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藥疑驗出微量致癌物 臺灣「食藥署」全面清查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繼降血壓藥驗出疑似致癌物,如今連知名大廠胃藥也被歐美驗出微量致癌物,同成分藥品健保年用量超過8000萬顆,臺當局「食藥署」接獲警訊後已展開清查,最晚10月18日檢驗完畢。

「食品藥物管理署」19日以新聞稿公布此消息,該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13日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發布警訊指出,他們在知名藥廠葛蘭素史克(GSK)生產的胃藥「善胃得」(Zantac)中驗出有致癌疑慮的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成分。

吳明美說,根據警訊內容,僅知驗出的NDMA成分相當微量,比每天通過飲食可能攝取的量還要低,因此美國、歐洲藥政單位考慮胃藥不像降血壓藥必須吃一輩子,相關風險仍在評估,暫未要求下架,產生的原因也在調查中。

吳明美指出,這款胃藥主要成分為雷尼替丁(ranitidine),主要用於胃灼熱、酸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酸過多、十二指腸潰瘍等,島內共有21家藥廠生產此成分藥品,領有38張藥品許可證,上述「善胃得」也是其中之一;據統計,健保給付此成分藥品每年用量約8000萬顆。

她強調,「食藥署」已全面展開清查,並針對島內雷尼替丁健保用量較大的製劑及原料藥優先抽樣,以釐清可能受影響的情況,18日也要求業者針對市售效期內所有同成分原料藥及製劑進行檢驗,即便胃藥不像降血壓藥必須天天吃,可能暴露到致癌物質的量也較低,但檢驗限量仍比照降血壓藥訂在0.3ppm。

吳明美說,業者須在10月18日前回報檢驗結果,若未檢出NDMA就可繼續製造使用,但若檢驗不符合規定須立即停止販賣;若民眾對使用的藥品有任何疑慮,可洽鄰近藥局或回診諮詢醫師。

