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不惑之年再出發丨建設這座城,守護這座城

2020-12-13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建設這座城

證券時報記者賀輝紅

這是一座站立風口上40年的城市,至今她依然年輕;這是一座不老的城市,因為這裡的青春不散場。

當這座城市的歷史畫卷徐徐打開,你會發現,她輝煌的背後是一波又一波的無名英雄—————來深建設者,他們也是風口上的舞者。

下海

何國兵是湖南南縣人,1978年在廣州警備區服役。用他的話說,本來是一個好苗子,提幹的可能性很大。但他是家裡的老大,下面還有弟弟、妹妹正在上學,經濟壓力非常大。為此,他於1983年選擇退役。回到地方的何國兵被安排到南縣南茅運河管理所上班,負責水鄉河道的日常管理。

何國兵說,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大潮,如果沒有服役的經歷,如果沒有在深圳的戰友,他可能現在還在那個安逸的小縣城工作。「當一個人站在河堤之上,那種看不到希望的寂靜,那種一眼可以看穿未來的乏味,會油然而生。畢竟我是在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呆過的,年輕的時候也算見過世面。」

老何是那個年代正兒八經的高中生,說起話蠻有水平,「機會終於來了!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後,一股新的下海潮來了,我就是大潮中的一員。」

1993年,在深圳戰友的鼓勵之下,何國兵告別妻兒南下深圳,開啟了他新的人生。為了並不可知的未來,丟下來之不易的安穩工作,他嶽父表示非常不理解,在隨後的兩年裡也未再跟他講過一句話。

他來到深圳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國工貿跑業務,那時候南國工貿的主營業務是「三來一補」,即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在那個年代,由於稅收有優惠、土地有保障、人工成本很低,「三來一補」成了深圳的支柱之一。據悉,到1994年,深圳「三來一補」企業接近8000家,從業人員有100萬人,實現了經濟特區一半以上的工業產值。但這一繁榮背後,深圳也付出了慘重代價,環境不堪負重,產業結構走到了必須要調整的地步。

1996年,深圳公布了《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深圳將成為一個「以高新技術為先導的區域製造業生產基地」。此時的何國兵已經由一個下海新兵成長為特區建設老兵。政策在變,他的就業方向也發生了變化,1996年進入常安物業工作,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行業,也是一個全新的考驗。

「我們湖南人的精神就是『呷得苦,霸得蠻』。」何國兵說,從「三來一補」到物業管理,這個跳躍一下子很難適應,專業跨度很大,剛開始的時候只有沒日沒夜地學。「這實際上屬於服務業,工作非常細,而且建築標準、小區規劃、管理對象等每年都變化,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時代。不過,這跟三來一補區別在於,這項服務是城市發展的必須品。而且,在工作當中也可以認識很多有能力的人。」

在物業管理公司工作的何國兵,向同事們布置防疫工作。

改變

在採訪過程當中,老何數次強調的是,由於工作突出,他在1997年獲準入戶深圳的事。在那個城市戶口吃香的年代,深圳戶口更是非同一般。當時入戶就可以買微利房,那時房價每平米才2000元左右。「來常安物業沒多久,就享受了這個待遇,這是對我勤勞的最好回報。」

據老何回憶,轉完戶口之後,他很快就在南山區買了一套微利房。那年春節他特意把多年不怎麼跟他說話的嶽父接到深圳過年。「開了一臺借來的車去火車站接嶽父。進到小區還有保安敬禮,他哪裡見過這陣仗。嶽父瞬間豎起了大拇指說,這深圳是來對了。我那時候是真的感到自豪。」

其實,老何改變的並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有弟弟、妹妹。他有一個弟弟,在湖南大學畢業之後,被聘到地級市一家化工學校教書。那時候,內地工資水平非常低。不甘止步於此的弟弟教書之餘,通過了同濟大學碩士研究生考試。

「也可能是命裡已有安排。他讀研期間,偶遇同在一所大學進修的大學老師。當時,這位老師向他介紹,湖南正在組建一間大學,他可能會出任某系的系主任,並問我弟弟有沒有興趣過去工作。當時,我弟還有合約在身,學校要求,如果老師辭職,需要賠償6萬元違約金。那個年代,這可算一筆巨款。最後,這6萬塊錢就由我來掏了。」老何說。後來,老何弟弟如願以償地去了新組建的大學教書,再後來又念了個博士。現在,他已是那所大學某系的系主任。

