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月坑中,或許有可利用的水冰資源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冰冷的月坑中,或許有可利用的水冰資源

  天聞頻道

  本報記者 華 凌

  月球,一直有著許多謎團有待解開。

  近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秋季會議上,行星科學家對於月球兩極永久陰影區內隕石坑中的化學物質提出了新的見解,以及利用這些化學物質所需要的基本條件。研究人員稱,該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這些化學物質能否成為未來登月任務的潛在資源。

  這些化學物質是如何在這些隕石坑中保存下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對其加以利用?這些潛在的可利用資源對人類探月來說意味著什麼?帶著相關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

  常年處於黑暗,隕坑如「冰箱」

  「由於月球獨特的自轉傾斜角度,使得太陽光直接照射在其赤道位置,這讓月球極地區域的許多隕石坑受到『冷落』,有些甚至常年不見陽光,被永久地吞沒在寒冷的黑暗中,就像一個個『冰箱』,他們被稱為冷阱(cold traps)。」鄭永春介紹說。

  月球極區的這些冷阱,是幾十億年來被彗星和小行星撞擊後留下的「傷疤」。彗星的撞擊可能給月球留下水蒸氣、二氧化碳和甲烷等物質。由於月球沒有類似地球的大氣層保護,這些化學物質中的大多數會在陽光下分解並逃逸到太空中。但是,如果這些化學物質最終進入月球極區的冷阱中,它們就可能會擺脫蒸發的命運,被凍結數十億年。

  因此科學家推測,在處於極端低溫條件下的永久陰影區,存在有機物、水、冰等化學物質,但目前都是採用遙感手段得到的探測結果,並沒有實地採樣,所以這些化學物質到底是不是存在、含量有多高,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十多年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器(LRO)一直在測量來自太空中恆星和氫氣的微弱紫外線反射到月球冷阱中的信號。2019年科學家們研究了名為福斯蒂尼(Faustini)隕石坑的反射數據,發現反射的突然變化信號與冰有關,也認為這可能表明了有二氧化碳的存在。

  利用LRO收集到的相關數據,考慮到分子在到達冷阱前被分解的可能性,研究人員建立了一種模型,模擬研究了究竟有多少二氧化碳會進入到冷阱中。其研究結果表明有15%—20%的二氧化碳最終會落入冷阱中,這比此前預測數據要高,考慮到相對較小的冷阱面積,這一結果令人感到吃驚。

  開發利用難度較大

  有專家表示,了解這些化學物質和冷阱的具體信息,有可能將其作為一種潛在資源加以利用。如果人類在月球上定居,就可以把他們當作水源或燃料。然而,月球與地球不同,長期暴露在太空輻射下,月球上的資源是否還有利用的可能性?

  鄭永春說:「月球上的化學物質保存在深坑中,因為那裡溫度低,並不會揮發。太空輻射會分解蛋白質、胺基酸等複雜有機物,但對乾冰、水冰等化學物質並無影響,因而有可能長期地保存下來。他們是人類在月球上長期生存所需要開發利用的重要資源,畢竟把同類資源從地球上運輸過去成本太高昂了。」

  就目前人類科技水平而言,是否真的可以開發利用月球上的資源?鄭永春表示,月球極區不像其他地方,不僅存在極晝和極夜現象,且陽光不會垂直照射,溫度雖然很低,但晝夜變化相對平和,有利於探測儀器長時間穩定工作。而月球極地的冷阱處於極端低溫且永遠處於陰影區,所以探測儀器極難進行資源採集的工作,很多技術難題有待攻克。另外,由於月球水冰資源主要存在於月壤之中,並且存在形式複雜(混合水、束縛水、深埋冰塊等),具有時變性、分層性、跨區域性等不確定性,對其開發和利用提出巨大挑戰。

  鄭永春進一步介紹說,月球極區資源開發利用主要包括對月球極區水冰等揮發物資源的識別、含揮發物月壤的採集,以及揮發物的加熱提取、冷凝收集、分解轉換等多個技術環節。同時,月球極端環境下水冰和揮發物資源的開發利用面臨很多工程技術問題,如何結合月球極區極端低溫、缺乏光照的環境特點,尋求合理的技術途徑和方法,將是對月球極區水冰資源開發利用的關鍵。

  水冰資源作為深空探索活動,特別是載人探索活動的重要物質和能源,其應用貫穿於推進能源和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的主要分系統和關鍵技術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鄭永春強調,蘊藏水冰等物質資源最為豐富的月球極區將是世界各國月球基地建設、長期運行的首選區域,也是未來載人登月活動的重要目標。因此,月球極區資源開發利用,特別是水冰資源,將成為近期探月活動的研究熱點。

