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學生發展處主任王麗華闡述班主任幸福力課程意義
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心理老師張佩講解道具使用方法
活動現場精彩的瞬間
開啟小組密碼,認真自我剖析。
小組展示的高光時刻
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黨總支書記王鈞寄語大家做幸福的班主任
12月1日下午,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班主任幸福力工作坊在綜合樓六樓錄播課教室開講。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黨總支書記王鈞、學生發展處主任王麗華和全體班主任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伊始,學生發展處主任王麗華對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謝。同時,她提出,學校在本學期組建班主任隊伍幸福力工作坊,旨在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支撐,從幸福的「思維」、幸福的「行動」、幸福的「環境」三個方面探討班主任工作獲得幸福感的方法和途徑,最終實現班主任幸福指數提升、師生關係和諧的目標。
在心理教師張佩帶領下,班主任幸福力工作坊精彩開啟。看,大家正在認真地做選擇,熱烈地討論著,你是獅子、烏龜、老鷹還是變色龍?原來這四種動物代表的是四種不同的生活態度取向。此活動源於以色列心理學家尼拉·凱弗的「生活態度取向理論」,對應的是力爭優秀型、安逸型、控制型和取悅型,代表了我們作出的以何種方式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決定。通過選擇和討論,班主任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態度取向類型,進而熱烈研討取向類型對於師生關係有哪些影響。
經過熱烈研討,班主任們進行了分組分享。「我們是忍著的韌者組,我們的代表動物是烏龜,我們的生活態度取向屬於安逸型……本組的座右銘是: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雖然我們很慢,但我們一直向著目標,敢於走到水的根源;白雲雖然很淡很淺,但我們會陪著學生看升起的那一天。」這是烏龜組班主任代表的分享。
班主任們通過角色扮演,體驗了不同生活態度取向類型的特點以及帶給學生的感受。活動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
學校黨總支書記王鈞表示,德育最好的方式是正向、積極的鼓勵,讓學生具有向上發展的精神。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堅力量,班主任的幸福指數直接影響著整個班級學生的幸福指數。希望班主任們通過幸福力工作坊課程認識自我,提升自我,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指導自己日常的班主任工作,讓德育在幸福中不斷汲取養分。
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班主任幸福力課程是學校「四有」校本德育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將會在不斷的探索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