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型肺炎,你宅在家裡幾天了?
前天,鍾南山院士說武漢肯定能過關,許多人鬆了一口氣。
因為不能出門,微博上,既有對武漢的鼓勵與加油,也有自我的調侃。
有網友說,經過細緻觀察,終於發現:
家裡瓷磚一共有300塊,地板鋪了677片,大米還有35128粒。
有網友說,天氣不錯,我準備開啟一日遊。起點:臥室,終點:客廳。
我呆在家裡整整7天了,每天看最新的疫情報導,也看各地的防疫標語。
這兩天,土味防疫標語,突然成為被熱議的話題。
大家感慨,原來竟然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標語。
有少數人,在指責標語用詞的「粗暴」;
也有人在肯定它們的直接,和大力度。
而我想說,如果去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
在那些土味防疫標語背後,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每個中國人都對家嫌棄得要死
又愛得最深沉
這樣的標語,為什麼會出現?
看起來語氣不善,但骨子裡是對家鄉的極度呵護。
他們想盡辦法,勸阻那些可能的病毒攜帶者進來。
這是多數中國人最形象的寫照:
平日裡,你對自己生活的地方,多多少少都有些「嫌棄」。
一個通常拿來的例子是:
不少家在農村的,會說自己是縣城的;家在縣城裡,對陌生人會說自己是市區的。
至於少數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又恨不得給自己加上一個「拆遷戶」的名頭。
你習慣性對家鄉「說三道四」。
但當危險到來,你內心的熱愛頓時會被激活。
此時,你會明白:
家鄉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皆是情;雞啼、犬吠、蟬鳴都是歌。
你不會再逃離,而會成為最熱衷的保護者。
有句話,在網絡很流行:
母校,就是你一天罵它八遍,卻不允許別人罵的地方。
用這句話,來形容現在保護家鄉的人和標語的目的,也再合適不過了。
中國人最愛面子
也不怕撕破臉
關於中國人的面子,魯迅曾經說過一段廣為人知的話。
大致的意思是,面子是中國人的精神綱領。
中國人總是尊重別人,把人家放到臺上,你在下面,善處下則馭上。
但是,這只是絕大多數的情形。
更真實全面的情況是:中國人最愛面子,也不怕撕破臉。
看得見的變化是,「成為一個不好惹的人」,開始成為越來越多人認可的三觀。
他們依舊堅持謙虛,但也不再一直容忍。
一旦遇到挑釁底線和原則的事情,他們就不會再菩薩低眉,而是會金剛怒目。
讀懂了這些,你也就讀懂了下面這些防疫標語。
有人撕破臉是為了恨,有人撕破臉是為了愛。
而他們放下面子,撕破臉皮,不過是為了更多人的安心。
中國人偶爾虛偽
卻常常現實
必須申明,「現實」在這裡是個褒義詞。
所謂現實,不是指利己主義,也不是指對物質和金錢過度追求。
而是說,雖然中國人偶爾也會表現出虛偽、浮誇的一面。
但多數時候,中國人都比較踏實,他們更相信那些看得見、把握得住的東西。
武漢疫情蔓延全國,加上春運,大量的外來人口回來,情況變得複雜多變。
誰可能是病毒的攜帶者,誰又可能是安全的?
那些染病的人,又如何把他們對其他人的傷害降到最低?
誰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
嚴防死守,用嚴厲的詞語提醒大家,不要輕易中了病毒的槍。
這個時候,大家都是現實的,那些過於寬慰的話,是很少有人聽得進去的。
理清了這般來龍去脈,你應該就不會對下面這些標語反感。
中國人,往壞裡說,是耐打擊能力超強。
中國人,往好裡說,卻是習慣把命運和風險把握在手心。
中國人從來不是「沉默的大多數」
不少人在指責土味防疫標語「不親切」,但你有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
為什麼,各地的標語如此大同小異?
你可以說,這是巧合。但我想說,這是一個個「自組織」被激活。
一個個村莊,一個個小區,一條條街道,都主動成為抗擊武漢新型肺炎的零件。
它們不再是一盤散沙,而是成為兼具戰鬥力和執行力的組織。
因此,釋放出來的能量自然殊途同歸。
作家王小波在小說裡說:
我一生的黃金時代,細看過無數特立獨行的人,直到它們變成了沉默的大多數。
也曾有學者說,中國進入了「原子化社會」,人和人的距離越來越遠,變得冷漠。
但每一次大的災難,都在提醒你:
真實的中國,遠沒有這麼可怕。
多數普通的中國人,也不是「沉默的大多數」。
良心、責任,以及主動的援手,都一直在那裡,隨時會互相輸送。
現在,可以來回答最開始的那個問題了。
所謂的土味防疫標語,真的粗暴了嗎?真的用語不親切了嗎?
答案當然是不。
如果還持否定的意見,那是因為你把新型肺炎沒當一回事;
是你不了解真實的中國。
這些一撇一捺一橫一豎裡,這些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方塊字中,有中國人的獨特智慧,有眾志成城和銅牆鐵壁。
這幾天在家裡看書,有段話很讓人感慨:
一百年前中國還有凌遲;
五十年前中國還不許跳舞;
三十年前還沒有普及網際網路;
二十年前中國還沒有物權法,
十五年前中國還沒有微博。
一切都在變化,
社會終究是在進步。
你站在哪裡,中國便站在哪裡。你是誰,中國便是誰;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
再強大的病毒,也會被進步的中國消滅。
而你需要做的,是作好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人助力。
請像防疫標語裡要求的那樣,做自己。非常時期,嚴格律己,愛是真正的愛自己。
點個「贊」,為武漢加油,願風波提早過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