相關焦點

  • 驚鴻一瞥 浮生若夢——月球水冰探測歷程
    月球存在水冰的設想最早由美國科學家Watson K等在1961年提出:由於月球極區的太陽入射角很小,一些撞擊坑底部可能處於太陽照射不到的永久陰影區,表層和次表層溫度常年維持在40K左右(目標-233°C)。原始月球脫氣作用產生的水、彗星撞擊月錶帶來的水,在如此低溫條件下逃逸進入太空的概率很小,很可能以水冰的形式被長期保存下來,因此推測月球兩極撞擊坑底部可能存在大量水冰。
  • 月球水突破!天文學家在月球南極的環形山中發現了「年輕的冰」
    月球上的水是在南極附近發現的,那裡的深撞擊坑被永久的黑暗籠罩著。直到最近,天文學家們還認為,這些水是數十億年前富含水的彗星和火山活動留下的。然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收集到的衛星數據顯示,在較小的隕石坑中有更年輕的冰沉積物。這一「令人驚訝」的發現表明,水是通過一些未知的過程到達月球的。
  • VIPER 探測月球南極水冰 並繪製第一張月球水資源分布圖
    (圖/取自NASA) 謝汶穎/綜合報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0月25日表示,將會在2022年派出月球探測車VIPER,偵察和採樣月球南極的水冰,並繪製史上第一張月球水資源分布圖,為2024年人類再度踏上月球的計劃下基礎。自發現水冰以來的研究表示,月球可能還藏有數百萬噸的水資源。
  • NASA分析:水星與月球隱藏著更多的水冰
    在近年來,關於人類移民外太空的說法也越來越多,這是因為地球目前的資源似乎已經很難承載這麼多人的生存,因此很多人認為,部分人移居到其他星球是人類文明的未來出路。但如何在其他星球生存?這就需要有人類生存必須的一些資源,比如說水和冰。
  • 水王子和冰公主不是兄妹?細節出賣了很多東西
    眾所周知葉羅麗這部動漫的主題是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3d動漫,劇中水王子和冰公主也是兄妹關係,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冰公主真的僅僅是水王子的妹子嗎?種種跡象表明冰公主喜歡的人是水王子。大家都知道水王子是在天地之初就出現的,誰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也不知道他的真實年齡到底有多大,而知道一切真相的只有冰公主。既然劇中提到冰公主是水王子的妹妹,但是為什麼他們沒有住在一個地方呢?當然這只是一個疑點。
  • 凝膠樣冰是迄今發現最輕的水—新聞—科學網
    冰,不僅僅只有一種。 圖片來源:Kjell Suwardi Linder/Getty 人們從冰箱中取出的冰塊僅是冰存在的17種可能的形式之一,第18種冰距離成為現實也並不遙遠。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多孔的、輕量級的「氣態冰」——氣凝膠的冰,它可以讓人們了解更多關於水如何在極端條件下運行的知識。 在「常態冰」中,水在環境壓力下冷卻,其分子會冰凍成六角形態的固態晶體。但並非所有種類的冰都會遵循這種六角形結構。壓力和溫度會影響水在分子層面的數以百萬計的配置。六角冰和大氣層上方偶爾的立方體冰是地球上自然出現的僅有的兩種該類冰的形式。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彗星的冰又是如何產生的?
    2019年1月1日,新視野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65億公裡的柯伊伯帶找到了Ultima Thule,對它進行了探測並拍下了照片。這個長得既像花生又似雪人的傢伙個頭可不小,它長約35公裡,最寬處也有20公裡寬。並且,在它的表面已經發現水冰、甲醇和有機分子的光譜,科學家們判斷它主要由無定形水冰和巖石材料組成,這表明2014 MU69實際上是一顆彗星。
  • 思念一個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
    心裏面有很多種感覺,說不清楚具體是什麼樣的,可就是莫名的有點難受,那顆溫熱的心,也莫名的有點冰冷。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不在了,才會讓你失去了,心上的那一份溫度。後來你逢人就說:思念一個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可聽的人卻覺得你不可理喻,一度認為經歷了感情傷痛的你,已經沒了清醒的意識,滿懷可憐的同時,又覺得你可笑至極。可只有你自己明白,你說的這句話真的不能再真。
  • 美科學家首次發現月球兩極存在水冰 但移民仍不現實
