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1月13日 18:03:02 中財網 |
原標題:
寒銳鈷業:贛州寒銳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00t/a金屬量鈷新材料及26000t/a三元前驅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贛州寒銳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000t/a金屬量鈷新材料及26000t/a三元前驅體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一九年十一月
目 錄
1 項目背景概述 .......................................................................................................................3
1.1 建設單位概況 ..................................................................................................................3
1.2 項目建設背景 ..................................................................................................................3
1.3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5
1.4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6
2 生產規模與產品方案...........................................................................................................7
2.1 生產規模 ..........................................................................................................................7
2.2 產品方案 ..........................................................................................................................7
3 工藝技術 ...............................................................................................................................8
3.1 工藝流程 ..........................................................................................................................8
3.1.1 一期項目生產工藝 ...................................................................................................8
3.1.2 二期工程生產工藝 .................................................................................................10
4 建廠方案 .............................................................................................................................11
4.1 建廠條件 ........................................................................................................................11
4.2 建設規劃 ........................................................................................................................11
5 環境保護 .............................................................................................................................12
5.1 場址環境條件 ................................................................................................................12
5.2 執行的環境標準與規範 ................................................................................................12
5.2.1 環境質量標準 .........................................................................................................12
5.2.2 汙染物排放標準 .....................................................................................................13
6 項目實施計劃 .......................................................................................................................13
6.1 各階段實施進度計劃 ....................................................................................................13
7 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14
7.1 建設投資 ........................................................................................................................14
7.2 流動資金 ........................................................................................................................14
7.3 項目報批總投資 ............................................................................................................14
7.4 項目總投資 ....................................................................................................................15
7.5 資金籌措 ........................................................................................................................15
8 項目財務評價 .....................................................................................................................15
8.1 財務評價方法依據及基礎數據 ....................................................................................15
8.2 財務評價結論 ................................................................................................................15
9 結 論 ..................................................................................................................................16
9.1 綜合評價 ........................................................................................................................16
9.2 研究報告結論 ................................................................................................................17
1 項目背景概述
1.1 建設單位概況
贛州寒銳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州寒銳)是南京寒銳鈷
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寒銳鈷業)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於2017年11
月9日註冊成立,註冊地址為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江西贛州高新技術產業
園,註冊資金一億元整。公司註冊經營範圍為:鋰離子電池及電動車儲能
及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鋰電池產品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
銷售;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紙的研發、生產、銷售;三元電
池廢料回收、再生利用與銷售;
新能源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鋰礦產品、
鈷礦產品、鋁箔、銅箔銷售;鈷粉加工、銷售;粉末冶金,化工原料(危
險化學品除外),建材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服務(實
