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土味防疫標語」背後,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2020-12-11 杭州獵才招聘網

因為新型肺炎,你宅在家裡幾天了?

前天,鍾南山院士說武漢肯定能過關,許多人鬆了一口氣。

因為不能出門,微博上,既有對武漢的鼓勵與加油,也有自我的調侃。

有網友說,經過細緻觀察,終於發現:

家裡瓷磚一共有300塊,地板鋪了677片,大米還有35128粒。

有網友說,天氣不錯,我準備開啟一日遊。起點:臥室,終點:客廳。

我呆在家裡整整7天了,每天看最新的疫情報導,也看各地的防疫標語。

這兩天,土味防疫標語,突然成為被熱議的話題。

大家感慨,原來竟然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標語。

有少數人,在指責標語用詞的「粗暴」;

也有人在肯定它們的直接,和大力度。

而我想說,如果去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

在那些土味防疫標語背後,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每個中國人都對家嫌棄得要死

又愛得最深沉

這樣的標語,為什麼會出現?

看起來語氣不善,但骨子裡是對家鄉的極度呵護。

他們想盡辦法,勸阻那些可能的病毒攜帶者進來。

這是多數中國人最形象的寫照:

平日裡,你對自己生活的地方,多多少少都有些「嫌棄」。

一個通常拿來的例子是:

不少家在農村的,會說自己是縣城的;家在縣城裡,對陌生人會說自己是市區的。

至於少數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又恨不得給自己加上一個「拆遷戶」的名頭。

你習慣性對家鄉「說三道四」。

但當危險到來,你內心的熱愛頓時會被激活。

此時,你會明白:

家鄉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皆是情;雞啼、犬吠、蟬鳴都是歌。

你不會再逃離,而會成為最熱衷的保護者。

有句話,在網絡很流行:

母校,就是你一天罵它八遍,卻不允許別人罵的地方。

用這句話,來形容現在保護家鄉的人和標語的目的,也再合適不過了。

中國人最愛面子

也不怕撕破臉

關於中國人的面子,魯迅曾經說過一段廣為人知的話。

大致的意思是,面子是中國人的精神綱領。

中國人總是尊重別人,把人家放到臺上,你在下面,善處下則馭上。

但是,這只是絕大多數的情形。

更真實全面的情況是:中國人最愛面子,也不怕撕破臉。

看得見的變化是,「成為一個不好惹的人」,開始成為越來越多人認可的三觀。

他們依舊堅持謙虛,但也不再一直容忍。

一旦遇到挑釁底線和原則的事情,他們就不會再菩薩低眉,而是會金剛怒目。

讀懂了這些,你也就讀懂了下面這些防疫標語。

有人撕破臉是為了恨,有人撕破臉是為了愛。

而他們放下面子,撕破臉皮,不過是為了更多人的安心。

中國人偶爾虛偽

卻常常現實

必須申明,「現實」在這裡是個褒義詞。

所謂現實,不是指利己主義,也不是指對物質和金錢過度追求。

而是說,雖然中國人偶爾也會表現出虛偽、浮誇的一面。

但多數時候,中國人都比較踏實,他們更相信那些看得見、把握得住的東西。

武漢疫情蔓延全國,加上春運,大量的外來人口回來,情況變得複雜多變。

誰可能是病毒的攜帶者,誰又可能是安全的?

那些染病的人,又如何把他們對其他人的傷害降到最低?

誰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

嚴防死守,用嚴厲的詞語提醒大家,不要輕易中了病毒的槍。

這個時候,大家都是現實的,那些過於寬慰的話,是很少有人聽得進去的。

理清了這般來龍去脈,你應該就不會對下面這些標語反感。

中國人,往壞裡說,是耐打擊能力超強。

中國人,往好裡說,卻是習慣把命運和風險把握在手心。

中國人從來不是「沉默的大多數」

不少人在指責土味防疫標語「不親切」,但你有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

為什麼,各地的標語如此大同小異?

