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自主招生?強基計劃是什麼?

2020-12-17 學長聊高考

強基計劃,又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是由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招生辦法:在保證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維度考核評價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據有關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制定強基計劃的招生和培養方案。符合高校報考條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請參加強基計劃招生。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單。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後,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根據考生填報志願,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有關高校要認真研究制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並在招生簡章中提前向社會公布。

招生試點高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那麼現在的強基計劃和以前的自主招生有什麼異同呢?

1.招生規模不同

強基計劃首批試點面向36所高校,而自主招生有90所大學。

強基計劃每所學校招生180名左右,合計大約6480名學生。而以前自主招生每年則錄取12000人左右

2.招生專業不同

自主招生又稱自主選拔,通過學生可以享受相應高校錄取時的降分優惠,一般涵蓋了高校的大部分專業。而強基計劃則主要是為了在基礎學科培養高端人才,招生專業主要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哲學,漢語言文學,生物學,基礎醫學,核科學等。

自主招生的缺陷分析

1.腐敗現象嚴重

一些高校會留出少量機動招生名額,對教職工子女,"校董"子女等實行特殊錄取。在優勢專業,畢業高薪專業實行差別錄取。

2.公平效率不足,存在城鄉差異

首先自主招生明顯有利於教育資源發達地區學生而不利於農村學生,其次招考過程監管不夠,存在一定暗箱操作,遞條子,權錢交易等現象

3.詐騙分子混淆概念

一些沒有國家統招資質的學校利用自主招生跟自考兩個概念來混淆學生,混淆自主招生和自考的區別,以此實施詐騙行為。時至今日,教育部已經明確自主招生已經停止,但使用瀏覽器搜索自主招生,仍有不法分子打著自主招生的旗號進行宣傳。

強基計劃之優勢

1.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力度,保障國家基礎學科發展。在以前基礎學科的就業不夠明朗,學習難度也較大,故很多學生不願意選擇基礎學科專業,高校也對基礎學科不夠重視。而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基礎學科越來越凸顯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既然稱之為基礎,則必然有其承載,託舉的作用。大部分的諾貝爾獎項都來自於基礎學科。

2.更加公平公正。與以往的自主招生不同,強基計劃並不提供事先優惠降分,而是採取事先報名,統考出分後確定入圍者,由高考成績"牽大頭"。避免權錢交易和特殊福利的產生。同時強基計劃還要求成功錄取者不得在本科階段轉專業。

3.這種政策設計對於某些對基礎學科並不感興趣,只是出於撈偏門走捷徑,單練某科競賽犧牲其他方面學習的學生是非常不利的,而且錄取後不得轉專業則進一步釘死這種投機選擇。而對於真正對基礎學科感興趣,希望真正在這個方向發展深造的孩子來說,是有利的,因為政策會阻止很多投機者進入競賽,並且強基計劃在要求學科特長的基礎上也同時要求綜合成績均衡,這對於有志於科研的孩子打下比較好的基礎也有導向作用。