行國營貿易管理的貨物除外)。
寒銳鈷業創立於1997年,2017年3月6日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
票代碼:300618。公司總部位於南京市江寧開發區,主要從事金屬鈷粉及
其他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具有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
企業。公司成立至今,專注於鈷粉的研究和生產,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專
業鈷粉製造商之一,鈷粉形貌和粒度均勻性等主要技術指標可以滿足不同
客戶在不同行業中對鈷粉質量和性能的要求。同時在鈷粉的粘合度、純度、
含氧量等關鍵技術指標方面通過對生產工藝和工裝設備的自主開發,已經
達到或接近世界鈷粉的先進水平,在全球鈷粉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
1.2 項目建設背景
隨著《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出臺,大大促進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預計至「十三五」末,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同時將伴隨著大
量具有顯著環境危害的廢舊動力電池產生。這也促使了《電池行業清潔生
產評價指標》、《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以及《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規範》等相關政策的相繼出臺。
根據2016年11月發布的《江西省
新能源汽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江西
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整車重點建設「一核四片」5大
新能源汽車產業基
地;動力鋰電池突出多條技術路線並進,建設4個產業基地其中「贛州片區:
利用好國家振興原中央蘇區政策對贛州建設整車廠的支持,著力引進乘用車
項目。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贛州
新能源汽車科技城」。規劃要求,發展循環
經濟,加快廢舊
新能源汽車的高效修復、改造、拆解的產業化,重點在電
池、電機、輪胎等零部件實現再製造。2016年12月21日,工信部、商務
部、科技部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
聯節[2016]440號),意見明確提高再生資源產品附加值,加快推動再生
資源產業綠色化、循環化、協同化、高值化、專業化、集群化發展,推動
再生資源產業發展成為綠色環保產業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
適應我國國情的再生資源產業發展模式,為加快工灶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
建設做出貢獻。指導意見中列出重大試點示範共十項,其中第二項「廢有色
金屬高值化利用示範」和第七項「
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示範」
本項目以三元電池廢料以及鈷的粗製氫氧化鈷為原料,進一步優化工
程化方面技術,加強與國內裝備製造先進企業合作,開展廢舊動力電池拆
分、含有價金屬元素多組分清潔循環利用和電池材料再製備及結構調控等
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究,以及全過程汙染控制與系統優化集成,將綠色化理
念貫穿到再生資源產業鏈的各環節和全過程,從回收、分揀、運輸,到加
工、循環化利用、再製造以及廢物處理,同時提高再生資源產品附加值,
加快推動再生資源產業綠色化、循環化、協同化、高值化、專業化、集群
化發展,以適應我國國情的再生資源產業發展模式。開發鋰離子電池再生
資源的綜合利用,不但可成為一項重要的原料補充,而且能夠充分發揮寒
銳鈷業產業優勢和製造平臺優勢,實現鈷產業鏈的綠色循環製造。
1.3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鋰離子電池作為新一代的綠色高能電池,具有電壓高、能量密度大、
循環性能好、自放電小、無記憶效應、工作溫度範圍寬等眾多優點,已被
廣泛應用於行動電話、筆記本電腦、UPS、攝錄機、各種可攜式電動工具、
電子儀表、武器裝備等,在電動汽車中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
在二十一世紀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的高新技術產品。
本項目的主要產品為高性能鎳鈷錳三元材料前驅體和氧化鈷產品。氧
化鈷作為鈷粉前驅體,鎳鈷錳三元材料前驅體用於生產三元正極材料。鎳
鈷錳三元電池正極材料是製作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新型材料之一,已被國家
列入新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的重大工程項目,由於其在資源佔用、性價比、
安全性等方面的優勢,已經被視為未來動力鋰電池的新一代正極活性物質,