「隨後幾年,老家陸續有人到深圳找工作,我家很多時候成為臨時『招待所』,迎來送往的深圳追夢者不少,很多人後來也闖出了一方屬於自己的天地。」何國兵說。

青春

站在現在這個時點看老何當初的人生選擇無疑是正確的。其實,他們那一波來深建設者在不知不覺中站到了歷史級別的風口上。1992年1月,小平同志視察南方、視察深圳時指出「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並寄語深圳「要搞快一點」。

深圳由此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來深建設者也因此進入成長的快車道,這一持續就是十年。直到2002年底,人民網強國論壇上一篇題為《深圳,你被誰拋棄》的文章出現。後來,有評論認為,這是質疑的聲音,其實也是鞭策的聲音。愛之深、責之切!事實上,評論界對深圳的質疑從未停止,但來深建設者對這裡卻深信不疑,深信能在這裡找到他們的夢。

記者查閱資料和採訪當中,不自覺地將來深建設者分為幾個年份。比如80年代分配而來的工程兵建設者們,那是祖國的需要,組織派遣;90年代來的下海一代,也就是老何他們那一批,大多有公職,但希望改變;千禧一代,被深圳的財富神話和就業機會吸引,只身前來。之所以用掙扎來形容他們,因為競爭越來越激烈,他們紮根深圳的難度變得更大。

在2000年左右來深建設者起薪大多只有二三千元/月。之後,雖然薪資在上漲,但很難跟得上房價。不過,如果膽子夠大,那個時候也並非沒有機會,因為2005年前後還有「零首付」的房子,而深圳房價真正漲起來還是2006年~2007年。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房價也經歷過一波近30%的殺跌。但2014年~2015年深圳房價猛漲之後,紮根深圳的難度就真的變大了。

每座城市發展到最後,總會形成一個非常顯性的特質。人們常說,深圳是一座屬於年輕人的城市,那麼她的特質是否就是年輕或者不老的青春呢?末了,老何也不願再過多地回憶拼搏的細節,因為他無暇撫拭那時間的塵埃,因為回憶往往意味著老去,因為他仍在拼搏。

深圳,終不會因年齡的增長而散去青春的氣息。

守護這座城

證券時報記者潘玉蓉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也是醫生餘紅兵來深圳的第10個年頭。

一場疫情,讓他和同事們成為了媒體口中的「城市的守護者」。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中,餘紅兵講述了疫情期間他和同事們在核酸採樣崗位上的工作,以及這些年他和深圳越來越深的連結。

核酸採樣成為餘紅兵日常工作

春節急召歸隊

「在深圳10年,所有難忘的經歷加起來,不及一場疫情帶來的震撼大。」餘紅兵說。

今年春節,深圳南山慢性病防治院口腔科副主任餘紅兵和他在外地過春節的同事們,從各地匆匆忙忙趕回來,投身一場抗疫的洪流。

他的同事們,有的被派去隔離點的醫學觀測酒店駐點,有的加入流行病調查小組,有的被抽調到防控組和社區小區組。

餘紅兵則被安排帶領一支17人的「特別行動隊」,去蛇口港、深圳灣等地進行入境人員的核酸採樣,為深圳守住防範境外輸入病例的重要關卡。

餘紅兵與同事赴港口開展核酸採樣

2月28日,這支隊伍成立第一天就接到任務:晚上10點,有一批外籍人士即將抵達蛇口港,大約60人。

當時,鑽石公主號上的疫情引發全球關注,深圳對進港遊輪的防疫工作非常重視,餘紅兵感到責任重大。

接到任務後,餘紅兵和隊友從各自的家裡出發,前往疾控中心拿裝樣本的盒子,到醫院取物資,趕到蛇口港已接近凌晨。凌晨2時,60餘人的採樣完成,隊員們借著隔離點的射燈,在護目鏡後費力地核對完信息,等到將樣本送到疾控中心,已經凌晨4點多。

所幸,核酸檢查結果顯示這批人都是陰性。

後來才知道,國際運輸遊輪常會半夜抵達深圳,餘紅兵的這支「特別行動隊」可能隨時被叫起來執行任務。凌晨四點的蛇口、凌晨兩點的孖洲島,餘紅兵都見過。

核酸採樣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半夜出任務,在對「各國來賓」做完咽拭子採集後,一名30多歲的韓國女士突然向他們鞠躬致謝,讓大家感動之餘,也感受到共克時艱的力量。

因為疫情,餘紅兵和他的同行們從醫生變成了媒體口中的「城市的守護者」。

10年之變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移民城市,在公共服務上,醫療、教育、住房與快速增長的需求不匹配,成為城市難題。