結語:雖然政策設計並不等於實施效果,但還是會有很大政策導向作用。我們希望由強基計劃取代自主招生,能夠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為廣大高三學生提供一種新的途徑和方式,同時為具有基礎學科興趣的同學提供更好的培養模式,真正促進我國基礎前沿學科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教育部:2020年取消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家長收藏
    2020年自主招生取消了,改為強基計劃!自主招生存在的問題1.教育公平性缺失而且對於自主招生這一點上教育是極其缺乏公平性的,大學數的地方學校鎮縣一級根本沒有自主招生渠道。強基計劃是什麼,與自主招生的區別強基計劃是什麼,強基計劃是教育部根據國家的發展制定的針對基礎學科的進行招生的改革方案。
  • 強基計劃是什麼?和自主招生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影響?
    最近,我們對於強基計劃這四個字已經耳熟能詳了,教育部印發《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將在2020年正式取消自主招生,並開展新的人才選拔培養機制,也就是我們說的強基計劃。
  • 強基計劃與自主招生有什麼異同?明白這一點很重要
    今年元月份,教育部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取消原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許多朋友覺得,強基計劃不就是自主招生的升級版嗎?還不是換湯不換藥。
  • 2020年起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是怎樣的?
    1、什麼是強基計劃?簡潔的講,所謂「強基計劃」就是把以前的自主招生取消了,改為只招收基礎學科的強基計劃。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後,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根據考生填報志願,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 取消自主招生,實行強基計劃,其核心還是回歸到人的本身
    1月15日,教育部公布啟動強基計劃,取消了自主招生,新的選拔渠道無論是在選拔條件、錄取方式以及培養方式等等都有所變動,面對這一新政策有人歡喜有人愁,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面對和理解強基計劃,這也是目前學生家長最想關心的問題。
  • 為什麼要取消「自主招生」啟動「強基計劃」?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導讀:前陣子有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就是教育部出臺文件宣布:取消「自主招生」,啟動了「強基計劃」!其實你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強基計劃」和「自主招生」本身是不犯衝突的,那麼國家為什麼一定要廢除「自主招生」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研究研究這個事。
  • 什麼是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招生流程
    了解強基計劃2020年1月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取消自主招生,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強基計劃定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基礎學科支撐引領作用,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 教育部發布:2020年起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
    1月15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意見指出自2020年起,將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教育部組織專家綜合考慮高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質量、科研項目及平臺建設情況、招生和人才培養方案等因素,研究確定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專業及規模。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3月底前,試點高校發布年度強基計劃招生簡章。4月,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在網上報名參加強基計劃招生。6月,所有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 新高考模式下的強基計劃到底是什麼意思?和自主招生有什麼區別?
    今年開始自主招生就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的招生政策,名為:強基計劃。很多新高一或者高二的家長對這個詞可能還比較陌生,因此今天我就來講講強基計劃是什麼。一句話概括,其實和之前的」自主招生「差不多,但又不同於自主招生。參與強基計劃的招生院校是全國最頂尖的36所大學,給出20-200個左右的名額放在強基計劃招生裡面。招生的專業一般集中在數理化、哲學古文文字學這一類相關專業。因此強基計劃它和自主招生不同的一點是,它日後是有自己的一套培養體系的,給到學生發展的空間也更大。
  • 自主招生被取消,強基計劃到底值不值得報考?
    前段時間,在與高考錄取相關的各類資訊中,我們總能發現這樣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詞——強基計劃。到底什麼是強基計劃,它與我們這些普通考生又有什麼關係?趕快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強基計劃?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可以說,強基計劃是國家對於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全新替代方案。
  • 2020年取消大學自主招生後,將增加強基計劃,考生需注意
    從2020年1月起,自主招生方式將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強基計劃」。消息一經披露,考生之間議論紛紛。關於自主招生,很多人也不了解。自主招生也就是自主選拔,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93所重點大學在高考結束後,以及在公布高考成績前,組織筆試和面試,向符合條件的考生提供從十幾分到幾十分不等的錄取優惠,筆試和面試的科目不超過兩門。儘管整個考試過程的視頻記錄避免了作弊,公平性並不亞於高考,但事實上,自主招生模式暴露了許多問題,因為這種招生方式的科學性也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
  • 還在用自主招生的眼光看「強基計劃」?你OUT了
    2020年起自主招生取消,在36所一流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這就像引爆了一枚核彈,在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學生和家長圈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波。強基計劃,吸收了自主招生的經驗但又不是自主招生的簡單升級,借鑑了上海、浙江的「三位一體」綜合評價又不是綜合評價的翻版,既有傳承更有突破。
  • 強基計劃取代自主招生,高中生應該如何準備?
    教育部發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自2020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並在36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開展強基計劃試點招生。有報考意向的高中生應該如何準備呢?
  • 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開啟「強基計劃」,考生做好4點迎接變化
    早在今年1月16日,教育部就公布了兩項新的政策:取消「自主招生」,實行「強基計劃」;藝術生限制。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項新教改,為何取消「自主招生」,開啟「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有哪些優勢和特點?高考生如何迎接和應對新改變?
  • 2020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36所高校入選強基計劃試點名單
    強基計劃的招生定位和招生程序是什麼?在哪些高校實施?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作出了回答。為什麼將強基計劃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績發布後?答:強基計劃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績發布後,是因為高考成績在強基計劃錄取中將起到兩方面重要作用:一是作為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強基計劃取消了競賽證書、論文、專利等作為入圍高校考核條件的做法,以學生高考成績作為依據。二是作為錄取的重要依據。
  • 【重磅】教育部:2020年起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
    教育部官網發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一起來詳細了解……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 自主招生取消「強基」助推培訓機構加碼素質教育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在中小學競賽獎項與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緊密相關之時,衝擊競賽排名、爭取獎項,是不少中小學生的重點課外工作。其中不乏亂象發生。而這一現象有望得以緩解。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決定取消自主招生,推行「強基計劃」。
  • 取代自主招生的強基計劃到底是什麼意思
    強基計劃上線有一年的時間了,各位熟悉這種招生方式了嘛?今天我就來跟各位說說強基計劃的由來、目的和意義。強基計劃全稱叫「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一句話解釋它的意思:選拔綜合素質優秀或者基礎學科拔尖的同學讓基礎學科發展的更大更強。
  • 強基計劃取代自主招生,競賽還要不要學?
    2020年高考政策的一個重大變化是實行強基計劃,取消原來高校的自主招生,清華大學的「領軍計劃」和北京大學的「博雅計劃」等綜合評價招生也同時停止。根據教育部文件及各高校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的規定,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包括兩類:一是高考成績優秀,入圍高校強基校測,參加校考後按比例合成的綜合成績(高考成績佔比不低於85%)優異的考生;二是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清北等高校基本上把條件限定為數物化生信五大學科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銀牌)以上,高考成績達到本一線。 政策出臺後在社會上反響強烈,在中學師生及家長間尤其如此。
  • 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之後,奧賽之路怎麼走?
    那麼,如果要參加強基計劃,是不是意味著要參加學科奧賽?學習奧賽有沒有必要?在高校自主招生變為強基計劃的當下,學科奧賽這條路究竟該怎麼走?去年年底,實行了17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謝幕,取而代之的新推出的強基計劃,這曾引起家長及考生的廣泛關注。在社會的普遍認知中,強基計劃也被看成了「升級版的自主招生」。但細究起來,強基計劃與自主招生的存在諸多不同,不能簡單地將強基計劃看作升級版本的自主招生。最明顯的是兩者在設計思路上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