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年俗|正月初四迎灶神

2020-12-20 天眼新聞

俗話說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睡到飽

不知不覺間假期已經過半了

今天是大年初四

你知道有哪些習俗嗎?

農曆正月初四

又稱為羊日

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

正月初四為什麼叫做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的「羊日」。根據書籍記載,女媧在摶土造人之前,先創造了其他生靈。她於正月初一創造出雞,初二創造狗,初三創造豬,初四創造羊,初五創造牛,初六創造馬,初七這一天,女媧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一個個小泥人。

因此正月初四被稱為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祈求祖先、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吉祥如意,歲歲平安。

正月初四有哪些習俗

01

迎灶神

正月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

02

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03

吃折羅

正月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牛羊肉鋪在這一天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均在馬神廟內供奉,以南郊馬神廟的羊王像最有名。

04

報喜除黴運

這個是以前人們還沒有任何網絡通信等工具,習慣性見面就說新年好的。不過現在大家都住進了樓房,缺少了之前鄰裡之間的溫情。雖然現在不習慣在大街小巷裡碰面就說新年好,至少接電話的時候,說上一句報喜話。這是一種禮貌,也是初四除黴運的習俗哦。

05

不宜出遠門

因為大年初五為開市,一般初四就祭財神,好在初五開市圖個吉利,望今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而家裡的就祭灶神,祈求五穀登豐、家宅平安。相傳大年初四,灶神會降臨到每一戶家裡,所以人們忙著要恭迎灶神,不宜出遠門。

