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機器人文章被判侵權 法院:AI生成作品享有著作權

2020-12-17 站長之家
首頁

 > 

產權

 > 

關鍵詞

 > 

機器人最新資訊

 > 

正文

抄襲機器人文章被判侵權 法院:AI生成作品享有著作權

站長之家(ChinaZ.com) 1月3日 消息:據法制日報報導, 2018 年 8 月 20 日,由騰訊機器人Dreamwriter智能寫作助手創作完成的《午評:滬指小幅上漲0.11%報2671. 93 點通信運營、石油開採等板塊領漲》財經報導文章在騰訊證券網站上首次發表後,上海盈訊科技有限公司在該文章發表當日複製涉案文章,通過其經營的「網貸之家」網站向公眾傳播。

這一行為在騰訊公司看來侵犯了其享有的著作權,被訴至法院。近日,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的一紙判決率先給出了司法方面的答案:AI生成作品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範圍。

法院審理認為,從涉案文章的外在表現形式與生成過程來分析,此文的特定表現形式及其源於創作者個性化的選擇與安排,並由Dreamwriter軟體在技術上「生成」的創作過程均滿足著作權法對文字作品的保護條件,屬於我國著作權法所保護的文字作品。

被告未經許可,在其經營的網貸之家網站上向公眾提供被訴侵權文章內容,供公眾在選定的時間、選定的地點獲得的行為,侵害了原告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鑑於被告已經刪除侵權作品,法院判定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的維權費用人民幣 1500 元。

