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寧4月6日電(記者曹婷)「以前回家媳婦說我是住店,現在留在家門口給自己幹,能顧家能賺錢,好日子可是跟著蘭新高鐵來了。」46歲的門源人張吉富說。
位於祁連山下的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素有「門源油、天下流」美譽,是出了名的高原油菜基地。如今高鐵穿城而過,門源人及時抓住機遇,開啟返鄉創業的熱潮。蘭新高鐵開通已有100多天,門源人的好日子也已經開了頭。
2014年底,蘭新高鐵全線通車運營,這條高鐵橫貫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其中青海段有268公裡,這一區域集中了青海省近63%的人口,分布著漢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多個民族。青海大部分農業、畜牧業、工業等產業均分布在此。
高鐵開通前,張吉富常年帶著親戚鄰居在外幹工程,比如一些房建、道路之類的體力活。他說自己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創業,不僅可以顧家,也能過上小老闆的日子。
「早就有在家創業的想法,就是想的規模沒現在大,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幹。直到蘭新高鐵開通註冊了花海旅行社。」張吉富說。
張吉富的旅行社專門做一日遊和兩日遊,再賣點小吃和特產。「雖說冬天生意也不差。我今年打算投資建一個西部商貿城,6月先把美食廣場開起來。」他說。
青海地處高原,冬季氣候相對寒冷、漫長,成為發展旅遊的「短板」,因而冬季一直是該省旅遊淡季。便捷、快速的蘭新高鐵開通後,推動了當地冬季旅遊的發展。
「自蘭新高鐵開通後,門源冬季淡季旅遊不淡,據統計,蘭新高鐵開通100天裡,每天來門源旅遊人數平均增長1000人次。」門源回族自治縣旅遊局局長李曉清說。
門源回族自治縣副縣長陳麟把高鐵的三個階段做了對比:高鐵在建期間,吸納了當地農民工近2萬人。即將開通前,老百姓已經嗅到商機做準備了,「哪怕是挨著高鐵站口賣個涼皮和洋芋」。開通後明顯感到縣裡人多了,不僅是遊客,高鐵帶來的商機把老百姓也吸引回來了。
張吉富的花海旅行社,招的80多個員工都是以前跟著自己幹工程的人。「一問誰想跟我在旅行社幹,大家非常積極。」張吉富說,常年在外打工的人都想回來,一是年紀大了,二是在外見不到家人,有事也幫不上。
如今,大家稱張吉富為張老闆,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說:「就是掙點小錢,回來創業的人多,老闆也多了,我只是小老闆。」
從省會西寧到門源,搭乘高鐵只需要45分鐘,最貴的一等車票價為36.5元。不少當地人感嘆,門源再也不是四面環山的小縣城,有了高鐵,可以把房子買到西寧,人留在當地,人才也就能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