市場前景廣闊。而電池級球形三元前驅體是電池正極材料三元材料的前驅
體,三元正極材料是未來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發展方向。
從需求端上看鈷的需求增量方面主要來自於兩個部分:一是國內三元
鋰電池需求放量,2016年的標誌性事件就是國家政策解禁三元鋰電池,同
時新的補貼目錄傾向於提高動力電池能力密度,2019年全球精煉鈷消費量
有望達到14.5萬噸,增速提升至8.4%,最大的增量即來自於動力鋰離子電
池的需求;我國高溫合金,硬質合金需求有望放量。伴隨著「兩機」(飛機發
動機和燃氣輪機)專項的全面啟動,我國高溫合金用鈷有望成為推動鈷需
求的新增長點。硬質合金方面,隨著全球製造業中心向我國的轉移,我國
作為全球最大的硬質合金生產國,未來硬質合金用鈷需求也有望穩步提升。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的報告,2019年鋰離子電池回收市
場將達23.5億美元,到2030年預計達237.2億美元,期間年複合增率約
22.1%。
寒銳鈷業在上遊資源供給和下遊產品均具有優勢。剛果鈷金屬儲量佔
世界的50%,公司2007年在非洲剛果投資設立了子公司剛果邁特,從事鈷、
銅礦資源的開發,提高了國內鈷資源的保障能力,擁有剛果政府頒發的礦
產加工貿易許可證、出口許可證等一整套較為完整的礦石開發、生產、出
口等方面的經營資質,礦產保障無憂。下遊公司鈷粉產品品質優良,市場
佔有率高。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均接近1/3,是名副其實的鈷行業龍頭之一。
此外,
寒銳鈷業也是我國鈷粉產品的主要出口企業,近三年的鈷粉出口量
佔鈷粉總出口量的比例均在50%以上未來不僅有望充分享受國內市場鈷需
求的擴張,在國際市場上也佔有絕對優勢。
前期
寒銳鈷業鈷粉前驅體主要依託國內溼法冶金企業加工,不利於公
司下一步產能擴大和品質提升。開展本項目一方面公司進入
新能源產業鏈
的廢料回收領域,另一方面,溼法冶煉生產線的建設替代了公司鈷中間品
的委外加工,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公司完整產業鏈布局,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符合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和規劃。
1.4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本項目的核心產品為氧化鈷和鎳鈷錳三元動力電池材料前驅體,三元
前驅體是生產鎳鈷錳三元材料動力鋰電池原材料,鎳鈷錳三元材料是新型
動力電池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國家列入「十三五」規劃的重大工程項
目。2017年11月19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展規劃》,再一次明確了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
業的戰略地位。要求大幅提升
新能源汽車和
新能源的應用比例,全面推進
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體系建設,推動
新能源汽車、新
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到2020年,產值規模達到
10萬億元以上。其中,發展
新能源汽車作為《規劃》中的八大任務之一。
《規劃》中明確要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大力推進動力
電池技術研發,著力突破電池成組和系統集成技術,超前布局研發下一代
動力電池和新體系動力電池,實現電池材料技術突破性發展。加快推進高
性能、高可靠性動力電池生產、控制和檢測設備創新,提升動力電池工程
化和產業化能力。培育發展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動力電池企業和關鍵
材料龍頭企業。推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建立上下遊企業聯動的動力電池
回收利用體系。到2020年,動力電池技術水平與國際水平同步,產能規模
保持全球領先。
與傳統正極材料相比,鎳鈷錳三元材料在資源佔用、性價比、安全性
等方面佔有很大優勢。傳統的鈷酸鋰動力電池功率高、能量密度大、且一
致性較高,但安全係數較低,熱特性和電特性較差,存在較大的起火風險,
成本也相對較高,同時環境汙染大。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使用時安全性較高,
但在實際生產中充放電曲線差異大,一致性較差且能量密度較低,直接影
響電動汽車敏感的續航問題。與這兩種材料相比三元材料安全性更高,且
成本低,能量密度也已經提升到了接近鈷酸鋰的程度。因此,市場普遍認
為,在動力電池領域,鎳鈷錳三元材料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主流正極材料,
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綜上,本項目無論從鈷粉、三元材料市場需求和前景、公司發展戰略
以及產業協同效應等方面,均已具備成熟條件,因此,本項目具有可行性。
2 生產規模與產品方案
2.1 生產規模
本項目分兩期建設:
一期採用以
寒銳鈷業子公司剛果邁特公司產出的鈷的粗製氫氧化鈷原
料到鈷系列產品的鈷冶煉生產線。鈷(金屬量)設計規模為10000t/a。