來源:知知貴陽

相關焦點

  • 農村正月初四迎灶神,農戶家灶臺的變遷,吸油煙機飛入尋常百姓家
    農村在正月初四迎灶神,農戶家灶臺的變遷變化,吸油煙機飛入尋常百姓家在農村流行在正月初四迎接灶神在農村正月初四這一天是迎接灶神的日子,迎接灶王爺爺和灶王奶奶。民以食為天,老百姓的灶臺可以說是農家屋裡的脊梁骨。
  • 大年初四,扔掉窮接財神,呆在家迎灶神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四,財神、灶神到各家。祝大家三陽開泰四季發財!傳說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中的"羊日"。晉人董勳《問禮俗》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 大年初四,扔掉窮接財神,乖乖呆在家迎灶神,願新年安康!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內容,今天是2019年1月28日,農曆新年初四,在這裡先祝福大家三陽開泰,四季發財!農曆正月初四,是迎接財神灶神的日子,也希望這一年能夠安康幸福!在古代的傳說中,農曆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中的「羊日」,而且我們常說的三陽開泰,也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 初四早安拜年吉祥語大全
    1.接灶神,迎財神,接喜接福,旺上加旺。2.大年初四,祝願大家:開開心心,財源滾滾來。3.大年初四,開門見喜,最有福的祝福送給你!4.大年初四接財神,紅紅火火一整年!5.大年初四,祝願所有人平平安安!6.正月初四福臨門:東南喜神;正南財神;正東貴神;見好當收,節制飲食。祝春節快樂,萬事如意!
  • 正月初四拜灶王爺表情圖片帶字帶祝福語 初四早安吉祥祝福語大全
    正月初四拜灶王爺表情圖片帶字帶祝福語 初四早安吉祥祝福語大全時間:2020-01-28 11: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四拜灶王爺表情圖片帶字帶祝福語 初四早安吉祥祝福語大全 1、正月初四到,驚喜無限;福星高照,福滿家園;祿星進門,加爵升官;壽星賀春,壽比南山
  • 大年初四,迎接灶王爺
    新華社微信推出《小新畫新年》春節年俗新媒體報導,從小年到正月十五,重溫中國傳統年俗文化,體會濃濃的年味兒。  今天是農曆狗年正月初四,恭迎「灶神」回民間。  南京大學民俗研究室主任陳競表示,按照民間的說法,正月初四是「灶神」點查戶口的日子,人們要以相關習俗恭迎「灶神」回民間。
  • 大年初四接灶神迎接五路財神 今年大吉利豬年要發大財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四接灶神迎接五路財神 今年大吉利豬年要發大財 大年初四即農曆正月初四,這一天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 初四習俗與禁忌,一定要記得 「扔窮、迎財神",很關鍵哦!
    (漢族民間祭祀灶神的歷史十分悠久。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博頰」。冀中地區供張奎、高蘭英。)祭灶神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二、接五路
  • 日照春節年俗 你都知道嗎?
    春節的腳步在家家戶戶的忙碌中近了,一場年俗大戲也紅紅火火拉開了帷幕。日照的年俗有哪些,以前雖有零散的記述,終因年俗繁瑣,各地亦多有差異,而不能盡舉。近日,由辛本亮主筆,天線畫坊的插畫師任天線所做日照年俗插畫,讓我們有機會一起走進日照的春節年俗。
  • 初四習俗
    (漢族民間祭祀灶神的歷史十分悠久。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博頰」。冀中地區供張奎、高蘭英。)祭灶神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二、接五路
  • 春節正月初四,坐在家中不出門,因為灶神要點名,這是為什麼?
    在年前二十三的時候,根據慣例,灶神要上天進行述職,向玉帝匯報人間這一年來的善惡與是非,以此來作為根據決定降福下災,民間百姓也會在這一天祭祀恭送灶神,希望他上天多講好話。既然有去必有回,等到年初四的時候,天上的灶君再次返回民間,進行第二年的工作,這一天,民間的百姓們就開始忙乎著要迎接灶神了。
  • 初四習俗與禁忌,記住很關鍵!
    (漢族民間祭祀灶神的歷史十分悠久。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博頰」。冀中地區供張奎、高蘭英。)祭灶神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二、接五路
  • 三千萬點擊的賀歲姊妹片《年俗》首映!
    送灶神、撣蓬壅、趕市集……今年,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年前的每一個迎接春節的小片段,記錄這過年時最有儀式感、也是最發散年味的傳承。不同的年俗,同樣的年味!雖然我們無法完全呈現各地不同的年俗,但卻能在這個春節,讓你多一些回憶、多一絲家鄉的情愫。畢竟,歡聚才是人人間最有溫度的喜樂。
  • 初四迎財神,牢記「3吃3做1不要」,老傳統別丟,牛年好運連連
    因為老傳統從大年三十到初三,是不能夠打掃屋內衛生的,容易把財運掃走,所以人們會在大年初四當天,把家中徹底打掃一遍,把垃圾收集在一起扔掉,把晦氣都去除,俗稱「扔窮」。將「窮」扔出去,為財富騰出空間,就會在新的一年好運連連了。第二件事:迎財神
  • 春節習俗之正月初五:吃「水餃子」 祭財神
    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
  • 初四夜,迎財神!不放鞭炮可以怎麼做?
    春節已在豔陽高照中過半,這個春節天氣君真的很給力哦,晴朗、溫暖,給春節添了很多的「春意」。大家過得怎樣?是不是要準備返程了,其實春節的高潮還沒到呢,要在初四迎完五路財神後才算結束。小編的記憶中,往日申城的鞭炮初四夜裡的是最熱烈的,一直延續要到初五凌晨。你有這樣的記憶嗎?今年,我們不放鞭炮了,還能做些什麼呢?
  • 大年初四,接灶神,乖乖呆在家迎財神,願新年安康!
    接灶君灶君就是灶神,傳說灶君深入人間的每個家庭,觀察和關照每個家庭的吃食和糧食收成用度狀況
  • 【我們的節日·春節】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今天是除夕新的一年即將到來關於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你了解多少呢?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春節的由來及習俗吧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
  • 中國古代春節期間祭拜的三大神:財神、門神、灶神
    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中。人人滿懷發財的希望,祈願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
  • 2016年小年是什麼時候?泉州過小年要注意哪些習俗(圖)
    ■日期:農曆臘月廿三■民俗:送神【開欄語】春節就像個大磁場,吸引著在外的人,一波波遊子相繼返鄉,街邊一搭搭賣春聯年貨的攤子,更是給年節染上一抹喜慶色彩。年,越來越近了。2016年小年是什麼時候?泉州過小年要注意哪些習俗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了慶祝春節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不同地區有不同年俗,人們也有不同的慶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