身處醫療衛生系統的餘紅兵,對近10年深圳醫療條件的變化有著近距離感受———尤其是餘紅兵熟悉的口腔慢病防治。在中國,慢病佔據著疾病圖譜的80%,和老百姓生活質量息息相關。餘紅兵所在的南山慢病院口腔科,每年對轄區內的6歲兒童實施窩溝封閉全覆蓋,多次舉辦公益性、綜合性的口腔教育活動,他們還組織入戶進行口腔流行病學調查和追蹤。深圳對慢病的防治和管理措施,走在了全國前頭。

慢病防治只是深圳醫療建設一個縮影。深圳市政府近年對醫療的投入可謂不遺餘力。

官方數據顯示,2010年~2019年,深圳市區兩級政府累計投入超過1500億元,推動115個醫療衛生重大項目建設。這些投入讓深圳醫療衛生機構數由1963家增加至4342家,千人床位數由2.1張提高到3.9張,千人醫生數從2.15名提高到3.09名。

「公共衛生投入」可以衡量地方政府在公共衛生上的財政投入力度,以及居民在衛生支出方面的負擔情況。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國內17座國內生產總值(GDP)過萬億的城市中,個人在公共衛生方面投入的現金支出比重平均值是25.95%,深圳2018年為19.13%,2019年進一步下降到了14.42%,為全國最低水平。

按照規劃,2019年至2025年,深圳要組建23個區域醫療中心、23家基層醫療集團。餘紅兵相信,這些看得見的變化會讓深圳醫療條件越來越好,讓更多人留在深圳安居樂業。

築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深圳在全國人眼裡「遍地都是黃金」。公務員辭職下海,農民洗腳上田,工人扛起鋪蓋,這些人來到蛇口淘金,成為了第一批來深圳的「築夢者」。

進入新世紀,70後、80後被深圳自由、公平的氣質所吸引,懷揣著希望來到此地。深圳也有了更多的大學生、研究生,餘紅兵便是其中一員。

10年前,餘紅兵為追求女朋友來到深圳,誰知一來就再也沒想過離開。平等、高效、包容是他對深圳精神的概括。

現在,餘紅兵已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家中四位老人也都來到深圳,人生中無數重要時光在深圳度過。

與早年來深圳淘金、搏命賺錢的人不同,深圳新青年們除了追求事業,也在意生活。近年來,深圳健身房林立,城中綠道、馬拉松賽事受到歡迎。

因為工作與慢病防治有關,餘紅兵很早就明白,人的疾病常常與生活習慣有關,於是養成了跑步的習慣,成為一名馬拉松愛好者,經常到全國各地「跑馬」。被他「拉下水」的,還有他的朋友、同學。

餘紅兵告訴記者,他每年都要去義務獻血。因為年輕人多,深圳血庫經常是全國最充足的,這似乎是深圳在用另一種方式展現它的「熱血」。

如今,無數個像餘紅兵這樣的普通人,用他們的努力和守護,讓深圳這座城接近於他們想要的樣子。

不負青春留在深圳

證券時報記者賀輝紅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對於聽著這句歌詞長大的80後來說,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對於深圳「痛並快樂著」的經歷,目前已是一家企業財務經理的張華(化名)來說,記憶可能更深刻。因為「掙扎」總讓人記憶深刻。2000年前後,張華第一次來深圳,便被這座城市的美景和活力給迷住。但要在這座一線城市留下來,她要面對許多壓力。很快,她就扛不住了,只得返回老家。「第一次來深圳是別人帶過來的,當時真的很苦,有時候甚至連飯都吃不飽。」她回憶。

然而,對於沒有人脈、沒有家庭背景,像一張白紙的張華來說,老家就是一個掐滅希望的地方。2002年她返深,這次留了下來。「那時候,有一些專家學者在擔憂深圳的未來,但我們這個層次的人根本沒有心思去關心這些問題。我們更多地是想著如何在這座城市活下去,呆下來。」

「剛到深圳時,幹過普工,因為視力不行,接根線頭都接不好,很快就被淘汰了;後來又當過服務員,但因服務意識比較差,也沒幹成啥事。再後來,終於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在一家公司裡當出納。從這裡開始,人生才有了轉機,之後我就一直幹財務。」張華說。

當初,為了進入這一行,張華吃了不少苦。剛到深圳時,她輾轉南油、西麗等地,邊工作邊學習,甚至還遭遇過搶劫。「那時候,不但工資低,而且還有治安問題,比如我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搶過。但是,深圳這座城市的缺點掩蓋不了她的朝氣,掩蓋不了她給人的希望。在打工之餘,我晚上出去學電腦和財務等轉型必備的技能。」