相關焦點

  • 臺灣本地產胃藥能吃嗎 臺「食藥署」全面稽查
    華夏經緯網4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工業原料流入臺灣藥品,最新認證的PIC/S GMP藥廠也破功,臺灣民眾疑惑臺灣本地產胃藥安全嗎?臺「食藥署」鎖定含有碳酸鎂、碳酸鈣等成分的胃藥,2個月內全面清查。據報導,臺「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吳秀英坦言,強生公司將工業用碳酸鎂用於主成分,生產製造「爽保樂安胃腸藥」,由於沒有主成分原料藥許可證,等於讓PIC/S GMP破功。衛達公司的「樂胃如」膠囊等其它疑似涉案業廠,將工業用碳酸鎂、碳酸鈣當成賦形劑,如果符合藥典規定,並且落實逐批查驗,就沒有違「法」。
  • 島內市售月餅鹹蛋黃驗出工業色素 "食藥署"查蛋鴨場
    華夏經緯網9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食藥署」27日表示,日前在「採棠餚鮮餅鋪」月餅中驗出工業染料「蘇丹色素4號」,已鎖定蛋鴨場展開稽查,採集飼料、鴨蛋等進行檢驗,結果最快3天出爐。據報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7日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臺中市政府衛生局8月執行中秋節應景食品抽驗時,在「採棠餚鮮餅鋪」販賣月餅的鹹蛋黃中,驗出不得檢出的「蘇丹色素4號」,20日送「食藥署」檢驗,26日確實驗出蘇丹色素4號1.34 mg/kg。
  • 代購藥品中含致癌物 臺灣「食藥署」籲民眾謹慎
    代購藥品中含致癌物 臺灣「食藥署」籲民眾謹慎 2017-07-06(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6日訊 臺灣「衛福部」食藥署昨天表示,日前臺灣海關部門首次攔截民眾在大陸寄回的包裹中裝有仿日本品牌的熱門便秘藥,藥品外盒幾乎能夠以假亂真,但裡面卻是綠色膠囊,與真品的粉紅色藥粒不符,送「食藥署」化驗後,竟含有禁藥「諾美婷」和酚酞成分,如果食用恐引起心律不整、致癌,甚至會有致命風險;有關部門提醒民眾應就醫或到藥房取藥,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
  • 臺食藥署追查汞疑超標的旗魚酥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針對「黑橋牌」旗魚酥被香港驗出汞超標一事,28日臺灣地區「食藥署」公布本次事件的調查重點,這包括:查清原料及產品是否有受汙染、或其他汙染源存在及品控流程。
  • 疑含鈉量過高致嬰亡 臺"食藥署":停喝諾貝兒寶貝奶粉
    記者曾學仁/攝影(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1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新北市一名3個月大沈姓女嬰,疑因飲用諾貝兒寶貝公司的「金配方嬰兒配方奶粉」含鈉量過高,導致高血鈉症並發急性腎衰竭身亡
  • 臺灣「食藥署」僅抽驗10件蛋品就稱全臺雞蛋無虞
    臺灣持續籠罩在毒雞蛋風波中。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 芬普尼(農藥的一種)蛋在島內爆發至今已近半月,臺灣持續籠罩在毒雞蛋風波中。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消基會」今(31日)召開記者會,批判臺當局「食藥署」僅抽驗市售的10件雞蛋,僅憑10件的檢驗合格結果,就斷定全臺雞蛋無虞。
  • 臺「食藥署」查出23項不合格藥品 金十字、易而善、田邊中鏢
    臺海網4月18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臺「衛生部食藥署」18日公布第二波島內西藥廠稽查結果,有19家業者共23項產品不符合規定,其中包括五洲製藥「鐵胃胃腸藥顆粒」、新萬仁「金十字酵素胃腸藥顆粒」、健亞生物「亞培心美力盼納補膜衣錠」、田邊製藥的「田邊胃保錠」,及陽生製藥「易而善胃腸藥錠」等。
  • 芬普尼雞蛋事件 臺「食藥署」慘遭「農委會」打臉
    臺「食藥署」上周公布市售雞蛋未檢出芬普尼,今天卻被「農委會」打臉。圖 /臺「食藥署」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食藥署」上周啟動「北中南三區通路之雞蛋芬普尼抽驗專案」,抽驗10件蛋品,未檢出芬普尼,臺「農委會」防檢局今天卻驗出臺產雞蛋有數據偏高的芬普尼。臺「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該署是抽驗後市場端蛋品,「農委會」是抽驗農場端的雞蛋,來源不同,才會有不同結果。
  • 港媒:食藥署揭臺灣毒蝦流竄 知名商家中招
    據《大公報》報導,臺灣食藥署26日公布全臺灣蝦仁、蝦子產品抽驗結果,有12件檢驗不符規定,包括大潤發內湖分公司的冷凍白蝦及八德分公司的蝦子、臺中分公司白蝦,均檢出二氧化硫超標。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吳明美表示,懷疑廠商使用了工業用吊白塊,目前衛生局正在釐清中,若確實使用吊白塊,將可依食安法開罰6萬元(新臺幣,下同)到2億元,並移送司法機關。  除了大潤發內湖冷凍白蝦、八德蝦子、臺中分公司的白蝦外,家樂福臺中崇德分公司的白蝦、臺中市公益路裕毛屋的美洲白蝦等,均驗出漂白劑二氧化硫超標。吳明美說,二氧化硫長期且過量食用,恐導致過敏反應、呼吸困難等。