    「月船1號」發射後曾遭遇多次故障,為失蹤埋下隱患。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稱,「月船1號」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已完成近95%的預定任務,其中包括一臺月球撞擊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撞擊。圖中淺藍色區域就是發現水冰的地方,上圖為月球南極,下圖為月球北極。
  • 葉羅麗小劇場:冰公主黑化後,水王子很難過,王默有點生氣
    冰公主在仙境一直都不怎麼參與別人的事情,自從曼多拉開始對付人類,想讓冰公主幫助自己,於是去找冰公主幫忙,冰公主沒有理會曼多拉,於是曼多拉對冰公主說她以後不僅會被人類影響到生命還會影響到生命,結果曼多拉的預言實現了,水王子為了冰公主也開始對付人類,但是人類還是一直在破壞環境,於是冰公主黑化了。
  • 你知道為什麼冰冷的金屬會粘手嗎?
    結冰原來,人的皮膚雖然看上去是幹的,但卻不時地在向外蒸發著水蒸氣。當皮膚表面(特別是手掌)汗腺發達的部位接觸到冰冷的物體時,蒸發出來的水蒸氣就會在物體表面凝結成水並凝固成冰。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經驗:將手掌在光亮的冷物體表面(如玻璃)上按幾秒鐘後移去,就會在按過的地方留下手紋。這個手紋就是由手掌蒸發出來的水分和手表面或物體表面的灰塵一起在手按壓時留下的痕跡。水分可以很快地蒸發掉,留下的手紋卻被保留下來了。
  • 精靈夢葉羅麗:史上最受歡迎的CP,水默上榜,冰公主也有護花使者
    水王子與王默之間的深厚感情水王子與王默可以說是《精靈夢葉羅麗》中最受歡迎的一對CP了,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想陳思思與高泰明之間那樣坎坷,反而是甜甜的,而且在第七季的時候水王子更是為王默準備了一場夢幻約會現場,讓很多的單身狗都羨慕不已,就連雪兒都羨慕王默有這樣一位浪漫的男友。
  • 冰公主和顏爵代表色彩,其他人呢
    精靈夢葉羅麗中有著不同個性和樣貌的葉羅麗,每個人喜歡她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也正因為這些不同才會讓故事更加精彩,之前盛夏截圖相約和大家共同回憶了很多其它故事,這次我們繼續(腦洞感覺篇),葉羅麗戀人組合CP代表的含義是什麼?冰公主和顏爵代表色彩,其他人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火星地表下埋藏可開採水冰 遊客有望就地取用清潔水
    火星地表1米以下埋藏大量可開採水冰未來遊客有望就地取用清潔水科技日報訊 (記者房琳琳)未來火星遊客到底能否就地取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又給出最新回答——火星表面以下的大量水冰清潔可用。
  • 冰冷之地成為火熱科研戰場
    原標題:冰冷之地成為火熱科研戰場   冰天雪地,寒風呼嘯,在很多人的
  • 水到冰邁出第一步!「水立方」8月恢復對外開放
    有「水立方」之稱的國家遊泳中心,正在進行向「冰立方」華麗變身的改造工程。記者今天(5月9日)上午採訪了解到,本月「水立方」已進入「水變冰」的實質性改造階段,待支撐冰面的鋼結構平臺搭建完成後,8月將恢復對外開放。
  • 水在2000℃高溫下竟可以結冰?科學家發現水的第20種形態:冰十八
    或許你可能想不到,這種「無法想像」的水可能廣泛分布在我們的太陽系。這似乎意味著兩顆巨星氣態星球的「發電機」運轉的電流並非運轉於地核內,而是被禁錮在星球的薄外殼中。為了解釋這種反常的現象,科學家們在1988年首次預測了在天王星和海王星這種富含水的行星內部,由於極端壓力和極端溫度的存在,冰會變成一種反常的狀態——冰十八。
  • 由水到冰,水立方「變形記」
    現在,它有了一個新名字——「冰立方」。  時間回到2015年7月31日,2022年冬季奧運會主辦權花落北京。按規劃,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承接冰壺比賽——在全中國最有名的場館、晶瑩剔透的藍色膜結構裡,招待全球來客,一切似乎完美。
  • 《水的三態變化(一)——冰和水》教學設計
    但是三年級絕大部分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都知道冰和水之間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但是冰和水互相轉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並不是很清晰。此外,三年級學生應該具備使用溫度計的能力,但是數學中負數的學習暫時還沒涉及到,因此在讀數上和記錄上可能具有一定的難度。
  • 我的世界:mc版無限造冰機教程,夏天到了,史蒂夫請你吃「冰沙」
    眾所周知我的世界遊戲中有數不勝數的高顏值建築方塊,水面結冰之後形成的半透明狀態的固體方塊冰便屬於其中一種。外形晶瑩剔透極具通透感的冰材質,還擁有著滑溜溜的特性,也是很多玩家最愛拿來打造大型宮殿之類的方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