入行是留在深圳的第一步,第二步則是找對象。張華表示,不少女生最後沒有留在深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找到對象。「我們那批來了3個人,其他兩位都是因為沒有找到對象而返回老家。」張華說,「我一直有個觀念,要想找到一個優秀的伴侶,自己一定也要優秀才行。優秀只有在你拼搏之後才會實現。」

其實,相對於張華她們那一批人,現在來深圳的建設者構成又發生了很大變化。因為如今的深圳產業層次已經遠超20年前,產業結構也有了很大改變,人才的需求也發生較大變化。不過,成功的路徑並未發生根本變化,在這座城市不拼很難贏,不拼很難有奇蹟,不拼也就會枉費了你的青春。

相關焦點

  • 曙光守護者:請再次守護這座城,我的光刃!
    鎧皇一開始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普通人,最後經歷磨難化身為守護城池的天使,與邪惡力量展開殊死搏鬥。「你相信天使存在過嗎?」因為天使的庇佑,加上城市礦業資源豐富。工業化的城市迅速發展,商品街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 這座城,她叫濟南!
    初來這座城市,是在11年前的6月份。那時候學校離市區很遠,也不經常在城區閒逛。記得學校的旁邊是一個村莊,叫做孫村。周末的時候,約著同學們一起去鎮子上趕集,每個月的生活費也不多,大概就是500-600那個樣子。但是開心呀!
  • 聽聲辨位找漏點 都市"夜遊俠"用耳朵守護這座城[圖]
    枯燥重複工作 一聽二十年  已過不惑之年的王健,有自己的「聽漏小分隊」——8個人的隊伍,每兩人一組,輪班幹活,大家都管他叫王隊長。「我們差不多每天晚上8點左右開始幹活,12點前我們一般在小區裡聽漏,後半夜路面上相對安靜了,我們就開始在馬路上工作。」  聽漏,其實是一件特別枯燥的事,至少從旁人的眼光看來是這樣。
  • 80年前,這座大學之城曾經「漂移」過
    但讓這座大學之城凝練具有恆久意義的精神資源及價值意蘊的,卻是80年前的「漂移」。(關山月畫作《今日之教授生活》,畫中人物系武漢大學數學系教授李國平)1939年8月19日,36架日機從師生們曾生活過的漢口出發,對樂山城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轟炸。
  • 美女博士成武漢「抗疫」志願者:夥伴們就像瘋子 我們一起守護這座城
    她拉上媽媽給一線運送物資,跑遍了武漢城的角角落落。她從未如此全面地了解到這座城市的骨架脈絡,也從未如此赤裸地表達她與家鄉的情感羈絆。在歐洲,她最愛那不勒斯。在武漢街頭,她戴上印有那不勒斯加油歌的圍巾:「時光荏苒,我從不離開,如同每一個今天,守護這座城。」這是《我和我的城》女人節特輯之笛子的故事。
  •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 "四十不惑"再出發
    原標題:深圳,四十不惑再出發(望海樓)   北緯22度,年平均氣溫23℃,深圳處在一道炎熱的城市帶上。但這座城市被視作熱土,卻不是因為溫度,而是始終如一、熱火朝天的幹勁。   這是一座被黨和人民寄予厚望的城市。
  • 江西這座城,竟然有這麼多寶藏…
    這座古老的城市,如今山明水秀、人文璀璨,處處流淌著綠色的神韻和彰顯著歲月的風流。 千百年來, 宋城牆守護著一代代贛州百姓, 也成為了贛州城 興衰榮辱、時代更迭的見證者。
  • 這座城名字有點「土」,卻是個充滿奇蹟的地方!
    在艱苦的環境裡,兵團人創造了奇蹟——亙古荒原上矗起了石河子這座「軍墾第一城」。歷經近70載春秋,這顆「戈壁明珠」愈發閃亮。「現在,師市轄區內有1300餘家企業、18個科研機構、14所大中專院校,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各有1個,自治區級工業園區3個。」
  • 這座近代第一城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註:本文轉載自張謇故裡小鎮,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望古 千年胡逗洲 - 南通這座城,簡稱「通」,古代稱通州,別稱靜海、崇州、崇川、紫琅、北上海。位於江蘇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東抵黃海,南瀕長江,與上海、蘇州燈火相邀,西、北與泰州、鹽城接壤。
