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文(中)協調居民矛盾糾紛
10月25日下午5點,儘管連下幾天雨後氣溫極速下降,在楊家坪街道天寶路社區天寶路96號小區,依然有居民結伴在乾淨整潔、綠植蔥鬱的小區裡散步閒聊。
「注意腳下哦,謹防踩滑。」這時,一名60多歲但精神矍鑠的老人經過。
「楊老師又在巡查啊,謝謝你提醒,我會注意的。」其中一名居民笑著回應。
這位居民口中的「楊老師」就是該社區紅葉助老黨支部書記楊再文,他視小區為家,每天在小區義務清掃衛生、治理綠化或為民清洗空調,免費更換水電、安全管控巡查等。他還帶領業主自管老舊小區,開源節流,為居民增加福利,還成立了關心下一代基金會。小區環境越來越好,鄰裡關係越來越和諧,大家都交口稱讚。
「其實,楊再文只是『老楊群工』的一員,我們有一群『楊』,專門給老百姓幫忙。」九龍坡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提鍊金鳳鎮原綜治辦主任楊永根30餘年從事基層群眾工作的方法經驗,提出「有事找老楊,老楊幫您忙」的服務承諾,整合綜治辦、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交巡警大隊、志願者等多方資源,建立老楊群眾工作1站10室150個點,組建「老楊群工」服務隊伍,專門為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線上線下提供民生服務,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打造「老楊群工」品牌
「老楊在不在?」今年8月13日下午,九龍坡區金鳳鎮「老楊群眾工作站」大廳門口問詢聲響起,同時,廳內幾位工作人員都站了起來,「有什麼事情可以幫助你?」
「我們的事情解決了,就是來感謝楊永根老師哩!」來者露出笑容。原來,幾位是6月因討要不到工資堵路,在楊永根調解幫助下順利拿到補償的農民工,當天特意去送錦旗。
4年裡,九龍坡金鳳鎮從提出「有事找老楊,老楊幫您忙」的服務承諾,到組建1000名老楊群工員的服務隊伍。實現群眾安全感指數達97%以上,經老楊群工站調解的糾紛實現「零反彈」,滿意率達99%。
現在,「老楊群工」從單一形象到可塑品牌,在「黨建引領、資源整合」大框架下,形成了「大法治、大群工、大民生、大服務、大和諧」共治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局面,從金鳳鎮延伸到九龍坡整個區,散發旺盛生命力。
「『老楊群工』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九龍坡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不斷壯大「老楊」隊伍,特別是積極培育和發展黨員幹部、居民代表、志願者、社工、社會單位、社會組織等12類力量成為群工員,形成九龍坡「老楊群工」專幫百姓忙的生動局面。
依託基層網格向全區推廣
今年5月初,九龍坡區先在楊家坪街道和九龍鎮試點,結合各自實際,深化推廣「老楊群工」經驗。
楊家坪街道依託轄區共駐共建單位聯動資源,在健全街道老楊群工站「站體」的基礎上,形成「1(站)——13(社區群工室)——135(網格型群工點)——X(若干個單位型、物業型等各類基層群工點)」四級組織體系,並細化設置社區群工室、網格群工點等內部組織構架。
在九龍鎮盤龍新城社區,通過整合「綜治工作站+社工服務室」構建社區老楊群眾工作室,重點解決物業糾紛、開發建設遺留、公共服務等突出問題;依託1個城市管理服務崗亭、1個社區居民活動中心、14個物業管理服務站等陣地資源,設立了16個老楊群眾工作點。
5月初,楊家坪街道老楊群眾工作室的「第一單」,來自西郊三村網格員在工作中收集到的物業矛盾:重啤花園小區開發商對室內停車位進行局部裝修、重新劃線等施工,小區傳言開發商將對車位進行搖號登記以便下一步出售,引發小區業主普遍關注和質疑,有業主揚言採取堵車庫等非理性措施對抗。
這個情況由西郊三村老楊群眾工作室上報至街道群眾工作站,為避免群眾性集訪事件發生,及早介入矛盾糾紛化解,5月23日,群工室組織召開了由九龍坡區住建委、街道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部分業主代表、美樂地產、小區物業公司、轄區派出所、社區法律援助中心共同參加的物業聯席會,運用綜合手段對小區物業矛盾糾紛進行協調,事件得以妥善解決。
九龍鎮借力10個社工室的80餘個社團組織,打造「黨建引領+社會協同」「平臺運行+項目運作」「公益底色+社區善治」「專業社工+全民義工」,組織200餘名專業社工、2萬餘名註冊志願者活躍在基層治理一線,5月以來,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0餘件,開展便民服務500餘次。
從誕生地金鳳鎮到試點街鎮各展所長,如今,九龍坡區將它納入「全科網格」建設,實現基層社會治理「一網打盡」。「9月起,我們已經全面啟動實施推廣『老楊群工』,全區現在是一群『老楊』在化解矛盾糾紛,同時也服務轄區百姓。」該負責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