二期採用三元電池廢料的溼法冶金生產線,建設26000t/a三元前驅體。
2.2 產品方案
項目產品方案詳見下表。
序號
產品名稱
單位
設計產能(一期)
設計產能(二期)
備 注
金屬量
實物量
金屬量
實物量
一
產品方案
1
硫酸鈷
t/a
2400
11726
3000
14,657
含鈷20.468%,其中,
後端三元前軀體產品
自用金屬量1625噸
2
氯化鈷
t/a
1600
6584
0
0
含鈷24.3%
3
四氧化三鈷(碳酸鈷)
t/a
2800
3810或
6022
0
0
含鈷46.50%或
73.50%
4
四氧化三鈷(草酸鈷)
t/a
200
272或635
0
0
含鈷31.50%或
73.50%
5
三元前驅體(811型)
t/a
0
0
16250
26000
含鈷6.25%,含鎳
50%,含錳6.25%
6
電銅
t/a
419
419
531
531
含銅99.95%
7
碳酸鋰
t/a
0
0
1736
9334
含Li 18.60%
8
硫酸錳結晶
t/a
0
0
4000
12500
含錳32.00%
9
粗製碳酸錳
t/a
561
3743
0
0
10
粗製碳酸鎳
t/a
154
995
0
0
11
氯化銨
t/a
/
6981
0
0
12
硫酸鈉
t/a
/
0
/
98694
3 工藝技術
3.1 工藝流程
本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以粗製氫氧化鈷和電積鈷為原料生產鈷系列
產品,二期以三元電池廢料和硫酸鎳為原料生產鈷系列產品和三元前驅體。
3.1.1 一期項目生產工藝
鈷溼法冶煉中間品
拆包
球磨漿化
濃縮溢流液
一段還原浸出
回用水
硫酸
蒸汽
壓榨過濾
濾渣一段浸出液
二段還原浸出
硫酸
二氧化硫
回用水
蒸汽
氯化鐵液
壓榨過濾洗滌
回用水
鐵渣
Lix984萃銅Lix984+煤油
電積
電積銅
P204萃雜
洗滌
反銅錳
P204+煤油
硫酸+水
鹽酸+水
反鐵
洗氯
HCl
純水洗氯水
銅錳液
(去沉錳工序)
反鐵液
空白有機相
皂化液鹼皂化廢水
皂化有機相
負載有機相
萃餘液
P507萃鈷
負載有機相
洗鎂
反萃反萃
反鐵
硫酸、水
硫酸、水HCl、H2OHCl、H2O
洗氯純水洗氯水
硫酸鈷氯化鈷液
含鐵液
P507+煤油
萃餘液
皂化液鹼皂化廢水
皂化有機相
水蒸氣
銅萃餘液
負載有機相
反萃
硫酸銅溶液
再生有機相
電積殘液
相間汙物
硫酸霧
洗滌純水
洗滌水
洗滌水
除油
MVR結晶
結晶硫酸鈷
廢油渣
合成
過濾洗滌
閃蒸
碳酸氫銨、水
焙燒
氧化鈷粉
O2
濾液
合成
草酸氨水、純水
氯化鈷液
配置
草酸銨
冷凝水
過濾洗滌
閃蒸
焙燒
氧化鈷粉
O2
冷凝水
濾液
MVR結晶
氯化鈷晶體冷凝水
銅錳液
沉銅
過濾銅渣
沉錳錳渣
沉錳後液
損耗
損耗
水蒸氣
水蒸氣
CO2(去制磚廠)
碳酸鈉
碳酸鈉
(進廢水處理)
N235除鐵
氯化鐵液HCl(返浸出)
P507反鐵液
除油廢油渣
(進N235除鐵)
相間汙物
相間汙物
(進廢水處理)
MVR蒸發
氯化銨冷凝水
電積鈷
浸出
32%鹽酸
30%雙氧水
純水
精濾
回用水
純水
(回用)
(回用)
冷凝水
(回用)
硫酸霧
硫酸霧
SO2
水蒸氣
VOCSVOCSHCl
VOCSHClNH3NH3HCl
分級、包裝粉塵
NH3
分級、包裝粉塵
蒸汽
蒸汽
水蒸氣
氧氣
圖3-1 一期工藝流程圖
3.1.2 二期工程生產工藝
P204萃雜
洗滌
反銅錳
P204+煤油
硫酸+水
鹽酸、水
反鐵
洗氯
HCl
純水洗氯水
銅錳液
(去硫酸錳線)
反鐵液
空白有機相
皂化液鹼皂化廢水
皂化有機相
負載有機相萃餘液
P507萃鈷
負載有機相
洗滌
反萃
硫酸+水
硫酸+水
硫酸鈷
P507+煤油
萃餘液
除油
MVR結晶
結晶硫酸鈷
廢油渣
反鐵
鹽酸+水
洗氯純水洗氯水
含鐵液
皂化液鹼皂化廢水
洗滌
反萃
洗滌純水洗滌水
皂化液鹼皂化廢水
皂化有機相
皂化有機相
硫酸鎳溶液
除油廢油渣
銅錳液
pH調節
沉銅碳酸鈉
過濾Cu渣
P507萃錳
洗滌
反錳
空白有機相
除油
硫酸錳晶體
MVR結晶
洗滌新水
硫酸+水
萃餘液
P507、煤油
硫酸+水
皂化液鹼皂化廢水
皂化有機相
廢油渣
三元電池料
拆解外殼
電池塊
剪切
熱解蒸餾
粉碎
篩分、磁選、風選
銅箔、鋁箔
銅、鋼
正、負極粉
一段還原浸出
濃硫酸
二氧化硫
回用水
蒸汽
萃銅線洗滌水
一段浸出渣
P204萃取
沉鋰
過濾
碳酸鋰
液鹼
鹽酸
純水
萃餘液
漿化
氫化
過濾
熱分解
固液分離
乾燥
碳酸鋰
不溶物
濾液
CO2
純水
純鹼
濾液
離子交換
硫酸
氫氧化鈉
回用水
除雜水
交換後液
P507萃鎳
(去二段浸出)
(進廢水處理)
(回用)
硫酸錳溶液
(去三元合成車間)
N235除鐵
HCl氯化鐵液
(返浸出)
P507反鐵液
(回用)
(回用)
(進N235除鐵)
硫酸鈷溶液
(去三元合成車間)
P507+煤油
硫酸+水
硫酸+水
(回用)
硫酸鎳溶液
(去三元合成車間)
萃餘液
(進廢水處理)
(進廢水處理)
相間汙物
相間汙物
相間汙物
相間汙物
(進固廢堆場)
硫酸鎳液
硫酸鈷液
硫酸錳液
硫酸鎳晶體
32%液鹼
15%氨水
純水
氮氣
三元前軀體合成
CCD洗滌過濾純水洗滌廢水
溼三元前軀體
乾燥
三元前軀體
損耗
水蒸氣
蒸汽
CO2
蒸汽
冷凝水
純水
碳酸鈉
相間汙
物
硫酸錳溶液
洗滌水
(回用)
冷凝水
固液分離
三元前軀體漿料母液
水蒸氣
二段還原浸出
硫酸
二氧化硫
蒸汽
回用水
氯化鐵液
Cu渣
壓榨過濾洗滌
回用水
石墨粉渣
Lix984萃銅Lix984+煤油電積
電積銅
水蒸氣
銅萃餘液
負載有機相
反萃
硫酸銅溶液
再生有機相
電積殘液
相間汙物
氧氣
洗滌純水
洗滌水
洗滌水
一段浸出液
(回用)
(回用)
損耗
(回用)
(回用)
(回用)
P507+煤油
放電
空氣
HF
VOCS
鎳塵
石墨粉塵
硫酸霧
SO2
VOCSVOCS
HCl
NH3
