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8年國家取消了福利分房,建立了住房分配貨幣化制度以來,我國的樓市逐步進入了繁榮時期,到了2000年以後,房價更是一路上漲,雖然說有漲有跌,但整體來看的話,從2000年到2020年這20年間,我國的房價一直是處於上漲趨勢的,而很多人在這20年裡通過投資房產賺取了大量的財富,不過隨著近幾年國家對於樓市的調控力度逐漸加強,房價雖然還在漲,但幅度有限,很多人不禁在想,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嗎?畢竟已經連續上漲了20年,即使不上漲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有這種想法可以說是十分正常的。
房價還會不會漲?這個問題對於剛需者而言也是迫切想知道的,老百姓向來是「買漲不買跌」,只要還會漲,那肯定買的人就蜂擁而至,而如果一旦開始出現下跌的話,那別說剛需買房者了,就連投資者都會逃得遠遠的,那麼問題來了,現在到底是要持有現金還是買房?可以說所有人都很難抉擇,畢竟現在的房價走勢實在令人難以看清,不過我們不妨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可以參考一下。
未來房價的走勢雖然很難以準確的判斷出來,這即使是專家也不例外,不同有很多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倒是比較認同一個觀點,也就是「未來房價會趨於穩定,上漲或者下跌幅度都不會太大」,換一句話說的話,也就是未來的樓市不具備投資的屬性了。所以說你是想投資房產,那小編建議還是不要進入為好,畢竟持有現金的話相比持有房子會更有優勢,資金的流動性也會更高,而且持有現金一旦發現什麼機遇的話,也才能更好地抓住,而如果已經投資房產了,那小編建議還是儘早撤出為好,畢竟國家一再重申「房住不炒」。
2020年,我們經歷了疫情,也讓我們意識到了身家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意識到了存款的重要性,畢竟在這種危機來臨時,都失去了收入來源,但即使是這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所以有存款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有銀行高管發表了類似的觀點,認為「手裡有糧,心裡才能不慌」,在未來只有手握現金才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在危機來臨時,也只有持有現金才是最可靠的。
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家庭中住房擁有率為96%,負債家庭佔比率達到56.5%,而在這些負債家庭中,其主要的負債來源就是銀行貸款,也就是房貸,佔比率高達96.8%。可以說這些需要還房貸的家庭,基本上每個月的收入一到帳,可能就需要拿出一大半用於月供,而剩下的還要用於生活所需、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等,可以說很多家庭在買房後的生活水平是直線下滑,而一旦失去了收入來源,那這種類型的家庭會很艱難,甚至會陷入債務危機。
有的人覺得說因為買房而負債,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一旦危機來臨,或者遇到急需用錢的情況,可以選擇把房子賣掉,說不定還能小賺一筆呢,如果說你是這種想法的話,那小編不得不「打醒」你了。要知道現在只要有錢買房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但想要賣房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不說很多城市都有「限售」的樓市調控政策,單單就說你能不能賣出去就是個問題,而且即使能賣出去,時間上也無法由我們自己決定,而且在價格上基本上都會出現虧損,畢竟現在二手房市場房源有很多,別人的便宜,要買房的人憑什麼買你的高價呢?所以房子不屬於「硬通貨」,而現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屬於「硬通貨」!
總結
在這個社會中,雖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可能這樣說有點「鑽錢眼裡」了,但事實確實是如此,而隨著國家對於樓市的不斷調控,房價短時間內會趨於穩定,而未來是什麼情況誰也無法預料,不過顯然想要再像前20年的時間裡那樣一路上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未來持有現金才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那麼問題來了,你認為要持有多少現金呢?10萬夠嗎?還是要20萬,甚至是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