  • 沒掌握黑心乳瑪琳銷校園 「食藥署」挨轟說謊
    逾期再制的黑心「乳瑪琳」連學生也吃下肚,根據臺「教育部」清查,全臺有47所學校曾使用到須回收下架的乳瑪琳問題產品,面對第一時間,臺「食藥署」卻沒有掌握流向,「藍委」今(16)日質詢炮轟「食藥署」食安把關全面崩盤,還公然說謊;臺「衛福部長」陳時中則表示,系統確有檢討空間,承諾一周內向「立法院」提出檢討報告。
  • 進口日本食品 臺灣驗出228件輻射殘留
    據臺媒報導 由於蔡當局明年可能開放日本核食進口,「食藥署」近年來不僅勤驗日本食品的輻射殘留狀況,去年更委託臺灣大學進行核災區的食品研究,極力澄清福島等5縣市食品安全。「食藥署」指出,臺灣自2011年3月15日起每天都對日本食品的輻射狀況進行抽驗,截至今年12月8日共檢驗16萬3100件,其中僅有228件檢出輻射殘留,檢出率約為0.14%。
  • "食藥署":法國問題奶粉臺灣市面超10萬罐 多數已下肚
    華夏經緯網12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法國疑有問題奶粉影響全球,臺灣「食藥署」12日公布最新統計數據 據報導,臺灣當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1日公布臺灣市場受法國疑有問題奶粉影響的廠商和產品批號,包含臺灣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都有進口,共有
  • 臺灣最暢銷胃藥遭預防性下架 沒有原料藥許可證
    臺灣一款暢銷胃藥近日遭預防性下架。臺「食品藥物管理署」27日指,張國周強胃散的原料碳酸氫鈉,既沒有原料藥許可證,也未申請自用原料輸入許可,已要求今年3月前生產的強胃散必須全數下架,共計800多批。  上月,媒體曾曝光臺灣彰化業者在胡椒粉等調味料以及胃藥中,加入工業用碳酸鎂,引發關注。臺各地衛生局遂對相關業者展開稽查。
  • 小吃攤擬規定強制標示基改成分 "食藥署":可研議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抽檢13件小吃,有6件驗出基改成分,籲強制標示基改成分。「食藥署」表示,目前僅對有營業登記證業者,強制標示基改成分,小吃攤不在此限,但外界如有意見可研議「修法」。     據報導,消費者文教基金會7月隨機購樣小吃攤13件食品檢驗,有6件驗出基改成分,雖未標榜是非基改,沒有違法問題,但仍期盼臺當局強制標示基改成分。
  • 臺藥食署驗出美國進口櫻桃農藥殘留全退運
    【解說】  進口商品眾多的知名賣場好市多,   不少人都喜歡到這裡,   大肆採買  但是, 食藥署公布的最新一批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中,   來自德果貿易公司的鮮紅櫻桃,   4批總計13.8公噸,   以及好市多的紅櫻桃,   2.9公噸,   都被驗出殘留農藥布芬淨和環先菌胺,   面臨銷毀或退運的命運.
  • 臺灣最暢銷胃藥遭預防性下架
    中新社臺北5月27日電 (記者 鄭巧 黃少華)臺灣一款暢銷胃藥近日遭預防性下架。臺「食品藥物管理署」27日指,張國周強胃散的原料碳酸氫鈉,既沒有原料藥許可證,也未申請自用原料輸入許可,已要求今年3月前生產的強胃散必須全數下架,共計800多批。
  • 代購藥品中竟含致癌物 臺"食藥署"呼籲民眾謹慎為之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6日訊 臺灣「衛福部」食藥署昨天表示,日前臺灣海關部門首次攔截民眾在大陸寄回的包裹中裝有仿日本品牌的熱門便秘藥,藥品外盒幾乎能夠以假亂真,但裡面卻是綠色膠囊,與真品的粉紅色藥粒不符,送「食藥署」化驗後,竟含有禁藥「諾美婷」和酚酞成分,如果食用恐引起心律不整、致癌,甚至會有致命風險;有關部門提醒民眾應就醫或到藥房取藥
  • 36款胃藥含致癌風險,藥廠:不純物來自原料藥製程
    國際研究發現含雷尼替丁成分的胃藥放愈久,恐生成愈多致癌不純物NDMA,食藥店宣布8月起36款同成分胃藥全面禁售。藥廠表示,不純物來自原料藥製程產生,臺灣藥廠製造並沒有問題。中國化學製藥表示,去年10月已回收一次,問題出在原料不在製藥廠,臺灣製藥廠是受害者,中化已購置檢驗機器,針對每批原料及成品檢測把關,並7月開始已不再銷售相關產品,轉以替代藥支應需求。
  • 追頂新問題牛油產品 臺"食藥署":9噸賣港臺烘焙業
    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食藥署」追查頂新問題牛油相關產品,除了24日晚公布統一的牛肉風味泡麵日進口18批牛油,共牽連到下遊14家廠商,「食藥署」接獲統一通報,得知統一今年6月曾透過統清向三菱商事購買頂新牛油,使得來一客、滿漢大餐等牛肉風味泡麵和麻辣關東煮等17項商品受到波及。
  • 聯華食品稱「食藥署」名單有誤 未生產問題產品
    東南網9月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強冠企業餿水油事件愈演愈烈,「衛福部食藥署」9月8日更新問題產品名單,聯華食品也在榜上,「食藥署」指出,聯華食品所生產的「米粉盒裝調味包」產品有疑慮。針對「食藥署」9月8日發布的問題產品清單,聯華食品表示,他們並沒有生產名單上「米粉盒裝調味包」產品,9月7日基隆市衛生局前來稽查,本公司才知鮮食廠自億元化工食品所進貨的「濃縮肉燥」,是由強冠企業下遊廠商美廚食品所供應,此「濃縮肉燥」是用於客戶委託生產製造的「國民炒米粉」品項,此商品已在5月18日下市,5月15日就沒有再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