粉塵
VOCSVOCSHClVOCSHClVOCS
回用水
損耗
硫酸霧
SO2
硫酸霧
蒸汽
損耗
蒸汽
損耗
圖3-2 二期工藝流程圖
4 建廠方案
4.1 建廠條件
本項目選址於江西贛州市贛縣區茅店新材料產業基地,屬化工集中區
規劃範圍,土地性質為二類工業用地,項目佔地約678.76畝。贛縣茅店新
材料產業基地位於贛縣城區東郊的茅店鎮,距城區14公裡。
本項目位於茅店新材料產業基地北部,地塊東側為防護綠地,距贛州
繞城高速100米;南側為園區預留建設用地,距離官莊坑安置小區約1公
裡,距離贛江支流貢江2.6公裡;西側為海龍鎢鉬項目建設用地,北側為山
地距離廈蓉高速0.95公裡。
贛縣茅店新材料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區內硬化路面聯網
通車,供電、供熱供水及天然氣供應體系基本完善,園區內實現雨汙分流,
防洪排澇體系完備。贛縣茅店新材料產業基地大氣、地表水和環境噪聲現
狀均較好,能達到相應的環境功能區劃要求。區域環境現狀良好,不存在
制約本項目建設的環境因素。項目用地為已規劃的工業建設用地,不涉及
徵地、拆遷、移民安置等行為。用地開發程度達「三通」一平,廠區路網已形
成,建築材料可就地採購解決。
4.2 建設規劃
該項目擬建廠址位於贛州市贛縣區茅店新材料產業基地。用地東面為
本企業預留用地,西、南兩面隔園區道路為規劃工業企業用地,北面為山
體。廠區在西面規劃道路上設置物流主出入口,在南面松林路上設置行政
辦公區出入口及兩個物流出入口。廠區根據功能不同分為四個功能區域:1、
廠前行政辦公區位於中部,設置綜合辦公樓、生產控制樓、研發樓等;2、
倉儲區位於廠區西、北部,設置有罐區、原料倉庫、成品倉庫等;3、生產
區位於廠區中部,根據各產品工藝流程及設備布置,分別布置浸出車間、
萃取車間、草酸鈷車間、合成及煅燒車間、蒸髮結晶車間、碳酸鋰車間、
三元合成主車間、三元前驅體乾燥車間、等;4、公用工程區位於廠區西南
角,設置有循環(消防)水池、汙水處理區、藥劑庫、初期雨水池、事故
池等。各車間、倉庫、設備設施為行列式布置,該布置方案有利於廠區內
部運輸安排和管線敷設,方便使用,提高生產效益。詳見總平面布置圖。
廠區建設用地面積:459828.62m2
建、構築物佔地面積:196706.03m2
建築係數:43.47%
道路及硬地面積:197772.97m2
綠地面積:58032.85m2
綠地率:12.82%
5 環境保護
5.1 場址環境條件
本項目位於贛州市贛縣區茅店新材料產業基地,佔地約678.76畝。項
目地塊東側為玄雨路,南側為松林路,西側為規劃路,北側為吉洋北路。
廠址附近無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無地下礦藏,無縣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
對象,無特別需要保護的生物物種。項目生產對區域環境質量影響較小,
符合該地區城鎮規劃要求。
本項目建設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相應法律法規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
按總平面布置,本項目設有生產車間、倉庫、罐區、辦公樓等建築物,廠區內
設有事故池、消防水池、汙水處理池等利於火災、洩漏事故處理及汙水處理的
環保設施。
5.2 執行的環境標準與規範
5.2.1 環境質量標準
1、《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 二級標準;
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II、III類標準;
3、《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 III類標準;
4、《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
5、《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 3類標準。
6、《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 二級標準。
5.2.2 汙染物排放標準
1、《銅、鎳、鈷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2010,表2;
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標準(A
標準);
3、《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501-2007表2二級;
4、《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二級標準
5、《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
6 項目實施計劃
6.1 各階段實施進度計劃
本項目預計建設周期為48個月,其中一期建設周期為24個月,二期
建設周期為24個月。主要分為項目建設前期的可研和評價、工程設計、設
備定購、原材料及相關物資的採購、設備安裝和職工培訓、設備調試和試
生產;考慮合理交叉作業,各階段實施進度如下:
一期建設周期:
1、可研、環評、安評的編制、施工圖設計 5個月
2、施工準備 3個月
3、土建施工 4個月
4、設備採購及製作 5個月
5、設備及管道安裝 4個月
6、單機、連動及化工投料試車 3個月
以上計劃從2019年11月開始準備,計劃正式投產時間為2021年11
月。
二期建設周期:
1、施工圖設計 6個月
2、施工準備 2個月
3、土建施工 6個月
