為啥會讓你覺得「飄」起來?那是一種名叫「控制錯覺」的定律在作怪。11月29日,2021國考筆試開考,考題的思維容量再創新高。最近大熱的「凡爾賽文學」相關知識點竟然也出現在了考題裡,這讓考生們頗感意外:「感覺被考題內涵了」。
  • 光明日報刊文:「凡爾賽文學」,調侃還是炫耀
    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是奢華貴氣的代名詞,「凡爾賽文學」概念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與之相關。圖為凡爾賽宮內景。資料圖片網友總結的「凡爾賽三要素」。資料圖片最近,「凡爾賽文學」在網上火了,「凡爾賽文學」作品不斷湧現,還上了熱搜,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臺上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都有很高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