  • 晨讀丨願每個人平安 願每座城無恙
    晨讀丨願每個人平安 願每座城無恙  2020-02-20 07:54
  • 融創文旅城重慶再開一座城 布局項目已達12座
    中國網財經9月27日訊(記者 魏國旭)昨日,「世界山水城,歡樂目的地」重慶融創文旅城舉行開城儀式。這也是繼9月19日成都融創文旅城正式開園迎客之後,融創文旅一月內在西南地區落下的又一子。至此,融創文旅布局的文旅城項目已達12座。
  • 慶城|迷上這片景,戀上這座城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裡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座熟悉老宅或許,僅僅為的只是這座城就像愛上一個人有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風月,只是愛了因為這絢爛的城市——慶城有高樓, 有霓虹有一切, 一切繁華美麗的東西(攝影:何文龍)我出生在這座城生長在這座城她目睹著我的成長我目睹著她的變化她呵護著我我依戀著她……(攝影:俄勝平)
  • 正黃集團擇城記—尋覓你心中的那座城
    正黃集團與城市生長的點點回憶,描摹出每個城市與我們內心最靠近的樣子,擇城與傳承,文化與積澱,產業與發展、企業的裡程史,折射出的是中國萬千城市的進程史,城市與企業,息息關聯,同進發展……(一)那座為你等待1660年的城從「遂寧縣」到「遂寧市」再到如今擁有20餘張國家級名片的成渝經濟區中心城市
  • 天空之城的靈感來源,居然是這座鮮為人知的義大利孤島
    因為這個名字我們特意飛到義大利,來到了這個夢中的天空之城的原型——白露裡治奧古城。古城遠處遙望美如仙境,煙霧瀰漫宛如浮在空中一座城堡,因為這讓人留戀的仙境畫面讓日本漫畫家宮崎駿靈光一現畫出了《天空之城》這麼美的景象。
  • 重慶這座城,啷個楞個乖?
    食友們圍桌吃飯,於談笑中慢慢熟絡,這是經常發生在重慶的場景,也是重慶火鍋「霸道」的魅力。近幾年來,這座城市在美食和文娛領域的優秀表現,讓它成為了社交生活裡人們猶豫不決時的萬能辭令:吃飯不知道吃什麼,優先選川渝菜,一般沒有雷點;追星漫無目的,重慶崽兒妹兒是最「安逸」的選擇。出行也是。
  • 泉州第三座中駿世界城——水頭中駿世界城盛大開業!
    12月19日泉州第三座中駿世界城廈門東首座超12萬方一站式城市級購物中心水頭中駿世界城盛大開業!這一場盛大的開業,更是水頭中駿世界城獻給南安和水頭人民的一場城市級狂歡盛典大牌明星空降、百萬級煙花秀、無人機夜空秀、點亮南安的夜空,
  • 石家莊鹿泉大地這座出現最早的城郭只剩苟延殘喘,它還能屹立多久
    在石家莊西南大概15公裡的地方有一個北故邑村,而在北故邑村南的洨河之南有一座古城遺址,它就是歷史上曾經很重要的石邑城,而根據近年來在此處出土的文物分析,這座城最早的歷史記錄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 黑龍江衛視《愛上這座城》震撼登場!
    黑龍江衛視《愛上這座城》震撼登場!黑龍江衛視每周日21:20邀您一起《愛上這座城》。一座座各具風情的龍江小城,將在這裡第一次敞開懷抱,把各自的美景、美食和美麗故事一一呈現!請您跟隨《愛上這座城》,看盡龍江小城的旖旎風情!
  • {和你一起,愛上這座城}MYFM1039&友好時尚購物城滿月感恩季
    可他們總是說:「你才到腦子裡去!」好不容易它同意進來了,卻居然又說:「你就不能換個大點的腦子嗎?」心好累。。。可是,當有人對我說:「嗨,你知道嗎? 友好時尚購物城這周末有大動作!聽說好吃好玩還有禮品送。。。bala~bala~bala~」我的腦子就會對我說:「什麼?什麼?什麼?還有什麼?給我說仔細點!」真受不了。。。
  • 這座城,想低調都難
    自去年這一概念誕生,人們就發現它並不是一個在學術史上有跡可循的專有名詞,目前更未找到相關理論研究或是系統實踐。換言之,「公園城市」到底什麼樣,很大程度上要看這回成都、乃至中國在後續探索上所能帶給世界的「啟示」。 當然了,首創,並不意味著不能吸納、承繼全球城市在各自建設中的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