你可以說,這是巧合。但我想說,這是一個個「自組織」被激活。

一個個村莊,一個個小區,一條條街道,都主動成為抗擊武漢新型肺炎的零件。

它們不再是一盤散沙,而是成為兼具戰鬥力和執行力的組織。

因此,釋放出來的能量自然殊途同歸。

作家王小波在小說裡說:

我一生的黃金時代,細看過無數特立獨行的人,直到它們變成了沉默的大多數。

也曾有學者說,中國進入了「原子化社會」,人和人的距離越來越遠,變得冷漠。

但每一次大的災難,都在提醒你:

真實的中國,遠沒有這麼可怕。

多數普通的中國人,也不是「沉默的大多數」。

良心、責任,以及主動的援手,都一直在那裡,隨時會互相輸送。

現在,可以來回答最開始的那個問題了。

所謂的土味防疫標語,真的粗暴了嗎?真的用語不親切了嗎?

答案當然是不。

如果還持否定的意見,那是因為你把新型肺炎沒當一回事;

是你不了解真實的中國。

這些一撇一捺一橫一豎裡,這些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方塊字中,有中國人的獨特智慧,有眾志成城和銅牆鐵壁。

這幾天在家裡看書,有段話很讓人感慨:

一百年前中國還有凌遲;

五十年前中國還不許跳舞;

三十年前還沒有普及網際網路;