4、設備採購及製作 2個月
5、設備及管道安裝 5個月
6、單機、連動及化工投料試車 3個月
以上計劃從2021年11月開始準備,計劃正式投產時間為2023年11
月。
7 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
7.1 建設投資
項目建設投資180206.60萬元,其中:工程費用155330.08萬元,工程
建設其他費用11527.88萬元,預備費13348.64萬元。
項目建設投資180206.60萬元,其中:一期工程建設投資88443.23萬
元;二期工程建設投資91763.37萬元。
7.2 流動資金
流動資金按詳估法估算。項目達產年需流動資金33070.00萬元,其中:
鋪底流動資金9921.00萬元。
7.3 項目報批總投資
項目報批總投資為190127.6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80206.60萬元,
鋪底流動資金9921.00萬元。
7.4 項目總投資
項目總投資213276.6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80206.60萬元,流動資
金33070.00萬元。
7.5 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213276.60萬元,資金籌措方案為:全部自籌,分批投入。
8 項目財務評價
8.1 財務評價方法依據及基礎數據
(1)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發改投資(2006)1325號文頒布的《建
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
(2)設計規模:年產0.7萬噸鈷(金屬量)新材料(一期項目),年
產0.3萬噸/年鈷(金屬量)新材料及年產2.6萬噸/年三元前驅體(二期項
目)。
(3)項目計算期12年。其中:建設期4年,第1~2年建設一期項目
(建設年產0.7萬噸鈷(金屬量)新材料生產裝置),第3年項目投產並達
生產負荷的70%、第4年項目達產;第3~4年建設二期項目(依託一期硫
酸鈷、硫酸鎳、硫酸錳產品,建設年產2.6萬噸三元前驅體生產裝置),第
5年投產即達產。
8.2 財務評價結論
項目報批總投資190127.60萬元,項目總投資213276.60萬元。項目生
產年平均營業收入308075.49萬元,生產年平均利潤總額33889.55萬元,
生產年平均稅費總額16537.50萬元,生產年平均淨利潤25417.16萬元。總
投資收益率15.89%,資本金淨利潤率為11.92%。項目投資稅後財務內部收
益率14.55%,項目投資稅後投資回收期8.32年。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
率14.55%。項目平均盈虧平衡點48.52%。
項目經濟效益好,抗風險能力強,社會效益顯著,符合國家的產業政
策。因此,從財務分析來看項目是可行的。
9 結 論
9.1 綜合評價
1、本項目產品是工業生產中所用的重要原料,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2、本項目的經濟效益顯著。項目投產後,能為國家和地方提供較多的
稅收收入,並能為企業自身帶來大量的利潤。
項目報批總投資190127.60萬元,項目總投資213276.60萬元。項目生
產年平均營業收入308075.49萬元,生產年平均利潤總額33889.55萬元,
生產年平均稅費總額16537.50萬元,生產年平均淨利潤25417.16萬元。總
投資收益率15.89%,資本金淨利潤率為11.92%。項目投資稅後財務內部收
益率14.55%,項目投資稅後投資回收期8.32年。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
率14.55%。項目平均盈虧平衡點48.52%。本項目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強,
投資回收期短,經濟效益可觀。
3、本項目建設利用園區內的公用工程設施和市政汙水處理等環保設
施,能夠滿足項目的建設和生產要求。項目建設中將嚴格實行環境影響評
價制度、「三同時」制度以及安全、衛生、節能等有關規定,以保障項目建設
不僅有良好的經濟效益,還將有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4、對照《產業
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修正本)》(國家發改委2013
年第21號令 ),本項目屬於第一大類「鼓勵類」中第九小類「
有色金屬」第3
大條「高效、節能、低汙染、規模化再生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中第1小條「廢
雜
有色金屬回收」。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
6、本項目生產技術先進、成熟、可靠、操作性強、產品質量優。項目
產品有廣闊的國際國內市場,從質量和生產成本上分析可以看出,項目產
品質量和價格市場競爭力強。
9.2 研究報告結論
通過對項目的研究,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國際國內市場行
情好、適用性強,有利於我國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
益好,在資金籌措到位的情況下,項目建設應該儘快進行。
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