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賺錢,但沒有人願意選擇有風險的方式,所以存錢和買房成了當下這個社會相對來說比較「穩」的投資方式。
隨著房價的持續走高,十幾年前不少人通過買房投資大賺了一筆,按理說火熱的樓市應該是比較好的投資賺錢的方式,但隨著近幾年國家對樓市嚴厲的調控,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些變化,房價也開始飄忽不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開始陷入了糾結中。
買房對於剛需者來說,投入的金額太大,是個不小的壓力,如果房子降價了會擔心成為「高位接盤俠」,炒房投資者也是一樣,一旦手裡的房子賣不出去,就會「砸」到手裡,畢竟沒有了投資作用,房子只能作為居住的場所。
所以有一部分人認為,手握現金比買房更有價值,因為你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來,一旦突遇意外,幾百萬的房子不能解決燃眉之急,而現金可以。把錢放到銀行不僅安全性高,而且每個月還有一筆利息。
對買房還是留現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站在個人的角度都有道理,但就大形勢來說,買房和手握現金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呢?
在未來房價的走勢如何變化沒有人能給出具體的答案,就連經濟學專家也不敢下定論,但在國家的不斷調控下,房價趨於平穩已經成了多數人的共識。這也意味著房價很難出現大幅度的上漲或下跌,目前來說想再通過買房投資來獲得高回報是非常難的。
如果你是買房剛需者,那自然不用太糾結,畢竟買房是遲早的事,但如果你已經有住房了,或者沒有再買房的打算了,那麼現在持有現金更有優勢,至少錢不會被房子「套住」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很多人對於賣房有一個誤解,就是認為房子想賣就能賣,其實房子的資金流動性是比較差的,如果說你的房子在價格或者地段上沒有太大優勢,房子在短時間內很難賣出去。
再加上我國現在有很多城市都出臺了「限購限售」的樓市政策,賣方可能要等3到5年。而且就算你的房子價值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沒有賣出去就是空談,和握在手裡的現金不一樣,只能用來住。
今年受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讓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因為停工停產,沒有經濟來源,一家人只能靠存款吃喝。或者在拿錢救命的情況下,就算你名下有10套房,也不能快速變現。
此前就有內行人表示,未來手握現金才是「硬道理」,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遇到「苦日子」,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手裡有現金才能心頭不慌。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近6成的家庭都有負債,其中房貸佔了很大一部分,幾千的月薪和幾十上百萬的房貸相比,簡直是「杯水車薪」,為了提高生活水平,有的人甚至打兩份工。在這種高壓力下,不少人不敢消費,不敢生病,如果不幸發生了意外,沒錢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非常殘酷的。
以現在的房價,房子的確是很值錢的,很多人覺得買了房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房子佔了家庭支出的大部分,也限制了其他的消費空間。如果手頭資金不太充裕的話,遇到急用錢的時候就比較麻煩了。
所以對於多數普通人來說,現金是「硬貨」,未來手握現金是「硬道理」,那你覺得手上有多少現金能讓你更有安全感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