二十年前中國還沒有物權法,

十五年前中國還沒有微博。

一切都在變化,

社會終究是在進步。

你站在哪裡,中國便站在哪裡。你是誰,中國便是誰;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

再強大的病毒,也會被進步的中國消滅。

而你需要做的,是作好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人助力。

請像防疫標語裡要求的那樣,做自己。非常時期,嚴格律己,愛是真正的愛自己。

點個「」,為武漢加油,願風波提早過盡。

相關焦點

  • 土味標語宣傳「無孔不入」,逆水寒玩家神還原防疫硬核標語
    「老實在家防感染,丈人來了也得攆」「一人傳染全家倒,財產全跟親戚跑」……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全國各大城市嚴陣以待抗疫防疫之時,散落在中國廣袤土地上的鄉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這場「戰疫」,許多地方都懸掛上了「土味」十足的防疫宣傳標語、橫幅,以接地氣的形式呼籲居民做好防疫工作
  • 《逆水寒》「土味標語」火了?這款遊戲也不遑多讓!
    2020年大概是"土味標語"最受歡迎的一年了吧?在全國各大城市嚴以待陣防疫的時候,土味標語可算是起了大作用。簡明對仗又押韻,看過一遍就念念不忘!所以"土味標語"火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竟然火到了遊戲界?
  • 南寧出現大量「土味」防疫標語,看一眼就讓人無法忘記
    不串門 不扎堆 疫情過後繼續吹南寧出現大量「土味」防疫標語,看一眼就讓人無法忘記圖文:劉國雄「土味情話」很流行,也見得多了,防疫「土味標語」你看到過嗎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引導全民參與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衛戰中,南寧市加強接地氣的宣傳方式,在街頭、社區、單位等地懸掛一批通俗易懂又十分"土味」、「硬核」的宣傳標語,強化群眾對疫情防控的認知和意識,呼籲廣大群眾積極做好防疫工作。
  • 高考或許是中國最公平公正的了,標語背後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拼命」標語的背後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殘忍「報恩」標語的背後是中國式父母的艱難「逆襲改命」標語的背後是平凡家庭孩子最公平的機會
  • 四川這個鄉,土味標語守護防疫「最後一...
    「標語橫幅宣傳有多硬核,生命重視就有多深刻」,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全國各大城市嚴陣以待抗疫防疫之時,散落在中國廣袤土地上的鄉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這場「戰疫」。一時之間,防疫橫幅標語滿村高掛,大喇叭「土味宣傳」響亮在山野村莊。相比城市防疫橫幅標語的嚴謹規範,鄉村防疫橫幅標語則顯得更「接地氣」,不僅鄉音土味十足,而且非常通俗直接,比如「今天到處串門,明天肺炎上門」,讓網友直呼「硬核」!它們在被廣大網友和群眾熱議的同時,也以這種直奔主題的方式,守護著一方土地和萬千村民。
  • 土味世界裡,有最真實的中國
    …這是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儀式之前,劉伯承元帥對解放軍高級將領的訓斥。時隔半個世紀,當今的中國,如何了?可能會有人說,如今的中國,用七個字即可概括,那就是:這盛世,如您所願!當然,無可厚非——如今的中國,錦繡河山,國泰民安。尤其是在今年這場戰疫中,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被體現的淋淋盡致。
  • 廈門思明街頭「土味」防疫標語,哪家強?
    一例例數據的上漲牽動著我們的心緒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團結群眾要打贏全民「戰疫」必須走好群眾路線思明區各街道、社區公共宣傳欄、物業小區等紛紛掛上了防疫宣傳標語橫幅以接地氣的形式呼籲居民們做好防疫工作前方硬核、「土味」宣傳標語來襲話糙理不糙乖乖聽話就得了!!!
  • 「土味」標語、民間文藝……全民創作助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在春節期間爆發,打亂了人們走親訪友、串門拜年的生活節奏,一些「土味」宣傳標語「話糙理不糙」,成為網絡爆款,一些用快板、蓮花落、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民間曲藝形式創作的抗疫作品,更是受到群眾歡迎,在宣傳科學防疫知識、增強抗疫信心方面功不可沒。
  • 硬核宣傳標語走紅 民間文藝發力 全民創作助防控
    有網友將其整理出來,並評論說「這宣傳標語也太順了吧!」獲得超過97萬點讚和7萬多次轉發。新冠肺炎疫情在春節期間爆發,打亂了人們走親訪友、串門拜年的生活節奏,一些「土味」宣傳標語「話糙理不糙」,成為網絡爆款,一些用快板、蓮花落、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民間曲藝形式創作的抗疫作品,更是受到群眾歡迎,在宣傳科學防疫知識、增強抗疫信心方面功不可沒。
  • 最全匯總!廣東各地這些「花樣」防疫宣傳太接地氣,硬核廣播標語哪...
