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顧夢軒
「棗莊第一股」——山東豐元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元股份」)近來又有動態。公司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5億元,用於加碼鋰電池高鎳三元材料等項目。對此,中國證監會要求豐元股份方面就募投項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等問題作出說明。
不過,從豐元股份前不久發布的2019年報來看,公司「增收不增利」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募資不超過4.5億元 加碼鋰電池項目
豐元股份成立於2000年8月,現有草酸、新能源兩大業務。其中,其草酸總產能10萬噸/年,鋰電正極材料產能10000噸。鋰電正極材料是豐元股份2016年上市後啟動發展的第二主導產業。
公告顯示,豐元股份擬募資不超過4.5億元,其中有3.2億元計劃用於年產10000噸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材料建設項目。
受益於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推動,2009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發展較快。隨著鋰電池在新能源車、儲能、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推廣,鋰電池及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快速發展。
《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到131.6GWh,同比增長18.6%,其中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在2019年的出貨量達到8.6GWh,佔鋰離子出貨量的2.9%;動力鋰電池出貨量為71GWh,佔鋰離子出貨量的54%;消費型鋰電池出貨量為56.8GWh,佔鋰離子出貨量的43.2%。正極材料是鋰電池最核心的部件,成本佔比最高,約為40%。
豐元股份方面表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其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已佔公司總收入近50%,未來隨著正極材料產能的不斷爬坡提升,收入佔比有望進一步提高。
公司同時表示,隨著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和客戶需求的不斷提高,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將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未來很長一個時期,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將會以其各自的優勢並進發展。豐元鋰能(豐元股份子公司)已先後實施了年產5000噸鋰離子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建設項目和年產10000噸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材料項目。
增收不增利 毛利率下降
界面山東注意到,在剛剛發布不久的2019年年報中,豐元股份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數據顯示,2019年,豐元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57億元,同比增幅高達72.94%,然而淨利潤卻下滑30.54%,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0.33億元,同比下降142.11%。
豐元股份主要從事草酸和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業務。2019年,兩項業務佔公司營業收入總額分別為54.43%和44.95%。
豐元股份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主要是營業成本同比增長87.56%,增幅高於營業收入增幅的72.94%。
從毛利率看,2019年,豐元股份的工業草酸業務毛利率15.98%,同比下降11.28%。從分行業情況看,貿易、製藥、稀土三個板塊的毛利率分別下降7.32%、10%和6.13%。
此外,豐元股份的下遊企業回款能力有所下降。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應收帳款期末餘額為1.49億元,同比增長115.94%,遠高於同期營業收入增速。這些應收帳款中,1.4億元帳期在一年以內,有1134萬元帳期已經超過3年。
豐元股份董秘辦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無論草酸還是鋰電池正極材料市場都不是太好,草酸方面,受國外需求疲軟以及下遊幾個規模較大的製藥企業關停重建影響,價格出現較大下滑,不過今年一月份有所回升。
鋰電池正極材料方面,該工作人員介紹,相關產品價格去年下半年以來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由於客戶壓價較低,公司對庫存進行了有節奏的控制,同時由於下遊企業不景氣,也導致公司應收帳款增長較快。
草酸業務遭質疑
在持續加碼鋰電池項目的同時,豐元股份的草酸業務則陷入環保違規的質疑聲中。
中國證監會的反饋意見顯示,根據申請材料,2019年4月,山東省啟動開展大氣汙染重點整治專項行動,並公布了一起化企大氣汙染典型案例,豐元股份存在8.5萬噸草酸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未報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備案、未通過環保驗收等問題;2019年12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山東省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豐元股份名列其中。
除此之外,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在2019年第三季度綜合執法行動中發現,豐元股份鍋爐煤廠現場正在上料,未採取噴淋、密閉等措施抑塵;生產廠區內存在「跑冒滴漏」現象,未採取精細化管理,導致地面有生產廢水積存(pH為中性),廢氣無組織排放,廠區內異味明顯。
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多次因違法違規受到處罰會影響公司的形象,其在投資者眼中的投資價值也會受到影響,尤其是當下,資本市場對環保方面的問題較為敏感,各類懲處也會增加公司的成本費用,有懲處就意味著公司經營存在一定隱憂。
豐元股份曾在一次回復投資者問題時表示,公司目前堅定發展草酸業務與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雙主業的規劃。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界面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