相關焦點

  • 想抄襲AI?沒門!國內法院首例判定AI生成作品受著作權保護
    &nbsp&nbsp&nbsp&nbsp南都訊 記者陳志芳 AI生成的作品是否有著作權?搬運AI生成作品是不是抄襲?&nbsp&nbsp&nbsp&nbsp近日,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給出了答案:AI生成作品也受著作權法的保護,這或是國內人工智慧寫作領域訴訟中,首例判定AI生成作品享有著作權的判決。
  • AI版權徵文 | 人工智慧生成作品的著作權之問(下篇)
    在機器人尚未取得著作權主體資格的時候,人工智慧生成作品的權利歸誰享有?智慧機器人能否作為權利主體,這是著作權乃至整個私法面臨的難題。質言之,智慧機器人尚不能作為著作權主體。人工智慧生成作品具有「可版權性」,但其智慧機器人又不能作為權利主體。在這種情況下,應由「人機合作」中自然人去享有和行使權利。
  • 「他抄襲了我的辯護詞」律師怒訴同行 法院判決:確屬侵權,判賠2萬元
    「他抄襲了我的辯護詞」一審判決:論述有大量雷同,屬侵權2017年3月,原告張文江發表了一篇名為《名律所的錢文中律師抄了我的辯護詞的主要內容還認為抄了也應該》的博文,文章中稱,他發現被告錢文中在2015年的一個妨礙作證罪的辯護案中,抄襲了自己的辯護詞。
  • 男子謊稱賣口罩騙93萬元獲刑11年;人工智慧生成文章被判擁有著作權
    近日,杭州餘杭法院以詐騙罪判處馬某某有期徒刑11年6個月。人工智慧生成文章被判擁有著作權2018年8月20日,騰訊證券網站上發表了一篇由騰訊機器人生成的文章。同日,盈某科技在其運營的網站發布了一篇與上述文章的標題和內容完全一致的文章。騰訊公司訴至深圳南山區法院,認為盈某科技的行為侵犯了其信息網絡傳播權並構成不正當競爭,要求盈某科技立即停止侵權、消除影響並賠償損失。近日,法院認定人工智慧生成的文章構成作品,涉案文章擁有著作權。(摘自中國剪報)
  • 美術作品著作權侵權的認定
    本期編發的上海廣播電視臺訴上海哈哈攝影工作室著作權侵權糾紛案,就美術作品侵權認定,討論接觸事實的認定,還提出了實質相似要件的認定可以比照適用註冊商標相似的判斷規則等審理思路,為案件中美術作品的認定提供了較好範例,值得在實踐中予以參考。
  • 微信公眾號抄襲侵犯著作權
    「1人原創,99人抄襲」已成了微信公眾號的真實寫照,很多人還在別人的原創文章後面加上自家的廣告。針對公眾號文章抄襲現象,微信公眾平臺2月3日公布了「關於抄襲行為處罰規則的公示」,明確規定出現5次抄襲現象將永久封號。
  • 中國知網侵權汪曾祺作品被判賠1萬元 文著協將上訴
    海澱法院審結文著協維權案,「中國知網」被判賠償) 科技日報訊,近日,海澱法院一審審結了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文著協)起訴《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學術期刊公司)、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糾紛一案。
  • 這件軟體著作權侵權糾紛案判賠額高達1505萬元!
    法院此次作出高額判賠,意在嚴懲盜版軟體惡意侵權者。」  未經授權,擅自使用他人軟體  達索公司是CATIA系列計算機軟體作品的著作權人。達索公司發現,同捷公司作為一家獨立汽車工程技術公司,在各大人才招聘網站發布招聘熟練運用CATIA軟體的專業技術人員信息。
  • 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麼區別,網絡著作權侵權
    審理此案的法院在訴訟中認定,原告的文章標題構成文字作品,受版權法保護,而被告非法將其用作連結標誌,因而構成侵權行為。2、網頁作品的著作權侵權。網頁設計的好壞對於各大商業網站來說至關重要,一個製作精良的網頁會迅速提升網站的訪問率,進而提升網站的知名度,帶來更多的廣告收益。但是,設計一個好的網頁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而複製、剽竊一個網頁卻極為容易。所以,抄襲他人網頁的行為時有發生。
  • 書法作品著作權的侵權認定
    書法作品著作權的侵權認定 ——河南高院判決凱旋門公司訴零叄柒壹公司侵害作品複製權糾紛案
  • 微信公眾號面面觀:著作權侵權認定
    近年來微信公眾平臺成為最火爆的自媒體之一但普遍存在「1人原創、99人抄襲」現象本期天熹科技服務(ID:tianxi_justice_read)就智慧財產權相關的司法認定條例帶你了解微信公眾號著作權轉載侵權認定標準。
  • 翻譯作品被抄襲《烏合之眾》引發著作權糾紛
    2018-01-16 09:27:10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兩高校教師論文構成實質性相似 抄襲一方被判賠3萬
    而就在去年,陳華發現另一位高校教師於帆(化名)在2011年發表的論文《電影傳播形態分析》跟自己的文章非常相似,尤其在結構安排和語句表達上。於是,陳華認為於帆抄襲了自己的論文,一紙訴狀將於帆告上法庭。2019年4月25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獲悉該案在成都高新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通過當庭比對,法院認定兩篇論文構成實質性相似,被告行為侵犯了原告的相應著作權。
  • 娛樂法評論|韓劇《九尾狐傳》陷入抄襲爭議,淺談跨國著作權保護
    根據韓國方面的報導,法案的目的在於杜絕國外抄襲韓國文化產品的現象。自該法案實行後,如若發現有其他國家的相關主體抄襲韓國文化產品,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可依據該法律,向外交部等其他中央行政機關提出協助要求,進行跨部門協同合作進行維權。其實,無論是綜藝還是電視劇,無論是我國作品被國外抄襲,還是我國作品抄襲外國作品,都涉及到智慧財產權跨國侵權的認定問題和維權問題。
  • 「洗稿」現象的著作權侵權認定研究
    有人認為《死了都不賣》只是將內容由愛情改為股票,連標題都套用了《死了都要愛》的句型模式,應該構成抄襲侵權。但是回歸到前述的法律抄襲問題,著作權法保護的是作品中的文字表達,需要對《死了都不賣》這個作品判斷其是否具有獨創性。
  • 芻議網絡著作權侵權
    王蒙、張潔等六作家狀告北京在線侵權案就屬於網絡侵犯傳統媒體作品版權的行為。在該案中,北京某通訊技術公司主辦的北京在線未經王蒙等六作家的同意將六作家享有版權的《堅硬的稀粥》,《漫長的路》等作品登載在其網站的主頁上,從而被法院判決為侵權。[7]   由於網絡技術的特點,出現了幾種特殊的侵權形式:  1、連結行為。
  • 「今日頭條」被訴擅自刊登文章侵權
    8月17日,據海澱法院網發布的消息,因認為今日頭條擅自刊登「中國籃鏡頭」文章,「中國籃鏡頭」所屬網站北京搜狐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著作權侵權為由,將今日頭條的所有人和經營者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目前,海澱法院已受理了此案。
  • 智慧財產權精選案例:公眾號抄襲 被判賠一元
    公眾號抄襲 被判賠一元  原告商房網公司運營著微信公眾號「中山商房網」。2014年1月28日、2月6日及3月12日,該公眾號向微信用戶推送了《中山誰最高?中山人轉走》3篇被訴侵權的作品,與原告商房網公司發布的3篇文章高度相似。  為此,商房網公司起訴指控暴風公司侵害了其著作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暴風公司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1元。  一審法院認為,《莫笑老餅 為您推介中山四大名餅(你都吃過了嗎)》轉載自《中山客》,原告商房網公司主張相關著作權缺乏法律依據。
  • 歌曲版權丨音樂作品著作權侵權如何認定?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國內、國際廣大音樂詞曲著作權人的授權,以及國家賦予的著作權集體管理職能,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有權向中國大陸地區的各類音樂作品使用者發放著作權,有償許可並可以自身的名義從事維護音樂著作權的法律訴訟。在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與天翼愛音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中,審理法院也對此進行了認定。
  • 小說《人民的名義》被訴侵權 法院判定沒有抄襲
    小說《人民的名義》被訴侵權 法院判定沒有抄襲 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李鐵柱)去年,根據作家周梅森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曾引起全民熱議。