    宣傳手段:從傳統到新科技都有從最直接有效的廣播、標語宣傳,到與時俱進的無人機、新媒體的運用,只要能把防疫宣傳信息深入人心的,廣東各地都用上。難怪有網友點讚「猴塞雷」!01大喇叭、大鑼鼓、標語齊上陣放眼過去,在鄉鎮中,最能全面覆蓋,又最直接有效傳統手段-「廣播+標語」,21地市都運用上了。看圖,不管是喇叭,還是播放器,夠響亮夠氣勢,共同目的就是讓你聽到,讓你聽到!!密集呈現的橫幅,還有手寫版本的,行過路過不會忽略的!!
  • 土味標語,霸氣橫幅……這款遊戲的宣傳方式也太「硬核」了!
    仔細一看村裡各個路口和牆面上的"土味標語",村長瞬間就明白了,原來,這是最近剛剛公測的《新神魔大陸》手遊全新線下宣傳活動——直接刷牆進村了!雖然這年頭線上宣傳已成主流,但線下宣傳有趣,遊戲才能吸引更多玩家嘛。不過見多了環境保護刷牆、脫貧致富刷牆,甚至手機、淘寶廣告刷牆,但遊戲廣告刷牆還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 今年上門,明年上墳:詛咒式標語為何重出江湖?
    疫情當前,筆者也發現,除了正常和暖心的標語,一些另類標語也出現在公眾視線中,煞是扎眼。諸如「隱瞞症狀不上報,黃泉路上提前到」、「今年上門,明年上墳」,不勝枚舉。而在不少網友眼中,這些標語因為「硬核」還成了網紅,被認為「好玩,有趣,給力」。  硬核歸硬核,其實,它們的另一個稱呼叫做詛咒式標語。
  • 安康「硬核」防控標語,對閒逛、聚集打牌……不帶口罩,說:不!
    近日,在全民防疫下仍有部分市民在外閒逛、聚集打牌……還不戴口罩引發網友熱議一方面原因是現在口罩難買抗擊疫情 人人有責疫區回來莫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稍吃一頓飯,情親不會斷,少串一會門,還是老熟人這裡還有石泉縣中池鎮軍民村的廣播,還是同樣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土味
  • 勸人「就地過年」標語受熱捧,彰顯文化軟實力防疫魅力
    近日,「就地過年」無疑是當下最火的熱詞。為了嚴防死守,交出春運疫情防控「大考」的最好答卷,不少地方紛紛倡導打工人「就地過年」,在多地政府和企業推出發紅包、給補貼、子女入學加積分等多種措施「實惠」挽留的同時,各社區和企事業單位也都加大宣傳力度,打出了很多特色標語。「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
  • 抗疫標語口號:無形的戰鬥動員令
    一、抗疫標語口號的特點標語口號以其簡單明了、直接有效、形象活潑等特點成為黨和國家進行社會動員的重要方式,尤如無形的戰鬥動員令,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支撐。(一)語言簡單形象「中國加油」「湖北加油」「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些標語都具有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特點。
  • 尼泊爾最奇葩的中文標語,驢友看後大笑,但背後的意義讓人沉思
    尼泊爾最奇葩的中文標語,驢友看後大笑,但背後的意義讓人沉思現在不少人會選擇在閒暇之際用旅遊的方式去放鬆自己的心情,也正因為最近幾年外國一些景點的興起,不少人也會選擇出國遊,畢竟世界這麼大,有機會的話哪都要去看看。
  • 特色標語助防疫,校園防控不放鬆
    特色標語助防疫,校園防控不放鬆——雲和縣江濱實驗小學營造特色防疫文化氛圍芳菲四月春意濃,花開微醺乳燕歸。剛剛返校復學浙江省雲和縣江濱實驗小學的學生,回到久別的校園,只見宣傳欄裡、牆面上、電子顯示屏上……校園裡更是處處可見防疫標語,連地面上也貼上了溫馨提示,防疫知識悄悄地滲透進了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
  • 高校「迎新」標語背後 去功利化的祈求
    這是吉林大學廣播站貼出的迎新標語。今年的大學迎新,各大高校都掛出了給力的標語,勵志版的有「天行健,學長以實力打倒高富帥;地勢坤,學姐憑智慧戰勝白富美」。當然也不乏「學妹,快到我們碗裡來!」這樣簡單直接版。   隨著高校陸續開學,各種「創意迎新標語」也成了網友關注的焦點。
  • 一條紅軍標語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福州6月20日電 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一條紅軍標語背後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陳弘毅、劉羽佳、李松在閩西大地,當年紅軍隊伍留下的痕跡經過烽火歲月的磨蝕然而,紅軍標語卻以一種無言的形式,向後人傳遞著革命年代的信息。「紅軍是工農自己的軍隊,農民起來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勾結童子軍的刀團匪。」走進位於福建清流縣林畲鎮的毛澤東舊居,在東廂房板壁的白牆上,一條用黑墨書寫的紅軍標語引起了參觀者的注意。
  • 逆境攜行,你我同心——優秀心理防疫標語展示
    社團經驗 青年之聲 志願活動吃喝玩樂 來源 | 機械與海洋工程學院心保部 責任編輯 | 任肖雲 審核 | 邱澳 在本該是闔家歡聚的日子中,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所有人的計劃,我們待在家中為社會做出我們唯一能做的貢獻,所以在這次的心理防疫標語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